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图书
人气:32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序一:张宏杰的历史作品为什么好看 张越 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一个做纪录片的朋友推荐的,说写得特别好。一开始我还犯嘀咕,因为我怕又遇到那种扒粪坑的专写阴谋、权术、情色的所谓“史书&rdq...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  
  • 作者:[张宏杰]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20108145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
  • 印刷时间:2015-05-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柴静、王学泰、张越、刘瑜联合推荐

王学泰、张越作序

“他们用权力囚禁了万民,他们自己也被权力囚禁。”

皇帝是天下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皇帝又是天下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权力过于巨大,给权力拥有者及其家族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伤害和不幸。中国式皇冠既神奇、璀璨、法力无边,又沉重、巨大,令人举步维艰。这种独特的境遇是对人性的一个特殊考验,而不同的人在这同样的囚禁、重压、撕裂下,表现出人性中截然不同的断面,本书就是对其中几张断面的描绘和记录。

作者简介

张宏杰,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给曾国藩算算账》、《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饥饿的盛世》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

目录

序一 张宏杰的历史作品为什么好看张越

序二 四百零八位皇帝的九种命运王学泰

序章 皇帝:最不幸的人

在中国传统历史上,皇帝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相反,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整个国家,就是给皇帝提供服务的庄园;全体臣民,都是皇帝一家人的奴隶;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家的利益为核心。“皇帝”对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得更清楚,浩如烟海的中国史,归纳起来只记载了两件事:夺取皇位和保护皇位。

及时章 嘉庆:滑落曲线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在盘点嘉庆皇帝的统治时,历史书给出的词汇是“嘉庆中衰”,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

第二章 光绪:被“帝王教育”败坏的人

翻阅翁同龢的日记,我们发现,在大部分读者头脑中,那个清秀、文弱的光绪皇帝,有着相反的另一面:暴躁、偏执、骄纵。事实上,畸形的成长环境中,他的人格始终没有发育起来,许多心理特征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那场著名的改革之所以失败,与皇帝性格中的这种缺陷很难说毫无关系。

第三章 洪秀全:上帝第二子的前世今生

19世纪中叶,中国历史巨流之所以出现那个惊天大弯,仅仅是因为被一个乡下年轻人的怪梦轻轻撞了一下腰。这个梦是如此离奇、如此绚丽、如此怪异,又如此惊悚。它似乎是上天的一个寓言,预示着它将把整个中国带入一个同样惊悚而狂乱的迷梦当中。

第四章 朱元璋:心理咨询记录

在一定意义上说,朱元璋的心理问题,就是这个民族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朱元璋个人,对整个民族心理疾病的恶化又起了很大的作用。面对这样的现状,解决的办法还该是中国式的,那就是相信时间,时间和耐心能给我们以较大帮助。

第五章 正德:不愿做皇帝的人

自从登上皇位的那24小时起,他的渴望就是逃离:逃离这把龙椅,逃离这座皇宫,逃离这座京城。他愿意做将军,愿意做武士,甚至愿意做一个驯兽师,但就是不愿意做皇帝。上天赋予他的是多血质性格: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对于皇帝这项工作来说,这种性格无疑是最不适合的。

第六章 崇祯后人:权末代的悲惨命运/156

在明末的大战乱中,皇族的死亡率较高。农民军诛戮皇室子孙,一个较大的特点是坚决、彻底,不论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结局都是一律诛灭。二百多年来,统治集团的为所欲为,积累了太多的愤怒,这些权末代不得不用自己的鲜血为祖先的“幸福生活”付账。

第七章 永历:生为猎物

回首一生,永历更像是上天穷极无聊的一个恶作剧。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他注定要在既定命运之河中顺流而下,虽然倾尽一生之力去搏涛击浪,还是不能逆流半步,最终被带向不情愿的终点。

第八章 杨广:被大业压垮

他是一个聪明、热情、热爱生活的人,更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男人。如果在大业五年(609年)“及时”去世,隋炀帝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功业最显赫的帝王之一。导致他身败名裂的主要原因,是成为“子孙万代莫能窥”的千古一帝的雄心催促他把车开得太快,终于车毁人亡。

第九章 王莽:从先进模范到乱臣贼子

刚刚上台的时候,王莽绝没有想到做皇帝。他确实想效法周公,做一个的道德标杆。然而,当民意大潮渐渐涌起的时候,他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需要自己挺身拯救这些可爱的人民,自己为什么不能献身呢?

后记

在线预览

及时章 嘉庆:滑落曲线

接 班

老皇帝又一次在凌晨三点多就醒了。贴身太监早就料到这一点,皇帝轻微的鼾声一停,他就从地上站起来,开始给乾隆一件件穿好衣服。然后,老皇帝就垂衣静坐在御榻之上,耐心地等待三个小时后的阳光。

这已经是近年来的常态了。乾隆皇帝的身体是有史以来中国帝王中好的,然而,自然规律毕竟不可违抗。《乾隆皇帝实录》记载,乾隆五十岁之后,睡眠即开始减少,“年高少寐,每当丑寅之际,即垂衣待旦,是以为常”。

更何况今天的日子是多么特殊。就在三小时前的交子时分,大清帝国使用了六十年的乾隆年号永远地成为了历史。今天已经是大清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比平常更早醒了近一个小时,就是因为心中惦记着今天的“禅位大典”。生性周密的他在心中把所有的环节又盘算了一遍,再一次确认,万无一失。

从乾隆中期开始,接班人问题就成了全大清帝国关心的焦点。

虽然有清一代,严禁皇子与大臣交接,然而通过皇子师傅这一渠道,朝野上下对四位皇子也并非毫无了解。几位皇子都各具才华,却大多缺陷明显:八阿哥喜爱酒色,十一阿哥出名的吝啬,十七阿哥则轻佻浮躁,胸无大志。只有年仅十三岁的皇十五子,声名好。当时出使天朝的朝鲜使臣回国后,向他们的国王汇报见闻时多次说:“第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聪明力学,颇有人望”,“皇子见存四人,八王、十一王、十七王俱无令名,唯十五王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于禁中,声誉颇多”。

岁月不待人,年过花甲的乾隆必须作出决定。他在传位密诏中小心翼翼地写下了颙琰的名字,不过放下笔后,他一直不能驱走心中的忐忑。毕竟,十三岁这个年龄对于一个继承人来说,是太小了,这棵看起来不错的幼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谁也不能确定。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六十三岁的老皇帝到天坛祭天,跪在圜丘中心,默默向苍天祷告:

“我已经秘密立颙琰为皇储,然而此子年仅十三,性情未定。如果颙琰有能力继承国家弘业,则祀求上天保佑他诸事有成。如果他并非贤能之人,愿上天让他短命而死,使他不能继承大统。我并非不爱自己的儿子,只是为祖宗江山计,不得不如此。”

虽然感情丰富,然而在这个政治超人心中,儿女之情与帝王的责任感比起来,恰如鸿毛之于泰山。

好在上天似乎对颙琰也比较满意,从乾隆三十八年到六十年(1773—1795年),颙琰一直身体健康,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得到乾隆的肯定。到了举行禅位大典的这一刻,乾隆心中为这个接班人打了八十分。

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及时,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较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第二,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颙琰对儒家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但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颙琰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形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有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有经验。生命由青春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年龄。

让乾隆担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个孩子性格过于老实端方,似乎就缺了那么一点机智圆滑,或者说缺了一点就通的那么一点“灵犀”。比如,在当上了“皇帝”之后,是否知道如何处理与他这个“太上皇”的关系,乾隆就不是十分有把握。不过,凡事不能求全,在成功地统治了六十年之后,能够找到这样一个能让他基本满意的接班人,乾隆认为自己这一生已经称得上了。

配合乾隆的好心情,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举行的这个盛大典礼仪式盛大华美,气氛祥和安宁,连天气都是如此晴朗灿烂。上午九点整,头戴玄狐暖帽,身穿黄色龙袍衮服、外罩紫貂端罩的乾隆,坐上了太和殿宝座。殿前广场上,翎顶辉煌、朝服斑斓的上千名王公大臣在庄重的“中和韶乐”中,如潮水一般拜兴起跪。九时三十二分,随着坐在宝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颗宽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宝”微笑着递到跪在他面前的嘉庆皇帝手中,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空前的纪录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顺利完成。千百年来,权力授受之际,曾发生过多少腥风血雨、骨肉相残,甚至天下动荡、民不聊生。只有乾隆帝独出心裁,想出这招“生前传位”。历代王朝权力交接之际的血腥、紧张、能量自我冲突都被乾隆巧妙化解。这确实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创举,堪称中国专制政治史上一个辉煌、伟大的瞬间。

直到真正禅让了皇位之后,乾隆才发现他选的这个接班人其实是应该打一百分的。

虽然为传位准备了很多年,但是当禅让大典的日期越来越近,乾隆心中还是不免浮出丝丝紧张。毕竟,自古及今,还没有一个太上皇是幸福的:

唐高祖李渊还没当够皇帝,就被儿子李世民用刀逼下了皇位,当了九年寂寞的太上皇之后,悄无声息地死去。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后,日日在儿子的猜忌中胆战心惊地生活,身边的大臣和朋友一个个被流放,最终自己被儿子软禁,郁郁而终。中国历史上的另几个太上皇,比如宋徽宗、宋高宗、明英宗,也无一不是悲剧人物,下场都十分悲惨。

因此,在举行禅让大典的同时,乾隆皇帝已经为了保障自己不落入囚徒境地,做了无数准备:

在退位之前,他就明确宣布,自己只将那些接待、开会、祭祀、礼仪之类的日常工作交给皇帝,至于“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训导,将来知所遵循,不至错误,岂非天下之福哉”。

在退位之后接待朝鲜使臣的时候,他又明确向各国宣称:“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

他规定,退位之后,他仍称朕,他的旨意称“敕旨”,文武大臣进京陛见及高级官员赴任前都要请示他的恩训……

虽然在退位前花费巨资修建了宁寿宫,可是真正退位之后,他并没有从象征着皇权的养心殿搬出来,用他的话说:“予即位以来,居养心殿六十余载,最为安吉。今既训政如常,自当仍居养心殿,诸事咸宜也。”

一句话,虽然退了位,他还是处处昭示自己仍然是一国之主。

握了一辈子权柄的老皇帝对权力爱如自己的眼睛,防卫过度,眷恋到了近乎失态的程度。

事实证明,老皇帝过虑了。正当盛年、血气方刚的嗣皇帝比他想象的要聪明乖巧,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他十分恭谨地做着大清国的皇帝,每天早睡早起,认真出席每一个他应该出席的活动,却从来不作任何决定,不发任何命令,不判断任何事情。他十分得体地把自己定位为老皇帝的贴身秘书,所有的事情,他都是一个原则:听皇爷处分。

朝鲜使臣的记述,把嘉庆韬光养晦的状貌描绘得跃然纸上:“(嘉庆帝)状貌和平洒落,终日宴戏,初不游目,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于此亦有可知者矣。”赐宴之时,嘉庆“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清史稿 仁宗本纪》也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

人们常说,老年意味着智慧和练达,老年其实更意味着身体和精神上的不可逆转的退化。不论多么英明伟大的人,都不能避免老化给自己的智力和人格带来的伤害。乾隆皇帝一生刚毅精明,到了晚年,却像任何一个平庸的老人一样,分外怕死。或者说,他比一般的老人更怕死。他畏惧与死亡有关的字眼、器物和消息,认为这些会带来晦气和不吉祥。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嘉庆的结发妻子、皇后喜塔腊氏病故。嘉庆帝十分悲伤,然而他十分清楚太上皇的心理。继位后,他及时次单独作了一个决定:他命令礼部,皇后的葬礼按最简单迅速的方式处理,虽处大丧,皇帝只辍朝五天,素服七日。皇帝还特别命令大臣们,因为“朕日侍圣慈(我日夜侍奉在太上皇身边)”,“朝夕承次,诸取吉祥(凡事都尽量营造吉祥氛围)”,凡在大丧的七日之内来见太上皇的大臣,不可着丧服,只要穿普通的素服就可以了。

时人记载说,国丧的七天之内,嘉庆皇上从不走乾清宫一路,以防把丧事的晦气带到太上皇日常经过的地方。皇帝去皇后灵堂时,俱出入苍震门,不走花园门。去奠酒时,他一直走到永思殿才换上素服,一回宫立即换回常服,随从太监也穿着天清褂子,不带一点丧气。“且皇上其能以义制情,并不过于伤感,御容一如平常。”

太上皇有意无意间,会把和珅叫过来,问问他皇帝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因为妻子去世而耽误国事。听过和珅的汇报,太上皇闭上眼睛,微微地点点头。

儿子如此“懂事”,乾隆的心很快放了下来。他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他六十年的柄政生涯,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整个大清朝也很快明白,所谓“嘉庆元年”,不过就是“乾隆六十一年”。

……

媒体评论

记者与作史者应有同样的精神,就如斯宾诺沙所说,不赞许,不责难,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柴静

很久以来,国人有个皇帝情结,而且至今尚不能消退,大家很奇怪。其实这反映了人性中对权力的渴望。权利平等的民主制度建立不起来,社会上存在着权利的不平等,人性中想要追求较高权力的渴望就很难遏制。

——王学泰

我看过的历史书大多可分为两类。一是所谓“严肃的”:揪住一个小题目小角度小分歧不放,与读者没太大关系。一是所谓“通俗的”:相当野狐禅,成全中国人民崇尚“厚黑”的心理。极少数历史书属于第三类:既有学术研究又有不腐朽的价值观支撑,还有温暖的人性关照和有个性的表达,张宏杰的书属于这一类,于我们有趣,有益,有关。

——张越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221zane**的评论:

比想象中厚很多的样子,听别人推荐买的,还没看,不过内容很感兴趣~

2015-10-18 12:09:55
来自雅舍谈**的评论:

张宏杰的书不错,这本书和吉林出版的《坐天下很累》是同一本书。

2015-11-01 17:09: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坐天下里的帝王们,没了神性,只是人性,不从人性里看帝王将相,怎么可以客观、公允呢?

2015-08-17 13:57: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当当物流很给力,火速开始读了。熬了好几个通宵,辗转反侧,几不能寐,竟然开始思考自己三十年的人生乐。

2015-06-02 09:31: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挺厚,但不重,不知道使用的什么纸,拿着还挺舒服的。关键是张宏杰的书,读来畅快啊,越来越喜欢了,忠粉!

2015-06-03 14:37: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张宏杰的书非常喜欢,看完总有给人脑洞大开的感觉。

2015-12-11 12:46:19
来自郭小妹**的评论:

张宏杰细细解读,皇帝的至高无上囚禁了天下人,也囚禁了自己。

2015-12-22 17:20:45
来自苜蓿0**的评论:

非常不错的书,对中国古代帝王的解读非常深刻

2016-02-03 21:51: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对一般历史知识所知不多的读者来说的确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2016-01-17 21:04:34
来自东莱书**的评论: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就是印刷的毛糙了点!

2016-01-03 09:48:15
来自xunzi19**的评论:

还不错,不过张宏杰的作品重复性太强,新东西少,文笔也是,一个路子写到底

2016-01-05 14:12: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第一次系统的的读帝王的一生,虽然简短,但角度很好,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用现代的视点娓娓道来,值得一看。

2015-06-08 14:14:13
来自江苏心**的评论:

以前看过他的很多书,但愿这本也不会令我失望

2016-04-24 15:26: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帝王也是一种职业,业绩是否突出还看个人能力了。

2016-04-23 21:46: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感觉张老师的书其实大可不必用腰封或者某某推荐,出版社整这些玩艺,别的作家可以,对张老师纯属多余!再版建议除掉腰封。

2015-06-03 14:38: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这个年龄是看不懂这种书的!买回来送给领导,年龄大的都喜欢这样有深度的书!!

2016-04-01 15:18:21
来自飞奔的**的评论:

把历史上著名的几个帝王命运风趣幽默的风格的写出来

2016-08-28 05:03: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比我想象中的要厚,书不错,一直喜欢张宏杰的书,有些历史观点与其它书本上记载不同,感觉很新鲜。杂志之家说是签名版,不过那签名是印上去的

2015-05-25 14:47: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张宏杰的书,目前的基本都买来看了。喜欢他的深刻和独特角度。

2016-12-01 00:15: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了张老师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喜欢张老师的历史写作,但是《坐天下》一书不同,三天时间读完,感觉很有现实感,至今都在恍惚中,上班路上看人也感觉怪怪的。获益匪浅!

2015-06-02 09:27:43
来自yaqinzh**的评论:

不是教科书中一板一眼的简答题的标准答案。可看性好。

2017-11-10 15:55:1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内容还没读,但极简极简的封面设计也是醉了,要是换了市面上别的书,恨不能把所有皇帝的画像都挤上去,外加帝王权谋之类的宣传语。还是这样好,封面纸有特别纹理,低调奢华。

2015-06-02 09:25:10
来自宝贝珂**的评论:

读完坐天下,让我彻底的喜欢上了张宏杰笔下的历史,从人性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了那一个个鲜活的帝王至尊,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中一板一眼的简答题的标准答案。

2016-04-26 10:10: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张宏杰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历史看人性,而且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看过之后大呼过瘾。推荐给喜欢历史,喜欢研究人物性格的朋友。

2017-10-13 09:24:48
来自花向荣**的评论:

张宏杰,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给曾国藩算算账》、《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饥饿的盛世》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

2015-06-18 10:13:41
来自月移花**的评论:

我想问一下张宏杰,这本书的第一章嘉庆帝与他的另一本书饥饿的盛世中描写嘉庆帝的内容基本一样,这样做是为了凑字数吗?这样做是对读者的极不负责任,重复有什么意思,以后再也不会看他的书了,

2015-06-04 21:53: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离开学校快二十年了,很久没有像这样深的沉入阅读中了,因为《坐天下》,因为张宏杰,又找回了从前阅读的迷醉。张巧妙地驾驭着历史材料,写皇帝如写邻人,真是鞭辟入里,有现实感吆。

2015-06-03 14:39:40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