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在于通过专论、对话、采访、综述等各种形式,围绕公证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如公证的性质、公证机构的属性归类、公证的程序正义、公证的证明标准、公证文书的效力、公证与诉讼的关系、公证法律责任等,进行集中地研究和讨论。许多观点既有高度的理论性,又有明显的实践性,对于公证实践和立法完善均具有探讨及借鉴的意义。
昆明市明信公证处是昆明市司法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成立于1956年,历史悠久并具有良好的公证传统和精神风貌。该处是云南省人员和业务规模、硬件设施最齐全的公证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首屈一指、全国知名的公证处,被中国公证协会授予"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称号。《拉丁鹰》杂志是该处所属拉丁鹰法律工作室旗下的处内杂志,在公证业内公开发行已经有近十年,《拉丁鹰》杂志和其工作室已然成为中国公证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证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段伟执业公证员。1968年生,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昆明市明信公证处主任,担任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国际公证联盟总理事。长期从事公证管理和公证理论研究工作,在中国法学学术刊物上公开30多篇,曾参编多部公证法学教材,处内刊物《拉丁鹰》公证杂志总编。
李全息执业公证员。1980年生,2004年云南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目前云南大学法律硕士在读。昆明市明信公证处调研室主任,担任中国公证协会公证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公证理论研究工作,在中国法学学术刊物上公开20多篇,处内刊物《拉丁鹰》公证杂志执行主编。
廖丽执业公证员。1982年生,2004年云南大学法学本科毕业,2007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昆明市中衡公证处综合业务部负责人,担任中国公证协会业务规则委员会委员。
及时部分公证性质及体制
中国公证体制基本性质以及相关问题段伟
中国公证体制实证分析李全息
公证中介组织性质辨析廖丽
当前事业制公证处改革任务、目标及其保障措施段伟
中国公证体制十年改革的得失观察段伟
中国公证制度的模式选择李全息
第二部分公证基本原则及基本原理
从行为规范到功能价值——谈公证基本原则廖丽
重论公证可行性原则段伟
试论公证的忠诚无私原则段伟李全息
从管理式向参与式公证的转变段伟李全息
构建参与式的公证制度体系段伟李全息
表达缺失与要式行为廖丽
第三部分公证证明
公证的多元化与专业化道路之辩段伟
公证证据收集与公证证明之关系李全息
公证撤销后被证文书效力问题的延伸解读段伟
公证过程与公证结果孰轻孰重段伟李全息
公证人的职责探析——以民间借贷公证为例段伟
通过公证文书改革促进公证制度完善杨绍宏
第四部分公证程序
公证程序的意义段伟王海宁李全息廖丽
程序是否是公证的决定要素段伟廖丽
论公证权利及义务段伟李全息
两岸公证程序比较研究李全息
剖析公证告知义务廖丽
第五部分公证责任
公证过错之辩段伟李全息
公证刑事责任之辩段伟李全息
民事诉讼中涉公证的相关问题李全息
论公证民事法律责任段伟李全息
诉讼与实践中相关公证争议问题的实证分析奚仲兴
公证的补充责任研究王潇
第六部分公证业务
公证强制执行基础性理论问题研究段伟
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中有关担保问题的探析奚仲兴
物权登记制度与公证制度的契合段伟
物权登记中公证书的地位和效力段伟
继承公证思辨段伟李全息
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公证业务的发展段伟李全息
办理委托公证应进行目的审查王海宁
公证法律服务的延伸和拓展段伟
第七部分公证价值及其他
司法权力运行中公证机制的运用奚仲兴
论公证公益形象的塑造李全息
公证是推手还是平衡器廖丽
对公证职业道德的一些看法李全息
2007~2010年公证基础理论研究综述段伟卢一汕
从内心深处敬畏公证《中国公证》编辑
公证处主任双重能力研究段伟
作为中国公证协会的理事和专家顾问委员,我对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一直倾心关注,对于中国公证法学理论研究和立法完善的探讨也一直跟踪留意。当中国公证协会段伟副会长邀请我为此书作序时,我欣然应允。经他介绍,本文集之所以取名"拉丁鹰",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拉丁公证传统的关注,"鹰"则是原拉丁公证联盟的象征物。我认为,我们确实应当具有"鹰"的精神,在中国深厚的土壤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证文化、公证精神和公证形象,促进中国公证事业的跨越式进步。据了解,明信公证处公证基础理论研究杂志《拉丁鹰》已经运行近十年了,本次文集是该处拉丁鹰法律工作室多年的工作总结,是对该杂志历年来精彩文集的梳理和汇总。
公证制度最早起源于古罗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提高,公证在公民的生活、经济交往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它以其特有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在预防犯罪、减少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其他司法部门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我的观察中,公证人被赋予了多种角色,他们是当事人法律生活的参谋和顾问,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锻造者,是非诉法官,是协议的助产士,是司法助手,尤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是社会众多纠纷的预防者。从世界各国对公证角色定位来看,公证制度和公证人被社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目前我国正在构筑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诚信的要求。公证是诚信的保障器,公证在诚信社会和法治中国建设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公证也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然而,公证人的角色形成和作用发挥不是自发形成的,公证必须有其自身机制来确保角色的实现。该文集将这种确保公证角色实现的机制称为公证职责并就其公证职责内容体系做出了阐述和探讨。该公证职责内容体系包括确保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可行性、自愿性等服务职责。这样的探讨无疑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大大扩展了公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公证从"特殊证明论"的传统观点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真正面向民众需求的法律服务机构。中国公证行业的发展不能再局限于证明职能,应当在注重证明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公证的咨询及其他职能。综观德国、法国等国家公证得以昌盛的原因,无外乎是确定了公证人两项基本职责:确保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和提供充分咨询的顾问义务。我们目前公证行业所缺乏的不是证明效用而是咨询职能,这需要公证人具备较为渊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唯其如此,公证才能提升形象,才能最终摆脱花瓶、盖章收费等负面形象。
本书的较大特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专论、对话、采访、综述等形式,围绕着公证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如公证的性质、公证机构的属性归类、公证的程序正义、公证的证明标准、公证文书的效力、公证与诉讼的关系、公证法律责任问题,进行了看似松散实则集中的研讨。既有高度的理论性,也有明显的实践性,对于公证的实践和立法完善,均作了有益的探讨。因此,该书充分展示了我国公证人的理论研究风格和风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又不仅仅局限于公证业务和公证自身的视角,而是更多地将公证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看待。中国的公证人能够在社会改革的浪潮中把控大局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相信本书无论是对公证的初入行者或其他已入行的职业人甚至对中国公证制度进行研究的学者都将有所启蒙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