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图书
人气:20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记忆大师》讲述了一个记忆存取和共享的故事,《记忆错觉》揭示了记忆的一切秘密和原理,记忆不仅会被篡改、被删除,还能成为犯罪的帮凶!国际记忆专家带你开启大脑认知与记忆潜能之旅。...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心理百科  
  • 作者:(英)[茱莉亚·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0294585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7-04
  • 印刷时间:2017-04-02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改写吗? 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记忆?

为什么弗洛伊德是错的?

催眠能重新唤起记忆吗?

社交媒体如何篡改了记忆?

为何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审讯官如何偷换了犯罪嫌疑人的记忆?

早教机真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吗?

自闭症患者为何会有超常的记忆力? 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改写吗? 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记忆?

作者简介

茱莉亚 肖博士(Dr. Julia Shaw) 伦敦南岸大学法律与社会科学系的高级讲师、高级研究员,主要负责教授犯罪学和心理学课程,曾两次获得教师的荣誉。 她曾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参与编写过多部心理学教科书,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大会上担任演讲嘉宾。在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上,肖博士还是“记忆专栏”的主笔,讨论记忆是如何误导人们的。肖博士也是刑事案件专家顾问,为警察提供相关训练。同时,她也是欧洲心理学和法律协会的董事会成员。 她的研究曾被多家媒体作为特别内容播出或刊登,包括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频道(CNN World),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ussia Today),《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法国《为了科学》杂志(Pour la Science)和《太阳报》(The Sun)。

目录

及时章 我记得自己出生的过程:为什么有些儿时记忆并不可能真实发生

最初的记忆

短期记忆与记忆群组

童年期失忆

婴儿的大脑

兔八哥与查尔斯王子

不靠谱的成长期记忆

第二章 被弄脏的记忆:为什么记忆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

裙子颜色之谜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感知

兴奋与记忆

时间旅行者

可伸缩的时间

怀旧性记忆上涨

第三章 与蜂共舞:为什么大脑生理机能会使我们的记忆误入歧途

可塑的大脑

神经元与记忆

被阻断的记忆

迷药对记忆的影响

记忆如何被操纵

因为联想,所以记得

是谁邀请了凯文

模糊的痕迹

第四章 记忆巫师:为什么没有谁的记忆是的

超强自传式记忆者

大脑摄像头

照相式记忆

激活扩散理论

天赋之岛

遗忘有多重要

第五章 潜意识记忆: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小小爱因斯坦

“失明”却快乐着

睡眠与记忆

心理电话

催眠面面观

你被洗脑了

第六章 不的警探:为什么记忆中的我们是过度自信的

为何我们总是过分自信

为何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记忆力

面部识别危机

不同种族的脸

制造恶魔

第七章 “9 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儿:为什么我们对于带有情绪事件的记忆是有缺陷的

创伤性记忆

闪光灯式记忆

记忆入侵

非常环境中的记忆

记忆是如何被遮蔽的

严重事件应激晤谈

在线预览

第二章 被弄脏的记忆:为什么记忆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

裙子颜色之谜

“白色和金色。”

“不对!黑色和蓝色!”

“不对不对,是白色和金色!”

2015年,各路媒体上充斥着这样的争论。一张照片上的裙子,有的人看到的是蓝底黑条纹,有的人看到的是白底金条纹。“黑蓝党”和“白金党”统治了这张照片下的评论,意见相反的人们都坚信对方是色盲、笨蛋,或者就是在撒谎。推特上的名人们也划分出了“白金”“黑蓝”阵营,裙子之争愈演愈烈。

这条裙子的照片能让互不服气的同事们争执十分钟以上还不嫌累,除此之外,这条裙子实际上能让我们知道感官是如何工作的,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不同人的感觉差异这么大,像是被耍了一样,令人难以置信。不同的人同一时间在同一张照片中看到几乎相反的颜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想知道真相的人明显不止我一个,2015年有三篇论文都是关于“裙子大事件”的。为此现象着迷的科学家之一,是卫斯理学院的神经科学家毕伟尔 康威(Bevil Conway)副教授,他说:“关于人们在同一物体上所见颜色不同的事件的记录,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及时次。这三篇论文只是冰山一角,这条裙子使我们开启了对一个根本问题的探索,即大脑如何把信息转化成感知和认知:你是如何把感官所捕捉到的东西变成感觉或者想法的?”

论文中的发现使一些人感到非常吃惊,另一些人却认为这再明显不过。在及时篇论文中卡尔 葛根弗纳(Karl Gegenfurtner)等人在德国吉森大学所做,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如何表述他们看到的裙子颜色。研究者详细记录下一组人对裙子颜色的看法,研究哪一种表述是最普遍的。他们发现,除了最常见的两种颜色组合(黑和蓝,白和金)以外,更多的研究参与者会看到一种过渡的浅淡色。也就是说,除了“黑蓝党”和“白金党”,很有可能还存在“细微党”——“黑色和浅蓝党”或者“浅褐和金色党”——但这些仍然不能解释大家为什么会在同一条裙子上看到不同的颜色。

为了解决裙子颜色之谜的核心问题,内华达大学的艾丽莎 温克勒(Alissa Winkler)率领一个团队展开了一项研究,检查色彩恒常性(color constancy)是否是能解释这个现象的一个机制。色彩恒常性指的是,我们的视觉自动补偿因光照产生的色差,从而鉴定物体“真实”的颜色是什么。因此,尽管在户外强光下或者在室内昏暗灯光下,我们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波长度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依然能估计出物体的颜色,并表述出与之相符的颜色名称。

通过这项研究,温克勒团队为“色觉”增添了一种新的概念。他们发现了一种“蓝-黄不对称性”:当一个物体表面实际带有蓝色(相较于黄色、红色或绿色),在人们眼中这个物体看起来更接近灰色或白色。他们倾向于用“蓝色调源于光”,比如天空,来解释这种不对称性。在裙子事件中,人们看到的裙子颜色可以被解释为光源照射产生的效果,也可以说是裙子布料本身的颜色。

那么这些跟记忆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我们之所以有视觉能力,比如色彩恒常性,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生理机能优越,也更是因为我们拥有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基本记忆。我们在内心深处都知道蓝色调的来源是天空,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看得见天空。物体看起来是什么颜色的,以及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看起来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我们对此的记忆多得数不胜数。正是这些记忆在帮助我们理解感官捕捉到的信息。

这就是说,“白金党”看到的是弱光下的裙子颜色,也就是说原本的蓝色被看成了阴影;“黑蓝党”看到的裙子四周光照更亮,于是他们能够说出裙子的颜色。两“党”观察裙子时,他们视觉接收到的信息、对世界的内在记忆,都在同时发挥作用。

如果你们像我一样,在不同的时间看这条裙子会看到不一样的颜色组合,也大可放心,因为研究表明这张裙子照片是“多稳态”的,也就是在不同情况下,同一个人在同一张照片上看到的事物会有所不同。

毕伟尔 康威总结了不同科学家对裙子颜色之谜的研究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条裙子是我们理解大脑如何处理模糊信息的有力工具……很多科学家对‘内在记忆模型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经验’这一课题有着极大的兴趣。我们真的认为每个人的内在记忆模型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对裙子的颜色还有疑惑,告诉你吧,其实就是黑色和蓝色的。

这条裙子引起了针对人们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的大讨论,尽管人们的感知系统一般来说都是一样的。当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的感官上,不仅仅只在视觉上。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感官只有五种,但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厉害着呢,真正的感官数量可不止五种。

除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我们还一直在处理重力信息、外界温度和湿度、体内温度、身体某部分相较于其他部分的位置、劳累、体内器官的状态、肌肉紧张度,等等。如果所有这些感官在同一时间对某一事物产生了不正确的感觉(把信息解读错误),它们就极有可能把错误信息植入到我们的记忆中去。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凭感觉认知世界的方式是由数据驱动加工模型,或者叫自下而上加工模型决定的。该观点的假设是,外部世界在我们脑海中的反映几乎是被基本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决定、依照期望低限度地呈现的。这是阐明感官工作原理的好模型,因为我们大多的经历必须反映我们周遭的环境——否则我们就无法在生活中找到方向。

正如心理学家詹姆斯 吉布森(James Gibson)和艾莉诺 吉布森(Eleanor Gibson)所说(1995):“刺激输入包含了认知对象的所有信息……也许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刺激输入过程就是外界信息通过感官进入大脑的过程;认知对象是认知过程发展出来的一个心理概念。比如你看见一朵花,看见花这个行为就是刺激输入,通过眼睛把刺激传输给了大脑;如果你不但看花,而且是全神贯注地看,你就是在感知这朵花,那么这朵花就成为了认知对象。

吉布森夫妇的一篇论文叫做《感知学习:分化还是富集?》,试图说明大脑对感觉的解读不一定依赖过往的经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证据能证明记忆参与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不论我们之前对花有没有概念,我们看到的花就是花,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叫它“花”,但是花瓣、茎、叶都的样子都进入了我们的大脑。自下而上加工模型代表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直观的的感觉,建立在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外部环境信息之上。

媒体评论

“(看这本书)一不留神就会深陷其中——这是犯罪心理学家茱莉亚 肖的过人之处。我们是如何记忆的?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记得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肖博士用她生动有趣的语言,节奏活泼的行文,带你探索其中令人震惊的奥义。” ——艾德 卡拉,《太平洋时报》,2016年6月23日

“真的非常引人入胜。” ——史蒂夫 怀特,英国BBC广播电台第二频道,2016年6月20日

“她对记忆研究的解释非常能启发人的思想……她探究了虚假记忆、自我欺骗,以及记忆机制背后复杂的科学原理。”——劳伦 佩利,《多伦多星报》,2016年9月23日

“肖博士这本书应该得到广泛赞誉。尽管这个领域非常广阔,某些问题也极其复杂,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成功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描述……茱莉亚 肖让轻轻松松就让人明白,为什么记忆会欺骗我们……只有读过这本书,我们才知道那些看似的记忆有多么不可信赖——包括我们自己的和别人的记忆。” ——格特 思科博,《哲学》杂志,2016年10/11月刊

“这本书会让读者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生活。” ——《P.M.杂志》,2016年12月

“这本书读起来太激动人心了,不仅如此,她的书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循序渐进地详细解释了学习策略、催眠、数字失忆症、睡眠、思维扭曲等现象,以及这些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记忆。”——沃克尔 维尔德慕斯,德国文化电台,2016年12月9日

“从记忆的神经学基础,到记忆的不同类型,再到非常态现象如记忆闪回,茱莉亚 肖带领读者一步一步深入到现代记忆研究中去……如果你在寻找一本记忆研究的概述,那就是这本书了。”——玛努艾拉 兰岑,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16年11月26日

“这本书特别令人振奋,也非常有建设意义。每一位记者、警察、检察官、法官,以及其他需要与各种记忆打交道的人,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斯蒂芬 维格尔,《莱茵河邮报》,2016年10月12日

“这本书太好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非常健忘又不能自已?茱莉亚 肖用她充满激情而生动有趣的语言向你娓娓道来。”——斯温 司代利,ZEIT Wissen(德国报业 Die Zeit旗下的双月刊), 2016年10/11月刊

“这本书对我们的记忆世界提出了深刻的质疑,这多少令人有些不安。”——爱德华 厄恩,SRF Kulturplatz(瑞士媒体),2016年10月12日

“这个话题非常具有争议性,也非常值得讨论……(这本书)几乎是心理治疗手册!” ——马谷思 兰兹,德国电视二台,2016年9月29日

“我们的记忆竟然有这么强的可塑性,真难以置信,甚至有些恐怖!”——《世界发展报告》,2016年9月26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公孑燕**的评论:

可以可以可以

2017-11-20 16:59: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本书

2017-10-21 15:30: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很好!很给力!

2017-10-22 10:21:41
来自叮当音**的评论:

Satisfied

2017-11-04 01:23: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不错。

2017-11-04 21:22: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包装完好,印刷清晰,内容还需仔细体会。

2017-11-04 23:26:11
来自2000ben**的评论:

应该不错吧

2017-11-12 16:19:34
来自晓风逐**的评论:

不错,涨姿势了

2017-11-12 18:49: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双11囤货 内容还没看 但对本次的物流表示满意 从前每次大减价的物流总会把外包装弄得乱七八糟的 有时候书都破了 但这次非常好 满意

2017-11-12 20:15: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次的一批书纸张有问题,有的还有破损,像被老鼠咬的,嫌麻烦不想退换了

2017-11-17 11:05:40
来自无言述**的评论:

揭示了记忆的一切秘密和原理,记忆不仅会被篡改、被删除,还能成为犯罪的帮凶!

2017-08-15 20:32: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到书名就觉得特别吸引,二话不说就买了。期待内容更精彩!

2017-11-02 09:51:4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买这本书是冲着作者和书名买的,应该很好看也很受用,期待

2017-03-31 17:28:1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奇而已 不知道书会怎么样 应该不错吧 不好看就睡前看喽

2017-05-03 08:34:1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有关记忆的一些研究,算是比较专业的一本书了

2017-06-24 15:26:22
来自***(匿**的评论:

根本都没有外面的塑料包装,都给拆开了,书看起来是旧的,我也是醉了。。。

2017-05-06 21:27: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很不错、还没来得及看、一口气买了四本、一本本的来、哈哈哈

2017-05-07 14:20:35
来自雪***(**的评论: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最近刚好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碰到这本书就买回来了解一下。

2017-09-20 17:02:20
来自g***d(**的评论:

新出版的书,赶上优惠活动,购买凑单之用,还没看,只是感慨这书价越来越高,活动力度没变,但每次活动买到的书是越来越少了。这绝对不是《记忆错觉》毕竟拿到手的书不再如以前那般沉甸甸的了。

2017-04-22 11:05: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和心理学有关的书我一直很感兴趣,这本书语言和例证很平民化,容易看懂,但不失专业的观点。作为非专业人士,值得一看的。很有意思

2017-06-16 01:51:54
来自碎***璃**的评论: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这批书里唯一与心理学搭界的,看看能不能解释下似曾相识是从何而来

2017-06-06 16:50:01
来自M***r(**的评论:

通论部分较笼统,不如德拉埃斯马的书。特色之一是后半部分的司法心理学。朱莉娅姨妈时不时还会给你来上一段随“性”的杀必死,此乃本书特色之二。惜哉,我小时候怎么就没这样的姨妈呢?

2017-05-05 16:28:37
来自s***y(**的评论: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记忆,应该怎样去生活?一个人若是想要提高记忆,又有哪些方法?我们以前所熟知的记忆真的就是那样吗?比如:记忆是绝对可可靠的吗?记忆是不能更改的吗?看完这本书,一切水落石出。

2017-10-23 14:40:45
来自英雄不**的评论:

如果说记忆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标签,那这本书就是要剖析你的标签的由来和构成。记忆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外界的环境因素。记忆会说谎,这是真的。感谢茱莉亚为我们放映了一部有关记忆的大片,超级赞~

2017-08-29 11:25:05
来自h***n(**的评论:

有时候记忆就是这样,你觉得记得清清楚楚,实际上都被脑子改的面目全非

2017-04-25 15:30:50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