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是在我们这个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世纪中一位杰出的妇女。她的漫长的一生几乎绵延了整个世纪。她是1893年出生的,到1981年逝世。她同这个世纪里中国和国际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联系。她的个人品格是既又独特的。凡是见到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给予的温暖。她给人的鼓舞力量是不分中外、无远弗届的,因为它是同时代的脉搏谐和一致的。
这部通俗性传记的目的是使读者见到她。只要可能,有关她的事迹都是用她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来叙述的。来源是所有能够找到的她所写的东西,包括数以百计的私人信函。在这些信函中,不少是她写给本书作者的,还有许多是她的其他同事和友人提供的。关于她现存的信件,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尽管数量很多,但远非她的全部通信。她在长期的地下政治活动中养成的习惯,使她对于留下有关她的活动详情的文字纪录十分谨慎。在必要时,她会要求受信人在阅后将信烧掉。保留下来的信件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她的性格和友情,但往往都不直接涉及时事,或者只是附带地提一下。
总序
中文版序
及时章 青年时代:美国,1907—1913年
第二章 家世和早年生活
第三章 回国和结婚:1913—1915年
第四章 孙中山
第五章 为了维护共和:上海—广州,1916—1922年
第六章 广州的变局:1923—1925年
第七章 继承孙中山的遗志:1925—1927年
第八章 1927年的武汉:考验和分水岭
第九章 赴莫斯科:1927年8月
第十章 在柏林:1928年
第十一章 1929年的回国:一场短暂的暴风雨
第十二章 再赴欧洲:1929—1931年
第十三章 救援革命者:上海,1931—1934年
第十四章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上海,1935—1937年
第十五章 抗战岁月(上):香港,1937.12—1941年
第十六章 抗战岁月(下):重庆,1941—1945年
第十七章 在战后的上海:1946—1949年
第十八章 建设新中国:1949—1965年
第十九章 "":艰难的日子,1966—1976年
第二十章 金色的余辉:1976—1981年
引用及参考书目
人名、地名、专名汉项对照表
译者后记
及时章 青年时代:
美国,1907—1913年
在本书所选用的照片中,有一张中国姑娘的大学毕业照,面容坚毅、眼神深邃。她就是1913年获美国威斯里安学院学士学位的宋庆龄。后来,她成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和助手。1949年,作为另一场更深刻的革命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到本世纪末叶,她在快到90岁时,以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与世长辞。
宋庆龄1893年生于上海,1907年去美国求学,那时还不到15岁。她先在新泽西州萨米特市一所高中上学,不久就到南方,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学院。她在学校里还有一个名字"洛士文•宋",她的亲密朋友则称她"苏西"——对她的姓氏英文拼法简化而来的jnx 称。那个带点浪漫色彩的名字"洛士文"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消失了,但另一个朴素的名字"苏西",她却继续经常用于给新老好友们英文信的署名,直到生命的终结。
……
GOOD
真实的文字
满意,正品,
好
满意
给太太学习,很有共鸣。
第一次了解她们的生活
看了在来评
书好。
Very good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挺好的,以前从来不用去评价,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积分,自从知道评论之后积分可以抵现金了,才知道评论的重要性,积分的价值,后来我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里,复制到哪里,既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既健康快乐又么么哒,哈哈哈
读了一半,以后再评吧
书籍的优势给人以启迪,警示或学习,或获取力量,愉悦心情,这本都给我这样发的感觉,谢谢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比较熟悉的人物,书,还好吧
宋庆龄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的,她的个人魄力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这本书写的是宋庆龄女士,她一直是我很钦佩的女性之一,所以想更了解她的生平,才买的这本书,可是读到一半,发现大多都是写她和孙文先生一起逃亡,以及战争的一些事情,觉得有点不感兴趣了,历史性的描述很多,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宋生活方面或是修身养性方面的内容,继续加油读完吧~
本书通过宋庆龄的友人之笔形象而详实的刻画了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伟大女性,作者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犀利洞悉了那个时代背景的脉搏和气息,以传记作者的严谨和务实真切地揭示了一个时代下的一位心系祖国和人民的知识女性的成长历程,而不是在那里空喊伟大,这就为这本书赋予了于众不同的格调和魅力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比以往我们看到的书籍更为客观地反映了宋庆龄波澜壮阔的一生,本书的排版不够美观,与书中的内容和闪耀着女性光辉的主人公不相称,这是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