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是我国六世纪时北魏农学家、寿光先贤贾思勰于北魏末年(约公元533—544年)所撰写的一部农学巨著,它是我国现存早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也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典籍。全书约11??2万字,除“序”和卷首的“杂说”外,共分10卷92篇,书中内容十分丰富,“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农作物的选种、浸种、施肥、轮作、储存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果树、蔬菜和林木栽培的经验,记述了家禽、家畜、鱼、蚕的饲养技术,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畜禽疫病的防治均有详细记述。
杨锡林,1962年9月出生,大学文化程度,寿光齐民要术研究会会员,现从事农业(农机)管理工作。先后在《山东农机》《山东农机化》《农业资源与区划》《拖拉机、汽车驾驶员》《农业机械》《农村机械化》《中国农机化报》《中国农机使用与维修》《经济日报》和《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等发表文章、论文,参编《县长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其中在《中国农机使用与维修》杂志上发表的《寿光市农机维修现状与发展探讨》获2011年度全国论文一等奖。 葛汝凤,女,1962年8月出生,山东寿光人,寿光齐民要术研究会理事。1983年参加工作,曾供职于教育战线、乡镇党委、商业系统、寿光日报社,现专业从事史志的编纂工作。先后主编《寿光市党支部书记风采录》《奉献在基层》《勇立潮头铸辉煌》《北洋头党史》《北洋头村志》《地沟村志》《寿光市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志》《中国农具》《海惠公司志》等多部书籍,参编了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第四、第五、第六届《会刊》。主编的《北洋头村志》《地沟村志》先后荣获“农圣文化奖出版奖”。
总述()
及时章耕翻工具()
一、耒()
二、耜()
三、耒耜()
四、铲()
五、镢()
六、斧()
七、锛()
八、锸()
九、锨()
十、镐()
十一、铁齿杷()
十二、犁()
十三、牲口套()
十四、鞭子()
十五、拖拉机()
第二章整地工具()
一、耰()
二、劳()
三、耙()
四、陆轴()
五、砺礋()
六、挞()
七、耖()
八、水田耙()
九、砘()
十、田荡()
十一、平板()
十二、刮板()
十三、机引耙()
十四、合墒器()
十五、镇压器()
十六、打垄筑埂机()
十七、打浆平整机()
十八、扶垄机()
十九、灭茬机()
二十、挖坑机()
二十一、清淤机()
二十二、平地机()
第三章种植工具()
一、耧车()
二、窍瓠()
三、秧马()
四、点播器()
五、条播器()
六、播种机械()
1条播机()
2穴播机()
3撒播机()
七、移栽机械()
八、育苗机械()
九、覆膜机械()
1铺膜机()
2作畦铺膜机()
3旋耕铺膜机()
4播种铺膜联合作业机()
第四章中耕工具()
一、铲()
二、锄()
三、锋、耩()
四、手拌斫()
五、水田除草器()
六、漏锄()
七、耧锄()
八、耘锄()
九、中耕机()
第五章排灌工具()
一、戽斗()
二、桔槔()
三、辘轳()
四、翻车()
五、筒车()
六、立井水车()
七、解放式水车()
八、手压井()
九、抽水机械()
1离心泵()
2混流泵()
3轴流泵()
4潜水电泵()
5长轴井泵()
6水轮泵()
十、节水灌溉设备()
1喷灌设备()
2滴灌设备()
3渗灌()
第六章施肥工具()
一、粪筐()
二、粪舀()
三、粪杈()
四、粪耧()
五、氨水、化肥耧()
六、施肥机械()
第七章植保工具()
一、虫梳()
二、手动喷雾器()
1单管喷雾器()
2圆筒背负喷雾器()
3扁筒背负喷雾器()
4踏板喷雾器()
三、手动喷粉器()
四、电动植保机具()
五、轻型机动植保机具()
1背负式轻型机动喷雾机()
2担架式轻型机动喷雾机()
六、大型机动植保机具()
1悬挂式、牵引式机具()
2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七、农用喷药飞机()
八、烟雾机()
九、杀虫灯()
十、硫黄熏蒸器()
十一、臭氧解毒机()
十二、土壤消毒器具()
第八章收获工具()
一、镰()
二、铚()
三、连枷()
四、剪()
五、呱嗒子()
六、扇车()
七、杈()
八、筢()
九、甩耙()
十、扇子()
十一、垛钩()
十二、扫帚(
及时章
耕翻工具耕翻工具,是耕翻土地所用的有关农具。在《齐民要术》中,有关耕翻工具的记述出现在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等章节中,涉及耒、耜、犁(长辕犁、蔚犁)、斧、镢、铲、鲁斫、锛、锸、铁齿杷、锹、锨等数种工具。
究其耕翻工具的沿革,我们以《齐民要术》所涉及的这些工具为研究主题,经分析考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理出以下内容:我国耕翻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从耒耜时代到机械牵引耕作体系的发展过程。
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耕翻工具有耒、耜、铲,制造工具的材料主要是石质、木质或动物骨骼。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农耕方式的变革,耕翻工具不论是从用材上,还是从形制上,都在逐渐发展变化。夏代,原始农业时期的木石耕翻工具仍在广泛使用;商代,耕翻工具稍有改进,但仍以木质、石质为主,有耒、耜、铲、锛、斧、锸、镢等;西周时期,随着金属农具的出现,耕翻工具有了明显的改进,虽然耒、耜、铲、镢等仍是当时的主要工具,但其中的木器农具开始采用青铜加工制造;春秋时期,冶铁业的发展,使耕翻工具更有了质的飞跃,铁制的镢、锸以及耕犁开始应用。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旱地农具发生、发展、完善、定型期。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大量铁制农具用于生产,耕翻用的铁制镢、锛、锸、锹、锨、鲁斫以及畜力犁;秦、汉时期,和着冶铁业的迅速发展的节拍,新型的耕翻农具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占据耕翻工具重要地位的直辕犁和犁壁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翻工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最主要的耕翻工具是犁,还有铁镢、耙、锸、耢,在北方旱地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耕—耙—耢”整套耕作措施。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在这一时期没有重大的发展。这期间在江南地区虽然出现过代耕架,但并没有获得推广。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为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形成期,这一时期农业工具有重大的发展,旱地、水田农具均已配套齐全,已达到接近完善的地步。隋、唐、五代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进步很快,耕翻用的铁制犁、镢、锸、铲等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唐代以后,北方大量的移民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南方,通过技术改进发明了用于水田作业的耕翻工具曲辕犁,并得到推广应用;宋、辽、金、元时期,农具有了更大的发展,一是人力翻土工具踏犁得到推广,二是唐明的曲辕犁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及配套牛耕的牲口套(绳套和挂钩)的应用,三是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农具应运而生,在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上形成了“耕—耙—耖”一套完整的措施。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没有出现质的飞越,但与明清相比,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具体体现在外国农具的引进和我国农具的改良上,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仿制或生产一些新式农具,并开始引进机械化农具进行农田作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重视粮食生产,先后提出了“以粮为纲”“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条件”,我国农机装备得到了大发展,手工或畜力农具逐渐被机械化农具取代,有的地方仅在耕翻沟头、崖岭能用到锨、镢、二齿子等人力操作的农具。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耕翻工具从履带式拖拉机牵引铧犁到胶轮拖拉机牵引铧犁,直至新式的旋耕机,其形制和性能都得到不断改进。
一、耒
为单人操作的原始农业工具,是用一种较为老成坚韧的树枝制作的形如木杈的翻土农具,其通高为6尺6寸,合今14米左右。其形制如图1-1所示。
图1-1古代木耒
二、耜
古时也称为“臿”,一种由单人操作曲柄起土的翻土工具,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发展成石质、骨质或铜质,其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耜之通高为5寸,合今16厘米,其刃口的宽度为8寸,合今26厘米。各种材质的耜头如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
图1-2木耜头
图1-3骨耜头
图1-4青铜双齿耜头
图1-5青铜耜头
三、耒耜
是犁的前身,为一种手推足蹴直插间歇式的翻土工具。耒为上部,耜为下部,把耒和耜两种农具连在一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由单人或双人操作,双人操作时,由一人扶耒,一人在对面拉绳,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铁农具使用的初期。其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6耒耜安装图
四、铲
由单人操作的一种铲土工具,可以看作锨的前身。最早为石制或骨制,商代出现了青铜铲,到春秋时又有了铁铲。各种材质的铲如图1-7、图1-8所示。
图1-7古青铜铲图
图1-8古铁铲
五、镢
古时也称“钁”“鲁斫”,现还叫“镢头”,一种由单人操作刨土、开荒、碎土的多用工具。有单斜面和双斜面刃,顶端有长方銎,銎中安方木,方木上装柄,柄与外体成直角,其头刃部宽大者用于翻土和除草,狭长者用于开荒或翻耕冻土。最早见于商代铜镢,春秋战国时铁制镢使用较多,现使用的多为钢铁制品。各种形制的镢头如图1-9、图1-10、图1-11所示。
图1-9古代青铜镢
图1-10古代铁镢
图1-11现代铁镢
六、斧
又称“斧头”,一种多用工具,在农业上常用于砍伐作物、树木等。古有石制、青铜制、铁制之分,其石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亦有正弧刃或平刃的,商代以后的青铜、铁制斧不但形制有所变化,用途也扩展到兵器、木制品加工等;现代斧头多为钢铁制成,以用于砍伐木材为多。各种形制的斧头如图1-12、图1-13、图1-14、图1-15所示。
图1-12古石斧头
图1-13古青铜斧头
图1-14古铁斧头
图1-15现代铁斧
七、锛
由单人操作开垦土地的农具,也用于砍伐树木,现主要用于木工作业。最初是石制的,为长方形、单面刃,商代青铜锛是平土的主要工具,春秋后又有了铁制锛。各种形制的镢头如图1-16、图1-17、图1-18所示。
图1-16古石锛
图1-17古铜锛
图1-18现代铁锛
八、锸
一种由单人操作用于起土、穿土、培土的多用工具。它由耜演变而来,多为凹字形,最早出现的是商代的青铜锸,到春秋时期的铁锸有了平刃、弧刃、尖刃等多种形制。锸延用的时间很长,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现的三齿、四齿锸,均为熟铁锻造,其头长30~35厘米,其柄长约1米,通常用于翻掘阻力大的黑粘、茅草等土地。各种形制的锸如图1-19、图1-20、图1-21所示。
图1-19古青铜锸
图1-20古铁锸
图1-21现代四齿锸
九、锨
单人操作用于翻土、平地、装卸等作业的多用工具,它由铲演变而来,由金属头和木质柄构成。锨头有圆口和方口之分,圆口的通常又称其为“锹”,锨按其形制又分为板锨、裤锨、压锨和铡锨。各种形制的锨、锹如图1-22所示。
图1-22铁锨、铁锹
十、镐
俗称“十字镐”,也叫“洋镐”,一种由单人操作的刨土工具,由镐头和木柄两部分构成,镐头长35~40厘米,一头尖,一头扁,镐柄长约1米,通常用于刨翻较坚硬的土地。其形制如图1-23所示。
图1-23十字镐
十一、铁齿杷
别名“带齿镢”,其齿锐而微钩,似杷非杷,劚土如搭,又名“铁搭”,为一种由单人操作的刨地工具,齿数为二至六个,以二齿、四齿居多。在牛耕出现之前,曾广泛用于南方水田翻土,用其翻土效果比犁耕的还深,且能随手将土块敲碎。各种形制的铁齿杷如图1-24、图1-25所示。
图1-24二齿杷
图1-25四齿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