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郎中跟师笔记(5)针灸理法方穴术图书
人气:16

小郎中跟师笔记(5)针灸理法方穴术

本书作为《小郎中跟师笔记》系列丛书之五,主要收录了几位中青年针灸医师在长达数年至十多年跟师的过程中所写下的临诊实录和心得体会。
  •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医学工具书  
  • 作者:编者:[张仁]//[王海丽]//[徐红]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30525413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
  • 印刷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152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小郎中跟师笔记》系列丛书之五,主要收录了几位中青年针灸医师在长达数年至十多年跟师的过程中所写下的临诊实录和心得体会。她(他)们分别跟随的是二位靠前知名的针灸学者,一位著作等身、以眼病针灸见长;一位名扬北美,是林氏头皮针的开创者,二位学者学识经验俱丰。全书以针灸的理法方穴术为主线,或讲经典,或讨论授课,或临证解疑,从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针灸治病,尤其是针灸治疗眼部疾病的注意事项,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要点和难点。本书适宜于广大针灸工作者、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中医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上篇

笔记一理法穴方术主攻眼病1

首次跟师1

针法奇特2

眼病为主3

理法穴方术4

笔记二辨证结合辨病相辅相成7

审证求因7

因人因病而异8

辨证辨病艺术9

我的实践12

笔记三文献结合临床相得益彰15

从文献中找依据15

临床中灵活用文献16

总结古文献18

在临床中加深认识20

笔记四选穴配方重在中取、近取22

选穴注重新穴奇穴22

处方强调近取、中取2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铁板一块)28

笔记五异病同治强调求同存异31

异病同方31

异病同穴33

异病同法37

异同有度40

笔记六综合方术讲究主次分明42

综合多方多术42

结合各家之长43

综合方术须因病而施45

一加一不一定是二——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分析47

笔记七攻急破难应及早、宜坚持49

治疗越早越好49

贵在长期坚持52

令人遗憾的病例54

笔记八医患相得治病更要治心56

调整心态很重要56

如何心理疏导57

我的学习体会58

笔记九不断总结重在验证提炼63

通过文献总结63

在临床过程中总结——张老师

针灸治疗青光眼67

通过科研进行总结75

笔记十谨防事故掌握预防与处理78

针灸意外事故的分类78

预防处理要点80

气胸83

眼部针刺出血90

晕针95

晕罐99

滞针100

下篇

笔记十一拜师学艺林老师印象102

首遇林老师102

曲折的学医经历103

致力头皮针研究103

笔记十二西为中用发现头皮针新区105

小脑新区和静区105

脑功能与血流配位是咋回事106

神经元上的神奇突起108

林氏头皮针的常用刺激区109

笔记十三操作新法创用点穴针115

两张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图的妙用115

独特的头穴探压116

掌握探压法118

笔记十四重在应用针灸常见病症121

以"笔"代针治失眠121

口吃患者122

3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23

抑郁症124

老年痴呆症127

面神经麻痹129

小脑性共济失调131

19年前的神经性耳聋133

帕金森病136

小儿脑病137

多发性抽动症140

笔记十五传承发展续写新篇章143

总结研究自闭症治疗143

总结研究失眠症治疗148

在线预览

上篇

笔记一 理法穴方术 主攻眼病

首次跟师

就像苏州弹词有开篇一样,我觉得我次接触张老师就是我的开篇。

那是2012年的冬天,我突然接到副馆长王海丽的电话。王老师告诉我,由于单位另一位正在跟张仁老师助诊学习的同事生病请假,让我跟随张仁老师在我所在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名老中医门诊部临床学习。听到这个消息,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不待王老师说完,立即询问何时可以跟师。王老师告诉我就从下个月初开始,并让我当天把一份资料给张老师送去。

放下电话,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早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时代就已经听说,张老师在上海甚至在全国针灸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在眼病上更是独树一帜。工作后我才知道,张老师还长期担任过我们馆的馆长,所以我一直有跟张老师临诊学习的想法,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在给张老师送资料的路上,由于比较高兴,步子也异常轻快,平时25分钟的路程,竟然只走了15分钟就到了。这是张仁老师的另一个门诊地点,偌大的诊室挤满了就诊的患者,或坐或站,张老师已被淹没在人海中,这让当时对张老师不甚熟悉又近视的我一时间辨认不出。经过询问引导,我终于来到张老师的面前,张老师刚好给一位患者做完针灸,我忙上前自我介绍并递上材料,来不及多说,下一位患者已经坐定,张老师要接着针灸了。这就是我与张老师的次见面。

送材料回来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个多月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好容易挨到了张老师的门诊时间,下午1点半我准时来到张老师诊室,没想到张老师已经提前半个小时来到门诊工作了。令我更为惊奇的是患者坐满一诊室,绝大多数眼球周围扎着针。和我概念当中,针灸的适宜病种主要是颈肩腰腿痛等痛症和中风后遗症等不同。

匆忙中来到张老师面前报道,张老师向我简单介绍了门诊情况,并说这里的患者以眼病,尤其是眼底病患者为主。由于门诊患者较多,加之我又是初次跟随张老师抄方,对针灸眼病情况并不熟悉,张老师让我多观察、多学习、多操作。

针法奇特

说话间,张老师已经准备给一位患者针灸治疗了。这位70岁出头,头发花白的患者,患的是眼底黄斑变性。张老师告诉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较严重的眼底疾病,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现代医学还缺乏理想的治本之法。但是在我面前的这位老人却是满面笑容,谈笑风生,性格十分开朗。她说,在张老师处针灸治疗每周2次,已经有18个年头了。我心里暗暗一惊,是什么原因使她能坚持这么久?她接着告诉我,她是一位老师,50岁出头就发现双眼视力不断下降,看东西变形,开始以为是老花眼,到眼镜店配了几副眼镜都不管用,后,在一家三级医院眼科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现在一般称之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医师坦率地说明了此病的后果,同时告诉她目前尚无治疗此病的药物。当时,她的心情一下跌至谷底,眼睛问题不仅对她能不能继续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是个威胁,而且对她后半生的生活质量也将带来严重影响。一人向隅,举家不安,她在农业银行工作的女儿,听到她们办公室主任因眼肌痉挛几乎不能工作竟被张老师用针灸治好的消息,立即告知了她的母亲,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中医文献馆门诊部。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眼病治疗过程。患者告诉我,因为张医生人品好、医术高,所以她是风雨无阻,成了"铁杆粉丝"。她不仅如愿以偿地圆满结束了教师生涯,而且至今她的双眼情况不错:每天读3份报,还练习书法半天。重要的是还带给了她好心情:空闲时参加老年合唱队等多种活动,日常生活过得既规律又有滋有味。她的情况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很想知道张老师到底是怎么治疗的。

张老师首先用左手将患者的右耳垂轻轻往上一拉,右手以拇指示指持针,飞速将一枚细毫针在皱褶连线中点刺入,缓缓向外眼角方向进针,然后,只见他略捻动针柄,患者即呼:"行了行了,我的眼角酸胀得厉害。"接着张老师又用右手提拉患者左侧耳垂,以左手持针同法进针操作。我不仅为张老师这一左右开弓的操作技术所折服,同时对他所取的穴位也疑惑不解:因为在我所接触的知识中,没有学到过这个穴位,张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解释说:"这叫新明穴,严格地说应当叫新明1穴,是个治疗眼底病的主要经外穴。"因为在给患者治疗,所以,不便多问。在整个针刺过程中我发现,张老师的进针手法与我平时所接触的不同,张老师采用单手进针法,动作轻巧娴熟,速度极快,看似毫不费力,患者亦无任何不适之感。特别是眼区穴位,我从书本上学到的是要求先用押手将眼球推向一旁,再行针刺。张老师根本不用此法,和其他穴位一样也是单手进针,只是在进针时,针尖更接近皮肤。破皮后,我发现张老师缓缓刺入略作提插捻转运针后,总会微笑地询问一下患者的感觉。患者往往连呼:"好,好,好酸胀!。"轻巧一点,却能在患者无感觉中破皮,看似并无明显不同的针法却有如此强烈的针感,我不禁赞叹老师精妙的针法。张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进针不痛,是对每个针灸医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患者信任的步。"他拿起一根毫针,用右手示指、拇指捏住针柄,中指轻顶在离针尖2~3mm处,边说:"你观察一下,我是怎么进针的?"只见他先以中指尖定位于穴点,然后示指拇指迅速一转,针尖立即进入穴区皮下。我问:"您好像不是点刺进针的。"张老师说:"对,我是用旋转法进针的,它比一般的点刺速度更快,只要不碰到痛点,可以达到无痛。不过,这个方法不熟练的话,不易刺准穴点,特别是眼区穴位,面积小,更讲究精准。要反复练。"我点了点头。他又说:"不仅要练右手,还要练左手。这样才能得心应手。"

这天下午竟然有60多位患者前来就诊,这让我始料未及。由于张老师治疗眼病采取的是综合疗法,除了针刺外,还配合穴位注射、皮肤针和耳针,所以每个患者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加之我初来乍到不甚熟练,整个下午只感觉自己像脚底抹油一样,在诊室里奔来奔去。紧张忙碌的初次跟师门诊终于结束了,甚少锻炼的我早已筋疲力尽,腰酸背痛腿抽筋。再看始终站着行针的张老师,竟然没有丝毫劳累之态,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

门诊结束,时针已经指向五时一刻了。这一下午我不仅大开眼界,同时心里有很多困惑想请教老师。可是我望着一刻不停忙碌了4个多小时且已60多岁的张老师,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张老师却让我坐下,喝了口茶,仔细听了我的问题后,笑了笑,和蔼地为我讲述起来。

眼病为主

他首先告诉我,目前他的门诊主要针对眼病治疗,也治疗其他一些难治性病症。他知道我对眼病不太熟悉,便简单地做了介绍。眼病可分为眼外病、眼底病和屈光系统疾病3类。眼病主要损害患者的视力,严重的可导致失明,近年来,由于视频终端的普及应用,人们使用眼睛的时间不断延长,近距离精细的用眼工作逐渐增多,大量难治性致盲眼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人类获取的9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眼睛传递的,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中把致盲性眼病列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危害及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疾病。手术、激光和药物是眼科医师手中当前的三把刀,由于眼部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这三把刀使用起来也常常是力不从心,有时甚至无能为力。因为眼部体积小、结构复杂、血管异常丰富,手术操作技术是高难度的,而多数难治性眼病又不是手术所能解决的。同时,眼内存在血?眼屏障结构,它使全身给药时药物在眼球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给药物治疗带来难题,从而使得眼科学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现代西医学之短,恰恰是针灸学之长。针灸疗法与药物或手术疗法本质区别在于,针灸治病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发挥调节作用,而药物或手术疗法则是采用外源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人体进行干预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作用的方法和途径的不同,就出现了用上述三把刀难以奏效的病症,而针灸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从以上的意义上说,针灸应该列为眼病治疗的第四把刀,而且是作用独特的、有推广前景的一把刀。

张老师说,他从事眼病治疗已经近40年了,他深深感到针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眼病,对不少难治性眼病也有明显的效果。而且,与手术相比,独特的针灸技术更适合于眼病治疗,因为它更安全,几乎无损伤;与药物相比,针刺、艾灸直达病所,特别是眼周穴位注射更是送药上门,可使药物不通过结膜的上皮屏障而大量进入眼内,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

他的这一番话,使我大开眼界,坚定了跟师的决心。

理法穴方术

张老师喝了口茶,面色变得有些严肃,他说,当然要用针灸治好包括眼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理、法、穴、方、术五个方面。

理,指治疗的原理、道理、张老师强调,针灸治病,既要了解现代疾病病因病机,更要结合针灸以调节为主的特点。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一方面在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谱内选择病种,另一方面,张老师主张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扩大针灸的疾病谱。近50年的针灸治疗,他始终关注急难病症的拓展,近40年更注重于难治性眼病,如上面所治的黄斑变性等多种眼病,就是扩展总结的结果。这在他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如《难病针灸》《急症针灸》《眼病针灸》等中得到体现。其次,在具体治疗时,他重视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根据现代针灸治疗的特点,他认为应当以辨病为主,辅以辨证。

法,指法则和治法。法则就是治则,治则是根据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的治疗规律制订的基本原则,对用穴处方施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它是针灸治疗时必须遵循的规则。在这一点上,张老师总结出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包括异病同方、异病同穴、异病同法等内容。以异病同穴为例,如风池穴,由于其属足少阳经,是足少阳和阳维之会,而肝与胆互为表里经,肝与目的关系密切。同时,风池穴虽位于项后,但与甲状腺前后相对,有近治作用,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验穴。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突眼症,也多取用该穴。《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所以该穴可治疗眼底病、偏头痛、颈椎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突眼等多种病症。治法是指针灸治疗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如毫针法、电针法、头皮针法、穴位注射法等的如何选择或有机综合。在这一点上,张老师根据病症的不同总结了不少固定的结合之法,如中风,常常是头皮针、体针、穴位注射相结合,眼病则为电针、穴位注射、耳针、梅花针四位一体等。

穴,指根据不同病症选穴。在针灸选穴上,张老师也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比如眼病,他特别重视经外穴运用,包括奇穴(古籍记载的)和新穴(现现的);中风、小儿脑病则多选头部穴位。他把头穴分为三类:一类是经穴;一类是头皮针穴(他将焦氏头皮针、林氏头皮针、朱氏头皮针进行综合取穴);一类是头针穴,主要是靳瑞教授总结出来的靳三针,根据病症特点综合或选择运用。

方,指针灸处方。张老师认为,针灸处方是作为针灸防治各类病症的方案。针灸处方的内容,从广义上讲,处方应由以下四大要素组成,包括:穴,即穴位;器,指选择适当的针灸工具;术,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操作技法;时,即针刺的时机与时间。从狭义上讲,则主要指针灸处方是的穴位组合。在针灸处方中,除少数以单穴组方外,绝大多数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组成的。这种组合,一方面,每个穴位的作用存在相对的特异性,由于不同穴位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与抑制,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穴位的治疗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对某些与人体无关或不利的作用加以减缓或抵消,起到增效、互补及在长期使用中克服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或多方面主治功能的穴位,在配伍之后突出或显示出其专一的治疗作用。张老师不仅总结了大量有效穴方,而且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他强调组方近取和中取,也就是以在病灶附近和相距不远处取穴为主进行组方。如眼病,多以眼部穴和头颈部穴为主组方,腹部病多取腹部穴和背部穴为主。

术,指的是针灸操作技术,是针灸获取疗效的关键之一。张老师说,好的针灸处方,还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操作技术。穴位组合得再好,没有与之相应的刺灸技法,也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之,穴位配伍不当,再熟练的操作,也无用武之地。这一点,和药物处方就很不相同。如中药方剂,重在药物的组合与剂量的大小,而具体服用法,相对而言要简单得多。张老师强调,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刺法及不同的操作手法来实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