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与非遗保护》从文化创意的视角阐释了文化创意在当前文化保护中的作用,指出创意对文化利用有很大帮助,但必须意识到文化创意下的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区别对待。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和思路可以有创意,但绝不能在保护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那导致的将是保护性破坏。
马知遥(1971—),曾用名马永生。新疆阿克苏人,祖籍甘肃武威。本科毕业于陕两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师从孔范今教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博士后在天津大学,师从冯骥才教授,从事文化遗产学研究。已出版专著12部,13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为天津大学教授。
孙锐(1978—)女,字熙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留俄青年画家。俄罗斯圣彼得堡 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专业研究生,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北洋学者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副教授,黾学书院研究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欧美同学会留苏俄分会会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有专著、合著及多篇专业学术,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及时章当前文化创意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及时节传媒高新技术革命中的文化创意
第二节文化创意学提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创意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未来
及时节"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
第二节"非遗"生存的困境和尴尬
第三节"非遗"乱象的原因和治理方略
第四节"非遗"保护:抢救·唤醒·文化自觉
第五节挽救"非遗"需唤醒全民文化情感
第三章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之设想
及时节四大民间传说的文化阐释
第二节论孟姜女传说的人文内涵与创意之可能
第三节"非遗"保护个案研究和开发探索
第四节 山东麒麟文化和桃文化的发掘及创意研究
第四章文化创意的思维延伸与理论发展
及时节从文化创意的跨界研究看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发
第二节文化创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系
第三节文化创意目前在实施和推广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附录一本课题前期和获奖情况
附录二围绕本课题发表的一些代表性论文
论文一关于"齐鲁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
论文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第三条道路
论文三从创意学角度看红色经典的改编
论文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是否能并举
论文五"非遗"保护的困惑和探索
附录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综述
2004—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
2007—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2009—201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
201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
201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后记
很好的书,很喜欢,整天捧着看。
很好很好,刚刚收到,很不错哦。
好书
满意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写得深入人心。当当正版书
正在学习中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