祠堂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单位,起着传宗接代,维护社会秩序,教化子孙等重要作用。
海珠祠堂是海珠区的文脉,从宗祠的历史我们可以阅读到海珠区的发展史。众多杰出先贤,来自众多宗祠;众多的宗祠,走出一代又一代民族的菁英,蔚成广州"河南"灿烂的星空。
本书由广州市海珠区文联组织编写,收纳了海珠区一百多座祠堂,细说了各座祠堂的建筑特色、祠堂文物、风俗习惯、名人轶事等。通过这些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祠堂文化发展史。
晴波荡漾的珠江,如玉带般飘在广州胸前,广州人习惯称江为"河",河南河北,皆为上天所赐,一样的白云清风,一样的绿树红花。可一百多年间,河北已是广厦绵延,河南却依旧蛙噪蝉鸣。也许因为忽略,河南的这一遍宁静和惬意,却意外地将广州历史限度地保存下来。
海珠古祠堂》一共收录了海珠崇祠8座,海珠特色祠堂8座,众姓祠堂116座,以及记忆中的祠堂95座,展现了海珠祠堂的特色。
海珠古祠堂》还自觉担当起一个使命,那就是弘扬祠堂文化,所以,我们在书里特别设置"祠堂文化"栏目,比较系统地介绍祠堂文化。
刘小玲
国家一级作家 编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
刘小玲 广州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1973年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广东作协。曾任《少男少女》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著有报告文学集《浪漫季节》、《珠江少男少女的广角镜》、《跨世纪的一代自强卷》、《香江花季》、《初夏的回声》等5部,长篇小说《蓝色隧道》1部。在6届广东省儿童文学评奖中有5届获奖,并多次获"全国青年报刊好作品奖"。《跨世纪的一代自强卷》获1994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蓝色隧道》获2003年"冰心图书奖"。撰有反映广州"西关风情"的散文一批,其中《家住西关》系列获广东省第七届新人新作奖,《日落故园》获第二届秦牧散文奖并入选1998年《广东年鉴》。
自2005年开始从事岭南文化研究、国学研究事作,编辑岭南文化类书籍:
广州民间艺术系列丛书——《纤云弄巧摆七夕》《千年海祭》《赛龙夺锦》《万缕金丝》《堆金织玉》
沙湾何氏与广东音乐》《家乡滋味》
主编:
趣美岭南系列》(六种)
走进黄埔古村》《海珠古祠堂》
少年诵读经典系列》(六种)
著作:
岭南童谣》《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法》《岭南盆景艺术研究》《晚晴映翠——刘仲明大师盆景艺术》《国学教育读本》
一、海珠崇祠
1.崇祠壮节——邓氏宗祠
2.百世周宗————卫氏大宗祠
3."乐善好施"白公祠——纶生白公祠
4."十三行"行商发展的见证者——潘氏家祠
5."十三行"巨富私宅——伍氏家祠
6.兰桂腾芳——梁氏大宗祠
7.纸上的南雪祠——杨孚祠
8.漱珠冈上菊坡祠——菊坡祠
二、海珠特色祠
1. 99个门的传奇——云隐冯公祠
2.海珠最早的祠堂——崌崃祠
3.辛亥革命义旗在此举起——大塘李氏大宗祠
4. 一门走出七代名人——左垣家塾
5. 旗杆夹彰显一传侨领风采——胡氏宗祠
6. 借江为塘大格局——南溟黎公祠
7. 祠壁嵌刻"认祖诗"——龙潭黄氏宗祠
三、海珠众姓祠
(一)马氏祠堂
(二)
好书!
不好意思,确认晚了。纸尿裤买给朋友的孩子的,查不到物流信息,刚联系朋友才确认已收货,所以未能及时确认,抱歉。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