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故事》系列图书以“传奇四百年,爱心满人间”为人文主旨,分为《红色广药》《绿色广药》《蓝色广药》三辑。该系列丛书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了广药集团的三大核心基因文化,即红色基因、绿色基因、蓝色基因。红色基因体现的是广药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广药与历史伟人的故事,以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药集团如何发展壮大、继往开来。绿色基因体现广药延续我国中医药的血脉,把传统中医药的成果融会到现代医学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面,为提升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抵御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做出重大贡献。蓝色基因体现广药创新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包括技术、营销,以及制度的创新,通过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思路,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广药故事》丛书讲好广药好故事,传播爱心文化,既总结经验,凝聚集团底蕴,助力集团发展,又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广播中医药传统文化,这是广药人的故事,也是宝贵的岭南文化财富。
1. 故事篇幅短小,情节深刻有历史感,百年老故事讲述企业发展革新之路。
2. 手绘插画还原老故事场景,江柳、张伯涛等一批手绘作者精心绘图,引发读者共鸣。
3. 创造性地借鉴性格色彩学,以“红绿蓝”三色基因分别代表广药企业文化,呈现岭南医药文化。
4. 表达了广药集团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广播中医药传统文化,裨益普罗大众。
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是以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为主任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部门,从文化高度提升各生产企业软实力,传播广药好声音,让世界读懂广药。
红色广药
红 红色血脉
林则徐赠名“王老吉”
“请茶”缸盛满的爱国心
邓世昌舰队以凉茶护体
梁启超海外“艳遇”王老吉
陈延年妙解王老吉
广藿香种植基地迎来
革命先驱杨殷
李朗如义救国父国母
向秀丽,在烈火中永生
老照片引出的故事
低调的“跳水哥”
“献血哥”在行动
红 改革先锋
贝兆汗:锐意改革一铁汉
敢为人先的老厂长郑尧新
羊城药业领头羊梁志坚
祁茂林,王老吉文化的挖掘者
勤修善学的冯赞胜
紧握领袖,坚定未来
红 品德力量
逆境中的潘高寿
为普通工人树碑立传
长夜里不灭的灯光
“利”与“德”的取舍
好家风代代传
红 爱满人间
陈李济救火队
诚信,一言一行的厚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敢打硬仗助亚运
“输血 造血”援建雅安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
黄手环的关爱保障
慰问海军南沙守备部队
西藏圣域盛开的白莲
绿色广药
绿 基业长青
陈李奇缘,合创世界最长寿药厂
中一药业,始终如
造好药的敬修堂
采芝林,老广“执中药”
王泽邦创凉茶祖方
凉茶铺开枝散叶
潘高寿行销省港澳
梁培基妙推发冷丸
陆顺天开办新民敷料厂
何济公,活济公
神农草堂与“三个七”
传统中药文化遇上广绣
绿 长寿配方
一两陈皮一两金
古药精做的夏桑菊
神奇的止咳药
百年药油源于1868“黄祥华”
蔡忠义赠万花油
“正金油”与“万金油”之争
镇痛药膏助民“脱苦海”
安宫牛黄丸,南有橘花仙
妇科圣手,滋肾育胎丸
千年古方小柴胡
抗击非典的“四座大山”
绿 生态中药
槟榔驱瘟促一统
秀才夜尝益智仁
砂仁益胃壮鼠牛
孔明难虞巴戟天
绿 健康密码
广药神效沸京师
消炎镇痛膏与柬埔寨国王
名家结缘潘高寿
“再造”诗人艾青
俄罗斯康复军人的“华佗”情
情系两岸,台胞访奇星
瑞典王后喜用“安神补脑液”
广药王老吉,“中国可口可乐”
蓝色广药
蓝 创新兴业
陈李济首创蜡丸
星群首创软胶囊
夏桑菊是这样面世的
小品种,大制作
散剂起效就是快
金戈传奇
“大力神”诞生记
蓝 管理创新
两口大锅“闹革命”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仿创结合,专利保护
只为成功找方法
知识产权支撑研发和营
筑巢引凤引来诺贝尔奖得主
沪深港三地重组载入史册
蓝 技术创新
药界名宿丘晨波
源自古方的“消渴丸”
引领创新的郭兆广
中药提取的好“工匠”
生产自动化改造领跑人
做好凉茶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院士领衔灵芝孢子油研究
蓝 营销创新
何济公的创新营
川贝枇杷口碑传
基层医疗“轻骑队”
白云山奇星共建中国女足二十载
“首富”垂青中药
“四个三”营销工程
中药牵手足球
红罐王老吉:从“三无”到销量冠军
新装红罐王老吉亮相万里长城
“金戈”为什么这样红?
达沃斯首次响起中国医药企业的声音
一两陈皮一两金
岭南俗语有云:“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其中陈皮者为陈李济秘制的“百年陈皮”,曾被钦定为贡品。
陈皮性温味苦而辛,为理气化痰、健脾燥湿要药,临床广泛运用于治疗脘腹胀满、呃逆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胸闷等证。既可与处方配伍或单味冲焗即时服用,也可以作为家庭调味及药膳佳品。
陈李济当初在手工制作蜡丸的时候,创制了另一种引以为豪的药品 — 对祛风化痰有绝佳效果的百年典藏陈皮。由于陈李济创始人姓陈,所以避讳“陈皮”,厂内一般称为“果
皮”。
自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陈李济创业以来,每年农历九月至十月收柑季节,陈李济药厂花费重金大量收购广东新会柑并精选苛刻,入选之柑,必须要果大皮厚,皮紧纹细,无虫蛆霉斑,刚熟微微透黄者为佳,以致一大箩百斤重的品质柑,仅选四五成,甚则二三十个,有如皇帝选美女入宫。
柑果选好之后,工人把柑肉去除,再把柑皮开成四瓣,剔除杂质,并叠好装入草席包,标明入库年号,按先后顺序存入果皮仓储藏。果皮仓楼底为杉木栏栅,底下数口煮蜜锅,夜以继日炼蜜泛丸,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徐徐渗入陈皮之中,久而久之,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光亮如抹油之状;内层附着薄层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
陈李济独创储藏陈皮之法,百年而无虫霉之变,体轻而气味清香,久煮不烂,化痰下气、功效独特。在清朝的时候,陈李济陈皮被列为广东每年进奉的贡品,当时的达官贵人以拥有陈李济陈皮为荣耀。
陈李济历代恪守陈、李两创业人训言“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只使用地道药材,传统炮炙,且百年陈皮除入药泛丸及进贡入京御药房备用之外,历来声明系非卖品,绝不外卖牟利。唯有一次例外,民国乙卯年(1915年)广州大水成灾,沿江一带及低洼地区洪水没漆齐胸,墙室毁塌,灾民无数,扶老携幼,流落街市,悲凉之状惨不忍睹,当局腐败无能,对民生束手无策,工商界慈仁之士便自发义卖,赈济救灾。对此,陈李济主事人发扬先祖“存心济世”遗训,义卖百年老陈皮,售价与黄金售价等同,一两陈皮一两金,权贵富贾仍相争而购之。所得售款全部赈济灾民。此举其时传为佳话美谈。
解放后多家同行纷纷效仿炮制,但所产陈皮效果差之千里,陈李济百年果皮成为陈皮窖藏史的经典传奇。陈李济经典名药陈李济咳喘顺的重要成分之一就是陈李济陈皮,它采用世界上的特殊秘制工艺,是目前能够清除咳喘病根 — “死痰”的有效成分,这是一般陈皮和普通药物都不具备的。经典名药陈李济咳喘顺位列陈李济十大名药之一,在南粤大地有口皆碑!
川贝枇杷口碑传
解放前,由于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畅销,不少药铺、药行也纷纷仿制生产,在商业化社会的香港更是如此。为此,潘郁生曾在香港与诚济堂打了一场官司。事情的起因是,诚济堂药行在推出川贝枇杷露的同时,在香港的各大报纸上刊登川贝枇杷露广告。潘郁生一向认为川贝枇杷露是自己独家首创,别人无权仿制,见到现在居然有人仿效生产,而且还大做广告、广为宣传,便十分气愤。于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忠孝仁爱礼义廉”为题,在报章上撰文讽喻诚济堂“忘八”(王八)和“无耻”,喻指其川贝露是冒牌货。诚济堂的人见到文章后,仗着他们早有准备:诚济堂的川贝枇杷露已在香港政府注册备案,于是就到法院状告潘郁生,法院判潘郁生以影射他人冒牌而败诉。
感受到因没有“专利”及“知识产权”的意识而吃亏的切肤之痛,潘郁生想出了一个主意:在川贝枇把露每一瓶的外包装盒上,除了印上潘高寿的创始人及作为川贝枇杷露创制人——自己画像之外,还在两边以对联的形式印有“劝人莫冒潘高寿,留些善果子孙收”的字句以警醒世人。此举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仿冒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的事件就大大减少了。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在香港及境外行销的“潘高寿”川贝枇杷露仍然沿用这个包装。
20世纪30年代,德国某厂出品名为“赫利西佛”的止咳药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华南一带拥有了相当广的市场。同时,由于“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疗效确切,而且价廉物美,口碑甚好,销量极佳,“赫利西佛”在华南的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了扩大“赫利西佛”的影响力,与潘高寿争占市场份额,他们不惜投入重金开展宣传攻势,除了不断推出广告外,又煞费苦心地将潘高寿著名产品川贝枇杷露的主要成分川贝、枇杷的谐音串拼为联,在报纸上刊登所谓征联启事,上联曰:“穿背琵琶,焉能弹高调?”,矛头直指潘高寿的川贝枇杷露。
面对“洋品牌”的挑衅,潘高寿族人也不甘示弱,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司理潘郁生不惜斥资,以高额稿酬聘请高手,在同一报章投稿应征,针锋相对地对出下联:“黑脷史弗,哪得有良心!”同是用品牌名称的谐音应对——“黑脷史弗”(“脷”是粤语“舌头”之意,“史弗”与粤语中的“屁股”相谐)。征联一经刊出,读者哗然。人们都认为对出的下联诙谐幽默,揶揄之中透着睿智。“洋品牌”恶意征联的挑衅行为弄巧反拙,一时在坊间被传为笑柄,品牌形象在广大市民心目中大打折扣。潘高寿则赢得了更多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戴,川贝枇杷露的销量有增无减。
国医大师邓铁涛于百年期颐之年为本书亲笔题写书名。
国医大师禤国维为本书欣然作序。
南方都市报整版报道,《红绿蓝出版 100个故事讲述广药成功之道》。
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今日头条、网易读书频道等联合《广药故事》新书首发消息。
不错哦。。
一直是当当的忠实购买者,书的质量不错,性价比很高。
好薄的书,不过内容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