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程序与实体的互动中研究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及相关问题,作者认为在对抗制诉讼模式下,刑事证明责任应建立"争点形成责任一疑点排除责任"的动态证明责任框架。即诉讼启动时争点形成责任由检察官承担,诉讼推进过程中,争点形成责任便可能来回转移,而疑点排除责任却始终由检察官承担。在确立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本书运用"争点形成一疑点排除"的分析框架,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犯罪类型的主观、客观方面的具体证明责任进行分析研究,对一些程序性问题、证据能力问题的证明责任分配进行了探讨。作者同时认为,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刑事推定制度,确立并适用刑事推定。
本书应用实证调查和比较、综合、分析及可行性论证等多种方法,对刑事证明责任的一些重要问题做了有个人见解的深入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也是我国目前关于刑事证明责任理论的及时部专著。
黄维智,男,四川内江人,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2004),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2004.11-2006.9)。现任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法学》(英文版)、《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学》等杂志上发表论
及时编 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理论比较考察
及时章 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的复合概念
及时节 英美法系的刑事证明责任概念界定——以美、英两国为中心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刑事证明责任概念界定——以德国为范例的分析
第三节 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概念的关系
第四节 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概念差异成因分析
第二章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理论
及时节 证明责任规范的实质——克服真伪不明
第二节 证明责任分配的几种理论
第三节 无罪推定原则下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
第三章 证据责任转移与具体分配
及时节 证据责任转移问题
第二节 被告提供证据责任的类型
第四章 程序事实的证明责任——以非法证据的证明为例
及时节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分配的立法考察
第二节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基
第五章 公诉标准与定罪标准
及时节 公诉标准
第二节 定罪标准
第六章 刑事推定
及时节 推定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节 刑事推定的发展趋势
第二编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理论回顾与重构
第七章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及时节 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概念问题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中的证明主体问题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中的证明对象问题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中的证明标准问题
第八章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
及时节 无罪推定原则
第二节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第三节 有利于被告原则
第九章 刑事证明责任中的分配原则
及时节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检察官的争点形成责任
第三节 被告的疑点形成责任
第四节 检察官的疑点排除责任
第十章 程序法上检察官的疑点排除责任——以建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例
及时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价值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构中的价值冲突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构中的价值抉择模式
第四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构中的价值抉择
第五节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中的特殊证明方法——刑事推定
及时节 再论推定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节 我国刑事推定及发展
第三编 刑事证明责任中的特殊分配问题
第十二章 贿赂推定在职务犯罪中的运用
及时节 贿赂推定的特性
第二节 贿赂推定在我国的运用研究
第十三章 财产型职务犯罪中证明对象的范围问题
及时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赃款去向在实体法上的定位及在程序法上的影响
第三节 赃款去向该由谁证明?——对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证明责任规定的检讨
第十四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问题
及时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沿革及法理基
第二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第三节 关于该罪的证明责任问题
第十五章 奸淫幼女罪中"明知"的证明问题
及时节 关于"幼女"的确定标准及年龄规定
第二节 奸淫幼女罪是否应以"明知"为条件
第三节 对奸淫幼女案的个案处理
第十六章 必须作证的例外——贿赂犯罪中的"强制作证"与"罪行豁免"
及时节 打击贿赂犯罪的两难问题
第二节 国外在惩治贿赂犯罪中的举措——强制作证与刑事免责
第三节 "强制作证"与"刑事免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第十七章 无须证明的犯罪——藐视法庭案件的法官直判
及时节 庭上案件法官直判的许容性
第二节 庭上案件法官直判的法律界限
第三节 法庭尊严(法官)不可动摇原则——藐视法庭罪的法理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