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产业经济的关联、运作和发展规律,探讨了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具有如下特色: 系统阐述产业经济的原理,并应用于研究产业政策导向; 将产业竞争力原理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和升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将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发展相结合,提出产业与城市综合发展的大规划原理,并提出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集群在城市空间集聚和优化的方法。 本书可作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教材或教育参考书,面向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规划和产业园区管理部门的干部与专业人员及其他对产业经济学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遵循同济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突出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宗旨,结合比较丰富的产业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旨在形成以下一些内容创新。,提出了学科融合的“大规划”的科学原理。现今产业和产业集群与其所存在的空间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城市群,而产业经济学对城市化和产业发展间的联系探讨不足,忽视了产业价值链以空间高度集聚的形式自我强化,从而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扩大的现实。有鉴于此,作者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大规划”原理,评述了有关城市各类主要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和规划原理,提出了大规划准则和方法。第二,将社会网络资本概念引入分析框架,区域间产出水平空间经济性的差异可由人口流动、社会网络基础及相关设施与社会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相关的信息量加以解释,由此得出相关的产业经济政策含义。第三,突出产业布局的空间经济性原则,从产业的角度对城市功能区做了细分,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价值链进行产业规划。
及时章导论
及时节产业经济学概述
一、 产业经济学的定义
二、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 产业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四、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五、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 产业关联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四、 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案例分析方法
二、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三、 博弈论分析方法
四、 实验室分析方法
五、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六、 大规划的结构分析方法
第四节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节本书的结构安排
复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产业组织: SCP分析框架
及时节SCP分析的理论框架
一、 产业组织的定义
二、 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
分析框架
第二节市场结构
一、 市场集中度
二、 产品差异化
三、 市场进出壁垒
第三节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一、 市场行为
二、 市场绩效
复习与思考题
案例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产业组织: 寡占基本模型
及时节古诺模型
一、 双寡头垄断市场的古诺均衡
二、 任意数量企业的古诺均衡
三、 成本差异的古诺均衡
四、 推测变差
第二节伯川德模型
一、 基本的伯川德模型
二、 伯川德悖论及其解释
第三节斯塔克博格模型
第四节价格领导模型
一、 价格领导模型概述
二、 价格领导模型类型
复习与思考题
案例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产业组织: 策略性行为
及时节产品差异化
一、 产品差异化概述
二、 产品差异化的相关模型
三、 产品差异化的策略运用
第二节进入壁垒
一、 进入壁垒概述
二、 结构性进入壁垒
三、 策略性进入壁垒
四、 进入壁垒与效率
第三节定价策略与定价实践
一、 限制竞争的定价行为
二、 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定价行为
三、 价格串谋行为
四、 成本加成定价
复习与思考题
第五章产业结构: 演进规律与启示
及时节产业、产业分类及产业结构
一、 两大部类分类法
二、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三、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四、 三次产业分类法
五、 生产要素分类法
六、 标准产业分类法
第二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一、 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 马克思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
三、 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四、 库兹涅茨法则
五、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理论
第三节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一、 平衡发展模式与非平衡发展模式
二、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三、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第四节产业结构优化
一、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二、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四、 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五、 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复习与思考题
第六章产业政策: 基础理论与应用
及时节产业政策概述
一、 产业政策的内涵及其特点
二、 传统产业政策理论
三、 当代产业政策理论
四、 产业政策的作用
五、 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第二节产业政策体系
一、 产业结构政策
二、 产业组织政策
三、 产业技术政策
四、 产业布局政策
第三节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价
一、 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 产业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中外产业政策的演化
一、 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二、 美国产业的技术政策
三、 德国的产业政策
四、 中国的产业政策
复习与思考题
第七章产业规制: 弥补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
及时节产业规制概述
一、 产业规制及其类型
二、 产业规制的产生
三、 新规制经济学——激励性规制理论
第二节产业规制失灵与规制放松
一、 产业规制失灵概述
二、 产业规制放松或规制缓和
第三节中国产业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 中国产业规制发展的现状
二、 中国产业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中国产业规制的改革与完善
复习与思考题
第八章企业创新与产业组织: 经济发展动力
及时节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一、 技术创新的内涵
二、 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
第二节企业研发与创新的激励
一、 企业研发与创新的动机
二、 研发与创新的激励制度
第三节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研发
一、 市场结构与研发
二、 企业规模与研发
三、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复习与思考题
第九章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升级与转移
及时节产业升级与梯度转移
一、 产业发展与升级的趋势
二、 产业梯度转移模式
三、 国际间产业的梯度转移趋势
四、 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路径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分类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一、 美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趋势与启示
二、 日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三、 欧盟和韩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中国产业升级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一、 中国产业发展历程
二、 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三、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 中国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五、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复习与思考题
第十章产业竞争力: 理论与评价方法
及时节产业竞争力研究概述
一、 相关概念
二、 研究背景及进展
第二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 古典贸易理论
二、 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三、 其他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第三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评价方法
一、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二、 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三、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第四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实践: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一、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二、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三、 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应注意的特殊问题
复习与思考题
案例分析与讨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产业集群与产业空间布局: 一体化
及时节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化
一、 城市化与产业的融合成长
二、 产业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学科与实践融合的必要性
第二节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与产业空间集聚
一、 产业价值链
二、 产业集群
三、 增长极、工业区位与新经济地理学派非均衡增长论
第三节产业空间布局的经济学准则
一、 时间和空间利用的机会成本
二、 要素边际收益
三、 自然垄断和土地租金
四、 规模经济
五、 外部经济性与公共产品
六、 范围经济性与城市产业规划
七、 网络经济性与社会网络资本
复习与思考题
第十二章产业与城市融合: 大规划
及时节城市化与产业功能区的演进
一、 城市产业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
二、 产业功能区的分类
第二节大规划原理
一、 大规划概念
二、 大规划要点
三、 城市和产业功能区的政策导向
第三节工业园区规划
一、 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二、 工业园区的类型与特征
三、 工业园区规划要点
复习与思考题
第十三章产业功能区: 园区规划
及时节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一、 生态工业园出现的背景
二、 生态工业园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三、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相关原理
四、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准则与要点
五、 生态工业园区的指标设计
第二节都市型产业园区规划
一、 都市型产业园区的发展
二、 都市型产业园区的定义、特征与属性
三、 都市型产业园区规划原则与要点
第三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一、 服务业功能区的概念与城市功能区演变趋势
二、 服务业功能区演变的理论分析
复习与思考题
第十四章商圈与商务区: 中心城市规划
及时节商圈产业规划
一、 商圈的概念与演变
二、 商圈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三、 商圈的业态和空间特征
四、 商圈的规划要点
第二节中央商务区产业规划
一、 中央商务区的概念和成因
二、 中央商务区类型和适建度分析
三、 中央商务区的业态构成和空间组团特点
四、 中央商务区规划要点
第三节城市副中心产业规划
一、 城市副中心概念及发展动因
二、 城市副中心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城市副中心规划要点
复习与思考题
第十五章科技园区与综合产业园区规划: 案例分析
及时节科技园区规划原则
一、 科技园区的兴起与定义
二、 科技园区规划的理论基
三、 科技园区和入园企业的主要类型
四、 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
五、 科技园区与城市和产业链的结合
六、 科技园区规划要点
第二节综合园区规划
一、 综合园区的概念及其发展
二、 综合园区规划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案例分析
一、 园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 主导产业、生产要素支撑与园区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带
三、 产业功能区的组团设计
四、 园区大规划落实的关键
复习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书质量很好,包装不错,是正版!
适合城规的孩子们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