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为主线,统合研究了自原始社会的商业萌芽以来数千年的中国商史传奇。详略适度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商业发展概况,用故事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讲述重大商业事件中的细节及人物,并通过深度解析,阐释中国商史的起伏与演变,以宏观的角度展示中国商业史的演进线索及逻辑,同时在现代商业背景下突出表现相关商史常识和知识链接,集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能够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商史有直观而独到的整体认知。
梳理中国千年的商业脉络
解读中国商业的发展历史
从夏商周时期单纯的物物交换,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纷乱
从汉唐之时商业大都市的崛起,到步入旺盛的宋元及明清时期
从鸦片战争后战火中蹒跚而行,到迎来新中国成立后强势复兴
更多相关产品点击进入:
一本书读懂中国商业史》 《一本书读懂世界商业史》
靳扬扬,女,河南焦作人,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现为江苏省文化馆馆员,长期从事商业文化相关研究工作,曾参与编撰多部相关著作。
1交换萌生的商业传说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从原始社会物物交换的萌芽到私有制的出现,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间,但就是这样的交换萌生,却为我国商业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必要前提。人们对所有权的支配与私有权利观念的发展,直接促成私人财产权的概念得到明晰化的界定,而私有制的不断发展,导致原始社会崩溃和解体,私有制社会和阶级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也正式宣告进入商业社会。
商业也带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于是就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商业便成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商人"这个称呼也正是源于这一时期的商朝。部落交换:商之初"体验"
商业摇篮:私有制的诞生
起源传说:"工商立国"的商朝
诸侯兴商:纷乱时期的商业图腾
工商食官:早期的商业管理
商史新知:货币的产生与运用
2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起伏
公元前77—公元前221年) 纷争时期,诸侯国均非常重视商业发展,促进了水陆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不但大大促进了区域间的商品交流,也促成了城市商业中心的崛起。
货币的广泛流通又加速了商业贸易的发达和商品种类的丰富,统治阶级也更加重视商业,推出了重商政策,当"工商食官"瓦解之后,私营商业快速崛起。春秋中期以后,私营商业队伍迅速壮大,形成了庞大的商人阶层。
商人资本也加速了贵族等级制度的松解,富商大贾以其雄厚的财力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并推动了历史进步。重商时代:水陆交通的兴盛
发达象征:城市商业中心崛起
货币经济:金属铸币的飞速进展
繁荣商业: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
贱买贵卖:资本累积的源泉
商史新知:重商政策
商史撷趣:私营商业的崛起
商业奇葩:富商大贾"应世"而生
资本至上:商人资本的利润流向
3秦汉时期的"刀光剑影"
公元前221—22年) 秦灭六国,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及时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其在商业上较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统一了货币。
到了西汉初期,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不敢忽视商业的重要地位,适度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汉武帝为了规范商业的发展,还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政策,来打击官商勾结的行为,保护普通商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商业秩序。
东汉也有力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商业观念,统治者对私营工商业相对宽松的政策,也促进了私营工商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商业革命:大秦时代的"币一统"
惠商政策:"官商一体化"战略
国营经济:官府直接经营商业
商史新知:"巴寡妇清"的女性商业主
区域经济:大都会商业圈
对外贸易:西汉时期的商业奇葩
复兴之路:东汉商业"蜕变"
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万象商业"
22—589年) 三国鼎立时期,彼此之间虽然在政治上对立,但民间的商业交流和贸易活动仍然是暗流涌动。
西晋平吴以后,出现了难得的太平景象,政治上的统一为商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商业开始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很快。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互市在客观上对南北商业发展和经济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统治阶级独特的消费习尚及市场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也带动了商业的繁荣。三国经济:纷乱背后的商业暗流
官僚从商:西晋商业之怪现象
地区商业:商品流通的"伊甸园"
中道衰落:割据商业的"抛物线"
经济互补:"两朝时期"的南北互市
商史新知:别具一格的商管体制
5隋唐五代的商业盛世
581—959年) 隋唐时,由于国家统一,统治者免征关税,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商品流通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城市商业迅速兴起,国际贸易也发展迅速,我国还一度开辟了埃及和东非海岸的航运商业。唐朝非常重视国际贸易,设市舶使来管理外贸活动,商业的繁荣也大大促进了政治的稳定与唐朝国力的提升,使我国进入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也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鼎盛时期。隋唐商品交换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性服务行业也兴旺发达起来。
一个法治的城市商业空间——坊市也于这一时期得到确立,在早期也推动了商业发展。作为商业的有益补充,多样化的买卖方式也构成了当时商业的特性。城市商业:商业兴旺的"巅峰之作"
商史撷趣:隋唐五代商业的法律管控
国际贸易:盛极一时的商业往来
大唐商业:古代商业发展的典范
商史新知:长安商业繁盛的背后
坊市制度:皇权时代的"宏观调控"
多样买卖:商业成熟的历史"鉴证"
6宋元时期的"新思维"
96—1368年) 到了宋元时期,国家对外贸易的重点逐渐开始由陆路转为海路,海上贸易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贸易线路。坊市制度解体之后,商业更加繁荣,于是就出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南宋时期,城市的发展更为完善和成熟。
商业的繁荣呼唤新的流通手段,于是就加速了货币革命,北宋交子是世界上纸币的雏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商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农村商业也兴盛起来,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元朝通过积极的商业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原先很多地区的具有封建特色的自然经济也开始瓦解,逐渐被商品经济所取代。辽金的商业也有了可喜的发展。海外贸易:商而优则仕
国际商都:大宋商业的"城市化"
商史新知:新兴城市"东南及时州"
纸币诞生:货币领域的制度革命
集市商业:农村市场的兴盛
南宋商业:强者之路
以物易物:"辽式"商业贸易
陆海百货:金王朝的城市商业
元朝商业: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帝国"
7明朝与鸦片战争前的商业
1368—184年) 明朝人有了更加强烈的商业意识,社会上的商业风气日益浓厚。明朝商业的繁荣使得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态出现,但中国却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它们均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对我国现代化商业也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行会组织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不过清王朝的商业政策一切从维护王朝统治出发,重新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业的发展,采取种种限制措施,但是仍然不能阻止商业发展,也体现出当时商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全民皆商:明朝商业意识"前无古人"
商帮兴起:中国商业史上大事件
资本萌芽:被官府摧残的"资本主义"
行会组织:清王朝时期的"行业协会"
商业政策:一切从维护王朝统治出发
8晚清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商业沉浮录
184—1949年) 晚清时朝,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进步,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机构,已经开始出现。不过,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直到2世纪2年代和3年代才开始打入传统的市场体系。
铁路的出现是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一个巨大转折,对于中国商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国民党统治区商业,四大家族不断掠夺民族工业,极大地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国民党政府大量增发货币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
不同的是,敌后高层却非常重视商业。这一时期,抗日根据地的私营商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晚清票号: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铁路运输:列强支撑起来的财脉
商史撷趣:个近代银行通商银行
现代金融:民国时期商业"坐标"
垄断资本:国民党统治区商业
敌后经济:革命根据地商业
9新中国的商业
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用了7年的时间,通过"公私合营",整体上实现了由国营、供销社、私营、小商小贩等多种商业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共同构成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之后,商业的繁荣也直接促进了管理职能的转变,管理手段从直接控制到间接调控。经过渐进式的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手段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开始快速步入世界经济圈。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扩大内需、企业改制、人民币国际化及经济运作机制的革新,我国商业也必然保持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公私合营:计划经济时期的"清一色"
改革开放:1978年底以来的市场经济
加入世贸:步入世界经济圈
世界第二:中国经济节节高
扩大内需:扩大民间消费是根本
货币互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跋写给中国的商业未来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大约三百万年的漫长时期,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及父系氏族公社三个发展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恶劣的大自然是人们共同的"天敌",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结合在一起以对抗灾害及野兽的侵袭,又由于当时生产力有限,尚不能形成分工。
部落是原始社会典型的组织形式,部落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公社集体所有制",这是由当时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和中期,由于生产力非常低下,部落成员初始以采撷果实、猎取禽兽为生,故而在部落内只有基于生理因素的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尚未形成,更不会出现所谓剩余产品,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商品交换。
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渐渐开始出现生产物过剩。部落内部自给自足的状况开始改变,起源于原始部落以外的交换行为开始出现,一个部落拿偶然获得的某种剩余生活资料,去同其他部落交换,这也是最初的自发的物物交换。
这些原始的交换极富偶然性。
据说,在这样的交换过程中,通常是一个部落的代表把要交换的物品放在一个被公众所认可的交换场地,就远远地躲起来,不让交换对象看到,然后"偷偷地"看着对方把等价的交换物也放在交换场地,取走他原先放在那里的交换物品。等对方离去以后,他再过来拿走对方的交换物,如此,一个完整的物物交换过程就形成了。
可见,早期部落之间的物物交换并未成为他们日常经济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推动下,开始有了社会大分工,这次社会分工是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游牧部落分出来之后所生产的生活资料比其他原始部落要多,而且物品的种类也更加齐全,大大超过了单纯维持自己生活的需要。
他们在满足自己消费的需要之后,便积极地与其他部落"互通有无",以自己的剩余产品——动物毛皮、肉类等,去和农业部落交换谷物、种子等。无疑,这种交换是双方都必须的。
于是交换也不再是偶然性的,而是进入常态化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推进,铁制工具得到了广泛使用,这种生产工具的革新与采用,使生产变得多样化和专业化,慢慢出现了铁器铸造、制陶、纺织、酿酒等多种细分出来的生产活动。于是引发了又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商品生产者不再依赖通过自己劳动的产品来维持生活,也因而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也渐渐变得自觉起来,交换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广、规模更大。
社会"大分工",对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甚至为后来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前提。
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在推动商品交换纵深发展之余,更为后来私有制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我国古代商业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商味"的交换是在神农氏时期。
神农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淮南子》中说他"教民播种五谷",直接带领群众步入了农业社会阶段。又据《易经·系辞》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只有农产品生产的日益丰富,"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方才有了可能。由此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大型的交换场所——最早的"市"。有"市"则有"商",故而使人人都得以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史记》中说:"神农以前,吾不知己。"可见,"神农"的出现才为"市"与"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有了交易的时间——日中,有了交易的地点——市,有了交易的主体——天下之民,又有了交易的产品——聚天下之货,商品流通的各个条件都已具备。以己之所需换彼之所需,以彼之所余换己之所缺,达到圆满的资源配置,最终大家都满意了。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之后,继而也就出现了"商业"。这句话很好地指出了社会分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说:"即使绝大多数产品直接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变成商品,从而社会生产过程按其广度和深度来说还是没有为交换价值所控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仍然能够产生。"在原始社会,尚未有货币产生,交换也只是简单的有无互通,但已经是商业性的体验了。
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也是对源自部落交换的注解。
……P2-4
老爸送人的,看看再说吧
挺好的
一般
送朋友的,他很喜欢,精神食粮
对学商业史的人很有帮助~
对研究中国商业史颇有参考价值!
很好 发货很快
当当的书籍从来都是很好地,虽然暂无时间看,但只要摆在家中就会感到“知识就是力量”,爱书人支持买书,不仅是对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而且自己也获得了收益。发货的速度还是很快,当天买的当天都可以收到。没有破损包装精致。
速度很快,隔天就到了,书的质量很好,是正版的,下次买书就**当了,快递的服务也很好
很好!
学习了
&prdContent[]=
一如既往的好
一般普及书,速读必要。
还是给你们个赞
不错,喜欢
好
可参考书中观点
很久没有看到一本如此另外兴奋的图书了,好的故事就是有一种能撩拨人心的能力,它把你拉进去,让你仿若置身其中,跟着主人公开启一段旅程。
分析角度独特,知识内容丰富,见解新颖全面,参考价值大。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统合研究了自原始社会的商业萌芽以来数千年的中国商史传奇。详略适度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商业发展概况,用故事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讲述重大商业事件中的细节及人物,并通过深度解析,全面阐释中国商史的起伏与演变,以宏观的角度展示中国商业史的演进线索及逻辑,同时在现代商业背景下突出表现相关商史常识和知识链接,集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能够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商史有直观而独到的整体认知。
书很好,不错,非常满意。买书我就来杂志之家,杂志之家的图书物美且价廉,物流也很快,我信赖杂志之家,满意杂志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