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走读侯仁之:修订本图书
人气:14

走读侯仁之:修订本

《走读侯仁之(修订版)》对前作进行了文字内容的修订与补充,并从全新甄选出的181幅图片中进一步精选出3个印张的图片进行彩色印刷,印刷用纸及工艺的提升增强了阅读的舒适度,可谓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全新设计。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其他  
  • 作者:[陈光中]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5408149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
  • 印刷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走读侯仁之(修订本)作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曾数十次与侯仁之对坐长谈;并沿循他早年的足迹,三赴天津卫、两至张家口、一赴江西鲤鱼洲,进行实地考察;还用了一年的时间自学历史地理学,以图正确理解其学术思想。全书图文并茂,作者从实地拍摄的数百张照片中全新甄选出的图片、作者的手绘画作与侯仁之及其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取自侯仁之的著作的部分插图等交相辉映,既反映了侯仁之人生历程中的主要时空地点的变换,又逐步展现了作者边走、边读、边写、边想的独特风貌。走读侯仁之(修订本)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理解和研究侯仁之其人生经历与成就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了解和研究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史,具有比较丰富的史料价值;对于了解和还原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社会文化历史,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生活史,也提供了一个史料较为丰富的窗口;同时,本书也是对侯仁之先生的纪念。《走读侯仁之(修订本)》对前版《侯仁之》进行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全新设计;全新甄选出的181幅图片,进一步精心选取了3个印张的图片进行彩色印刷,增强了内容的层次感和细节的精致度;对文字内容、资料考证等进行了个别的修订与补充;同时,更换了印刷用纸和印刷工艺,提升了印刷效果,提高了阅读的舒适度……本书从内容到形式,均弥补了前书的诸多不足。本书的全新出版,即是作为缅怀百岁智慧老人侯仁之的致敬之作,也将为中国社会提供文化的传承与长寿的智慧。

编辑推荐

侯仁之(1911—2013),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1932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1940年获文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兼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转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其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赞誉。他在跨越百年的人生中,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被誉为“中国‘申遗’人”;他被冠以“活北京”的美称……本书是一部构思精巧、史料珍贵、与众不同的侯仁之传记。本书底稿经由侯仁之夫妇及其子女审读订正,并由侯仁之先生生前亲笔为书名题字,开卷有益。

作者简介

陈光中1949年9月生于大连;1966年随父母迁京,就读于北京八十中学。当过学生、插队知青、铁路养路工人、蒸汽机车技术员、计算机工程师、文字编辑。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博物馆学会会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喜文字,好摄影,偶习绘画。写过若干小说、散文、评论,画过些许漫画、插图。著述颇丰,包括:长篇传记《侯仁之》、《走读鲁迅》、《走读侯仁之》,以及《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共八册)、《北京胡同》、《走读京城角落》、《走读京城人物》,等等。部分作品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出版。

目录

自序

一 人生之始

出生之时,辛亥风云正炽;幼岁体弱,几不得进学,先母订画报启蒙;少年求学辗转,先德州博文中学,后济南齐鲁大学附中,再通州潞河中学……

二 走进燕园

青年负笈燕大,燕园风光旖旎,同学少年多不贱;名师风流,学林宿儒,一时云聚……

三 投师名门

顾颉刚师、洪煨莲师的教诲,如醍醐灌顶,使我得沐重化……

四 从历史迈向地理

顾亭林经世致用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颉刚师指导我参与后套水利调查,在煨莲师诲导下考辨陈潢

治河……

五 国难当头

当此之时,国事日忧,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六 身陷囹圄

因掩护学生抗日,惨遭日寇逮捕,人间炼狱,矢志

弥坚……

七 牢狱外仍是牢狱

出狱之时,小女馥兴已四月有余,家人重聚,牛衣对泣;弟之噩耗,次第传来,长歌当哭,不能自已……

八 流寓津门

流寓津门,教书度日,兼研天津史地……

九 远赴英伦

抗战胜利,重回燕大;旋游学英伦……

十 亲尝教炙

旋游学英伦,从师德贝教授,亲尝教炙,学益匪浅……

十一 重返燕园

建国前夕,我赶回北京,参加了开国大典,欢腾之情,永远难忘……

十二 开拓新学

院系调整,北大迁入燕园,开始了系统的学术研究……

十三 学以致用

教学之外,深入研究北京城的起源和演变,为首都建设提供参考,同时,北入沙漠,考察西北沙区历史地理,探讨环境的变迁……

十四 第二次大劫难

“”甫来,即受冲击,肉体摧残,精神折磨……

十五 从“黑帮大院”到鲤鱼洲

挑砖、打柴、插秧、割稻……艰苦的生活使我的身心更加坚强……

十六 重新开始学术研究

“”后期,恢复工作,即应邀展开对邯郸、承德、淄博、芜湖等城市的历史地理考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成果……

十七 老骥犹有千里志

科学大会,春风化雨,时光可逝去,工作不拖后,重返西北沙区考察,收获颇丰……80年代,真是我学术生涯的大好时期……

十八中国“申遗”及时人

80年代多次赴国外交流讲学,同时开始对比研究中外城市的历史地理……

十九 钟情北京

北京──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二十 心系燕园

我爱燕园,燕园是美丽的……

二十一 “名利于我如浮云”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附录 侯仁之年谱简编

后记

插图索引

在线预览

一 人生之始

出生之时,辛亥风云正炽;幼岁体弱,几不得进学,先母订画报启蒙;少年求学辗转,先德州博文中学,后济南齐鲁大学附中,再通州潞河中学……

——侯仁之

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这一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月10日,由革命党人发起的武昌起义取得成功,敲响了封建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

就在革命烽烟迅速地在神州大地四处燃起的时候,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小镇上,一个男孩子悄然出生了。

那是1911年12月6日,侯仁之出生于隶属河北省枣强县的肖张镇。这里离他的祖籍所在地──山东恩县庞庄并不太远。

顺便说一句,恩县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因农业发达而著称。至明清时,因其“棉绒细软洁白,为近州县之冠”,而成为声名远播的富饶之地。不过,作为一个行政辖区,它的隶属关系曾有多次变革。远的不说,在1952年以前,它曾是属于河北省的,那年10月,因省界调整,恩县划归山东。而到了1956年,山东省一下子撤销了24个县,恩县也在其中,它原有的辖区分别划归如今的平原、夏津和武城三个县了。因此,在现在的中国地图册上,已经没有“恩县”这个地名了。

有趣的是,我通过计算机网络查了一下“恩县”,发现列出的相关条目并不少,竟有1000多条!而其中不少内容,居然是归属在“侯仁之”名下的。一个已经消失多年的县名,竟会因为是一位名人的祖籍而得以留存,这也应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侯仁之写过许多回忆自己人生历程的文章,但是却很少谈到自己的童年和家庭。对于我们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根据一些极为简单的文字资料可知,他的父亲侯天成毕业于协和大学,在肖张镇一所教会学校中任教。侯仁之的母亲没有正式进过学校,她的父亲教她学会了识字读书。侯仁之于1918年入小学读书,那年刚刚七岁。但是,由于他从小体弱多病,曾经数次辍学。所幸母亲对他给予了最真切的关注,为他订阅了不少画报作为特殊的启蒙教材,还经常讲述《旧约圣经》中的小故事启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的学业得以维持。由于父亲工作忙碌,在侯仁之的学习过程中,母亲始终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侯仁之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叫侯硕之。母亲一直注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兄弟俩自己动手洗一些小件的衣服。母亲还让他们在院子里开出一块菜地,种瓜植豆,两个人各管几畦,看谁的收获大。院子里有两条甬道,母亲要求他俩各扫一条,看谁扫得又快又干净。她把两条甬道命名为“津浦路”“京汉路”──这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两条铁路,有了这么个象征性的名字,哥儿俩觉得自己像个小火车头,扫得更带劲了。这些,为他俩以后独自去外地求学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1926年,15岁的侯仁之到山东德州博文中学读书。初次接触外面的世界,任何事情都让他感到新奇和兴奋。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一大批作家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青年一代。那时的侯仁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不少书。他还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住在同一间宿舍的同学得到一本新书,是那同学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哥哥寄来的,书名叫《超人》,作者是正在燕京大学任教的著名女作家冰心。侯仁之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了。那是他离家及时年所读到的及时篇小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侯仁之自己所说:“它好像忽然把我引进到一个心灵中所能亲切感受的新境界,同时也就启发了我广泛涉猎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所谓新文学作品……”他后来所写的许多文章──甚至包括学术著作,都有很优美的文笔,如同一篇篇抒情散文,这与他少年时代所受到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侯仁之当时不会想到,后来自己竟会与这位了不起的女作家结下深厚的友谊。

中学时代的侯仁之已经是一个挺活跃的学生了。博文中学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尤其是学生的体育活动搞得很出色,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篮球队,经常举行篮球比赛。侯仁之很羡慕,壮着胆子找到篮球队长,想加入球队。可他那时候个子矮小,身体瘦弱,和那些人高马大的篮球队员站在一起,实在太不相称了,因此说了几次人家就是不同意。就连班上的同学分队比赛,双方都不选他。侯仁之赌了一口气,干脆自己练跑步。每天下午课后,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坚持跑了一冬天,天天不间断。转过年来,学校要举行春季运动会了,班上同学找到他,说:“侯仁之,你参加长跑吧!1500米,怎么样?”他吃了一惊,说:“我怎么能长跑?我从来没跑过!”同学说:“你当然能跑!我们看见你天天在操场上练来着。”侯仁之一鼓劲,真的报了个1500米。比赛时,发令枪一响,他拼命往前冲。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跑过一圈,转弯的时候他挺奇怪:怎么旁边一个人都没有了?回头一看,原来所有的人都被他远远地甩在后面了!从那时开始,他的身体就慢慢地好起来了。

除了跑步,侯仁之还很积极地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比如初二的时候,他曾经参加过话剧的演出,那话剧叫《山河泪》,看这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侯仁之很兴奋地讲给母亲听,她非常高兴,大大地夸赞了一番。侯仁之很受鼓舞,居然根据母亲小时候讲过的一个故事,自己写了一个话剧的剧本《基甸救国》,那是他及时次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

初三时,侯仁之参加全校演讲比赛,取得及时名的好成绩,他兴奋地写信告诉母亲。母亲高兴极了,她对侯仁之说:“如果有24小时你能站在讲坛上讲课,我坐在一排听也心里高兴!”

遗憾的是,母亲没有等到这24小时。侯仁之初中毕业那年,母亲不幸病逝,他怀着悲痛前往济南齐鲁大学附属高中继续学习。齐鲁大学是当时中国13所有名的教会大学之一,下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父亲让侯仁之到齐鲁大学的附属高中读书,是打算让他将来能进一步到医学院深造,成为一名医生。

然而,当时学潮迭起,侯仁之学业中断,不得不再次回到德州博文中学读高中。

不久,侯仁之的命运发生了一个较大的转折。

由于博文中学尚未在中国教育部门办妥注册,学生不能直接报考大学。因此,侯仁之的父亲便安排他们兄弟俩前去天津,去另一所著名的教会学

校──新学中学读书。

新学中学所在地原为“养正学堂”,始建于1864年。1902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得到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的资助,在养正学堂的校址上创办了“新学书院”。1929年教育部对全国私立学校进行注册,因为新学书院不具备大专学校的规模,便改为“新学中学”。

侯仁之还记得,主持面试的是一位名叫埃里克 利迪尔的英国老师。

当时他还不知道,埃里克 利迪尔原是一位著名的运动员,1924年在巴黎参加第八届奥运会的时候,以47秒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奥运会纪录,夺得该项目的金牌。1925年,利迪尔放弃了优厚的条件和待遇,毅然返回他的出生地天津,到新学书院执教。后来,侯仁之和弟弟一起看过一部电影,这才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那部电影翻译成中文后名为《烈火战车》,说的就是利迪尔成为奥运会冠军的故事。

面试结果,侯硕之顺利录取,而侯仁之却落选了。落选的原因之一,是侯硕之的英语水平好于哥哥;另一个原因,则是侯仁之有意“应付”──他对博文中学有很深的感情,实在不想离开。

不过,继续留在博文中学显然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1931年夏末,为了实现让儿子将来当医生的愿望,父亲将侯仁之送到河北省的通县,进入另一所很好的中学。他在这里再读一年高中,便可以报考大学了。

那是侯仁之及时次来到北京(那时候是叫“北平”)。他记得很清楚,火车停在前门东车站──那西洋风格的火车站如今仍然矗立在那里,与雄伟的前门相映成趣。当他随着人流走出车站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那带有浓郁异域情调的车站钟楼,飞檐凌空气势壮观的前门城楼,造型独特且带有欧式装饰的箭楼,还有高阔浑厚的古城墙,都被金黄色的夕阳抹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他的心里激动极了,从那一刻开始,他就与这座古老的都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他的新学校远在京城东面的通县,从前门到那里还有40里路呢。

“通县”如今已经改名为“通州”,成为北京属下的一个行政区,但在20世纪30年代,尚属河北省所辖。说到通县,历史相当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便已建县,称“路县”。至东汉时改称“潞县”。本是一条“路”,后来却特地加上了“水”变成了“水路”,可见“水”在通县的发展历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也确是如此。秦朝时,军队就曾利用流经此地的白河作为水道向北部边关输送粮草;而隋朝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恰从通县(当时仍称“潞县”)境内穿过,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到了金朝,索性将“潞县”改名为“通州”,要的就是“漕运亨通”的意思。通州借水陆交通之便,很快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商埠,竟有“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辛亥革命以后不久,它改为“通县”;再后来,时“州”时“县”多次变换,但一个“通”字总是它固定的名称。

侯仁之就读的那所学校,名为“潞河中学”。其名字的来由似很清晰:一是取自通县的古名“潞”,一是取自了不起的大运河。融古通今,颇有些

深意。

这潞河中学可算是一所很有名气的老学校了,它是1867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的。刚开始的时候,叫做“八境神学院”,这是通州历史上及时所教会学校。

19世纪90年代,八境神学院改为潞河书院。后来又改为协和书院,并附设中斋,叫做“协和中斋”(“中斋”就是中学的意思)。1900年“庚子之乱”,通州协和书院遭到严重破坏,后来得到恢复,规模倒扩大了不少,重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一批很好的建筑。1911年前后,基督教公理会、伦敦会、长老会协商决定联合办学,原协和书院改名为华北协和大学,由美国牧师高厚德任校长。到了1917年,华北协和大学的大学部迁至北京城内,与汇文大学合并,至1919年,组成燕京大学。

关于燕京大学成立的经过,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将留在后面慢慢叙述。在这里要说的是,华北协和大学虽然将大学部迁走了,但它的“中斋部”仍然留在通州,改为“私立潞河中学”。华北协和大学的场地和建筑物,都拨给了潞河中学。

1931年那个晴朗的秋日,未满20岁的侯仁之在一片蝉鸣声中走进了绿树浓荫的潞河中学校园。

此时的侯仁之,已经不再是那个体弱多病的乡下孩子,而长成一个朝气勃勃的英俊青年,他对新学校充满了好奇。尽管这些年来他所就读的多是条件较为优越的教会学校,但潞河中学那宽阔整洁的校园、碧水荡漾的小湖、风格独特的校舍、高大明亮的教室……仍让他赞叹不已。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令人钦羡的校园环境还并不是最让人兴奋的。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极其值得信任和敬爱的良师──校长陈昌佑先生。

若从最早的“八境神学院”算起,直到“潞河中学”定名,这所学校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名字也几经变换,而校长的更迭却并不频繁。及时任校长谢卫楼,主持校政的时间长达30多年,直到后来成为华北协和大学校长;其后则由美国牧师高厚德、田和瑞相继任校长。1919年,有一位中国人被任命为副校长,他就是陈昌佑。

陈昌佑字众良,1892年生。他祖籍原本是浙江绍兴,很小的时候便迁居通州。1915年,他于华北协和大学毕业后留校,因才能出众,四年后居然成为潞河中学的副校长,那时只有27岁。后来他去美国留学,1926年回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机会。那一年,教育部规定:外国人在华捐资设立的学校,应办理立案手续,校长则必须由中国人担任。于是,陈昌佑也正式成为潞河中学的及时任中国人校长。从第二年开始,潞河中学成立了校董会,1929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立案。

陈昌佑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上任伊始,他就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首举之措,是对学制的改革。原先潞河中学实行的是四年制,陈昌佑果断改为“三三制”。所谓“三三制”,就是初中高中均为三年,以使学生能够接受更、更充分的基础教育。这是一个正规的中学的框架。

他所进行的较大胆的改革,是取消了传统的宗教课。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宗教课本是必有的课程,如今彻底取消这一课程,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陈昌佑本人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但他认为一所学校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思想上便不应对学生有任何强制和束缚。他积极推行的,是“循循善诱,三育全备” 的“人格教育”。所谓“三育”,是指智育、德育、体育。他为学生确立的发展方向是“爱祖国、倡勤劳、尚简朴、重道德”。总而言之,陈昌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的发展,以高尚的人格、的学识、健壮的体魄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对于教会学校来说,通常都比较注重外语教学,像潞河中学的许多课程就是使用英文教授的。同时,国文课也得到相当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上,国文课与人生、思想、兴趣、欣赏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能有深刻的了解。

陈昌佑十分重视学生、均衡的发展。除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还设置了许多特殊的课目。比如,潞河中学周边都是农村,为了适应和发挥这一特点,学校专门开设了园艺课,并在校园内建立了养蜂场和苗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养蜂、养鸡、园艺以及果树的栽培、嫁接、剪枝等技能。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山东的泰山、曲阜等地游览,以开阔视野;并分批安排学生到远在天津的碱厂、盐场参观,甚至还去医院、监狱开展调查,借此加强对社会的深入了解。

潞河中学的学生基本都是住校,许多老师也在校内住宿。学校有意把教职员与学生的宿舍交叉安排,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当时著名学者梁漱溟正在山东进行“乡村自治”的实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陈昌佑大胆引进梁漱溟的经验,用于对学生的管理。“村治”如何变成“校治”呢?他首先把学生变成“村民”。在1932年的《校刊》上,有如下说明:

潞河现分十村,丁香村、兰石村、菊隐村、桂槐村、紫薇村、槐荫村、翠松村、碧竹村、雪梅村、五槐村,每村设村长一人,村长负管理全村之责任。村长之下每屋设屋长一人,负管理一屋之责任,十村之村长组织联合会议,附属于自治会。

每季各村组织卫生比赛,请评判员评定,最清洁村为模范村,更择宿舍之最整洁者二,曰模范室,特赠挂屏一幅,以示奖励,籍资提倡卫生。

望同学继村治之事业,贯彻初旨,以维潞河美满之校风。

至于潞河中学实行“村治”的意义及目的,《校刊》中是这样说的:

……论历史它是未满周岁的婴儿,论组织它是学生会的机关。若专以效用言之,它确是养成学生自治的途径。……一则练达学生自治和养成责任心;二则村民可以直接与当局共同促进全村之治安与卫生;三则以村治收分工之效,集中力量以防意外,这就是村治在潞河之意义。

当年潞河中学的学生,对学校的这种管理方式都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据一位老校友回忆,初中一年级新生刚入校的时候,是三名学生住一间宿舍,其中一名是比较有经验的高班学长,由他担任屋长,指导年龄幼小的新生如何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初一的学生虽然只有十来岁,也要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位老校友比侯仁之高几届,他入校的时候学校里还没有电灯,宿舍里使用的都是煤油灯,几名学生要轮流负责每天擦净灯罩、添加煤油。宿舍里有一张书桌,一面靠窗,三个学生分坐其他三面,集体自习,预备功课。他还记得,当时学校的体育场地很好,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应有尽有,还有一个小湖可以游泳。

说到体育活动,早在协和书院时期就已经很有特色,它的学生代表队曾经参加了1910年的及时届全国运动会。陈昌佑本人当时还是协和书院的学生,既是学校代表队成员,还是全国体育代表队的运动员。他担任校长以后,推动潞河中学的体育运动有了更大的发展。有趣的是,他不仅亲自负责学校体育代表队的教练工作,还直接担任许多项目的教练──比如足球队。他曾率领潞河中学体育代表队参加北平市、河北省举办的运动会以及华北运动会,均取得突出的成绩……

由于陈昌佑校长的努力,潞河中学很快就发展成为具有水平的名校。

侯仁之就是在潞河中学繁荣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走进了它的校门,成为陈昌佑校长的学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与其个人的经历及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这样一位校长和这样一所学校所构筑的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比如侯仁之。

当然,这是后话了。在1931年那时候的侯仁之,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

侯仁之面前的人生道路十分明确:努力读书,打好基础,力争一年后顺利考入一所理想的医科大学──比如北平城里那著名的协和医学院。再以后,他应当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称职医生。

然而,侯仁之最终并没有成为一位独树一帜的医学专家,却作为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闻名于世。影响他毕生命运的,除了潞河中学和陈昌佑校长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也许是十分偶然的因素:一本杂志和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