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啖蔗录》是由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风水学大师袁守定编撰。书中广录博辑,旁征博引,用各种例证,从阴阳五行与龙脉的关系、龙脉各穴的形状及其扦葬后的吉凶等方面论述了堪舆风水原理,是堪舆“形派”中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集大成之作。
“啖蔗”就是“吃甘蔗”,作者认为,研习地理堪舆之术,就如同吃甘蔗一样,虽然开始吃的时候可能有些艰难,但是越嚼越甜,越学越有味。本书图文并茂,简明实用,是学习风水堪舆的入门必读教材。
本书共分八卷:及时卷主要讲龙脉探源。第二卷主要讲龙脉的剥换行止。第三卷主要讲寻找穴的方法和穴与龙脉的关系。第四卷主要是增补穴与龙脉的细节解释及扦穴的具体方法。第五卷前面部分着重讲怎样认识青龙、白虎,后面部分讲如何分辨案山、朝山的远近关系。第六卷主要讲论水法、明堂和官星、鬼星、禽星、曜星。第七卷主要讲相平阳之穴的方法,后面讲相土、望气、论水。第八卷分为两部分,及时是杂说部分,第二是闻谈部分。杂说部分的内容包含了方方面面,其中有些是对前面七卷内容的补注。闻谈部分中的内容是作者在学习风水堪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说是作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
本书还收录了堪舆纪事,记载了许多有关风水的成功案例,特别是一些风水大师的事迹,增强了可读性。书末附有《历代相地师一览表》,读者从中可以对风水学发展史、风水名家及其代表著作获得一个简明清晰的了解。
本书中的“啖蔗”,顾名思义就是吃甘蔗,意思是学习地理堪舆之本就如同吃甘蔗,将甘蔗的渣杆剔除,剩下的都是沁甜的蔗汁。作者将清朝乾隆年以前的堪舆典籍中的精华部分几乎部收录到了此书中,是风水学的扛鼎之作。本书配备了大量珍贵的风水图录,图文并茂,易懂易学。本书在堪舆学中影响深远,是风水学的经典教材,也可以说是一本学习堪舆的必读入门书。
袁守定,字叔论,号易斋,晚号逃开山翁,清代丰城县(今丰城市)人。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曾在湖南参与撰修《通志》,继而任湖南会同知县等官职,在任断案如神,被誉为“袁青天”。三十七岁时为终养老母,辞官归里。侍母十二年以终,乾隆二十一年(1756
凡例
自序
地理啖蔗录 卷
推原
祖山
出身、枝干
行度
枝脚
开帐、缠护
过峡
地理啖蔗录 卷二
剥换
行止、将人首
穴星凡例
自序
地理啖蔗录 卷
推原
祖山
出身、枝干
行度
枝脚
开帐、缠护
过峡
地理啖蔗录 卷二
剥换
行止、将人首
穴星
地理啖蔗录 卷三
穴法
地理啖蔗录 卷四
穴法补义
扦法
地理啖蔗录 卷五
龙虎
案山、朝山
地理啖蔗录 卷六
水法
明堂
官、鬼、禽、曜
地理啖蔗录 卷七
平洋
相土、望气、尝水
杂说
地理啖蔗录 卷八
杂说二
闻谈
地理啖蔗录 附录
堪舆部纪事
堪舆部名流列传
历代相地师一览表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