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何镜堂建筑人生图书
人气:43

何镜堂建筑人生

何镜堂,1938年4月生,广东东莞人。1965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首届中国"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建筑设计师  
  • 作者:[周莉华]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2331667
  •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4
  • 印刷时间:2010-04-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50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何镜堂,1938年4月生,广东东莞人。1965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首届中国"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政协常委。

创立"两观三性"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出产、学、研三结合的发展模式,他所带领的建筑创作团队,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及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建筑。

主持和负责设计两百多个项目,获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31项;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出版《当代中国建筑师——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等多部专著,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他培养的近百名博士后、博士、硕士,正成为各所在地建筑设计的骨干力量。

本书主要介绍了何镜堂的成长历程、求学生涯、建筑理念及其建筑作品。

编辑推荐

承载着"百年中国梦"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无疑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意义。用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的话说:"世博会也是世界建筑博览会,某种意义上,我们将国家馆建筑视作中国推出的`件展品`。"它是面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气度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设计实施这"件展品"的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何镜堂教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

本书以传记的形式记录了建筑大师何镜堂的人生经历、创作理念、教育思想及其建筑作品,展示了何院士丰富的建筑人生和为世人留下的经典建筑。

目录

引子

青葱岁月

大学时代

名师高徒

一代建筑宗师夏昌世

求知若渴

""年月

回乡路迢

初战告捷

渐露锋芒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五邑大学教学主楼

广西桂林博物馆

大都会广场和中国市长大厦

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

鸦片战争海战馆

情系桑梓

东莞市西城楼文化中心

东莞市民广场

东莞莞城可园历史片区城市改造

"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校园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江南大学

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规划

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

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新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

南京审计学院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

令心灵震撼的建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理念·表达

甲方·乙方

一个项目三个大师

建筑的力量

全人类共通的意义密码

专家如是说

扛鼎之作——东方之冠

世界的盛会中国的机遇

百年世博梦

中国的"及时件展品"

问鼎——"中国器"

横空出世——"东方之冠"

合·和

"这件红衣服不好穿"

"一看,中国的"

"我们要用现代建筑语言来交流"

生长·展望

何镜堂的2008

记忆·希望

继续这发现之旅

"世纪之窗"——天津博物馆新馆

"石破天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传统文脉现代品相——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赢在团队

生活值得期待

忙碌而优雅地活

和美人家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建筑之中有真趣

我爱学生学生爱我

成功=勤奋 才能 机遇 人品

勤奋敬业,善于学习

兼收并蓄,勇于创新

敏于行动,敢于竞争

理性务实,追求

以人为本,凝聚合力

管理自我,张弛有道

笃定目标,设计人生

建筑之思——"两观三性"

"两观"

"三性",

教育之道——授之以渔

学建筑先学做人

从无所适从到有所适从

培养建筑师的综合思维能力

鼓励创新与自我否定

通过实战工程去提高

快捷方式:三到位

关心学生的成长

身兼"三员",修炼师能

治院方略——启动飞轮

搭建平台指引方向

产学研合体:三赢之道

人才培养:重中之重

"做一百个普通的设计,不如做一个精品"

走向"岭南学派"

岭南文化性格及建筑特色

岭南建筑思想溯源

挟岭南建筑思想走向全国

"是岭南的,更是中国的"

结语

附录

印象

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