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求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陈寅恪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十多年来陈寅恪研究成果的专集,作者挖掘出多篇陈寅恪的佚文,考证了陈寅恪生平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陈寅恪的交游和学术风采,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前
及时编
一 陈寅恪1949 年有意赴台的直接证据
二 陈寅恪1949 年去留问题补谈
三 关于唐筼赴港的新材料
四 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
五 《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补正
六 《夏鼐日记》里的"陈寅恪话题"
七陈寅恪、唐筼骨灰安葬侧记
第二编
八 当陈寅恪已成为历史
九 《陈寅恪的二十年》:让更多人认识陈寅恪
十 《陈寅恪诗笺释》序
十一《陈寅恪诗笺释》六题
十二 往事如烟耐追摹
十三"从先生可以见世界万象"
第三编
十四 陈寅恪佚文《敦煌本〈太公家教〉书后》考释
十五 陈寅恪讲义《敦煌小说选读》相关问题续探
十六 陈寅恪手书《宋诗精华录》批语辑注
十七 陈寅恪佚文《吾家与丰润之关系》试考
十八 唐景崧内渡:一个让陈寅恪为难的话题
第四编
十九 陈寅恪兄弟诗词"误署"问题
二十 义宁陈氏的三通手札
二十一 陈宝箴文稿的另一抄本:与陈寅恪旧藏本相比较
本书一共选录了我的21 篇文章,谈论的对象都是陈寅恪先生,而且都是一些考订文字,所以取了这样一个书名。
全书根据内容的区别,分成四编。及时编由7 篇文章组成,集中于陈寅恪先生生平、交游的考证以及身后事的介绍。第1 篇《陈寅恪1949 年有意赴台的直接证据》、第2 篇《陈寅恪1949 年去留问题补谈》和第3 篇《关于唐筼赴港的新材料》,探讨的是陈寅恪、唐筼夫妇1949 年的去留问题。第1 篇除了披露一条最重要的"直接证据"之外,还转引了1949 年5 月10 日陈寅恪先生的一封信作为旁证。此次修订,恢复了这份信的原貌——全文照录,繁体付排。当然,原函的错别字则作了必要的订正——"曾昭伦"应为"曾昭抡"。另一个变化,是对相关的一条注释增补了近期的考辨。第2 篇,主要是改写了几条注释。第3 篇原本是第12 篇《往事如烟耐追摹》的一节,《往事如烟耐追摹》在《南方都市报》刊发时,这一节的标题特别醒目,以至于不少读者误认为是两篇相对独立的文章。鉴于第12 篇的主体是一篇书评,而这一节是对唐筼女士赴港问题的补充回忆,这一次索性一分为二,将它单独成篇。第4 篇《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第5 篇《〈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补正》,是对书友张学东君购藏的一册《寒柳堂集》所作的考证,牵涉的人事自然和该书的作者陈寅恪先生相关,从中正可以看出陈先生的交游,其意义绝不止于提升一本书的收藏价值。撰写这两篇文章,让我真正意识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也再次体验到了友情传递的温暖。收入本书时,对各条注释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同时提供了近期的信息,如关于张遵骝、王宪钿夫妇的一篇回忆文章——"旗人Sogiya "的博文《永安南里的张府》。第6 篇《〈夏鼐日记〉里的"陈寅恪话题"》依次梳理了《夏鼐日记》提到陈先生的22 段文字,范围较陈、夏交往更广,其中不乏新材料,既可温故,又可知新。这次除了重新核校夏氏日记原文,还补入了郑天挺先生的一则读书笔记,使得相关内容更趋细密。第7 篇《陈寅恪、唐筼骨灰安葬侧记》是对陈氏伉俪身后事的介绍,现根据潘益民君首先公布的陈方恪等致函,重写了第3 自然段,注释也相应地有所调整。原文第六部分,当年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添加的,与正题关系不大,这一次全部删汰。
第二编包括1 篇序文和5 篇书评。第8 篇《当陈寅恪已成为历史》,是对上世纪80 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陈寅恪文集》的一个总评,也是对主事者魏同贤先生的回忆所作的呼应和补充。第9 篇《〈陈寅恪的二十年〉:让更多人认识陈寅恪》,是陆键东君的《陈寅恪的二十年》入选《南方都市报》"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总结"十大图书后,该报文化副刊部约我写的一篇评论文章。第10 篇《〈陈寅恪诗笺释〉序》是我为别人写的及时篇序言,当时的惶恐,记忆犹新。这篇序言除了被胡文辉君放在《陈寅恪诗笺释》卷首,还曾和该书的另外两篇序言一道,提前发表在《中国文化》上。现在的增订稿,较大的不同是补写了两条长长的注释。第11 篇《〈陈寅恪诗笺释〉六题》,既是对《陈寅恪诗笺释》一书的评鉴,也是数次阅读此书的心得记录,同时对该书提供了一些匡补意见。第12 篇《往事如烟耐追摹》,评论的是《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第13 篇《"从先生可以见世界万象"》,评论的是《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这两篇文章,最初都刊登在报纸上,采用的是夹注的形式,现在统一换为尾注,而且作了必要的补订,既尽量保持文章发表时的原样,又努力跟踪近期的研究成果——最值得关注的是林伟博士发表在2012 年第1 期《世界哲学》上的论文《陈寅恪的哈佛经历与研习印度语文学的缘起》。
第三编侧重于对陈寅恪先生集外佚文的披露和研究,各篇排列的次序尽量与陈先生原作完成或发表的顺序相对应。第14 篇《陈寅恪佚文〈敦煌本《太公家教》书后〉考释》、第15 篇《陈寅恪讲义〈敦煌小说选读〉相关问题续探》,围绕着陈先生当年的一本讲义《敦煌小说选读》而做文章。前者侧重于披露陈氏佚文,考证其写作时间,分析其学术价值;后者的内涵较为丰富,涉及清华讲义之编写、陈氏此文未收入其文集的原因、毕树棠先生的生平大事及其与陈先生的关系等等。收入本书时,这两篇都订正了原刊的一两处失误(比如陈先生佚文中的"比傅",当年被我误认为"比传"),改动了个别地方(重点之一是对于毕树《忆陈寅恪先生》这一"旧"文献的"新"发现和"新"利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又提醒我必须而地用好一手资料)。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刊发第15 篇文章的《九州学林》(繁体字版),不但编辑工作做得认真细致,而且对待网络文献的使用采取了既与时俱化又不失审慎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第16 篇《陈寅恪手书〈宋诗精华录〉批语辑注》,2006 年发表时的标题是《陈寅恪手批〈宋诗精华录〉》,现在恢复了最初自拟的题目。内容方面,除了纠错(陈美延女士指正一处:第14 条批语中的"兼指",被我误判为"当指"),还尽量保存了我当年添加的按语,以期使读者更地了解陈先生批语的原貌。第17 篇《陈寅恪佚文〈吾家与丰润之关系〉试考》是18 篇文章中最早发表的,站在15 年后的今天看来,无法跟得上形势了,但陈先生的原文既然仍未发现,拙文在吸纳了友人李开军博士的修订意见之后,基本判断还是立得住的。第18 篇《唐景崧内渡:一个让陈寅恪为难的话题》是全书最长的一篇(近2 万字),探究的是陈先生在特定年代里如何协调维护伦常和坚守史德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仍是对陈先生一本著作《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的深入研究。
第四编的3 篇文章,情况稍稍有些特殊。第19 篇《陈寅恪兄弟诗词"误署"问题》,起因是赵灿鹏君在《读书》(2011 年第2 期)披露了一首署名"陈寅恪"的七律《寄王郎》,我对此诗的归属尝试着进行了分析,连带着厘清了陈氏兄弟其他几首词的误署问题。第20 篇《义宁陈氏的三通手札》,研究的对象是同一本书(闵杰、马忠文、茹静编选《近代名人书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所收陈氏三代人的三通信札,其中就包一封陈寅恪写给胡适的书信。这篇文章在《南方都市报》发表后,友人陈晓平君及时予以回应,现根据他的提示增订了若干文字。第21 篇《陈宝箴文稿的另一抄本:与陈寅恪旧藏本相比较》是我刚刚完成的新作,主体内容是比较陈宝箴文稿的两个不同抄本,其中一个抄本曾经由陈寅恪收藏,因此也不算"偏题"。这篇文章头绪异常复杂,牵涉的问题层出不穷,不得不使用了较长的文字和较多的图片。我的本意是既要刊布新文献,又要对老问题作出新探索。3 篇文章的题材相对独立,此次单独成为一编,编排时以完成(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21 篇文章,有长有短,内容各异。第三、第四编收录的8 篇文章,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似乎更像学术论文。但从作者的角度而言,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读者看得下去是基本要求,即便是学术文章,其实也可以写得既有趣又很engaging (网友杨旭小姐教会我的一个词,字面意思是"吸引人的",含有"能让人专心读下去"的意味)。同是自己的作品,根本无法贬低前两编而抬高后两编,因为都是按照自己习惯和喜欢的模式来写的,我对它们的共同希望就是"能让人专心读下去"。除了尽量写得好看一点之外,另一个希望就是尽量把事情讲清楚、讲具体,哪怕涉嫌琐屑、拖沓、啰唆,也在所不惜。好在陈寅恪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讲历史重在,功夫所至,不嫌琐细。" (卞僧慧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版,第146 页)前辈的话总有他的道理,"不嫌琐细"既利于知之不多者弄清楚来龙去脉,又便于将信将疑者对史事进行覆按。我对陈先生的意思领会得对不对,我想说的话有没有说明白,一切都有待读者品鉴。
考订生平交游、身后哀荣、集外佚作的文字,卑之无甚高论,居然能够被采用,这要感谢十多年来相识和不相识的编辑朋友们;这样的文字,居然能够结集出版,则要感谢直接促成此事的高山杉君和周运君。在增订旧作、撰写新稿的过程中,刘梦溪、汪叔子、宋德华等师长,李开军、胡文辉、马忠文、陈小威、朱铭、张学东、王来雨、饶佳荣、谭伯牛、任波、肖琰、陈晓平、韦渊、梁基永、帅彦等友人,郭建蓉、符传燕、李满秋、谢国耀等同事,一如既往地提供各种帮助,再次一并致谢。89 岁高龄的陈小從女士欣然赐墨题签,既为本书增光添彩,也给了我新的鞭策与鼓励。此外,特别要感谢我的两个母校和我的工作单位——
前者连续改变了我的命运,后者给了我相对宽松的环境,让我这样一个毫无根基和背景的人至少能够在文字上逐步实现"小康"。
张求会
2012 年2 月14 日完成,8 月7 日修订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这本,还可以吧,纸质偏差
没得说非常好!!!
这个商品不错
难得的一本好书。
包装好,物流快,一如既往的满意。
张求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陈寅恪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十多年来陈寅恪研究成果的专集,作者挖掘出多篇陈寅恪的佚文,考证了陈寅恪生平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陈寅恪的交游和学术风采,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此书写的好,内容很具体,看来作者花费了功夫
書還是不錯的,對陳寅恪感興趣的可以讀一讀。
因为对陈寅恪先生很感兴趣,才下单买的书。不过,最近购书比较多又比较忙,暂时没空看,待以后有闲暇时再来品读吧~
反应陈大师的另一面的不同。评价客观。
正版书,挺好的。内容不错有益充实和提升自己。
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
看了前面的点评,有意思
脑残粉的脑回路。
张求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陈寅恪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十多年来陈寅恪研究成果的专集,作者挖掘出多篇陈寅恪的佚文,考证了陈寅恪生平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陈寅恪的交游和学术风采,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金冲及,上海市人,1930年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1965年调文化部工作,1972年起任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1983年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副主任、常务副主任、研究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2003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1998—2004年任中国史学会会长。1981年起,先后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2008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历史学界继郭沫若、刘大年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三人。著有《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转折年…
书不错下次再来
图书很好,二折入手,支持当当
尾品汇买的 价格很划算 很喜欢 这套六合丛书真的很不错 后期有活动 一定要买齐
值得仔细阅读分析。了解认识陈先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历史,了解社会变迁。
浙大出版社出的这一系列书,质量还是不错的,值得推荐。
有关书籍已买了不少,想再次认知并体悟其清醒而寂寞的追求。
对于此书中关于陈大师的一些事没有在其他书中出现过,很感兴趣。
于细微处见精神,不单见研究对象的、也见研究者自己的——精神。
张求会老师此书考据范围涉及文献整理、史实考订、文艺评论等方面,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希望多一些此类的书籍出现,不要总是那些陈年老调。此好书也。
补充陈寅恪的相关材料购买,对于补充了解陈大师是有好处的。
这是一本好书,让你懂得更多关于历史的真实!期望陈寅恪最后二十年这本书能重印,这样可以相互印证,必定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认知!
书很好,平装本。拿到手粗略翻了一下,感觉内容很好。
想起陈寅恪老先生都是泪啊,近代以来,最有创新的史家,一人而已。
张求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陈寅恪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十多年来陈寅恪研究成果的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