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清钱王图书
人气:39

大清钱王

前言:世人只知胡雪岩,岂道云南有王炽前言:世人只知胡雪岩,岂道云南有王炽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
  • 所属分类:图书 >小说>中国当代小说   图书 >小说>财经  
  • 作者:[萧盛]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9616664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3
  • 印刷时间:--
  • 版次:--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却没有一人可与他相比,他被李鸿章誉为是清廷的国库,被老百姓称之为钱王,被《时代周刊》列为19世纪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不管是声誉、财富还是清廷的褒奖,都超越了红项商人胡雪岩,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一品红项商人王炽——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做起,而后在乱世中组织马帮,在中国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用他的机智和勇敢,在川滇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对待政商关系上他坚持“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法则,在生意场中他又秉承“人弃我取,人需我予”的理念,虽逢乱世,却如鱼得水,涉足各行各业,吃遍政商两界。

编辑推荐

1.继《民企教父沈万三》《红顶商人胡雪岩》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三代一品红顶商人 2.草根励志的榜样,马云、李嘉诚等经商理念深受其影响

作者简介

萧盛,本名尹宣韩,浙江宁波人,曾任北京某图书公司策划编辑、报纸编辑,现为中国之家网站创办人,自由撰稿人,已出版《大秦宣太后:芈氏传奇》、《兰陵王传》等历史作品。

目录

前 言 —— 世人只知胡雪岩,岂道云南有王炽 001

及时章 —— 有勇有谋,千两银子救了一座城 001

第二章 —— 亡命天涯,建马帮重整生意 015

第三章 —— 化危机为商机,广西州乱中取利 031

第四章 —— 再救弥勒乡,小商人散财救乡民 048

第五章 —— 效仿范蠡,王炽辞官从商 062

第六章 —— 献计救昆明,为谋利误害大将军 076

第七章 —— 走马帮诱敌,反入计中计 096

第八章 —— 初涉药材生意,茶马道遇险 118

第九章 —— 同行如仇敌,出狠招排斥异己 143

第十章 —— 重情重义,了恩怨春城斗法 162

第十一章 —— 为红颜雪恨,兄弟五人走西北 180

第十二章 —— 商帮纷争,贪图便宜起祸端 192

第十三章 —— 阳谋对阴谋,浑水摸鱼占商机 212

第十四章 —— 洋人暗中操盘,政商两界现危机 233

第十五章 —— 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显神通 250

第十六章 —— 四两拨千斤,巧解洋商大阴谋 266

第十七章 —— 空手套白狼,挪用军饷收军粮 286

第十八章 —— 同行相争,下套害人连环计 309

第十九章 —— 官商勾结,山西会馆耍阴谋 331

第二十章 —— 狱中遇高人,阔论人情官场商机 353

第二十一章 —— 茶市谋局,商界再起风云 372

在线预览

及时章 有勇有谋,千两银子救了一座城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的政治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洋人大批涌入,随之西洋的思想、文化、资金亦流入中国,他们想控制中国的经济,甚至欲以此渐渐地侵吞这个国家的疆域,从此之后,这个古老的国度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 这样一种状态好比是两位武林高手的生死对决,相互牵扯、抵制着,都欲拼尽全力想将对方压倒。而国与国的相斗,对老百姓来说却是极其痛苦,甚至是万般耻辱的,他们固然痛恨洋人的侵略,可更恨清廷的懦弱无能,带着这样的痛恨,国内百姓纷纷擎旗起义。在诸多的起义军中,规模较大、影响最深远的便是太平天国起义军。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仿若一股风潮,迅速刮遍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义军趁机跟进,举旗抗争,清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整个民族亦被推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 在云南省红河州北部的弥勒乡,因此处多山地,属于山高林密的丘陵地带,故当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西洋经济和文化的冲击时,这里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大部分的山民依旧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然而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是日午后,金顶山下的一处丛林里,埋伏着二十来个山匪,他们手里或提着钢刀,或捏着木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面的山道,神情肃然。领头的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看上去身子瘦小,许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缘故,脸色泛黄,看上去浑身上下没几两力气,但是他的目光却是炯炯有神,在目光转动之间甚至带着抹凶光。 不出多久,车声辚辚,从山道上走来一支马队,约有七八匹马,马背上都驮着货物,前后共有十五人护着,在中间的一匹马上插着一杆三角形的小旗子,上书“川中祥和号”等字。 丛林里埋伏的那年轻人眼里寒光一闪,苍黄的脸上泛起抹激动的红潮,正要起身冲下山去,突被后面的一人拉住,不由得回头轻喝道:“你做什么?” 拉他的是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长着一脸的络腮胡子,皱了皱眉头道:“姜兄弟,那是祥和号的货,是不是考虑一下再下手?” 年轻人怒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咱自己的地盘上,你这地头蛇反倒是先怕了!你要是不敢动手,回家给你婆娘暖坑去,我不会强拉着你!”说话间,挥了下刀,带着其他人冲下山去。中年人没办法,也只得咬咬牙跟着往下冲。 山下的马帮都是惯走江湖的老油子,这种事情见多了,也不怎么吃惊,一行人迅速散开,把马匹和货物围在了中间。领头的那马锅头(注:马帮领头人)是川中祥和号的老伙计,也是在茶马古道(注: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民间商贸道路,在这一带百姓的心中,西南的这条茶马古道无异于西北大漠上的丝绸之路)上走了一辈子的老江湖,名叫桂老西,虽有五十余岁的年纪,却依然老当益壮,精干得紧。他打眼望了下那些冲下来的山匪,把目光落在那领头的年轻人身上,双拳一抱道:“老夫是川中祥和号的桂老西,不知足下是哪座山上的好汉,不妨报上名来,交个朋友。” “川中祥和号,哟,这是大商号啊!”年轻人嘴上虽夸着对方,眼里却依然含着杀气,“我叫姜庚,并不是哪座山上的什么好汉,只是这弥勒乡十八寨(注:今弥勒县虹溪镇)的一个无名小卒而已,桂大哥真愿意与我交朋友?” 桂老西一看这姓姜的就不是个善茬儿,便笑道:“在这茶马道上行走,干的是拎着脑袋讨饭吃的行当,靠的是道上兄弟的情面,不然的话,有十个脑袋也没用,只要这位小兄弟愿意给个情面,我桂老西求之不得。” 姜庚把刀柄一转,抱拳道:“桂大哥这话说的在理啊,其实大家干的都是拎着脑袋讨饭吃的营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吧,只要桂大哥今日能给我们这些兄弟打发些烟酒钱,从此之后,只要是桂大哥的马队经过此地,我等绝不为难。” “好,小兄弟果然是爽快人!”桂老西回身从身后的一匹马上拿过个包袱,取出个钱袋子来,往姜庚丢了过去。 姜庚接过,两枚手指头一捏,便知里面是些碎银子,当下冷笑道:“桂大哥莫非是嫌我们这地方小,拿要饭的标准来打发兄弟?” “嫌少?”桂老西的脸色也是一沉,“小兄弟,你看我们这次运送的东西也不过是些土烟日杂货物,能值几个钱?而且这一路打点过来,这趟子生意怕已是赚不了钱了,望小兄弟包涵,下次有机会大哥再奉上,可好?” 桂老西嘴上虽在说好话,但脸色已经不怎么好看了。在这条道上行走,交情固然重要,可也不能一味的奉承讨好,不然的话让人骑到头上来,一辈子也休想混出头,必要的时候还得用拳头来说话。 姜庚看着桂老西的脸色,手一抬,又把钱袋子扔了回去。桂老西伸手接过,强笑道:“小兄弟不要这银子是什么意思?” “要货!”姜庚从牙缝里吐出这两个字后,刀头一迎,率众便杀了上去。 桂老西也不甘示弱,与姜庚斗作一团,喝道:“川中祥和号是魏老爷子的商号,他的货你也敢劫,胆子够大的啊!” 姜庚狞笑道:“在十八寨这地方,就是我姜庚的天下,皇帝老子来了也照劫不误!” 两方人马斗不许久,便分出胜负。桂老西的马帮虽说都是老江湖,但毕竟势单力薄,且姜庚的人个个都是好手,就将这批人连同货物都扣了下来,唯独桂老西一人逃脱。 姜庚十分高兴,让弟兄们收拾收拾,连人带货一起押回寨子里。那络腮胡中年人依旧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走到姜庚跟前说道:“姜兄弟……” 姜庚一看他那副嘴脸,怒从心起,喝道:“我说曾胡子,你又担心什么呀?” 别看这曾胡子长得粗糙了些,想得却要比姜庚深远:“祥和号在川蜀是响的商号,财大气粗,这批货拿是拿到手了,怕是很难吞下去。” 姜庚冷冷一笑:“刚才我跟你说过了,强龙不压地头蛇,我料定不出几天,那魏伯昌肯定带着银子来赎人。” 桂老西从金顶山逃出来后,一路往西北方向跑。走到天色将黑,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拿出干粮来吃。他一边吃一边寻思:这次祥和号所运的是丝绸、皮革和药材,将这些货物在这边脱手后,要再运些云南高山的普洱茶及山货回去,所以这一来一去就是上千两银子的大单子。现在不仅货丢了,连人都让山贼扣了去,要是两手空空回去,魏伯昌非把我生吞活剥了不可。 想到这儿,桂老西两道灰白的眉头一蹙,开始发愁了。 马帮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干的,自己组织马队,来回倒卖货物,相当于个体经营户,颇为自由,但也极为危险,毕竟这年头盗匪肆虐横行,单干的马帮若没什么靠山,很容易出事;另一种是跟人合作的马帮,相当于桂老西这样,有自己的马队,投靠个后台较硬的商号,行走时打出这商号的名头,路上的山匪大多会卖面子,多少打发一些钱财就可以一路畅行无阻了。 桂老西打着祥和号的牌子行走茶马道多年,基本没出过什么大事,这一回偏遇上个不怕死的主儿,着实把桂老西给难住了。 吃完干粮,桂老西思来想去,给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叫李耀庭,曾是个山贼,然其与一般的山贼不同。太平天国起义后,云南也爆发了杜文秀所率的回民起义,李耀庭为了乡民不遭荼毒,组织乡民抵挡起义军,后又与清军合作,屡战屡胜,在迤东道(注:云南东南部的行政区名,辖区约有曲靖、东川、澄江、昭通四府和镇雄、广西二州)一带威名赫赫,且此人与魏伯昌有些交情,若是他能出面,这事就好办了。 既想到了办法,桂老西就连夜赶去曲靖见李耀庭。 桂老西并没有见过李耀庭,这次跑去见他,凭的不过是魏伯昌的关系。到了地头,见到李耀庭时,桂老西顿时就傻了,原来这个名满滇南的大人物竟只有二十岁左右! 李耀庭听说桂老西是祥和号魏老爷子的人,就请他在客厅奉茶。此时再好的茶桂老西也是喝不进去,客套了两句后,就把此行的来意说了。 李耀庭一听,秀长的眉头一皱,满是书生气息的脸掠上了抹不自然的表情。桂老西见状,心里咯噔了一下。 李耀庭心里想的是,他现在充其量不过是个率领乡勇抵御起义军的头目,非官非民,身份很是微妙,虽说在军中有些威望,可也无法去管乡里的事情。再者听桂老西说那个叫姜庚的山匪很是凶悍,天王老子的面子都不卖,万一自己出面要不回来那批货,难不成要派兵去讨伐不成?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门外跑来个兵勇,对李耀庭耳语了两句。李耀庭一听,脸色变了一变。桂老西看在眼里,不由得起身问道:“怎么了?” 没想到李耀庭说道:“我陪你走一趟。” 李耀庭先是为难,现又答应得如此痛快,此等突兀的变化让桂老西着实捉摸不透。但转念一想,只要他答应了,这事就算成了,便问:“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事不宜迟,今晚便动身。” 桂老西闻言,彻底懵了,他显然没有跟上李耀庭态度变化的节奏,瞄了眼李耀庭的脸色,见他神态略有些紧张,觉得不太对劲——那货物毕竟不是他李耀庭的,如何显得比自己的还要紧张? 夜色中,在一块空地上站了几十排人,个个持枪擎刀,脸色肃穆,略带着股杀气。 桂老西虽走了一辈子江湖,但毕竟没见过这等阵仗,看得他心头突突直跳,心想这李耀庭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姜庚那二十来个山匪用得着派这么多兵吗?转首看了眼李耀庭,见他也是一脸的肃穆,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样子,就走上两步,悄声道:“李……李将军,那……那姜……” “我出兵不是为了你的那批货,但我们要去的地方正是弥勒乡。”站在兵勇面前的李耀庭脸色严峻,书生气淡了许多,连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你随我们走吧,到时候顺便把你的货要回来便是。” “那……那边出事了?”桂老西倒吸了口凉气,如果真的打起来,他的货还能找得回来?

弥勒乡十八寨里火把晃动,整个寨子灯火通明,且不时传来吆喝声,成年健壮的男人成群结队地往祠堂赶。 王家祠堂内,一位须发雪白的老阿公坐于上首,略见浑浊的眼扫了遍祠堂内的众人,沉声道:“那些个起义军反朝廷、反洋人,咱们管不着,可他们为了攻城掠地,居然打到弥勒乡来了。诸位想一下,只要起义军一来,清军就会来平叛,你来我往扰了咱们的生活不说,咱们种的庄稼也会被糟蹋,以后哪还有清静日子过?” “阿公说得在理,咱们十八寨不是谁想来就来的,他要是敢来,咱们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老阿公点了点头:“今晚招大伙儿来,就是这个意思,不管是官兵还是起义军,谁也休想来十八寨作乱。这样吧,今晚咱们就分派一下,守住寨子的各个入口。”言语间,往人群里巡视了一番问,“为何不见王阿四?” “据说是去弥勒乡了。” 老阿公吃惊地问:“哪儿乱他就往哪儿闯,这时候他去那边做什么?” “这小子精得很,数日前便收购了不少粮食,这时候去弥勒乡,估摸着是兜售粮食去了。” 老阿公抚须苦笑:“打起仗来,粮食自然会紧俏,可兵荒马乱的也危险得紧,这小子的胆子端是不小,拎着脑袋的买卖他居然也敢做!不等他了,我们来商量下由谁负责守卫。” “本来就不用等他!”老阿公话落间,姜庚嘴里咬着根草,摇摇晃晃地走进了祠堂,“十八寨有我姜庚在,怕什么?来一个打一个!” 老阿公抬起眼望了姜庚一眼:“起义军有上千号人,你有把握守得住?” 姜庚眼里寒星一闪,把嘴里的草吐在地上:“我有批火药放在家里,本想卖出去,既然有人来捣乱,那就不去卖钱了,招呼那些个龟孙子就是了。” 十八寨的人都知道,这小子天生就是个杀人的料,大家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放心了。老阿公道:“你既然有这好物什,那守寨的重任就托付给你了,寨子里的人随你指派。” 姜庚哈哈一笑:“阿公只管放心,起义军只要敢来,我保准炸得他们魂飞魄散!” 夜渐深了,沉沉的夜色笼罩着弥勒乡。 城内的百姓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生怕起义军突然间打进来,街上清静得连狗都见不到一只。 城外与城内却是两番景象,起义军兵临城下,有两千余众,个个手持大刀鸟枪,杀气冲天。 起义军主帅叫马如龙,只有二十四岁,却是个智勇双全的主儿,这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此人体形魁梧,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 单看起义军的气势,就让城楼上的清兵心里发怵,尽管他们拥有火枪和一门红夷大炮,心里却依然不踏实,站在城头上强自装出一副临危不乱的样子,实际上个个都胆战心惊。 事实上攻打此城,马如龙确实是十拿九稳的。弥勒乡并非什么大城,以他的作战经验来说,拿下这座城池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儿。 两千多义军在城门前肃立着,只有城内城外火把的燃烧声。所有人都以为马如龙会很快下令攻城,但他却迟迟没下达作战命令。 马如龙在等,他试图用这样的气势压垮清军,让乡绅马昭通出来投降。 这个时候,乡绅马昭通家里乱作了一锅粥。这位老爷子读了一辈子书,也考了一辈子科举,及至垂暮之年也未能考得一官半职,后来还是朝廷怜悯他,给他个管理弥勒乡的职权。虽说这乡绅的头衔属于非官非民,身份有些尴尬,但只要手里有权,不管这权有多大,多少还是可以捞些好处的。因此这些年来马昭通置办了些家产,倒也能安生度日。现在倒好,起义军一来,辛辛苦苦赚下的家产带又带不走,撇下家产逃命却又觉得不甘心,一时急得若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当口,来了一位少年人,生得副国字脸,再加上长着对浓眉大眼,颇是有些气概,见了马昭通就忙着请安。 马昭通见了这少年,连连叹气:“乱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还请什么安啊!” 少年人却是不慌不忙,往他的屋里打量了一番,见其家眷均在堂内,且个个都收拾了细软,便猜到了个大概,问道:“马老伯,您这是要走吗?” 马昭通又重重地叹了口气:“王四啊,你是有所不知,老夫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眼看着就要入土,现在舍家别里委实舍不得。可不走吧,又怕累及一家老小,一时委决难下。” 这王四便是十八寨老阿公提起之人,名炽,字兴斋,祖籍在应天府(今南京)柳树湾石门坎。其祖上曾是明朝开国年间的将领,后世代为官,到了王炽之父王勋业这一辈,家道早已衰弱,及至王勋业过世时,留下生母张氏、二妈姜氏以及四个孩子,家里更是窘迫不堪。那四个孩子其中三个相继病死,只剩下老四王炽继承了王家香火。 亏的是这王炽从小就生得聪明伶俐,十几岁辍学后,张氏卖掉了陪嫁过来的首饰,去给他学做生意。不想这小子天生就是块做生意的料儿,在乡里收购土布去外地卖,又从外地采购红糖、盐这些生活必需品回乡来卖,这样来回倒腾,没出几年就攒下了不少银子。 这一次他看到义军四起,就料定这仗一定会打到弥勒乡来,早早地便开始收购粮食,想借此大赚一笔。今日下午进城后,让雇工们把运进来的粮食安顿好,薄暮时分正要来找马昭通,谁曾想街上突然一阵大乱,说是起义军来围城了。 王炽跑到城门一看,果然城门已然关闭,心下暗暗叫苦,这会儿让起义军围在了城内,岂不是要与此城共存亡了吗? 心念转动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已然被困在城里了,那就按照原计划来做,先把这批粮食卖出去再说,好歹不白跑了这一趟。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马昭通居然想携家带眷逃跑,如此一来,他收购的这批粮食卖不出去,非得赔个血本无归不可。 王炽边试探着马昭通的口风,边在心里想着法子,见这老儿吓得面色如土,急得在屋里团团乱转,一时计上心来:“马老伯,这时候您逃是逃不出去了,如果您坐视起义军打进来,您这家产八成是保不住了。小侄倒是有一计,不知老伯愿不愿听?” 马昭通闻言,如同溺水抓到了救命稻草,忙问道:“何计啊,快些说来!” 王炽问道:“您家中可有现银?” 马昭通愣怔了一下:“应有几百两。” 王炽低眉想了一下,突然叹道:“可惜了!” 马昭通急了,抓住王四的肩膀道:“我的大侄儿,都到这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你是要急死老夫不成?” 王炽看了眼马昭通,说道:“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您现如今要是有千把两银子,都把它散出去,说是但能杀一人者,便赏一两银子。您老试想一下,到时全城百姓争先恐后地奋勇杀敌,那千把两银子便是千把个人头,起义军总共也就两千余人,一下子死伤过半,还不落荒而逃?” 马昭通听完,脸现红潮,颇是激动,但旋即又黯淡了下去:“这主意是好,可老夫一时着实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银啊!” 王炽朝马府的家眷们看了一眼,笑道:“您老是没有,可您这些家人多少藏了些私房钱吧?大家凑一凑,我看也差不多了。” 马府那些家眷们一听,一个个都慌了。那马昭通晚年才得来管理弥勒乡这个差事,因此平素里抠门得紧,给家眷们的赏钱或生活用资都十分少,他们身上的私房钱可以说是从牙缝里省下来的,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听了王炽的主意,不免都心里发慌。 王炽是个机灵之人,一看这些人的脸色就已猜到了他们的心思,便朝马昭通小声道:“散得一时财,换得一世安,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您就不要再犹豫了。” 马昭通把那几枚稀疏的黄牙一咬,朝家眷们道:“把你们的私房钱都拿出来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的家业还在,怕什么呢?王四说得对,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你们也不要再犹豫了,都拿出来吧,不许藏着。” 众家眷无奈,都把私藏的银子捐献了出来,放了满满一桌子,再加上马昭通自己的银子,刚好凑足了一千两。 王炽见计谋得逞,心下大喜,又道:“您现在就派人抬着银子敲锣打鼓地去街上招呼,把这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往城头一放,待战事结束后,按人头发放银子,保管弥勒乡平安无事。哦对了,打完仗后,您再请乡亲们吃一顿,如此明面上说是为庆祝,实则这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您把老百姓们安顿好了,还怕他们日后不为您卖力吗?粮食、酒肉我都备好了,就放在城内,到时候您支给我银票便可,无须现银。” 马昭通一听,心疼得要命,平时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银子,一夜之间便全花出去了。他也终于明白,这王四真正的目的是想在他这里兜售粮食,可现如今除了走这条道外,也着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约在子时初,马如龙发起了攻城之战。这位少年将军满以为拿下区区一座弥勒乡根本不在话下,哪知道战斗刚刚打响,城门突然洞开,城内的军民像疯了一样往外冲,争相抢着要砍起义军的人头。 所谓两军相逢勇者胜,面对这一拨又一拨不要命的军民,起义军顿时慌了。马如龙也懵了,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这一群人玩命地作战?眼看着胜负已无悬念,马如龙不敢硬撑,率着剩下的一千多人拔腿就跑。 逃出弥勒乡后,马如龙还是没回过神来,为什么稳操胜劵的一场战争会演变成这样,这中间到底有什么玄机?百思不得其解,遂遣一探子混入弥勒乡去打探,然后率众愤愤不平地继续往前走。 马如龙心里不服气,想他马如龙是何等人物?从小习得一身好武艺,乡试武举头名武生,要不是在咸丰元年(1851年)杀了几个清廷官员,现如今他必将是朝中大将。然即便如此,他加入杜文秀的起义军后,这些年来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什么时候栽过跟头? 如此思来想去,马如龙决定暂不回营,他想要挣回这个颜面。 马如龙抬头望着星空,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是时,月光照着他魁梧的身材,蓦然虎目中精光一闪,似乎有了主意,喝道:“去十八寨!” 大队人马在马如龙的一声轻喝中,掉了个方向,不消多时,便隐没在夜色之中。 马如龙把矛头指向十八寨,当然有他的一番算计。现如今弥勒乡既然打不下来,那么就换个作战思路,将其所辖的村寨一个个拿下来,最终实现孤立弥勒乡,从外围包围弥勒乡的战略目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在十八寨的遭遇会比弥勒乡更加惊心动魄。 天色破晓的时候,马如龙的队伍到了距十八寨约两里地的一座山下。 晨曦透过树林的隙缝照射进来,把林子映射得斑驳陆离,五月的晨风夹着植物和泥土的清香,拂过众人身边时,众将士只觉得昨晚一夜的疲惫化解了许多。马如龙仰起头深吸了口这清新的空气,脸上的英武之气重又焕发出来。转首之间,只见一匹快马从队伍的后面赶上来,仔细一打量,正是昨晚派去弥勒乡的探子。 马如龙一勒缰绳,战马低鸣一声停了下来。及至探子奔近时,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可有查到什么消息?” 探子道:“启禀将军,昨晚弥勒乡军民疯了一样抵御我军攻城,是一个叫王四的人所为。” “王四?”马如龙浓眉动了一动,在脑海里搜了遍有名有姓的人物,对这个名字却毫无印象,不由诧异地道,“没想到弥勒乡还隐藏着这等高人!” 探子又道:“此人名炽,字兴斋,就是十八寨人,因在家中排行老四,故人称王四。” 马如龙的脸色变了一变:“你说他是十八寨的人?” “没错。”探子道,“那王四说动马昭通拿出了一千两银子,鼓动军民,说是只要杀敌军一人者,便可得一两银子。我军败退后,此人的事迹已传遍弥勒乡的大街小巷,所以不会有错。” 马如龙不由得苦笑道:“一千两银子便保住了一座城,好一桩买卖!”顿了一顿,把钢牙一咬,“今日本将军定要活捉那王四,把昨晚的耻辱讨回来。走!”

姜庚站在山头,望着浩浩荡荡而来的起义军,苍白的脸上涌起了股红潮。旁边站着的曾胡子有点害怕,脸色发白地望向姜庚:“姜兄弟……” 姜庚见人高马大的曾胡子那胆怯的样子,鄙夷地道:“怎么,又怕了吗?” 曾胡子道:“他们有一两千人,且手里还有鸟枪……姜兄弟,那鸟枪可不是打鸟的啊,打起人来一打一个准,十分厉害。” 姜庚把手里的一根草放到嘴边,舌头一卷,卷到嘴里慢慢地咀嚼起来,眉宇间漫起股淡淡的杀气,以及杀敌立功的决心。 姜庚是有野心的,他一直想做十八寨的头号人物,然后想在这乱世之中领导十八寨的人闯出一片天来。然而在这里有个人时时压着他,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那人。随着时日的流逝,这件事便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怎么拔都拔不出来。 那人便是王四。那小子凭借着一些小聪明,在十里八乡做生意,这些年着实让他赚了些银子,很受乡亲们的喜爱。许多人甚至说,生儿当如王兴斋,人穷志不穷,硬是在这穷乡僻壤闯出了一片天地。 这让姜庚十分不舒服,他压根就看不起王四那斤斤算计的嘴脸。什么是生意人,什么是商人?那便是无利不起早,无商不奸,那种人不仅趋利附势,更是投机取巧的下等人,即便是上山做土匪也比生意人来得光彩,至少活得像个男人的样子。 姜庚吐掉嘴里嚼烂了的草,眼里寒星一闪——他今天就要做给十八寨的人看看,在这里只有他姜庚才能保护十八寨,在这乱世之中,只有像他姜庚这样的人,才能做出一番大事。 姜庚咬了咬牙,今天就是他压倒王四的日子!他把头转向曾胡子,恶狠狠地道:“我警告你一次,今天这一战老子打定了,如果你怕了,趁早给老子滚蛋,别在这里给我丢人现眼!” 曾胡子没读过24小时书,且天生胆子小,自然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子,除了跟着姜庚混口饭吃,别无出路,当下便狠了狠心道:“姜兄弟既然下决心要与起义军决一死战,兄弟跟着你拼命便是!”但嘴上虽如此说,心里却依然忍不住打鼓。 姜庚冷哼一声,问后面的弟兄:“可准备停当?” 后头有人答道:“火药已经在各个入口埋好,弟兄们也都在附近埋伏完毕。” 姜庚满意地点点头,届时只要火药一炸开,这里上千的村民就会出其不意地杀出去,给起义军来一个迎头痛击。他对这样的安排很是放心,认为这一战赢定了。

李耀庭带着队伍赶到弥勒乡时,马如龙的起义军早已退走了,他略微有些失望。 每个人都想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做出一番功业来,李耀庭也不例外。那马如龙是杜文秀军中最杰出的将领,且年龄与他相当,他很早就想会会此人,哪怕面对的是一场生死

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商人的成长史,他从一个小贩做起,拉起一支马帮走南闯北,最终成为一代巨商,支撑起了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命脉。一百多年前,列强虎视,清政府进入前所未有的危局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却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样的大乱时期,也给了有大智慧之人足够的发展空间。王炽就是利用这样的乱局,乱中取利,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他人生的,最终掌握了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

这也是一部描绘晚清风云的历史小说,通过一个商人的视角,再现晚清动荡的历史事件。翻开《大清钱王》,看到的是一幅极度动乱的历史画卷,太平天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洋人纷纷入华……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左右着晚清的局势。在这样一个风云动荡的大乱局下,一个商人通过借势谋局,在时代的浪潮中翻云覆雨,周旋在政商两界,最终掌握经济,从被时局左右转为主动左右时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三代一品红顶商人”。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者以历史小说笔法倾情演绎“大清钱王”王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经商之道。

2016-05-02 18:18:0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们研究“大清钱王”王炽,主要是研究他的经商之道,为人之道:赚钱不是目的,钱只是人们做事的工具……

2016-04-27 20:25:14
来自erbaige**的评论:

草根到一代钱王,很奋斗的人物呀。好好学习一下

2016-06-29 16:12: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王炽的营商谋略、浮沉轨迹、豪情义举,是近代商业史上一篇辉煌的记录。

2016-04-27 20:18:28
来自水晶琥**的评论:

王炽一生以利聚财,以义用财,以儒治商,爱国忠君,以惊人的经商天赋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钱王”……

2016-05-04 19:18: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翻开《大清钱王》,了解到晚清风云下,一代商圣的天才与宿命。

2016-04-27 15:51:58
来自yanzhan**的评论:

晚清虽已成为过眼烟云,但主人公的经营理念永续传承,值得发扬光大。此书很有启发意义,对生活工作都有帮助。

2016-05-02 15:34: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大清钱王》书中描绘了各色的人物,既有贪官、买办、奸商,也有美丽善良的女性,个个性各鲜明,栩栩如生。

2016-04-27 20:21: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经商要学王炽!无论你是否经商,《大清钱王》值得你去细细品味,读了会感觉受益颇多。

2016-05-03 15:39:45
来自地铁狂**的评论:

在中国做大生意,几千年来都是这套玩法。这是中国政商小说中的一本力作!

2016-05-03 16:21:43
来自pamgxie**的评论:

《大清钱王》通过主人公王炽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启示。

2016-04-27 20:32: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完了解了王炽的传奇经历,真不愧于“大清钱王”这个称号。

2016-06-20 09:08: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代“钱王”王炽的名字曾经响彻大江南北,可叹的是,如今很多人只知有胡雪岩却不知有王炽。

2016-05-04 15:43: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大清钱王》这本书,学习王炽的经商之道是个很好的选择。

2016-05-03 15:35: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相信当我们在生活或者真的步入商业的区域,静下心想一下,本书主人公王炽的经商成功之道对我们的事业还是很有帮助的。

2016-04-27 15:20:57
来自zhuangm**的评论:

《大清钱王》是一本指引迷雾中流连的中国人如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展现和运用我们的民族性,自如地把握人生航向的导航录。

2016-05-02 13:18:14
来自娃娃妈**的评论:

王炽是中国近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红顶商人,一位纵横商场、江湖,出入朝廷庙堂之上,煊赫一时、富可敌国的大人物。

2016-05-05 14:16: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纵观“大清钱王”王炽的一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品德、诚信、孝顺、勤奋、好学,从一件件小事中可以看出此人成功绝非偶然。

2016-04-27 20:26: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王炽的一生充满了奇迹。

2016-05-04 15:31:35
来自nibakua**的评论:

李鸿章,曾国藩,胡雪岩,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2016-06-29 16:04: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一部小说,以前只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现在又知道了“大清钱王——王炽”,绝对不输胡雪岩的智慧,值得学习。

2016-06-20 09:02:51
来自墨子熏**的评论:

王炽在夹缝中翻云覆雨、扶摇直上,成为通吃政商两界的清朝“钱王”。

2016-05-03 16:34: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喜欢《大清钱王》这本书,本书从心性、借势、用人、协作、冒险、胆识、处世等多角度,对王炽成事之道的智慧做了详尽的总结和剖析。

2016-05-03 15:32: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既展现了官场的波诡云谲、政治的风云变幻,也展示了王炽纵横驰骋、玩转政商两界的智慧谋略。

2016-05-02 18:19: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王炽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最后纵横各行各业,通吃政商两界,成为财倾天下的大清“钱王”……

2016-05-03 16:06: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晚清政治风雨飘摇,商业却走向顶峰,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王炽、孟洛川等等一批巨商纷纷登场。在这群商业精英中,最天才、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王炽

2016-05-03 16:05: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从一介草根商人到清廷之国库的传奇故事,再现晚清钱王“人弃我取,人需我予”的经商之道,胡雪岩后的又一位传奇商人

2016-04-27 11:02:20
来自墨子熏**的评论:

谈论商人难免会提到政治,封建时期商人在遭受各种歧视的环境下仍然能坚持自己的信仰,把危机变成转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大事业,从中可以窥视到中国几千年下来的政商关系,值得细细揣摩、体味。

2016-05-03 16:33:21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