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故宫3图书
人气:20

大故宫3

阎崇年《大故宫》系列压轴力作,央视全年热播,纵横解读元明清600年历史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中国史>明清史  
  • 作者:[阎崇年]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5462367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大故宫3》延续前两册内容,将视野集中于对明清权力斗争有巨大影响之皇室宗亲,及密切影响宫廷政治生活之宫女太监,详解其成败关键与命运走向,并透过对御药御膳之解析、国宝文物之品鉴,真实再现一个纵横捭阖、饮食男女、金帛珠玉里的宫廷世界。第三册还走出紫禁城,带您进入三山五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全景呈现“大故宫”。

编辑推荐

皇亲国戚命运 故宫全景呈现

随书超值附赠手绘版《颐和园导览图》和民国版《西苑三海图》,同名电视片选编光盘。

《大故宫3》是大故宫书系的终结版,读了《大故宫》和《大故宫2》,不可不读《大故宫3》。《大故宫》三本书在手,彻底读懂大故宫,读懂元明清六百年历史文化,读懂大中国。

作者简介

阎崇年,著名清史专家,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百家讲坛2012年年度主讲人。阎崇年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

易中天评价道——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的“当头炮”,刘心武是“拐腿马”,我是“过河卒”。

阎崇年的作品《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等均为超级畅销书、常销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目录

第43讲:太上皇宫

一、宁寿布局

二、宁寿花园

三、宁寿故事

第44讲:明宫太后

一、宣德母后

二、成化母后

三、万历母后

第45讲:清宫太后

一、皇太后宫

二、孝庄太后

三、崇庆太后

第46:讲皇家外戚

一、明清外戚

二、明宫外戚

三、清宫外戚

第47讲:天潢贵胄

一、明朝皇子

二、清朝皇子

三、后人思考

第48讲:理亲王府

一、康熙始建

二、雍正分府

三、乾隆毁迹

第49讲:诚亲王府

一、诚王允祉

二、新旧两府

三、熙春花园

第50讲:恭亲王府

一、王府变迁

二、和孝公主

三、恭王奕

第51讲:金枝玉叶

一、公主人生

二、明朝公主

三、恪靖公主

第52讲:宫廷太监

一、太监群像

二、太监之奸

三、太监之贤

第53讲:宫女闺怨

一、宫女制度

二、苏麻喇姑

三、五妞自杀

第54讲:宫廷御膳

一、宫廷膳食

二、宫廷进膳

三、宫廷节令

第55讲:宫廷造办

一、内府造办

二、小臣圆

三、唐英烧瓷

第56讲:御医御药

一、皇家医院

二、明宫御医

三、清宫御医

第57讲皇家敬畏

一、敬天敬祖

二、奉佛奉道

三、斋宫斋戒

第58讲庙学联珠

一、三大殿堂

二、三大国师

三、三大石刻

第59讲:宫外三宫

一、正统南宫

二、正德豹房

三、嘉靖西宫

第60讲:西苑三海

一、南海之悲

二、中海之雄

三、北海之秀

第61讲:宫外三堂

一、万历南堂

二、康熙北堂

三、乾隆东堂

第62讲:京畿苑囿

一、京南围猎

二、三山五园

三、清漪颐和

第63讲:避暑山庄

一、木兰围场

二、避暑山庄

三、庄外八庙

第64讲:沈阳故宫

一、清初三宫

二、清宫三案

三、清宫三宝

第65讲:国宝南迁

一、从宫到院

二、从北到南

三、从分到合

第66讲:大哉故宫

一、一脉相承

二、百川归海

三、兆民共享

参考书目

在线预览

宁寿宫区有三个特色:一是殿堂、寝宫、花园融合一体,二是实用、艺术、华丽融合一体,三是敬祖、敬佛、敬天融合一体。从而成为紫禁城的一个缩影。

第四十三讲:太上皇宫

宁寿宫区位于紫禁城东北部,是一处高墙围禁的独立区域。明代这里是哕(huì)鸾宫、喈(jiē)凤宫等旧址,曾为成化周太后、崇祯懿安皇后等养老处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宁寿宫,孝惠章太后在此颐养天年。雍正年间,宁寿宫中生活着一些康熙帝遗孀。有贵人白氏,苏州人,生育了康熙帝第二十四子允祕。雍正五年白氏去世,雍正帝封允祕为诚亲王。乾隆年间,还有康熙帝数位遗孀居住在宁寿宫,有:顺懿密太妃王氏,康熙时被封为密妃,生育三个皇子,其中有庄亲王允禄;纯裕勤太妃陈氏,康熙时被封为勤妃,生育果亲王允礼;寿祺皇贵太妃佟佳氏,是康熙帝母亲的侄女,她的姐姐也是康熙帝的贵妃,康熙时也被封为贵妃,未育子女。乾隆帝弘历幼年时,蒙康熙皇帝之恩,居住在宫中,得到过寿祺太妃的眷顾。还有温惠皇贵太妃瓜尔佳氏,生一女而夭折。康熙帝后妃中,较高寿的是定妃万琉哈氏,寿九十七;最晚去世的是太妃瓜尔佳氏,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死,寿八十六。乾隆帝为归政后养老休憩而增建为太上皇宫,但太上皇并未入住这里。光绪年间又加修缮,慈禧晚年居住在这里。明清帝后认为这块福地是宫中养老的理想宫殿。

一、宁寿布

宁寿宫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406米,东西115米,面积约46000平方米,有房屋千余间,好似紫禁城全景的缩微版。宁寿宫总体布局,分为前部和后部。

宫区前部最南端有一座九龙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建造。中国现存最著名的九龙壁有三处:一处在山西大同,是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端礼门前的照壁,宽45?5米,高8米,厚2?02米,为中国较大的九龙壁。另一处在北京北海公园罗汉堂前,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宽25?52米,高5?96米,厚1?6米,除了壁前壁后各有九条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及瓦当、琉璃砖等建筑构件都有龙的图案。有人统计,北海九龙壁上共有635条龙,为中国龙最多的九龙壁。再一处是皇极门前的九龙壁,宽29?4米,高3?5米,厚2?06米,由247块预制七色琉璃砖拼砌而成。下部为白石须弥座,上部为黄琉璃瓦顶,中间为9条巨龙浮雕,体态矫健,活灵活现。全幅壁面以海水为衬景,有9条戏珠巨龙在奔腾。从皇极殿南望九龙壁,正中黄色蟠龙驯顺蜷伏,姿如朝觐,势如拱卫,以其气势磅礴、雕制精细、色彩华美、形象逼真,而成为中国最美的九龙壁。

这座九龙壁从东数第三条白龙下腹是用木料雕凿成形后补装上去的。这里有一个传说,当年在烧制这座九龙壁构件时,工匠不小心把这条白龙的龙腹构件烧坏了,但工期紧迫,来不及再烧。有位木匠连夜用木料雕刻成那块龙腹,刷上白漆,安装上去,从外观看去,可以乱真,竟然瞒过了官员督检,工匠也免了一场灾难。

壁之北、宫之前有两重门——皇极门和宁寿门。门内是独立庭院,主要建筑前为皇极殿,后为宁寿宫,即前殿后宫。殿与宫距离仅11?5米。皇极殿为重檐庑殿顶,故宫不在中轴线上的重檐庑殿顶宫殿,只有奉先殿和皇极殿。皇极殿的殿名和殿顶,显示出皇极殿为较高皇权的象征。宁寿宫形制略同于坤宁宫,清用于祭神,今为珍宝馆。

宫区后部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两翼为辅。

中路养性门内,有四个既分又合的庭院,主要建筑依次为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这里主要是生活区。

养性殿,形制与养心殿相同,正面也有抱厦。乾隆帝诗云:“允宜归大政,余日享清福。是用构养性,一仿养心屋。”原为乾隆帝做太上皇时的日常起居之所。殿的西暖阁,颇具特色:有佛堂,设二层仙楼,内置佛像和佛塔;有墨云室,仿三希堂,因乾隆帝得古墨而命名。古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墨,极难保存,以古为贵。

乐寿堂,在养性殿后面,拟为乾隆帝归政后的寝宫。堂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形制尊贵,体量高大。前临广庭,左右游廊,各设屏门,局势开朗。廊壁镶嵌“敬胜斋法帖”石刻。堂内槅扇,仙楼装修,多用花梨和紫檀等珍贵名木,雕刻奇绝,金玉镶嵌,工艺精美,极尽华丽。

乐寿堂后门内,有一座《大禹治水图》玉山,用新疆和阗(和田)密勒塔山青白玉,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雕刻完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30公斤。据记载,先是开山采玉,后是长途运输。从和田到北京一万一千一百里,需制作特大专车,前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用若干夫役扶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冬则泼水成冰路,日行五六里,需三年才能运到。玉石到京后,乾隆帝选用宫中珍藏宋人名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派画师照图摹画在玉山上。先做玉山蜡样,怕蜡样融化,又刻做木样。再经运河,载往扬州,能工巧匠,照样雕造。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九月开工,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完成,历时七年零八个月。玉山从采玉到制成,长达十年,仅雕刻就用了十五万个工。同年玉山运到北京,安设在乐寿堂。玉山雕刻大禹治水的壮观情景,崇山峻岭,古木丛立,洞壑溪涧,地势险恶,大禹在山腰劳作,民众凿石开山,使水下流。这幅生动图景,按玉材天然色彩,做艺术加工而成。背面刻有乾隆帝御制诗,歌颂大禹治水,功德万古不朽。像这样大的玉材,用来制造一般器物,似大材小用,但制成玉山,会久存不朽。诗中告诫子孙,如为追求珍玩,今后不要再做。这座由一块整玉四面雕琢成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构思巧妙,雕工精绝,充满动感,鬼斧神工,堪称中华艺术奇珍,显示中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艺。(《故宫经典?故宫珍宝卷》)

颐和轩,在乐寿堂后,轩两廊嵌有石刻,甬道两侧布置山石花池点景。颐和轩的西院有一座如亭,亭中对联是:“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亭中曾有小戏台,轩后有穿廊与景祺阁相连。

景祺阁,在轩之北。阁外是珍妃井。阁北出贞顺门左转前行,就是皇宫后门——神武门。

本区宫殿,虽是乾隆帝为自己当太上皇而修建,但他当太上皇之后并没有搬进去住,因养心殿有皇帝情结而不愿离开,也因乾隆帝对生命颇有信心而认为来日方长,又因近四十年居住习惯而不愿改换环境。后来乐寿堂成了慈禧太后晚年的寝宫。慈禧在乐寿堂庆祝自己六十大寿,据说竟耗白银一千余万两。

东路前部为畅音阁大戏楼,坐南面北,建筑宏丽。楼南为扮戏楼,二层,就是后台。畅音阁通高20?71米(相当于七层楼高),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总面积685?94平方米,三重檐,

卷棚歇山顶,上层悬挂“畅音阁”匾,中层悬挂“导和怡泰”匾,下层悬挂“壶天宣豫”“壶天”一典出自《后汉书?费长房传》。据载:市中有位卖药老翁,悬一壶于市边,及市罢,便跳入壶中。费长房从楼上观看,很惊异。拜见老翁。明日,同老翁都入于壶中,见壶里“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完而出。(《后汉书》卷八十二下)后以“壶天”比喻别有洞天的仙境。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寿台还设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利用辘轳或绞盘升降演员、道具等。在演出仙女下凡时,用辘轳把幕景和演员从上面送下来,有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在演出“地涌金莲”时,用绞盘让演员和莲花从地井钻出来,有从地下或水中升腾的戏剧效果。台下还有隐蔽水井,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畅音阁为宫中较大的一座戏台,与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大戏楼(已毁)并称为清代三大皇家戏楼。

阁后的阅是楼,为帝后们看戏的地方,也是帝后饮宴的场所。楼北为寻沿书屋,五间小室,前后带廊,屋名高雅。慈禧住乐寿堂时,光绪帝请安侍膳前在此小憩。屋北为庆寿堂。这是仿江南民居式庭院,青水砖墙,苏式彩画,琉璃瓦顶,四周游廊,在巍峨的宫殿群中,小巧宁静,别有洞天。醇亲王福晋、恭亲王格格,来宫时居住此处。堂后为景福宫,宫前庭院中矗立一块奇石,名为“文峰”。文峰石立在高约1米,平面八角形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四周环以铜栏杆。文峰石高4?5米,秀俊挺拔,突兀峥嵘,纹理清晰,孔穴四布。石山上有一座小亭,名“翠鬟”;山下有一石窟,名“云窦”。乾隆帝在《文峰诗》中说:“巨孔小穴难计数,诡棱奇自萦纠。”文峰奇石,玲珑剔透,石中称珍,令人赞叹。庭院四面有门,石立院中,四面有景,妙趣横生。景福宫又名五福宫。这是因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74岁的乾隆帝喜得玄孙,为五世同堂。他书写“五福五代堂”匾,悬挂在景福宫内。景福宫因此又称五福五代堂。乾隆帝还治了一方“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印。这成为皇帝五世同堂的历史佳话。

景福宫北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的两座礼佛楼阁:一座是佛日楼,上下两层,各为3间,供奉喇嘛教佛像;另一座是梵华楼,与佛日楼东西相邻,有楼梯连通。琉璃瓦顶,上下两层,面阔7间,各自分割,内设佛堂,供奉佛像,一排排,一尊尊,数以千计,目不暇接,欢喜佛像,姿态各异。楼内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制造的珐琅塔六座,精丽华彩,美轮美奂。八国联军侵入皇宫时,因两楼偏僻,未遭破坏,保存完好。

西路宁寿宫后面西路,为宁寿宫花园。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rinoacj**的评论:

故宫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一个情结。这套书讲故宫以及故宫的故事,很有味道

2013-06-27 09:10: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不错的一套书,内容丰富,文字精彩,值得收藏!

2017-11-10 01:44:49
来自露露Luc**的评论:

加上前两本,《大故宫》系列是对整个明清时代的历史见证。到过巴黎、去过罗马,然而每次身临故宫其中,都感到无比震撼,是其他城市建筑所不能比拟的。

2012-12-17 16:47:20
来自宝田居**的评论:

大故宫最后一册,讲了故宫周围的十八景和台北故宫的故事。

2012-12-16 21:51:59
来自mint765**的评论:

才卖10块多,太值了。阎崇年写的书,值得学习,讲故宫的时候也穿插讲述历史,还有历史故事,内容有趣,还有插图,还送了一个图,很有兴趣去读这本书 。

2015-06-24 22:05: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的是第三册了,前两册都看了。了解了很多明清的皇宫事件,还有故宫的建筑,相信以后再去故宫游玩就会玩的更明白了。

2013-02-02 12:46:10
来自小郭女**的评论:

太好看了,纵横捭阖、饮食男女、金帛珠玉。。。看完书晚上会做梦吧,梦见自己身在故宫,探访那些老灵魂,碰触那些散发着旧味道的城墙、宫门。。。

2012-12-17 14:30:57
来自剑走偏**的评论:

一直想找一本这样的书——讲故宫,不戏说。没想到在2012年的尾巴,让我集齐了《大故宫》三本全本,很开心。书很好,内容虽然厚重,但读起来却不觉得晦涩,值得好好阅读,值得好好珍藏!

2012-12-17 17:12:17
来自啦啦啦t**的评论:

在周围姐妹都迷上了宫廷剧的时候,咱读读《大故宫》,了解点儿真历史,点醒那些痴迷电视的丫头们!好书,值得珍藏,加上前两本,简直就是一本讲故宫的百科全书。

2012-12-17 16:37:14
来自包搞烂**的评论:

大故宫,紫禁城。神秘、悠远、宫斗、阴谋、决策、权利、先进、落后……阎崇年老师没有给我们答案

2016-04-23 12:16:39
来自我读呀**的评论:

先买了电子书,看了还是不过瘾(前两本都买了,嘻嘻),有不少人问我:买那么多书干什么?一不能吃,二不能增加财富(还得花钱买书,买书柜),有时我也觉的自己还是贫下中农,买那么多书有意义吗?可吃的好穿的好,钱不少,这样也就是很有意义吗?穷则独善其身,自己只能这样吧。

2014-01-26 10:55:45
来自小爱一**的评论:

,以全新的“大故宫”概念,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

2015-06-19 21:09:42
来自夏若依**的评论:

一直很喜欢阎老先生的著作。从<明亡清兴六十年>到<正说清朝十二帝>到<清宫疑案正解>,还有<康熙大帝>,以及现在的<大故宫>,他的经典之作我都有收藏。气势恢宏,博大精深,厚重纯正。堪称一绝。

2013-05-02 21:58:13
来自gaofei3**的评论:

讲了很多宫廷生活的知识,还有不少有关避暑山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大故宫”系列丛书的内容,也让人从生活角度了解故宫。

2013-01-18 21:20:19
来自立德777**的评论:

阎崇年的《大故宫3》,早就想买了,这次和其他书一起买下来了。终于集齐了3本。读过这本之后之后还要去故宫实地探访。但是书脊有褶皱,显然是库存很长时间的了。但不影响阅读。

2014-01-12 18:55:40
来自小***3(**的评论:

这套大故宫要是彩图的会更好,多一些各个宫殿的照片

2017-05-18 22:27: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介绍故宫的书,可读性很强,纸张印刷都很好,值得购买!

2017-08-29 22:04:28
来自齐齐狗**的评论:

逛过几次故宫,有儿时懵懂的逛、有年少呼朋唤友的逛、有为了拍雪后故宫的照片去逛,但却从未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故宫。直到看了阎崇年老师的《大故宫》全本三册,再身临故宫之时,看有种异样的感觉,仿若那几百年前的历史一出出一幕幕围绕在周围:明争、暗斗、建筑、古玩、珍宝、一群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掠影浮尘。。。

2012-12-17 17:02:2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大故宫第三部,还赠送了颐和园的手绘地图,不错!

2017-06-16 17:26:22
来自彩虹堂**的评论:

该书不单讲宫内纠葛,还讲宫外事,一晚上看了少半本,欲罢不能啊。三山五园、避暑山庄、台北故宫。。。。这周末要不要带着宝书再去一次雪后故宫啊!!!!!

2012-12-17 14:26:08
来自小胡桃**的评论:

是《大故宫》的续本,前两本都买了,非常不错,虽然里面有不少文言文,给孩子都有些难,但我还是给儿子讲解了不少其中的内容,让他对故宫有所了解,这样,带他去北京故宫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2012-12-19 18:41:25
来自叩问浣**的评论:

《大故宫》1和2 都已经看完了,历史故事和人物虽然而不断的出现在各种玄虚题目的书中,但是,每个人的侧重点和历史观真的不同,阎崇年老师当然阅历更丰富,历史观更正统,没有故弄玄虚的煽情,他笔下的历史也同样让人唏嘘感叹,角度不同,想学习的更深入!

2012-12-16 15:13:56
来自xfilekk**的评论:

中华国宝,文明精粹,沧桑巨变,历经磨难。以前一直疑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为什么会有一部分迁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了,读到这本书的最后,阎老师为我揭晓了答案。期待故宫的国宝,合而有分,但分久必合!!

2012-12-17 15:50:42
来自小小毅**的评论:

阎崇年是清史专家,在百家讲坛上讲故宫,既讲故宫的由来,又讲故宫的历史,还讲故宫的特点,再讲故宫的人文,把个明清600年的历史全部浓缩到三册书中,听得津津有味,看得津津有味。

2013-01-18 14:04: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不错。首次深入内廷禁地,真实再现后宫风云,透彻解析皇室君臣之政治博弈,生动讲述三千佳丽之兴衰宠辱。半壁江山系于后宫,天下兴亡古今相通。以人为鉴,以史为镜,可以防微杜渐,探知齐家治国奥秘

2015-06-02 20:09:28
来自民路**的评论:

故宫,随着时代的变迁,宫廷文物从君有到民有,从君爱到民爱,从君享到民享,手捧《大故宫》,才能更加真实的体悟到这一点,了解历史、了解真实故宫。这本书,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值得珍藏!前两本也打算买来看看

2012-12-17 16:53:15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