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1版。
本书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包含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同时吸纳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丰富的网络链接,为师生教学和学者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本书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本书为第11版。 本书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全书包括研究概论、研究的建构、观察的方法、资料分析这四篇内容。
第1篇 研究概论
第1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
导
寻求真实
一般的人类研究
传统
研究中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社会科学的基
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
社会规律
总体而非个体
变量语
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归纳与演绎理论
定性与定量资料
抽象研究和应用研究
社会研究的伦理
自愿参与
对研究对象无害
第2章 范工、理论与社会研究
导
几种社会科学范式
社会理论的要素
两种逻辑体系
演绎式理论建构
归纳式理论建构
理论与研究的关联性
第3章 社会研究的伦理与政治
导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议题
伦理问题的两种争议
社会研究的政治蕴含
第2篇 研究的建构
第4章 研究设计
导
研究的三个目的
通则式解释的逻辑
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
分析单位
时间维度
如何设计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书
第5章 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
第6章 指标、量表和分类法
第7章 抽样逻辑
第3篇 观察的方法
第8章 实验法
第9章 调查研究
第10章 定性的实地研究
第11章 非介入性研究
第12章 评估研究
第4篇 资料分析
第13章 定性资料分析
第14章 定量资料分析
第15章 详析模式
第16章 社会统计
第17章 阅读和撰写社会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术语表
索引
第1章 人类研究与科学
导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了解事物的书——主要是关于如何了解事物,而不是知道什么事物。让我们从一些已知的事物开始。
你们知道地球是圆的。你们或许也知道月球阴暗的一面相当寒冷。在中国,人们讲中文。你们还可能知道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没有安全措施的性行为可能导致艾滋病。
你们是如何知道的?除非你最近去过月球阴暗的一面或做过维生素C功效的相关研究,否则你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如果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想到是某些人告诉你们的,而且你们信以为真。你们也许在《国家地理杂志》中看到,在中国,人们说中文,而这看起来合情合理,所以也不会质疑。或许物理学或天文学老师告诉你们,甚至从“国家公共广播” (NPR)得知,月球的阴影部分相当寒冷。
有些知道的事情,显得非常理所当然。如果我问你们如何知道地球是圆的,你们也许说:“每个人都知道啊!”有很多事情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不过,过去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平的。
很多人们所知道的事情其实是约定俗成的或是信仰,很少是个人的经验和发现。在某个社会中成长,事实上就是接受周围人所“知道”的事物的过程。如果你们无法知道同样的事物,就没有办法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你们认真怀疑地球是不是圆的,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格格不入。你们可能被送进医院,和质疑同样事情的人住在一起。
尽管重要的是,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事物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他人所说;但我要强调的是,这样并没有错。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建构的,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品质。知识的基础就是约定俗成。因为你们不可能只通过个人的经验或发现而知道所有的事物,所以你们必须相信别人告诉你们的。因此你们对事物的了解一部分是通过传统,一部分则是通过所谓的“专家”。当然,我并不是说你们不应该质疑这些被一般承认的知识。我只是提醒你们注意你们和社会就这一方面融洽相处的方式。
不过,我们还有获得知识的其他方法。与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来了解事物相反,人们也能直接从经验了解事物——也就是通过观察来了解事物。如果你们跳迸流经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冰水中,根本就无需他人告诉你们河水是冷的。你及时次踩到荆棘上时,在他人告诉你之前,你就知道会很疼。
当个人的经验和大家约定俗成的知识发生冲突时,个人的经验大有可能在众议之下认输。 举一个例子,你们到我家参加宴会,这是上流社会的活动,而且准备了美酒佳肴。你们拿了一块我送上来的开胃菜,一种油炸面粉裹的东西。你们吃了几块,嗯,真好吃,然后又拿了一些。接着,每当我拿着这道菜出现时,我走到哪里,你们就跟到哪里。
终于,你们吃够了。你们开口问道:“这是什么?能告诉我是怎么做的吗?”而我则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你们刚刚吃的是油炸面粉裹虫!”你们的反应强烈,开始反胃,把客厅的地毯吐得一塌糊涂。噢!多么糟糕的待客之道呀!
这个故事的要点是,你们对这道菜的前后两种感觉都是真实的。基于你们自己的个人经验,你们喜欢这道菜,当然这是真实的。只是,你们在知道吃的是虫子以后,就觉得恶心。因为你们和周围的人都认为:虫子不适合当食物。小时候,当父母发现你坐在土堆上,嘴里叼着半截虫时,父母忙着扒开你的嘴,寻找另外半截虫。从那时起,你就知道吃虫是这个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但是在约定俗成之外,吃虫子到底有什么不对?很可能虫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低热量,大小一口刚好,而且容易包装,是商人最理想的商品。对一些和我们有不同想法的社会,虫子或许是很高尚的食物。对他们而言,虫子本身才是美味,裹在外面的油炸面粉反而让他们觉得倒胃口呢。
也许你们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虫‘真的’好吃还是‘真的’难吃?”还有一个更有趣的问题:“你们如何知道什么才是‘真的’?”本书要解答的就是第二个疑难问题。
寻求真实
真实是很诡谲的。也许你们已经怀疑你们所知道的不是“真实”,问题是如何真正知道何者为真?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科学就是在寻求解答过程中所发展出的一种答案。科学既可以切入约定俗成的真实,也可以进入经验的真实。对于非亲身经验的事情;科学家有很多标准来做评断,才会把这些事物视为真实。大体而言,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109ical)和实证(empirical)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为何在地球上的科学家接受月球的阴暗面是寒冷的说法?首先,这听起来有道理,因为月球,的表面温度来自太阳光的辐射。其次,在月球阴暗面所做的科学测量支持这个论点。所以,科学家接受他们未曾亲身经历的真实——他们接受了约定俗成的真实,不过,他们是在特定的标准下才接受的。
对本书而言,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有一套如何透过亲身经验来发现真实的方法,即提供了具体研究的方法。认识论(epistemology)是知识的科学;方法论(methodology,认识论的一支)或许可以称为寻找解答的科学。本书就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或者说探讨社会科学家是如何解答人类社会生活的。
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会科学来探索社会生活事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日常生活中一般的、非科学化的研究。
一般的人类研究
几乎所有人,甚至其他一些动物,都想要预知他们未来的环境。而且我们愿意用因果和概率(causal and probabilistic)的推理来进行预测。首先,我们通常认为未来的环境多少是由目前的状况所造成或限定的。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会影响未来的收入高低;在礁岩区游泳可能会不幸遇上鲨鱼。另一方面,鲨鱼也可能学会在礁岩区徘徊,并幸运地碰上不幸的泳客(不管鲨鱼是有意还是无意)。其次,人类和其他动物都知道,因果关系本来就牵涉到概率问题:当某些“因”存在时,与这些“因”不存在时比较,更有可能产生某些“果”;不过,这不是的。例如,学生知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用功会取得高分,但并不是每次用功都会考好。我们知道在礁岩区游泳有危险,同时也知道不是每次在礁岩区游泳都那么不幸。在本书中,我们会经常提到因果和概率这两个概念。你们会发现,科学使它们更为精巧,科学也提供了处理的技巧,这和人类依据本能的研究是有所不同的。我要做的就是使你们已经掌握的技巧更加有用,帮助你们在研究中变得更自觉、更确实也更精细。
在检视一般的人类研究时,要区分预测和了解。通常,在不了解的状况下也能做预测——或许你们膝盖酸痛时你们就能预测要下雨了。即使我们不知其所以然,我们也会根据预测能力来行动,如有赌客发现,第三跑道的马在每天的第三轮比赛中总是获胜,即使不知道理由,它也会始终下那匹马的注。当然,不了解就预测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别的马胜出,那么赌客就该赔钱了。
不管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原始动机是什么,只有预测未来环境的能力才让他们满足。只是,对人类而言,对未来的预测常常被放在知识与了解的范围内。如果你们了解为什么事物之间产生关联、为什么会产生固定的模式,比起你们只是简单地记住那些模式来,要预测得更加。因此,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达到这两个目标。
如前所述,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只有部分是直接通过个人研究或个人经验,大部分则是来自他人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这些约定俗成的真实,既可能帮助也可能阻碍我们自己亲手去发掘真实。二手知识的两个重要来源(传统和)就值得进一步讨论。
传统
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某种文化,而文化有一部分是由根深蒂固的知识所构成的。我们可能从他人那里得知:在春天播种玉米将得到天助、获得丰收,吃太多糖会造成蛀牙,一个圆的圆周率是22/7,手淫会使人失明。尽管我们可以亲身去检验这些“真实”,但我们还是直接接受了其中的大部分。因为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在这方面,传统对人类的研究是有所助益的。接受众人皆知的事物,可以替我们省下不少亲自去研究的时间。知识是累积的,继承已有的信息和知识体系,正是发展更多知识的起点。我们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指知识的传承。
不过,传统也可能阻碍人类的研究。如果想在人们已知的事物上寻求新的观点和不同的知识,你们很可能会被贴上傻子的标签。更有甚者,你们可能根本不想对已知的事物去做不同的认识。
……
好书 研究生要最好毕业论文和日常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好的研究方法做保证
很好的书,社会研究方法入门,最好还是有个老师带着读一读。
我是学社会学的,这本书真的是很好的教材。并且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即使没有社会学学习经验的人看也非常通俗易懂。。总之,是一本好书。在杂志之家的购书经历一直都很愉快,就不再赘述啦。
这本书是艾尔巴比写的 邱泽奇老师翻译的。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学这本书最好也把原著买来一起看 会有更深的理解。
非常值得多读的书,社会学入门必读的作品,名家之作
这是一本有关社会学的一本好书,我们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需要看一看这本书。
专业书籍,是和社会学一起买的,社会学是今年重点学习的知识领域
法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之作,包含了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本来对于社会研究方法有些为难情绪,但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很适合非考研学生用于熟悉和掌握社会研究方法,将方法置于生动的案例中,“书”有所值!
真的很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秒杀国内很多研究方法书籍。
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社会,但苦于如何开始着手研究,机缘巧合发现这本书。很厚的一本书,是该下些功夫来研究了。希望这个社会一直进步下去。纸的质量和印刷质量都很好。
非常经典和重要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于我这个纯文科生来说,难,但是必须读。
作者说,他一直在尽力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书的内容呈现给所有读者。这也就意味着书里的文字不是晦涩的,而是生动有趣的。由于书中的例子很多,所以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作者的意思。另外译者邱泽奇老师是一个很负责任,很好的老师,他在MOOC上也开设了这门课程,讲的超级好。强烈推荐!
此书是国外教材的中文版。教授的讲解非常详细,十分适合刚入门的同志去读,会对社会学研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做入门书可以,但是说要用它来应付考试,尤其是考研这样的一考定江山的考试,绝对不行!!!
无论是作为社会研究方法的教学还是自学用书,都很适合,很厚,但是强烈推荐
任何社会学的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往往是学科中最为枯燥的东西,比理论还要枯燥。但这本书不但讲解明晰,其讲解的方式也不让人感到枯燥,继承了一贯的这家出版社的教材传统,比国内的研究方法教材好得太多了,每一个社会学的学生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详细,条理清晰,角度专业,是研究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有利于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此书不仅适合专业人士阅读,非专业人士阅读也会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这确实是一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经典。它用严谨的科研态度、翔实的操作案例、风趣的语言风格为读者展现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魅力所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应当读一读,从中必然受益良多!
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说如过山车般的历经坎坷,而要想达到所谓的“科学研究”的层面,我们需要科学方法(论)的支持。当然我们应首先具有科学态度,至少应是“I prove”而不是“I believe”。很好看的一本书,推荐一下!
我国的社会研究长期停留在拍脑袋出对策的层面上,缺少系统科学的训练。这本书是国外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本经典教材,从出版次数已经能够看出其受欢迎程度,对提高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素质和水平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推荐!
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很经典,该书在讲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时候配有大量事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是引导初学者入门的一本好书。对于已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来说,则可以通过此书来拓展个人的视野,进行自我反思。
书只看了一点点,但是作者写的很容易懂,大学水平读没有问题。而且跟国内的教材比好的不是一点两点,内容生动不枯燥,有很多例子,本来买来想当闲书读的,现在开始认真对待啦。总之,是搞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生必备的书,值得拥有。
买过此书的第十版,感觉超好,忍不住想看看新版新在何处,看了之后才知道,除了内容中的数据有更新外,主要论点、方法没什么增减,当然,封面设计得更俗气了。不过,要是没读过第十版,或者对社会学研究接触不多的话,这本书还是十分值得研读的。
社会研究方法课上老师极力推荐的,是翻译过来的一本书,很厚一本,写的还是美国大学通用社会学教材,对MPA学习非常有帮助。当当好快啊,当天就到了,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