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图书
人气:50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

探索的途程——中国美术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中国的美术考古,根植于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对中国田野考古的历史回顾,总会引致许多令人痛苦的往事,我们的叙述还得从本世纪初开始。 当人类历史刚迈进20世纪,古老中国...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文物考古>美术考古  
  • 作者:[杨泓]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102066363
  •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
  • 印刷时间:2015-06-20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论述20世纪中国美术考古成就的重要著作!对从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科学田野考古起,到20世纪晚期的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时间为经,不同专题资料为纬,巧妙交织,作了翔实的梳理与论述,填补了过去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误读,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借鉴价值,是美术史研究的一部信史和入门的重要参考书。400多幅彩色图像,图文对照,可读性强。

编辑推荐

400余幅出土遗物和遗迹彩图,配以脉络有承的简洁文字,清晰呈现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文明之精华,是一本可读可观的经典美术文化读本。

继郭沫若译米海里司《美术考古一世纪》后,论述20 世纪中国美术考古成就的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杨泓,男,满族。1935年生于北京市。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毕业。自195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现担任《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并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自1958年在《文物参考资料》(现《文物》)《高句丽壁画石墓》以来,迄今已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等。并与李力合著《华夏之美——中国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和《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

目录

目录

代前言 探索的途程——中国美术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上编

一 曙光初照——史前美术考古

1 旧石器时代的发现

2 新石器时代陶艺篇之

3 新石器时代陶艺篇之二

4 史前绘画与雕塑

5 史前玉器及其他

二 铜艺之光——青铜时代美术考古

1 早期青铜艺术萌芽

2 商、西周青铜艺术

3 东周青铜艺术

4 先秦美术考古玉雕篇

5 先秦美术考古绘画篇

三 鸿鹄高飞——秦汉美术考古

1 秦代美术考古

2 汉代美术考古雕塑篇

3 汉代美术考古绘画篇

4 汉代考古发现的实用美术品

四 继往开来——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

1 孙吴美术考古

2 汉魏时期佛教造型艺术品

3 东晋南朝美术考古绘画篇

4 鲜卑美术考古资料演变的轨迹

5 北朝美术考古壁画篇

6 丝路引入的西方美术品

五 盛世新声——隋唐美术考古

1 隋唐美术考古雕塑篇

2 隋唐美术考古绘画篇

3 隋唐金银工艺

下编

一 俑的世界——中国独特的明器艺术

1 俑的出现和东周俑的艺术特征

2 秦俑艺术特征

3 西汉俑的艺术特征

4 东汉魏晋俑的演变和艺术特征

5 南北朝俑群的演变和艺术特征

6 隋唐俑的演变和艺术特征

7 五代至明清俑群艺术特征

二 瓷艺春秋——古代瓷器的考古发现

1 考古发掘获得的商周原始瓷器

2 汉代瓷器和窑

3 江南六朝青瓷和北方青瓷

4 隋唐瓷的考古发现

5 宋瓷和辽、西夏瓷的考古发现

三 家具经纬——古代家具的演变与造型

1 史前至魏晋家具的演变

2 东晋至北宋家具的演变

附 叩索禅林——中国石窟寺研究四十年

1 研究概述

2 及时阶段(1949年~1966年)

3 第二阶段(1966年~90年代

附录一 漫话中国古代雕塑

附录二 中国古代壁画略说后记重印后记

在线预览

谈起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和发掘中获得的史前美术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图案多变的彩陶。这种陶器上的彩饰,是绘在未烧的陶坯上的,经过入窑焙烧以后,彩纹鲜明而不易脱落,可长久保持其艺术风貌。说起来也很巧,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品,最早被近人发现的也恰恰是史前彩陶。

事情要追溯到1921年,瑞典学者发掘了河南渑池县城北的仰韶村遗址,首次出土了具有特色的史前彩陶,并将这处以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接着又在甘青地区寻觅到史前彩陶的踪迹,此后几年陆续在洮河、湟水流域调查发掘了另一些古文化遗址(后来知道其中除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铜石并用时代的遗址),获得了大量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时期的史前彩陶器,囿于当时对资料认识的局限,推断出今日已证明并不正确的由西向东发展的分期和年代序列1。在那一时期,人们常对所有的史前彩陶笼统地加上"彩陶文化"的名称。

在仰韶村遗址被发现的7年以后,中国学者又在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了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将其正式命名为"龙山文化"2。在那一时期,又有人与"彩陶文化"相对给予这类遗存"黑陶文化"的名称。这样一来,使得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少人都笼统地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就存在"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两大系统,直到50年代新石器时代田野考古不断获得新成果、新的考古学文化不断被发现以后,这种看法才被打破。在1959年召开的关于编写"十年考古"的座谈会以后,考古学者对考古学上文化定名问题有了共同的认定,改变了如"黑陶文化"这类不科学的命名,当时指出"如果不论时间、地点和其他一切条件,只要有了彩陶片,便都属于同一文化,这样便失去了`文化`的原有意义"3。自此以后,含混而容易误解的"彩陶文化"、"黑陶文化"不再被人们所使用。同时对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析研究,由于半坡和庙底沟两处遗址的发掘所获丰硕成果,得以更深入开展。

媒体评论

杨泓著《美术考古半世纪》是在郭沫若译(德)米海里司《美术考古一世纪》后,论述20世纪中国美术考古成就的重要著作。

作者杨泓为博学的考古学者,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美术、军事卷和《中国美术史》等书的编著工作。

郭沫若1946年译《美术考古一世纪》时,曾慨叹"中国的考古发现可惜现在还寂寥得很",而一部的美术史若缺少了中国人的努力,就构不成一个整体。而嗣后的岁月,中国考古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重大考古新发现,改写了中国古代美术史。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对从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科学田野考古起,到20世纪晚期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作了翔实的梳理和论述,填补了过去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误读,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借鉴价值,是美术史研究的一部信史和入门的重要参考书。新版对内容略有增删,增加了400多幅彩色图像,图文对照,益增可读性。

在我国考古发掘的田野资料空前丰富,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级学科。面对全新生动、充满魅力、甚至有些神秘的考古资料,学者审视、研究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丰富认知。 杨泓著《美术考古半世纪》是在郭沫若译(德)米海里司《美术考古一世纪》后,论述20世纪中国美术考古成就的重要著作。

作者杨泓为博学的考古学者,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美术、军事卷和《中国美术史》等书的编著工作。

郭沫若1946年译《美术考古一世纪》时,曾慨叹"中国的考古发现可惜现在还寂寥得很",而一部的美术史若缺少了中国人的努力,就构不成一个整体。而嗣后的岁月,中国考古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重大考古新发现,改写了中国古代美术史。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对从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科学田野考古起,到20世纪晚期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作了翔实的梳理和论述,填补了过去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误读,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借鉴价值,是美术史研究的一部信史和入门的重要参考书。新版对内容略有增删,增加了400多幅彩色图像,图文对照,益增可读性。

——美术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李松

在我国考古发掘的田野资料空前丰富,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级学科。面对全新生动、充满魅力、甚至有些神秘的考古资料,学者审视、研究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丰富认知。

杨泓先生的《美术考古半世纪》,依据丰富的考古资料给我们讲述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光辉轨迹。半坡鱼纹彩陶、红山玉龙、殷墟鴞尊、汉代铜马、唐墓壁画等等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然而它们在中华文明演进的星河中在哪里闪光?这些明珠如何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给予科学的定位?再版《美术考古半世纪》一书以缜密的逻辑、图文并茂叙述,娓娓解读了考古资料。同时,让读者感受到考古学新的分支学科——中国美术考古学的架构。

全书以轻松笔触点化考古资料的艰涩,以时间的经线与不同专题资料的纬线巧妙交织,可谓拈重若轻,独辟蹊径。值得考古资料的研究者、美术考古的关注者、古代艺术品的爱好者一卷在手,慢酌细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汉唐研究室主任 朱岩石

汪家明-人民美术出版社 社长-2015`书香中国`上海周八月好书大推荐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08-30)

2015年8月 中国好书榜·艺术类

2015年"中版好书榜"第五期(文学艺术)

启航无间书道-一周七本书(2015-09-05)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经典之作,内容丰富,体例宏大

2016-04-22 10:46: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杨泓先生

2016-04-29 06:57:47
来自jackies**的评论:

介绍相关情况很详细,了解了很多知识。

2016-05-22 16:48:18
来自请叫我**的评论:

这一本书非常的好,内容很详实,值得仔细读一读,思路也很开阔,学术功力很扎实

2016-06-19 22:18: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棒

2016-08-13 12:26:0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nice

2016-09-13 07:56: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可以!

2016-11-05 09:09:02
来自longyue**的评论:

增长知识

2016-12-02 12:43:54
来自饮***(**的评论:

书很好,值得一读,好评!

2017-04-07 18:10:25
来自r***6(**的评论:

内容翔实,专业度高

2017-04-13 21:52:00
来自d***g(**的评论:

很好很好很好

2017-04-29 16:00:14
来自d***g(**的评论: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2017-06-02 14:58:38
来自地***(**的评论:

太好了,谢谢

2017-06-30 16:07: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宝贝很好的

2017-07-06 06:51:5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很好。包装用一塑料袋,都破了,太马虎了。

2017-07-13 14:33:20
来自青灯古**的评论:

增订版,加了图片,好

2017-10-04 10:00: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收到,感觉还行

2017-10-20 07:25: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难得的好书!

2017-10-30 22:15:06
来自zfpvk08**的评论:

Satisfied

2017-11-01 07:50:49
来自杨枝雨**的评论:

品质不错 可读性强 内容扎实

2017-11-06 18:09: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杨泓的书很棒

2017-11-12 21:13:39
来自涛风海**的评论:

书籍非常不错

2017-11-14 12:13:4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印刷装帧不错,但内容太旧了,而且流水账。知道作者是社科院的资深学者,但是这本书真的没什么特别的亮点,几十年前的旧书拿来卖还卖这么贵,买了用处不大。

2017-07-20 13:12:01
来自1219雅**的评论:

比起这本,觉得扬之水老师孙机的那本仰观集写的更加深入…

2016-06-18 01:06:5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了解古老文化的一部很好的学术著作。值得珍藏和拥有。

2017-07-13 12:51:11
来自ousq**的评论: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 图文并茂,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以及祖先的聪明才智,若非因被少数民族统治下实施愚民政策,扼杀和禁箇了人们的思想,我国可能就不会被辱百年。多上图,让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2017-10-04 23:08:38
来自1***猫(**的评论:

这是考古学家杨泓先生的一部巨著,是了解和研究中国美术考古的重要著作。尤其是关于俑和瓷器的流变,读者可以从此书中把握基本的脉络。

2017-03-16 08:21:24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