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图书
人气:30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

“一带一路”重磅文化成果、丝绸之路考古名家新作、揭秘丝路古国文明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  
  • 作者:(美)[乐仲迪] 著;[毛铭] 译;[敦煌研究院] 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0782474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
  • 印刷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存有三件珍贵的波斯石刻,这些曾被误认为是赝品的珍贵文物,是因为乐仲迪的研究考证和极力挽救而免遭厄运;作为国际学界早指出北朝文物上有拜火教葬仪的学者,乐仲迪早在1993年就发文指出日本Miho馆藏北朝石棺屏风上有粟特人的葬仪场景,从此打开北朝与粟特文明交流的新大陆,并掀起国际丝路学界对入华粟特人石葬具的研究热潮;乐仲迪对粟特人的丝路贸易帝国以及丝路的游牧人、商队、圣徒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考古研究成果。乐仲迪的《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一书所收录的大夏和萨珊印章、波斯摩崖石刻以及来华粟特葬仪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正是见证了这些在丝路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堪称该领域考古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也让敦煌学、吐鲁番学大篇幅改写,使得波斯学、中亚学与中国的长安、洛阳文明辉映。

乐仲迪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守护人、纽约大学的波斯学家,更是近二十年来以现代波斯语在西亚国家大学授课的欧美考古界女学者,多次参加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大夏、犍陀罗考古遗址发掘,是中亚丝路学领域的国际。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乐仲迪的著作内涵宏富,纵跨了中亚粟特、大夏、波斯、阿富汗等地文明,囊括了壁画、摩崖、印章、金银器等各类艺术,气势恢宏地书写了从粟特到北朝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宏大篇章。正是《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一书所收录的文章,奠定了乐仲迪在丝路学界的崇高威望,填补近十年世界丝绸之路学的空白。

编辑推荐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为“丝路译丛”的一种。“丝路译丛”作者都是丝绸之路考古

专家,所撰图书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考古发现以及成果,书中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和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1.“丝路译丛”萃集英、美、德、法、意、印、俄等八个国家的丝绸之路考古专家的力作,

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考古发现,以及成果,旨在弘扬丝绸之路文化,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增加文化筹码,提升文化软实力。

2.“丝路译丛”的作者都是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德国、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印度等各国的研究专家,且都作为联合国丝路考古队成员亲自见证了玄奘之路宝藏的出土,萃集英、美、德、法、意、印、日澳等八个国家的丝绸之路考古专家的力作,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考古发现以及成果,用著作填补了近十年世界丝绸之路学的空白。且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 书中还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为丝绸之路研究的佳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外学人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将填补海外丝绸之路研究出版的空白。

4.“丝路译丛”同时以考古艺术这一物质文化的直观形式呈现了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形成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为“丝路译丛”的一种。“丝路译丛”作者都是丝绸之路考古

专家,所撰图书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考古发现以及成果,书中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和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美)乐仲迪(Judith Lerner)

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任纽约大学古代学院教授。历任华盛顿史密斯学院讲师、哈佛大学副教授、维也纳大学访问教授、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科威特皇家讲席教授等。精通中古波斯语、大夏语,是近二十年来以现代波斯语在西亚国家大学授课的欧美考古界女学者。

在国际考古领域,乐仲迪的成果涉及粟特、大夏、波斯的壁画、摩崖、印章、金银器研究等。多次参加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大夏、犍陀罗等考古遗址发掘,并首先解读出日本Miho藏围屏石榻上北朝粟特人的拜火教葬仪,掀起国际学界对入华粟特人石葬具的研究热潮。因其在国际学界的崇高威望,乐仲迪数次担任国际学术大会主席之一。代表著作有《设拉子古城的法塔-阿里王摩崖石刻》《4—8世纪大夏到键陀罗的印章分类与解读》《早期波斯帝国摩崖:权力与荣光》等。近十年来主编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

译者:毛铭

现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学博士,《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为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课程。在牛津大学、俄罗斯冬宫、印度孟买等国际会议上多篇,中英文学术著作百万字。

代表著作有《榴花西来:丝绸之路上的植物》(2005年)牛津版《世界艺术地图集 中亚卷》(2004年),纽约大都会丝路大展《走向盛唐 丝绸部分》(2004年)等,译有“丝路译丛”之《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等。

目录

序一 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 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 (葛承雍

序三 西出玉门关 眺望撒马尔罕(王旭东)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毛铭)

卷一 欧亚印章

阿兰游牧部落印章上的牡鹿纹

大夏文书印章上的野兽状王冠

萨珊印章上的希腊鸟身女妖

卷二 波斯崖壁

设拉子古城郊外的法塔-阿里帝王摩崖

夸迦尔王朝摩崖:阿契美尼德与萨珊艺术的重光

三件被误读的阿契美尼德石刻

卷三 入华粟特葬俗

中亚人在北朝:一种拜火教葬俗

信仰与葬仪:粟特人在中国的拜火教墓葬

理念的同归:入华粟特人石葬具艺术

译后记

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

“丝路译丛”的作者来自俄罗斯、法国、乌兹别克、美国、意大利等国,都是的东方学专家和丝路艺术史家,每一位都亲身参加国际考古队在中亚五国联合国遗址的挖掘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用血汗和青春见证了玄奘之路宝藏的出土,用著作填补了近十年世界丝路学的空白和疑难。他们都是国际学界公认研究丝路的学者,文章是历年国际会议上的代表作。此系列丛书中还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为丝路研究的佳作。

——徐文堪(复旦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员,《汉语大词典》总编纂)

“丝路译丛”内容涵盖中亚五国丝路考古成果,提供了大量一带一路的文化情报,揭秘了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历史悬案,是一套近年罕见的学术翻译著作。该丛书以丝路沿线地域为经,以文化交往为纬,钩织出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欧亚大陆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以飨急需了解海外丝路研究动态的中国读者。全套书视野宽阔、史料丰富、分析深入,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画地为牢、自我隔离、脱离时代、故步自封的旧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吸纳了新鲜空气。

——葛承雍(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乐仲迪是位优雅娴静的女学者,在国际丝路学界功勋卓著:她是位冲破冷战铁幕去往俄罗斯冬宫的美国女学者,位在伊朗教波斯学的西方女子;1993年她发现粟特人在北朝的文物,又在纽约挽救了被当成赝品的卡扎尔王朝帝王石刻。她的探索之旅,跨越了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的漫漫长路。

——张庆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所长,虞弘墓挖掘主持者)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思考者1**的评论:

图书本身很不错,半价销售,信价比高,整体感觉还可以!

2017-11-10 12:31:07
来自龙泉寺**的评论: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 非常不错的书,卖家发货速度很快。

2017-11-11 08:47: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者都是业内大牛,插图质量差,翻译偏文学化了

2017-11-13 17:10:16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