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本书而客观地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肯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积极作用。作者又对王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王学盛衰的原因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语言通畅易懂,说理深入浅出,所引资料丰富翔实,为作者近年的一部力作。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的一本。明代是我国思想家、哲学家辈出的时代,其中以王守仁为著名。他的一生,有着独特的经历,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后世学者称为封建时代的完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日本,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书而客观地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对王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王学盛衰的原因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读者了解王守仁的一部难得作品。
张祥浩,东南大学文学院社科系教授。浙江乐清市人。1945年3月生。196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12月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编辑与记者,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儒家伦理思想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及时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一、诗书家世
二、少年志趣
三、学海求宗
四、龙场悟道
五、两都讲学
六、巡抚南赣
七、擒获叛藩
八、居越讲学
九、起征思田
十、身后际遇
第二章 王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
二、屡经坎坷的痛苦体悟
三、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王学与孟学
(二)王学与陆学
(三)王学与禅宗
四、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人生论
一、人生真谛
二、不计毁誉
三、为善最乐
四、超俗即俗
五、出处之道
六、生死之道
七、狂者胸次
第四章 修身论
一、存天理去人欲
二、求仁
三、无我
四、修孝
五、立诚
六、去傲
七、改过
八、内圣外王
第五章 立政论
一、民为邦本
二、正君国定
三、为政以德
四、勤政守职
五、因时致治
六、任贤使能
七、民族自治
八、大同理想
第六章 兵略论
一、用兵以安民为本
二、兵以粮饷为先
三、御外必先治内
四、起用民兵
五、便宜行事
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七、行法以振威
八、将才素质
九、用兵谋略
(一)速决速胜
(二)攻敌攻心
(三)使用反间
(四)兵不厌诈
(五)利用形势
第七章 教学论
一、教论
(一)教以明伦
(二)童蒙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学校教育
(五)社会教育
(六)教育方法
二、学论
(一)学为圣人
(二)学以明心
(三)学贵自得
(四)学要专精
(五)学必立志
(六)师友之道
第八章 知行合一论
一、立言宗旨
二、知行本体
三、知行相即
四、知行并进
五、几种批评意见
第九章 致良知论
一、良知说
(一)良知的特征
(二)良知即天理
(三)良知是准则
(四)良知是主宰
(五)良知是至善
(六)良知是睿智
(七)良知即自觉
(八)良知是自信
二、致良知论
(一)致的涵义
(二)惟精与惟一合
(三)下学与上达合
(四)博文与约礼合
(五)格物与诚意合
(六)穷理与居敬合
(七)明善与诚身合
(八)亲民与明明德合
(九)事上磨练与不动心合
(十)道问学与尊德性合
三、致良知与《大学》古本
四、儒佛之辨
第十章 心本体论
一、心为天地之主
二、心即理
三、心外无物
四、心无动静
五、心有体用
六、"朱子晚年定论"说
第十一章 王门四句教
一、天泉证道
二、四句教首句释义
三、四句教后三句释义
四、四句教的逻辑结构
第十二章 王学的分化衰落和影响
一、王学的分化
(一)浙中王门
(二)江右王门
(三)泰州学派
二、王学的衰落
(一)顾宪成高景逸对王学的批评
(二)张杨园对王学的排击
(三)陆稼书对王学的辩驳
(四)张武承对王学的质疑
(五)诸儒对王学的批判
(六)王学衰落的原因
三、王学在后世的影响
(一)在近代国内的影响
(二)在国外的影响
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及时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明代是我国思想家、哲学家辈出的时代,其中以王守仁最为著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10日)。他的一生,有着独特的经历,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后世学者称为封建时代的完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日本,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一、诗书家世
王守仁的先世,钱德洪所作的《年谱》,湛若水的《阳明先生墓志铭》,黄绾的《阳明先生行状》,均追溯到晋光禄大夫瑯琊人王览。王览曾孙王羲之徙居山阴,王氏遂居山阴。《年谱》又谓王览二十三世孙迪功郎王寿,自山阴徙余姚,故王氏遂为余姚人。但是,以王览为守仁远祖,只是为着说明守仁的成功,有其家世的渊源,有如庄子所言,"夫水土之积也厚,其生物必蕃"。至于守仁是否真是晋代徙居山阴的瑯琊王氏之后,则很难断定。而王寿,在山阴县志和余姚县志里,都没有记载。如果王寿仕至迪功郎,又是守仁祖先的话,在县志里是应有记载的。因此,在守仁的先世中,有无王寿这个人,也很难断定。
守仁的家世,有资料记载的,始于六世祖王纲。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有文武长才,擅长识鉴人物。明洪武四年,以诚意伯刘伯温的推荐,以文学征至京师,拜兵部郎中。后擢广东参议,在增城死于国难。其子王彦达时年16岁,羊革裹尸,归葬禾山。洪武二十四年,朝廷在增城为其建庙,以褒忠烈。明世宗嘉靖七年十月,守仁平定广西思田之乱后回山阴,曾绕道增城谒祠奉祀,又在好友甘泉故居壁上题诗说:"我祖死国事,肇裎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对祖先表示了无限的敬仰和怀念。
守仁的五世祖王彦达,号秘湖渔隐,一生过着隐居生活。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曾上疏表彰性常事迹,朝廷下诏录用彦达。但他深痛父亲以忠死,对做官不感兴趣,不应征召。一生粗衣恶食,躬耕养母,并取先世遗留下来的书对儿子王与准说:"记住勿废弃先人事业,我并不期望你将来做官!"他虽以儒学为业,却终身不仕。
守仁的四世祖王与准,字公度,伟貌长髯。与准绍承家学,精究《礼》、《易》,尝著《易微》数干言。受父亲的影响,亦终身不仕。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贤,欲起用与准。与准就逃入四明山,坠崖伤足,由是得免。与准认为如果不是崖石伤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为不忘石之德,遂自号遁石翁。
守仁的曾祖王杰,是与准的第二子。因先世在门前植有三槐,遂自号槐里子,学者因称槐里先生。槐里亦淡于名利,而热于学问。著有《易春秋说》、《周礼考正》、《槐里杂稿》等。明宣德年间,朝廷诏郡邑贡举异才,邑令黄维为其具行李,戒仆从,强其应诏。而槐里以亲老辞让。及遁石翁殁,邑令又贡举槐里,又以母老辞行。虽衣食不继,犹安然自得。及母殁,始应贡入太学。第二年,祭酒陈敬宗向朝廷推荐,未及报而槐里殁。
守仁的祖父王伦,字天叙。竹,所居轩四周皆种竹,且时常啸咏其中,学者因称竹轩先生。竹轩在家乡以教书为业,于书无所不读,尤好《仪礼》、《左氏传》、《史记》等书。又好诗词与鼓琴,而淡于名利。时人把他比作陶靖节、林和靖一类的人物。所著有《竹轩稿》和《江湖杂稿》等书。在守仁的祖先中,竹轩是对守仁有过直接影响的人物。《年谱》记载,守仁幼小时,常在竹轩身旁听其读书,且加默记。守仁少年豪迈不羁,其父龙山公常以为忧,而竹轩则深深地了解这孙子将来会有所作为。守仁入仕后,不管是在京师还是在江西,常以祖父为念,可见他与祖父关系的密切。
竹轩夫人岑氏,信佛教,有贤名。王、岑夫妇有子三人:长子王荣,号半岩;二子王华,即守仁父;三子王衮,字德章。据说,王华生时,祖母孟氏梦其姑抱一绯衣玉带童子授其说:"你很孝顺我,孙妇也很孝顺你,吾与你祖求之上帝,以此孙给你,世世荣华无比。"所以王华兄名荣,而他名华,以与梦相符。这当然是神话,但说明王氏对王华一代振兴家族有殷切的期望。
守仁父亲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因常读书于家乡龙泉山,学者称龙山先生。据说王华自小机敏有加,刚学话时,槐里授以诗歌,经耳就能成诵。稍长,读书过目不忘。弱冠,即为故家世族聘为子弟师。当时提学松江张时敏考校余姚士人,以王华和谢迁为首。后浙江方伯祈阳宁良要张时敏为其子推荐塾师,张就把王华推荐了去,宁良延至家,居梅庄别墅。湖湘之士闻风而来,从学者数十人,前后三年才归越。
王氏家族的发达,始于王华。守仁说:"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王华于成化辛丑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与修《宪宗实录》,充经筵官。丙辰,命为孝宗的日讲官,赐金带四品级。据说,王华"讲筵音吐明畅,词多切直,每以勤圣学,戒逸豫,亲仁贤,远邪佞"规劝孝宗。当时内侍李广得到宠幸,王华与讲官数人在文华殿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一节,诸讲官讳而不敢言,独王华诵说朗然,讽谏明切,以至左右闻者皆缩头吐舌。王华以此得到孝宗的赏识。壬戌(1502年)迁翰林院学士,与编《大明会典》、《通鉴纂要》等书。六月,以其政绩,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等官。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刘瑾擅权,守仁时为兵部主事,上疏得罪刘瑾,王华受到牵连,于正德二年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即被勒令致仕。
据记载,王华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凡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人有片善,就称不绝口。有急难来相求的,则极力帮助救济。而对别人的过恶,则直言规劝,不肯护短。又性至孝,对父竹轩公及母岑太夫人,色爱之养,无所不周。岑氏百岁时,王华亦年逾七十,却朝夕如童子侍奉左右,未尝懈怠。岑氏殁,王华以高年犹寝苫蔬食,哀毁逾节。及葬,跣足随号,行数十里,以致染疾,卧床逾年。王华的这些高行,很得社会舆论的好评。王华又能诗善文,主张为文辞达而已,不事雕刻。所著有《龙山稿》、《坦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共46卷。
王华的为人行事,对守仁的教育和影响很大。守仁从小即由王华进行启蒙教育。守仁11岁,王华供职京师,又携他同往,守仁直至17岁归越至洪都迎娶夫人诸氏止,皆生活在王华身边。弘治三年,王华以外艰归越,又命从弟王冕、王阶及妹婿牧,相与守仁讲析经义。正是王华的这种教诲,铸成了守仁的儒者性格。
王华的元配夫人郑氏,出身微寒。富贵以后,犹不忘恭俭,年四十九而逝。王华继室赵氏,侧室杨氏。有子四人:长子守仁,为郑夫人出;次子守俭,四子守章,为杨氏所出;三子守文,女儿王某,系赵氏所出。又守仁有同祖兄弟五人:伯父之子名守义、守智;叔父之子名守礼、守信、守恭。其诸兄弟取名为仁、义、礼、智、信、文、章、恭、俭,这一事实,亦说明王氏家族是一儒学世家。守仁就是在这一儒学气氛很浓的家庭中长大的。
二、少年志趣
年谱》言郑太夫人娠守仁十四月而生。生时,祖母岑氏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予岑。岑醒来,已闻婴儿啼哭声。祖父竹轩公感到奇怪,就替孩子取名为云。由此,守仁出生处被称为瑞云楼。守仁出生的这一传说,还见于湛若水的《阳明先生墓志铭》、黄绾的《阳明先生行状》和张廷玉的《明史·王守仁传》。这与其父王华诞生时,其祖母孟氏梦其姑托一绯衣玉带童子授她一样,都是寄托了王氏家族对新生孩子富贵发达的期待。
但是,据《年谱》载,守仁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这可急坏了王家的人。一日,守仁与群儿嬉,有一道人经过看见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思是说,"云"这个名字,泄露了天机,受到不能讲话的惩罚。竹轩公醒悟,就把王云改为王守仁。果然,守仁就开口讲话了。一日,诵竹轩公所尝读过的书,众人都很惊讶。一问,回答说:"闻祖父读时已默记了。"这一传说,显然与岑氏梦神人授绯衣童子给她一样的离奇,不可相信。但其中亦包含着《年谱》作者的用意:守仁还不能讲话就能默记经籍,其聪明是可想而知的。
守仁的少年,11岁以前是在余姚度过的。11岁到17岁,是随父在京师度过的。守仁少年的这一段生活,《年谱》记载很简略。但少年时代的守仁,并非如有些传记资料所说的那样,从小就志于学圣贤。如《年谱》11岁条记守仁尝问塾师何为及时等事?塾师说:"惟读书登第耳!"守仁怀疑说:"登第恐未为及时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一个11岁的小孩,正是贪玩的年龄,恐未必就立志读书学圣贤的。
其实,守仁少年时代的兴趣是在习武和辞章。守仁少时是一个很顽皮很好动的孩子,这种性格,使他对军事战阵有着天然的兴趣。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说他"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王龙溪《滁阳会语》说他"英毅凌迈,超侠不羁",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说他"性豪迈不羁,喜任侠",都道出了他少年喜欢习武的个性。冯梦龙《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说得更具体:守仁12岁在京师就塾师,不肯专心诵读,每潜出与群儿戏,制大小旗居中调度,左旋右旋,略如战阵之势。龙山公出见之,发怒说:"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个吗?"守仁问:"读书有什么用处?"龙山公说:"读书则可以做大官,如你父亲中状元,就是读书之力!"守仁说:"父亲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龙山公说:"父亲中状元只止父亲,你如果要中状元还得去勤读。"守仁说:"只有一代,虽状元也不希罕。"龙山公更为愤怒,重重地打了他一顿。《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有小说家习气,所载虽不可尽信,但这一段记载比《年谱》言守仁11岁就以读书学圣为志,似更近人情,因为这比较符合一个11岁孩子的性格特征。守仁48岁时平定宁王叛乱,张忠、许泰等人嫉妒守仁功劳,挑衅性地提出要与守仁在教场较射,想以此出守仁的洋相。结果守仁三发三中,挫伤了张、许等人的傲气,不得不班师还京。试想守仁如无少年时代的习武骑射之功,是绝不会三发三中的。
守仁喜爱习武,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有关。守仁随父在京师的几年,国内不断地有零星的农民起义,退回北方的蒙古贵族亦不断犯边。《年谱》载,守仁15岁曾出游居庸三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他在塞外调查诸少数民族的种族,思考备御之策。并驱逐胡儿骑射,经月始返。由于一心想着骑射,一日梦游伏波将军庙,并赋诗说:"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马伏波是东汉光武帝的大将,尝有男儿当"以马革裹尸还"的志向,以后屡建奇功,在讨伐五溪蛮时,病死军中,果然以马革裹尸而还。嘉靖七年十月,守仁平广西思田之乱,在归越的途中过梧州,拜谒马伏波庙,忆及15岁梦游伏波庙,不觉感慨万千,遂题诗二首,以抒感慨和对伏波将军的敬仰。一个少年时代的梦到晚年竟变成了事实,这给守仁的一生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他自己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要说是命定也确实是一种命定,只是这种命定不是由外在的力量所主宰的,而是由其自己的人生选择决定的。李贽说:"先生卒亦裹尸而归,为朝臣桂萼所谗毁,夺其封爵,何其若合符契也。有志竟成,先生可以无恨矣。"在历史上,凡志同者亦有其大略相似的人生经历,要说命定,这就是一种命定吧。
应该认为,守仁以后对武事的关切正是他少年爱武的发展。《年谱》载他26岁在京师学兵法,"当时边报甚急,朝廷推举将才,莫不遑遽。先生念武举之设,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可以看出,此时他不仅从武艺层面上留心武事,而且从战略层面上留意武事了。这比起他15岁时出居庸逐胡儿骑射来说,在思想上确是一个跃进,现收录在吴光等人编校的《王阳明全集》中的《武经七书评》,或许就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从所评的情况看,确实有其超越古人的见解。这说明守仁学兵法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其少年时喜爱习武的自然延伸。
守仁以后不仅热心于理论上探讨兵法,而且企图把它用于实践。《年谱》载守仁"每遇宾宴,尝聚果核列阵势为戏"。这虽然依然属于纸上练兵,但可以看出他的心思所在。而在他中进士,被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坟时,他就尝试以军事的方法管理工程建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了整个工程。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守仁没有少时练就的武功和以后的军事学基础,他日后又如何平定赣南之乱和宁王之叛!
守仁在少年时代,除了关注武事以外,还对所谓辞章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下过很大的功夫。古人所谓辞章,是指诗文。《汉书·蔡邕传》载蔡"好辞章",即是此意。我国自隋唐创立科举制后,诗文是进士考试的重要科目,故士大夫之族,无不雅好诗文。守仁出身于一个诗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在诗文方面即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和天才。守仁11岁随祖父到京师,过金山寺,祖父与客酒酣,拟赋诗,未成。守仁即从旁赋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淮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以一个11岁的小孩,能随口诵出如此顺畅的七绝,不能不使客人大为惊异。复命赋《蔽月山房》诗,守仁又随口应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其诗思之敏捷,确实为数不多。
文章比较晦涩,非专业的不要选了
本来想好好了解一下王阳明的事迹,可这本书实在太烂,靠着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和别的书上照抄的东西来装点,没有自己的观点,且书的排版很是垃圾,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写得一般,建议不要去买
RT~
这个商品不错~
很好
非常满意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不错好好学习一下
中国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是一套凝聚着众多学者毕生心血的作品,是众多丛书中最为优秀的一套,读这些书就是在和我们的先贤们进行直接的对话,品读他们的思想,触摸他们的灵魂,同时,也对我们自己进行深刻的省觉。
都是当年明月害的,看了他的介绍非常想了解王守仁其人及其心学。结果,这本书枯燥无味,作者根本就没有融会贯通,生拉硬拽很多原文言文放进去。这本书还不便宜呢。悔啊。
我是看了《明朝那些事》对王守仁感兴趣的,买来看看,感觉作者过于严谨,写作引经据典,很多描述来源于史料原文,缺少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评判。需要读者自己去悟。看起来很累。
不错,我开始以为是比较叙事些主观些的文章。。原来是比较论文式的,比较容易看着睡着。。。但确实是了解王守仁的一本好书
不要理会那些差评,优秀的东西很少人能欣赏。我在网上很少评论,但这本书我不得不评。仔细认真地看完这本书,再看传习录,四书五经,你会豁然开朗。若能从事心学,加以实践之功,就能超凡入圣!
张祥浩先生的这本书,体系完整,论述既严格遵循守仁原意又不乏独特的分析,对于真正想了解王阳明生平和思想体系的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适合。本人文史功底不深,但有志于阳明学,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我想这本书应该是我阅读《王阳明全集》之前最好的入门指南。
书还没有看完,但不太想看,太枯燥了。可能看了明朝有那些事儿之后觉得这本书的文言文有点多,本来想好好看一下关于王守仁的书。但可能知识有限,或耐心有限,看不下去,以后有时间可能会翻一下,毕竟王守仁是我最近喜欢 的人物。
书的内容很翔实,对王守仁的了解更多。只是作者在书中引用大段文言文,看起来颇累。倒不如像当年明月那样通俗地说说明朝那些事儿让人过瘾。这个社会的节奏太快了,我们需要尽可能少的时间了解尽可能多的事情,作者的文笔和角度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