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钦斯1929年至1950年主政的芝加哥大学鹤立鸡群,与其他美国高等学府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鲜明对比。哈钦斯,以及对他进行响应的那些教授和学生们,在努力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进行明确化方面,就这些问题所开展的严肃辩论,在其他地方既微弱又缺乏活力,而在芝加哥大学,几乎所有的教职工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团体——特别是本科生团体——都参与其中。
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地方,度过自己的年轻岁月,真是太美妙了。早在大一和大二时,学生们就开始大胆地探索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大问题,在课堂内外辩论不休。哈钦斯很快就让芝加哥大学大多数的本科生确信:他们确实是这个世界的希望,因为他们受了如此良好的教育。因此,青春期的叛逆从来没有让这所大学的学生跟他们的校长分离。毕竟,哈钦斯本人也一直顽固地保持着大二学生那种状态——寻求真理,嘲讽妥协,不时还用他那独具特色的带刺的妙语,冲击已确立的。诙谐的自贬也是哈钦斯修辞武器库中的一件兵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那些觉得他的大学计划骇人听闻,或与自己的职业毫无干系的人缴械投降。
本书作者,是当时学生中一员,后来又成为芝大的教授,他想通过本书阐明:正是体制与社会学环境,跟学术与个人抱负两相结合,才使得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成了如此特别的一个地方。
哈钦斯及其领导下20年的芝加哥大学都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与神话。而美国史学大师威廉·H. 麦克尼尔笔下则还原了这段历史传奇的现实。作为芝大学生作者经历了辉煌的哈钦森时代,到后来成为大学历史教授,麦克尼尔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记述了哈钦森校长努力推行大学教育制度改革,把大学由基本教育型向研究型转变——芝加哥大学敞开大门时,这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全新的现象"——教师为发动讨论的温床,以研究生院为中心的模式如此新奇与充满活力以致翱翔到了疯狂的边缘。而让人欣奇的是作者记叙了哈钦森为了推行自由教育而与科系进行的严酷斗争,从而建立起"智力激励"的氛围。在作者的画像中展示了哈钦森校长的"堂吉诃德个性",其早期的成功(他30岁成为大学校长)因为后来的失败而显得黯然失色。作者详述了这个教育改革的形而上学和道德原则以及所包含的详细内容。
威廉·H.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他1938年和1939年分别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作品有《西方的兴起》、《追求权力》等。
中译本序(谢泳
前
及时章 1929年的芝加哥大学
第二章 中途公园的蜜月期(1929—1931
第三章 大萧条时期的黑白照(1931—1936
第四章 逐渐卷入战争(1937—1941
第五章 战争年代(1941—1946
第六章 繁荣与衰落:一个时代的终结(1946—1950
后记
注释
索引
附录: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林孝信
译后记
内容很好,作者是大家,送达及时,包装完整,值得购阅。
好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非常好的。
还没发货,又是活动,当当活动不少啊,我只能折腾下子了,东西不错的。时不时的活动可爱又麻烦!
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已,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整体感觉不错,书很精美
挺好的,老师推荐的
还行。有兴趣的一看
好书!很喜欢!
谢谢当当和快递工作人员,大晚上还送货!太感谢了!
这个商品不错。
尾品会淘得,感觉挺值!
好作品,不错的阅读体验,包装一般,物流一般,需改进!
了解一所大学的历史
很好的书,值得够买,值得收藏,很喜欢这本书,推荐,很不错
书很好,全新塑封,用箱子装着就放心了
经典书目,慢慢学习。
了解一下当年芝大的成长历程,帮助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有意义
以后就是这个大学了,芝加哥大学。努力读书,加油!!!
原来,哈钦斯推行的本科生通知教育只包括西方传统文化经典而已。
大学理念十分重要,这是办好大学的基本前提,如果弄不清,就麻烦了!
价格实惠,物品精美,真正的价廉物美,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质量不便宜。
看南渡北归之后就对这类大学校长们感了兴趣。。。
美国的大学是典型的现代新型大学,了解美国的大学及其文化可以把握世界大学的走向,也可以为当今大学的迷茫找出答案。
一所外国学校的回忆录,对于了解中国现代一些高校的管理运作模式很有启发。
赫卿斯及其时代的大学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实现双一流发展有没有借鉴意义?读过本书定有感悟。
一个人可以做二十年的一校之长,一定有特别动人的故事。
还没看,但觉得应该不错,特别想了解一下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因为孩子想报这所大学才买的,还没有看。看介绍,校友写母校又是社会学家,应该不错。这个书送来时外观实在是有点问题,很脏还有压痕,我是个对书有洁癖的人,实在很纠结,因为着急看,就不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