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凯恩斯经济学新进展追踪评析》较为详细地追踪、梳理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后凯恩斯经济学近年来的若干主要学术进展,包括该学派的整体发展与演变态势以及在方法论、消费理论、分配理论、货币理论、国际经济理论、转轨理论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较为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这些学术新进展与当代其他经济思想流派发展的关系及其对于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前言 深化对非主流经济学研究,促进中国经济学繁荣发展
第1章 后凯恩斯学派经济思想综述
1.1 后凯恩斯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1.2 后凯恩斯学派的思想渊源
1.3 后凯恩斯学派的若干重要特征
1.4 后凯恩斯学派在当代经济学中的地位
第2章 后凯恩斯学派方法论思想及其新发展
2.1 以往的研究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2.1.1 研究方法的共同特征
2.1.2 研究方法的若干差异
2.2 近年来关于方法论原则的新探讨
2.2.1 阐明统一方法论原则的必要性
2.2.2 提出非遍历的世界观
2.2.3 将批判实在论作为基本方法论原则
2.2.4 关于巴比伦思想模式的探讨
2.2.5 关于方法论的其他研究和探讨
2.3 对后凯恩斯学派方法论的分析与评价
第3章 后凯恩斯学派的消费理论研究新发展
3.1 对新古典消费理论的进一步系统批判
3.1.1 关于研究方法的系统清理
3.1.2 对于若干基本定理的质疑与否定
3.2 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原理
3.2.1 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基本特征
3.2.2 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若干主要原理
3.2.3 心理门槛与价格刚性: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一个应用
3.3 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学术价值与创新意义
第4章 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及其新进展
4.1 以往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
4.1.1 对新古典分配理论的批判
4.1.2 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4.1.3 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主要特征
4.2 近年来分配理论的若干新进展
4.2.1 提出新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4.2.2 明确地将阶级冲突因素纳入收入分配理论
4.2.3 关于新卡莱斯基分配模型的探讨
4.2.4 关于帕西内蒂定理一般适用性的进一步探讨
4.2.5 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若干经验研究
4.3 对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简要评析
第5章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及其新进展
5.1 后凯恩斯学派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5.1.1 关于货币的本质
5.1.2 关于货币的职能
5.1.3 内生的货币供给理论
5.1.4 关于利率决定问题
5.1.5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5.2 后凯恩斯学派货币理论的若干重要特征
5.2.1 强调不确定性的概念并坚持有效需求原理
5.2.2 强调基础利率的外生性并拒绝自然利率概念
5.2.3 强调非中性货币原理并克服传统理论的"二分法"
5.3 适应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的新发展
5.3.1 适应主义方法对信用货币创造过程的新解读
5.3.2 结构主义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流动性偏好理论充分融合
5.3.3 适应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图示综合说明
5.3.4 简要的结语
5.4 后凯恩斯学派货币理论对"新共识"宏观经济学的批判
5.4.1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5.4.2 后凯恩斯学派对"新共识"理论政策规则的替代
5.4.3 后凯恩斯学派对"新共识"理论的理论模型替代
5.5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模型化新进展
5.5.1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模型化的发展历程
5.5.2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模型化的近期成果
5.5.3 简要的结语
5.6 后凯恩斯学派货币理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第6章 后凯恩斯学派的国际经济理论研究
6.1 对流行的国际经济理论的批判与关于国际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
6.1.1 对流行的国际经济理论的批判
6.1.2 关于国际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
6.2 关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的若干成果
6.2.1 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
6.2.2 开放经济下的卡莱斯基宏观模型
6.3 关于国际金融问题研究的若干进展
6.3.1 关于国际流动性偏好与国际信贷创造的理论探讨
6.3.2 关于国际货币改革的若干设想
6.3.3 关于汇率等问题的若干研究
6.4 对后凯恩斯学派国际经济理论的简要评析
第7章 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研究
7.1 重新解读转轨:后凯恩斯学派的新视角
7.1.1 转轨研究中新古典模式的盛行与反思
7.1.2 后凯恩斯学派对新古典转轨理论的批判
7.1.3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
7.2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7.2.1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的基本框架
7.2.2 关于所有制与企业体制的改革
7.2.3 关于价格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构
7.2.4 关于就业体制改革与促进充分就业问题
7.2.5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
7.3 后凯恩斯学派体制转轨的方案设计与操作思路
7.3.1 坚持经济效率与经济稳定的统
7.3.2 强调转轨战略与政策措施的协同配套
7.3.3 充分发挥政府规制政策的作用
7.3.4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7.4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7.4.1 理论启示意义
7.4.2 实际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这场革命固然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它却含有缺陷。首先,它仅仅限于宏观经济学领域,而几乎没有触动传统经济学的微观理论体系。其次,就宏观方面而言,它的着眼点基本上限于经济活动的短期,而缺乏关于经济运行过程的长期分析。这种情况表明,凯恩斯革命是不彻底的,他的宏观经济学需要进一步发展,即确立新的微观分析基础并拓展宏观动态经济分析。M.卡莱斯基、R.哈罗德、E.多马等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行了这方面的重要理论工作。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伴随着凯恩斯经济学的声誉日隆,以及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出现失业减少、经济复苏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景气局面,客观上便把如何使凯恩斯经济学向长期化、动态化发展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于是,便出现了凯恩斯主义者发展凯恩斯经济思想、研究长期动态理论的热潮。
但是,凯恩斯主义者在如何发展凯恩斯经济学、使其长期化和动态化的问题上,产牛了严重分歧,基本上形成了两大学术派别。以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洛、旦·帕廷金等人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热衷于把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结合,力图在马歇尔所完成的新占典微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资本与增长理沦,建构凯恩斯主义长期动态理论体系。这即是所谓"新占典综合"的基本含义与发展思路。由于这一派学者最初大多集中于美国,故他们又被称为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另…方面,以琼·罗宾逊夫人、尼古拉斯,卡尔多等人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则坚决反对重新起用新古典学说来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做法,认为这是对凯恩斯革命的背离。
……
这个商品不错~
很好
很好,不错!
帮别人买的书,厚厚一本,看起来印刷质量还可以的。
书刚到手 还没看 不过质量确实挺好 肯定是正版的 这个书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介绍 挺想看看的 应该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