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是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为德语区读者撰写的一本中国文化导入读本,在德文图书市场备受读者关注,作者应邀多次修订并再版。在本书中,作者立足传统与现代,揭示了中德民众看待对方国家的不同,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包括语言、文字及哲学思想史)、国情地貌、历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及现代政治状况等。
卜松山(Karl Heinz Pohl),1945年出生于德国萨尔州的萨尔路易(距马克思故乡特里尔不远),世界著名汉学家。先后求学于德国汉堡大学、波恩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攻汉学、日本学、艺术史等专业。1987年至1992年任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文学与哲学教授,自1992年起执教于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曾任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语言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知名汉学家。2002年起任特里尔哲学研究院主席,同时兼任特里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与特里尔欧亚协会主席。多次应邀赴中国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讲学交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史、伦理学与中国近现代美学,中西跨文化交际与对话。 张伟(张伟城):生于20世纪70年代,祖籍湖北赤壁。先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传媒学博士,汉学与传媒学硕士,副教授。曾在湖北日报社、新华社湖北分社所属报刊任记者、编辑、周刊主编,德国《华商报》、《莱茵通讯》等撰稿人。2011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与特里尔大学博士毕业生奖,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师。2012年起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2013年任湖北省恩施市科技副市长。研究领域为公共领域、媒体、跨文化传播。
第三次增订版序/1
再版序/5
序 言/9
及时章 文化/1
及时节 文化理解与跨文化理解/1
第二节 性格、身份及“他者形象”/7
第二章 国情素描:地理、人口及语言/24
第三章 历史/31
及时节 开初至20世纪/31
第二节 1840~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3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44
第四章 价值体系:“主流传统”/57
及时节 阴阳思想及五行/59
第二节 儒家/70
题外话 儒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80
第三节 道家/97
第四节 佛教(禅宗)/124
第五节 新儒家/129
第六节 “平民传统”/133
题外话 道家、阴阳学说及性态度/138
第五章 社会与个人/144
及时节 等级/145
第二节 和谐/147
第三节 关系/149
第四节 单位、户口与公民社会/152
第五节 法制观念/156
第六章 行为方式/166
及时节 客套/166
第二节 面子/173
第三节 礼仪/177
第四节 交际/180
第五节 学习/184
第六节 经济领域的谈判及策略思维/187
第七章 跨文化的敏感性/200
参考文献/205
作者简介/210
译者简介/211
外观良好
好
好
好
不多说,好东西
从外国人眼里看中国。
前一百页就够了。陈来试图将文化与政治的分开和由中西之分转变至古今之别,以期用文化的保守主义达成儒家与现代化的和解,很好,不过似乎没解决几个问题:1、理论上与实践上,儒学与现代化有相容之可能吗?2、在商业至上的市场面前儒家的规范引导作用是否一厢情愿,有无一套具体的可供实际操作的方案?3、一味用文化保守主义以抵消20世纪文化激进主义之负面影响,会不会同样滑向政治层面,最终阻碍政治改革进程?
很不错的作品,西方的视角
好的书,不错。
很好的,喜欢
很好===
值得阅读的书
本书原是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为德语区读者撰写的一本中国文化导入读本,在德文图书市场备受读者关注,作者应邀多次修订并再版。在本书中,作者立足传统与现代,揭示了中德民众看待对方国家的不同,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包括语言、文字及哲学思想史)、国情地貌、历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及现代政治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