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杨宪益画传以画传的形式收录了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在生活中,以及事业上重要时刻所留下的珍贵照片。
逝者如斯:杨宪益画传中还包括了部分书信等重要手迹。逝者如斯:杨宪益画传通过直观的图片形式让读者了解到杨宪益先生作为一名翻译大家的严谨、坎坷,同时又充满魅力的人生轨迹。
纪念杨宪益先生诞辰百年丛书——逝者如斯: 杨宪益画传
他既刚直不阿、思想独立,又幽默诙谐、享乐生活,是一位纯粹的绅士……
一本画传,一种缅怀,一份感动,一份难忘。走进杨宪益,了解他的非凡人生。
画上的杨宪益,多了一分仙风道骨;多了一分时代的沧桑;多了一分文字难以描绘的空灵;多了一分大师的气质。
纪念杨宪益先生诞辰百年丛书
这套丛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妹妹杨苡女士,以及著名画家、作家、杨宪益先生的外甥女赵蘅女士主编,共分《魂兮归来》《宪益舅舅百岁祭》《逝者如斯——杨宪益画传》《去日苦多》《五味人生——杨宪益传》《金丝小巷忘年交》六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记录并展现了杨宪益先生沧桑坎坷的一生:丛书除完整地收录了杨宪益先生生前的译余作品外,还从妹妹杨苡、外甥女赵蘅,以及好友范玮丽的视角出发,展现了杨宪益先生在公众视野之外真实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书中还公开了大量展示杨宪益先生生平事迹的照片,以及图片资料,许多珍贵的手迹都是首度公开出版,具有极强的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
魂兮归来》
宪益舅舅百岁祭》
逝者如斯——杨宪益画传》
去日苦多》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金丝小巷忘年交》
杨苡,杨宪益的妹妹,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呼啸山庄》等。
赵蘅,作家、画家,杨宪益的外甥女。作品有《豆油灯》等。
天津01
愿得身化雪,为世掩阴霾
1915年-1934年
牛津21
我今闻之丁当声
1934年·春-1940年·夏
重庆45
位卑未敢忘忧国
1940年·秋-1941年·夏
贵阳——成都53
西南轰炸层云黑
1941年·秋-1942年
重庆——北碚61
从此津门无故人
1943年1月-1946年·夏
南京·北京77
红旗影里听腰鼓
1946年·夏-1952年·夏
北京·八宝坑97
鸟鸣花开总艰难
1958年-1960年
牢狱之灾111
问君归期未有期
1968年4月-1972年5月
北京·新篇章125
历尽风霜鄂未残
1972年5月-1993年
北京·百万庄·友谊宾馆颐园163
从来银汉隔双星
1993年-2000年3月28日
北京·小金丝胡同6号173
独身宛转随娇女
2001年3月4日-2009年10月10日
北京·小金丝胡同·西坝河227
癌妖何足畏,臣脑早如冰
2001年4月-2009年11月23日
送别233
故人星散绝云霄
2009年10月10日-2009年11月23日
编后记251
附:杨宪益自书《年谱》手迹257
编后记 赵 蘅
要将一位非凡的百岁老人的传奇一生用影像重现谈何容易。二十世纪沧桑,风云人物涌现,大事件,大动荡,群星灿烂。唯有素有白虎星照命之称的杨宪益承接了祖辈的潇洒基因,不在意留存旧物,即使有时是出于无奈。这给编撰他的画传带来不小的困难。
画传的图片来源有上海图书馆,杨宪益的两个女儿杨荧、杨炽的提供,本人陪伴老人晚年随时随地拍摄的,还有我母亲、弟弟、朋友们多年积攒的。
尽管我知道我们所掌握的对于一百年只是凤毛麟角,特别是早期的珍贵痕迹,留学期间的游历,战争中的印记,可以猜想1946年在嘉陵江上起火的那艘木船,一定毁掉了大量的杨宪益和戴乃迭青春幸福的见证!
还如杨宪益在自传里写的:"我发现,要开列一份当时我阅读过许多作品的书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指的当时是在他的青少年时期,近日姨妈和我聊起他们兄妹仨小时买书的趣事,身为长兄的杨宪益才十几岁,判断自己和妹妹们哪本书值得买的眼光已很成熟。遗憾的是,在他读过的浩瀚书目里我们只找到一本《三剑客》书影,而且还是另外的版本。
安璐用老人自传原文串起的思路开启了编撰这本厚重的画传的序幕。她给我看之前,搜集了不少相关资料让我惊喜,它们展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画卷已形成本书的雏形。在感叹现代互联网如此便利之后,借此我感谢那些幕后不知名的有心学人。
我赞同用地点变更来捋顺老人一世,共分天津、牛津、重庆,贵阳和成都因多次往返,归于一个章节,然后是重庆北碚,北碚是国立编译馆的所在地,也是杨戴二人译界生涯正式开始地。往下是南京,在北京居住最久,荣誉和灾难并存,也按地点分了几个标题:百万庄、八宝坑、半步桥百万庄、友谊宾馆颐园、小金丝胡同、西坝河煤炭总医院,八宝山也是为老人送别之地。每一部分我们均选了杨宪益的打油诗句为开章,更具时代特征又和事件契合。每一段引言的摘选起到引导和归纳作用。
鉴于杨宪益自传只写到1990年为止,故后二十年的文字叙述,变成我本人的书摘,即由及时人称转为第三人称。这样既要和上文衔接,又要符合画传本人的实情及风格,我颇费了心思。 编后记 赵 蘅
要将一位非凡的百岁老人的传奇一生用影像重现谈何容易。二十世纪沧桑,风云人物涌现,大事件,大动荡,群星灿烂。唯有素有白虎星照命之称的杨宪益承接了祖辈的潇洒基因,不在意留存旧物,即使有时是出于无奈。这给编撰他的画传带来不小的困难。
画传的图片来源有上海图书馆,杨宪益的两个女儿杨荧、杨炽的提供,本人陪伴老人晚年随时随地拍摄的,还有我母亲、弟弟、朋友们多年积攒的。
尽管我知道我们所掌握的对于一百年只是凤毛麟角,特别是早期的珍贵痕迹,留学期间的游历,战争中的印记,可以猜想1946年在嘉陵江上起火的那艘木船,一定毁掉了大量的杨宪益和戴乃迭青春幸福的见证!
还如杨宪益在自传里写的:"我发现,要开列一份当时我阅读过许多作品的书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指的当时是在他的青少年时期,近日姨妈和我聊起他们兄妹仨 小时买书的趣事,身为长兄的杨宪益才十几岁,判断自己和妹妹们哪本书值得买的眼光已很成熟。遗憾的是,在他读过的浩瀚书目里我们只找到一本《三剑客》书 影,而且还是另外的版本。
安璐用老人自传原文串起的思路开启了编撰这本厚重的画传的序幕。她给我看之前,搜集了不少相关资料让我惊喜,它们展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画卷已形成本书的雏形。在感叹现代互联网如此便利之后,借此我感谢那些幕后不知名的有心学人。
我赞同用地点变更来捋顺老人一世,共分天津、牛津、重庆,贵阳和成都因多次往返,归于一个章节,然后是重庆北碚,北碚是国立编译馆的 所在地,也是杨戴二人译界生涯正式开始地。往下是南京,在北京居住最久,荣誉和灾难并存,也按地点分了几个标题:百万庄、八宝坑、半步 桥百万庄、友谊宾馆颐园、小金丝胡同、西坝河煤炭总医院,八宝山也是为老人送别之地。每一部分我们均选了杨宪益的打油诗句为开 章,更具时代特征又和事件契合。每一段引言的摘选起到引导和归纳作用。
鉴于杨宪益自传只写到1990年为止,故后二十年的文字叙述,变成我本人的书摘,即由及时人称转为第三人称。这样既要和上文衔接,又要符合画传本人的实情及风格,我颇费了心思。
情况尾声里我们特设了北京的香花槐和牛津的樱桃树画面遥相呼应,赋予其象征意义。选用了几张老人孙子辈的幸福照片,彰显生命延续的力量。
难忘初冬那段日子,我们三个老少女辈流水作业的操作,让我的小屋犹如一个小小的编辑部。小友华丽负责录入我挑选书写的自传文字和图片说明,我和安璐边研究边 调版。那些天北京召开APEC会议,天空蔚蓝阳光充足,然而我们日以继夜的工作无暇去享受。有几晚,安璐回住地都要赶不上车了,我笑她乘的是法国影片《最 后一班地铁》。有24小时我们实在忙不过来,需要华丽晚上来一起加班,她只能把小儿带来了。二年级小学生曹尔,坐在沙发上乖乖地捧着书看,不打搅妈妈的工作, 直到困得不行。
完稿后我捧书稿去小金丝胡同请表妹审看,按她的意见改了几处。我又专程南下赴宁去找我妈校对,天津时期的老照片,时间地点人物,只有亲历者才能说得清。何况老太太记性超好,她挑出的遗漏瑕疵,我记录了好几页纸。
远隔重洋的范玮丽及时发来希尔达提供的她的胞妹年轻美丽照片,人民日报出版社陈志明倾囊相助,将他编书用的杨宪益其他书籍的资料全支援了我。
傅靖生多年来为老人拍摄了大量超清晰的肖像,以他摄影师敏锐眼力,捕捉下许多难能可贵的神情瞬间。他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最敏感时期能够不避嫌常去看望老人,检验了他不会因为生活格局变更而失去良知。
杨宪益百年诞辰纪念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对推荐人百花博学编辑高艳华表示深深的感谢!
编辑的过程,等于重温了那许许多多充满亲情和友爱的感人场面,对杨宪益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洋溢在大家的脸上,这份情谊是无价的。
我要说:八方援助加上我们自己的执着固然是成书的必要条件,杨宪益的良知伟大和人格魅力,才是我们努力编撰这本老人百岁画传的较大动力!
写于2014年12月1日北京严寒中
新华网:从牛津到北京,从先秦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从编译馆到外文出版社,这对伉俪合译的中英文名著不下百余种,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堪称翻译工作者典范。
南方人物周刊:杨宪益可以说是的士大夫、洋博士兼革命。
人民日报:杨宪益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值得尊重的大师。
真好 太好了 值得珍藏
东西好,服务好,性价比高!
书已收到。外包装非常好。书也好,在当当上买书还是很放心的。
非常喜欢。很满意。送货快。
我早就想买这本书了我早就想买这本书了。这次搞活动真的很好。一起购买可以省掉一笔费用。很好的活动。。这次搞活动真我早就想买这本书了。这次搞活动真的很好。一起购买可以省掉一笔费用。很好的活动的很好。一起购买可以省掉一笔费用。很好的活动。
非常喜欢,很有质感,值得品味!
书很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