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图书
人气:18

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每次回乡,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曾经熟悉,如今陌生的故乡。是时代巨变,还是城乡中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焦虑不安? 回乡记》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纪实文学  
  • 作者:[贺雪峰]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6074513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6
  • 印刷时间:2014-06-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每次回乡,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曾经熟悉,如今陌生的故乡。是时代巨变,还是城乡中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焦虑不安?

回乡记》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

编辑推荐

回乡记》纪录和呈现了这个巨变时代,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但《回乡记》不只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而是二十多双眼睛所看到的"二十多个村庄里的中国";《回乡记》没有停留在"记",而是站在费孝通、林毅夫、华生、贺雪峰、梁鸿等智者肩上,尝试解读巨变背后的逻辑。

作者简介

贺雪峰 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2004年以来贺雪峰教授被美国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受邀为高级访问学者,其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村治研究,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华中乡土派"。 著有《新乡土中国》(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2008),《地权的逻辑》(2011)

目录

序 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及时辑 年味变了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矿区日渐变淡的年味

时代变了,年味变了

当拜年逐渐沦为功利游戏

"家"文明,在厅堂,更在心中

第二辑 宗祠与祭

上坟:母亲的传统和归属体系

宗祠: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

巫婆与鬼神:科学之外的"科学"

第三辑 婚育嫁娶

早婚现象在农村为何普遍?

农村娶亲有多难?

儋州人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

第四辑 故乡白描: 在熟悉与陌生之间 打工比在家里强 包工头的"准市民" 生活 被扭曲的"面子"

回乡见闻

变化的宴席,变化的村庄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华北乡村 第五辑 谁在见证新农村? 可怜天下父母心 陕南山区的"城乡二元家庭" 特色农业史,小农辛酸泪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

第六辑 乡村公共品的困境 灌溉的故事:向理性和个体时代转型的乡村 农村修路难,难在何处 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悖论 在扶持与打击之间的乡村医生

第七辑 乡村治理的转型

骚动的村庄:经济开发背景下的乡村秩序 城市的扩张与地方势力的兴起

从暴力走向法治

第八辑 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

是什么改变了你,我美丽的故乡

回望故乡十年:在创伤中前行

乡愁是对记忆的补偿

后记

在线预览

乡愁是对记忆的补偿

梳理家乡的历史是为了给我们接下来的故事划定一个时空的经纬,以便知道我们一路究竟从

何走来,尽管我们不知将要走向何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社区的记忆走向外面的世界,并构成我们与之互动的基本参照系及价值观念的最初源泉,作为农家子弟,这一意义与价值的基本载体与单位就是生我养我的村庄(实际上是扩大了的村庄)。

我小的时候,大概有十岁左右吧,有一项很特别的能力,根据有限的信息(平时家人告诉的),推己及人,能够推出我们村几乎所有的人按照辈分我该怎么称呼他(她)们,直到现在,我姐姐有时候还要向我请教。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但至少说明我几乎认识村里的每一个人。那时,每个班级总有六七十个学生,但当我上高中的时候,还是那所小学,每个班级却只有几个最多十几个学生了。我总觉得,这些年来村里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以前可以用"一群群"来形容孩子的话,现在则只能用"一个个"了,村里再也没那么热闹,那么有生气了。这些年来,老人们一个个先后离世,村外的耕地里平添了一个又一个的坟头,年轻的女人们纷纷外嫁了,同时也娶进来一个个年轻的女子,生下了一个个小小的孩子,孩子们都在慢慢地长大,我却不大认得他们,他们可能更不大认识我。

村里的人外迁了一批又一批,他们也许还会回来,也许再不会回来。有那么多曾与我一起成长在村里一起记忆在村里的人,今生可能再不能相见。

有人说,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死去,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注定要出走的人来说,故乡却再也回不去,因此乡愁只是一种记忆的补偿,它会为我们慢慢编织一个个美丽而温存的梦,梦里有泪却不咸,有花却不香。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我们毕竟回不到过去,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说自己的故乡美,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找到它值得诅咒的地方,就当伤感徘徊在这陌生的熟悉与熟悉的陌生之间时,我们知道,我们的故乡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故乡了。我们必须敬畏过去,我们也须敬畏现在,将来如何不得而知,故乡毕竟不在我们手中流转。

斟一杯浊酒敬故乡,为我二十余年的故乡情!

记录和呈现巨变时代的乡土中国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乡村的前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

进入21 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及时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 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开始变得松散。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门子等超家庭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解体,依托于超家庭结构的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及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 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只生一个好、无论子或女",已在大多数农村成为现实。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问题。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与此同时,现代性也通过国民教育改变了延续千年的价值体系。

一方面是巨变,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不同地域之间差异巨大。这个差异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表现在大中城市郊区与边远地区农村之间,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还表现在南方农村、中部农村和北方农村之间。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是一个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长期在全国农村驻村调研。中心绝大多数师生来自农村,他们在农村调研,观察思考这个巨变时代的"三农"问题,投入了巨大感情。学术研究必须客观冷静。然而,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真正认识自己的家乡却很难,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只有到全国不同地区的农村调研,看到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下有所差异的变化逻辑,才会对一切都理所当然的家乡"陌生"起来。这样一种"陌生"起来的家乡认识,与仅仅回乡感受到的变化和引发的乡愁,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kawayi1**的评论:

每个人都有家乡,这是一本对于当代乡土社会的观察和素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每篇文章都深入浅出,却又不失理论关怀,值得推荐!

2014-07-08 11:05: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的却是中国巨变的图景。纪录时代,就是纪录历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纪录者和作品。

2014-07-09 16:51:23
来自俺们hir**的评论:

我是农村出来的,读这样的书尤其有共鸣,不仅是书里那一个与老家接近的地方过年写的如同自己就在其中,别的作者,别的村庄,也都写活了

2014-08-03 18:37:41
来自半夜闲**的评论:

人人心中都有一份乡愁。当我们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故乡,越走越远,在陌生的城市街头,人流起伏,四周车水马龙的热闹,却总也有几分隔膜,那些热闹在眼前,却又离我们的心很远很远。你会想家,想念远方的家,哪怕它遥远,却又觉得很亲切。 这本《回乡记》便是描写的我们这代人心中的家乡。不论走得多远,家乡总是逃不出我们的梦寐,总是让我们身不由己地魂牵梦绕。就像书的前言部分所说:每个远离故乡的人都会有不适应,都会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乡愁。于是,便有了这本关于乡愁的书。 如果让你来写乡愁,由于我们自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无论是热爱,亦或是失望,都会让…

2014-07-11 12:01:11
来自利物浦9**的评论:

据听说江苏某市因拆迁上访,有7个人在某青年报门口搞自杀,**了中央,但看了《回乡记》,感觉拆迁问题其实很复杂啊。

2014-07-17 16:48:57
来自whatsri**的评论:

看过梁鸿的《出梁庄纪》,《回乡记》出来后就出手了,没想到还不错。

2014-07-17 15:08:54
来自sadgbyi**的评论:

《回乡记》到手后,发现真是意外的惊喜啊,包装精美,内容朴实而灵动,越看越是爱不释手!贺雪峰教授主编的这《回乡记》是2013年春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硕博士生返乡期间,利用在村庄调研训练的方法来观察和纪实自己的家乡,地区涵盖了安徽、河南、山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全国大部分省市,颇具有代表性,能够统揽中国之全貌,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之大所呈现的区域差异,这是费孝通等老一辈的大牛所忽视的。同时这本书定位是畅销书,所以学子在写作的时候用灵动的随笔来表达,而非晦涩的学术论文,适合放在枕边夜深人静的时候品读几篇,边回味自…

2014-07-18 14:39:12
来自凝视深**的评论:

今年春节回家,很有感触,家乡越来越不认识了,想起书中那句“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故乡,真是勾起无限乡愁。

2014-07-18 14:57:22
来自与女儿**的评论:

一个人眼中的家乡也许只有一种味道,许多人眼中的家乡,味道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回乡记》中我们看到了五湖四海中的人对自己家乡味道的回首、重新体验等等。 《回乡记》,其实是回不去的家乡,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少再有农村保持得原有原味,就连我这在自己家一百多里外工作的人时间长了不回家就觉得找不到路。日新月异的建筑、轰鸣的机器等等,让回家的我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故乡感觉,唯一的就是还是那些人,只不过情淡了许多。 《回乡记》将不同人对家乡的感觉分类进行编辑,就像一个人从各个角度诠释自己的家乡一样,这本应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但是读过只有淡淡的…

2014-07-02 13:09: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家乡在哪里?在记忆中,在书本了。流浪他乡的人,应有故乡的陪伴。读回乡记吧。

2014-07-10 20:37:55
来自sun1396**的评论:

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记录巨变时代的乡土中国),不错。

2015-03-03 00:22: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时间的坐标上,有许多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有些东西在不经意间变化,常常习以为常,回乡记能够让人零距离真切感受到乡愁的味道!

2014-08-07 21:18:17
来自yanglai**的评论:

放在枕边,回望故乡。这是一本好书,主题好,内容好。回乡?你能够回去吗,你有多少时间回去,你回去了干什么呢?都少人在追问,在挣扎,在焦虑。唯独细细品味是真。

2014-07-02 10:41:13
来自空山云**的评论:

拿到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副题: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我有些不经意。翻看目录和撰文的作者,都不太熟悉。没想到,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深深地吸引,并且—篇篇仔细地读完了。这本书,不仅仅描述不同人眼里的故乡,而且带有研究乡土的性质,把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故乡变化,由点到面,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给阅读的人带来震撼。 《回乡记》分八辑,分门别类告诉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八辑分别是:年味变了;宗祠与祭祀;婚育嫁娶;故乡白描: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谁在见证新农村?乡村公共品的困境;乡村治理的转型;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这八辑让…

2014-07-04 22:11:00
来自oijr439**的评论:

近距离看中国,很好的话题,比近距离看美国,看日本有意义。回乡,既有乡愁,又有时代记录和记忆。最牛的是这本书里还有费孝通、秦晖、华生这些大牛人对乡土中国变迁的解读。

2014-07-15 13:39:30
来自huiouar**的评论:

回乡,是对记忆的补偿。《回乡记》表达乡愁,同时又记录和呈现了巨变时代的乡土中国。和近距离看中国的主题很贴近。

2014-07-15 17:56:07
来自解冻大**的评论:

人们对于家乡的爱成分向来复杂。无法做到像爱一个人那样,宣称“不管TA变成什么模样我都爱”,或如杜拉斯《情人》中所言“但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甚至做不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16-03-21 19:11: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很精美,内容很精致,每一篇都以生动而深刻的文笔记录着自己对乡愁的理解,读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作者细腻的感情,又能给人呈现出深刻的理论分析,是不可多得的好书,既有感性表达,又有理性思考,强烈推荐给那些关心农村社会的读者。

2014-07-09 22:25:56
来自asdbgyg**的评论:

这是一本见证着这个时代的青年对乡村社会巨变的理解与观察,字里行间有虎虎生气,尽管还不成熟,但是这些对这个时代的叙述,过了100年之后,再来阅读,就犹如今人阅读民国时代的那些青年的叙事。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叙事太少了

2014-07-18 15:00:35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