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表达的景观是一个文化的、主观的对象,并不简单等同于某一物理环境空间,它存在于凝视着它的民众的视线下。本书内容上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历史的浪潮、大地自身的运动、三月三、事眛竟谁辨、质有而趣灵、说破之前的隐晦。著者从词源学、文学、艺术史以及人种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尝试阐释“思索景观”与“享乐景观”这两个现象之间的主要矛盾,同时用比较的方法带我们浏览了众多大陆的历史,引发读者对“景观”概念尤其是文化景观更深层的思考。
无论对于设计师,还是从事教育研究的同行,本书从一个为我们经常所忽略的角度,引发我们对“景观”概念尤其是文化景观更深层的思考,值得我们去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索,特别是现代性影响下的这一代人。本书对今天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运动有着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批判意义,能够扩展前期研究的视野,深化设计的理论深度。而无论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还是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本书作为对景观文化学的深层阐释,具有教科书式的实用意义。今天,文化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相信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会引起相当高的社会反响。
边留久(Augustin Berque),地理学家、东方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博士生导师,是令“风景文化”重获新生的重要推动者之一。1991年当选欧洲研究院院士,著有多部论著并多次获奖。
张春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天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胡莲,讲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研究学博士,现就职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郑君,毕业于京语言大学,获法语翻译方向硕士学位。中法同传交传自由译员。曾翻译《iPod不同凡“想”:向苹果学创新营销》一书,曾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国家援非项目、国际论坛等活动提供翻译服务。
10 历史的浪潮
10 风景与思想
15 没有风景设计师的风景
17 历史的洪流
19 回眸:曾经的风景文化
26 大地自身的运动
26 扁桃树、大麦和橄榄树
30 大地的欢娱
34 乡村与玄牝
40 三月三
40 羊脚山洞
46 迪奇卡的下山路
52 风景诞生的见证人
58 事昧竟谁辨
58 在阿斯祈福的早餐
61 寻找真意
66 谢灵运原则
70 质有而趣灵
70 宗炳原则
75 无视协调
79 现代脱宇宙化
84 说破之前的隐晦
84 从大地开始
89 风景的深意
93 此中有真意
100 附
106 相关作品
107 插图目录
108 后记
在1991 年,贝尔纳 拉叙斯(Bernard Lassus, 1929—) 于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校创建名为“园林,风景,领土”(DEA JPT)的博士研究生院时,就以“风景不是环境”这一思想而著称。本书译者张春彦就是这一博士学校的毕业生。换言之,风景不仅仅属于生态范畴。那么,为何存在景观生态?在所有文化中是否都存在着“风景”?过去的一代,相关争论已足够混乱,今天我们能否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
以前,我在“园林,风景,领土”博士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以认识论的方法构思这一问题,最初更多地是凭直觉。
风景的问题,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围绕人类的风土展开的各种思考中,这些思考同时以生物学、存在论和逻辑学为基础。
从生态学角度看,这一问题属于乌克威尔(Uexküll,1864—1944)所谓 “Umwelt 主体环境”(环境影响的世界、风土)的范畴,区别于Umgebung环境(客观环境数据)。这就是说,风土并不是固有存在的,而是取决于一定的主体(生命体),以适宜自己的方式去领会、感受。乌克威尔通过实验证明,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的物种,它们拥有不同的风土。
从存在论角度看,这种关系可以得出:风土取决于主体,同样主体也取决于风土。这就是有关人类的风土。和辻哲郎(Watsuji Tetsuro,1889—1960)将其称为“fûdosei 风土性”,并定义为“人类存在的构造性契机”。
这一主体与风土之间的“契机”(即一种连动),使风土既不能被视为简单的客体对象,也不能被视为简单的主观再现。因此,不能将其简化为客观环境,正如事实所证明的,风景观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公元4世纪出现在中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欧洲。然而,客观环境并没有改变,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新的词汇?是因为风土已经发生变化。专注于谈论风景的文化精英们,事实上创造了一个与环境的新的关系(即新的风土),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风景”。
这些历史事实提出了认识什么是“现实”这一问题。如果风景既不是客观的环境(Umgebung),也不是主观的想象,那么什么是风景的“现实”?这里应该回到1929—1930 年海德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Gallimard出版社, 1993)的讲课中。其中展开了“作为”(als)这一问题,对他来说这是展开世界(Welt)的条件,也是存在的条件。我们这里所说的“作为”是一种方式,以这种方式,客观环境显现在某些存在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环境作为风景呈现出来。
事实上,如同人类的所有“现实”一样,风景的“现实”属于某一类“作为”。在人类风土研究的观点里来认识一下风土学——“现实”(r,réalité)被定义为某一对象(所涉及的逻辑主题s,sujet)与它在存在者面前呈现出来的“作为什么”之间的一种联结。这一关系与我们所谓的“述语化”类似:主题(S, sujet)作为谓项(P, prédicat)来理解。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r= S/P, 读作“现实,是主题作为谓项”。例如,客观环境作为风景来理解。
风土学表明,这一理解或者呈现同时从属于感觉、行动、思想和语言。依据四个范畴确立其“现实”:资源、约束、危机、愉悦。首先,风景是一种愉悦;其次,对旅馆业来说,风景也是一种资源;大量游客的涌入是一种破坏环境的危机;如果城市规划的相关条例对其进行保护,那么这就是一种约束。
这种关系中同时包含环境的客观数据和理解呈现的方式,风景(或者总体来说风土)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它是通态的。
“通态性”这一概念是我在《野生与人工——自然面前的日本人》(Gallimard出版社, 1986)一书中论述风景时提出的。另外,在此书完成几年后,我参与了“园林,风景,领土”博士研究生院的创建。我当时已经开始讲述风土学,但还没有读乌克威尔,也没有读海德格尔,只是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当时地理学朝着现象学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可以很确定地在形而上学(存在论的问题)方面建立风景的问题,同样在物理学方面也可以。事实上,当证明一个粒子的“现实”取决于实验观测系统获取呈现的方式时,也就是说,要么作为波,要么作为微粒,与“通态性”的原则相比,这属于“存在论”的同样原则:S(这里是粒子)不是固有可观察呈现的,而只是依据观测系统作为P(这里是波或者微粒)。
这使人想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将现代二元论分离的主观和客观重新统一的 “前夜”(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不是在否认现代性,而是意图超越它。在这一超越过程中,有关风景的研究扮演着优先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国,她历史性地作为风景观念的发源地。因此,对我的学生张春彦在翻译本书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致以衷心的感谢。
一些介绍风景的文章集结,带有些理论性。
刚刚刚刚刚刚刚刚哈哈过
这本书不赖
内容翔实,专业性强
亲,太棒了啊!推荐大家购买啊!真棒!我喜欢,我购买,我推荐,推荐大家购买啊!
可以可以可以
包装结实,纸质不错,字体清楚
买书的体验很好
刚刚刚刚刚刚哈哈哈哈哈哈哈
字比较少,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刻,一般
好…………
还没看,包装好,喜欢
风景的论述论述,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goood
纸张印刷总体较好,有些段落叙述不是太清晰
多了解总会有帮助
书的质感很好,文章有点不太懂可能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吧
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宣传照片看上去那么丰满的一本书,实际上200来页的一小册,有点小失落。 建议当当再完善下资料库,该上页码的要把页码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