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通史:宋辽金元卷(上)》通过对宋元时期教育思想史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历史上一切思想学说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创立的,并且必然反映了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和各个阶层的利益、愿望。但思想学说的繁荣发展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宋元时期封建主义政治转入衰败、没落的过程中,宋元文化教育的多方面成就还是粲然可观的。学校教育更是如此。宋元时期不论官学还是私学,尤其是书院,都一度得到过大规模发展。学校数量的增多,教学内容的扩充,人学对象的广泛,行政、管理的进步,全社会教育意识的普及,等等,凡此都是前代无法相比的。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固然是经济基础通过政治而发挥了力量,但是宋元时期政治家、学问家和教育家们积极的倡导、论证和的教育实践不能不说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宋元时期教育家人才辈出,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是战国以来、"五四"之前教育史上罕有其比的一个重要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对宋元时期教育思想做一次认真、系统的研究,并给以尽可能、公正的批判性的总结。
及时章 宋初儒家教育思想的复苏
及时节 范仲淹、李觏的教育思想
一、范仲淹的教育思想
二、李觏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胡瑗、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
一、胡瑗的教育思想
二、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欧阳修、苏轼的教育思想
一、改科举与兴官学
二、疑古精神与尊儒立场
三、读书与作文
第二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及时节 周敦颐的教育思想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二、论教育目的
三、论道德教育
四、论教学
五、论教师
第二节 邵雍的象数学中的教育思想
一、"以道经世"的教育目的论
二、论教育作用
三、"观物"的认识论及求知过程
四、论教学內容
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七、关于教师与师生关系
八、关于家庭教育
第三节 张载的教育思想
一、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二、论教育目的和任务
三、论知识的来源和分类
四、论教学内容和教材
五、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程颢、程颐、杨时及洛学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目的和任务
二、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
三、论教材和教学内容
四、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五节 王安石荆公新学的教育思想
一、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一:、荆公新学的形成
三、荆公新学的人才~I
四、荆公新学的教育~
五、荆公新学教育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发展
及时节 书院教育与南宋理学教育思想
一、南宋理学和书院教育结合的原因
二、理学对书院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理学对书院组织制度的影响
四、书院对理学教育思潮的促进
第二节 胡宏、张栻及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
一、湖湘学派源流
二、胡宏的教育思想
三、张拭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吕祖谦及婺学学派的教育思想
一、吕祖谦与婺学学派
二、教育目的、教育作用观
三、道德教育思想
四、教学内容
五、论学习、读书方法
第四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朱熹及闽学的教育思想
及时节 朱熹的教育基本理论
一、人性论和教育的作用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
三、明人伦和培养"醇儒"
四、教育的阶段与内容
第二节 朱熹的德育论
一、德育的首要地位
二、德育的基本內容
三、德育的过程
四、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朱熹的教学论
一、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教学组织形式
四、教学的原則和方法
五、读书方法
第四节 闽学的发展与分化
……
第五章 陆九渊及象山学派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 陈亮、叶适及事功学派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 元学教育思想的承继与演化
结语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
参考文献
及时章 宋初儒家教育思想的复苏
北宋开国以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一方面褫夺武将的兵权,另一方面大力推行重文政策。宋太祖、宋太宗虽系武臣起家也折节读书,垂范天下;宋真宗更撰《劝学诗》,诱导士子勤学苦读。由于兵政钱赋之官一律起用读书人,因而科举得以加强,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及第之后待遇也空前绝后的丰厚,致使社会上读书做官的风气甚盛,贤与不肖之徒无不负笈游学,希图有朝一日榜上有名,富家荣身。强化科举,行之数十年之后出现了严重的恶果,至仁宗朝,以范仲淹为领袖人物,兴起了一场改革科举,兴办官学的运动,史称"庆历兴学"。李觏、胡瑗、孙复、石介、欧阳修等人,当时都是团结在范仲淹周围的学者和教育家,他们都旗帜鲜明地站在改革派一边,为庆历兴学运动奔走呼号。他们在许多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上认识都比较一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小都生活在埋头苦读、思想未开的时代,每个人青少年时期都有一段艰辛的求学历程,然后通过科举或不通过科举人官。他们不愧为宋初最有名望的学者和思想家,但是他们的思想都还处于儒学的复兴和改造阶段,因而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他们在政治方面代表忠于皇权的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勇于揭露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包括吏治、财赋、军政、科举、学校等各种问题;他们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执教则甘为人梯,从政则炳炳直臣。他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都注重经世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他们激烈地攻击佛、道,提倡古文运动,批评科举考试以辞赋取人而不重德行、不重真才实学的弊病。
……
洋洋洒洒的三百万字介绍中国教育之发生发展,正在努力地研习过程中,非常喜欢。
这套丛书比较权威,资料比较详实,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中的有些文字表述还不是十分准确严谨。希望提高。
包装完整整洁
送书及时,书也没被损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