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隋唐五代宋辽金)(第二版)图书
人气:3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隋唐五代宋辽金)(第二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唐宋文学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会较为详细地了解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文学的基本概况、发展规律及其特...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唐宋文学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会较为详细地了解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文学的基本概况、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熟悉唐宋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杰出作家的生平、思想、作品和艺术特点等;掌握唐宋文学的主要流派,理解唐宋文学中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并对唐宋文学的审美特质和文学理论也会有一定的把握。

作者简介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会、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

目录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及时章 隋及初唐文学

及时节 隋代文学

第二节 初唐四杰、刘希夷、张若虚

第三节 陈子昂

第四节 宫廷文人

第二章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及时节 孟浩然、王维与山水田园诗

第二节 岑参、高适与边塞诗

第三章 李白与杜甫

及时节 李 白

第二节 杜 甫

第四章 中唐前期的文学

及时节 元结与顾况

第二节 刘长卿与韦应物

第三节 大历十才子与中唐前期其他文人

第五章 白居易、元稹与新乐府运动

及时节 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白居易

第三节 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加者

第六章 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及时节 古文运动

第二节 韩 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七章 中唐后期的文学

及时节 孟郊与贾岛

第二节 李 贺

第三节 刘禹锡

第四节 杜 牧

第五节 李商隐

第八章 晚唐文学

及时节 皮日休、罗隐与陆龟蒙

第二节 聂夷中与杜荀鹤

第三节 司空图与韦庄等

第九章 敦煌文学

及时节 变 文

第二节 其他通俗文学

第三节 敦煌文学的影响

第十章 唐传奇

及时节 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唐传奇主要内容

第三节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第十一章 词的产生与晚唐五代词

及时节 词的兴起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

第三节 中唐词人

第四节 温庭筠与花间词

第五节 韦 庄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文学

及时节 西蜀词人

第二节 南唐词人

宋金文学

宋金文学概述

及时章 北宋前期的文学

及时节 柳开、王禹及宋初其他作家

第二节 西昆派

第三节 柳 永

第四节 晏殊、晏几道与张先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中期的文学

及时节 欧阳修的生平

第二节 欧阳修的散文

第三节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

第四节 欧阳修的诗

第五节 欧阳修的词

在线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的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和两宋辽金文学,适用对象为远程教育的中文及非中文专业学生,也可用作普通院校教材。 本书吸收了传统教材的优点,并根据现在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了相应的调整和设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古代文学历经数千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不易把握。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择其精者要者,加以简要论述,编纂成册。 二是材料丰富,思想开放。我们尽可能多地选取材料,尽量做到以材料说话,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原作的方便,加强了感性认识。此外,我们也尽量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具有价值的新成果,同时尽量避免了思想观点上的保守、狭隘与偏颇。三是设置齐全,实用性较强。教材是一种特殊的著述,即要求教与学的方便实用。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力求在简明扼要而又清楚地介绍文学史的基础上,选取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设置了"本章提示"、"名词解释"和"思考题"三个栏目,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迅速抓住重点、要点,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给同学们的复习应考带来方便。 本书在学习方法上提示并指导学生,要做到如下几点: 及时,记忆、理解相结合,系统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文学史是一门有着突出特点的课程,它时间跨度长,内容非常丰富,与现实具有一定距离,还存在着一定的语言障碍。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不仅要弄懂字面的意思,还要有一定的感受,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的学习特点,即既要理解,又要记忆。理解是指对当时的历史状况、人的思想情感、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设身处地的想像以及对作家、作品历史地位的认识;记忆则是指对作家、作品等有关知识的识记。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二,突出重点,兼顾。《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阶段,其间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无疑都是学习的重点。在"本章提示"中,有关重点和应该背诵、熟悉的篇目都已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对其进行重点掌握。不充分地掌握这些重点,就不能说是学好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但是,也要看到的是,仅仅掌握这些重点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因为考试题目覆盖面极广,几乎涵盖了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文学史的内容丰富多彩,不掌握就不能说学好了文学史。因此,突出重点,兼顾,应该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前言第三,要善于感受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风格。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素质、文化素养和人格境界,善于感受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风格不仅符合这一目的,也有助于我们加强记忆并深入理解,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学好古代文学。因此要在反复的阅读、吟诵、比较、琢磨中来加强我们对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风格的感受和领悟。 第四,注意题型结构与答题技巧。 其一,名词解释题。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对课程中一些重要名词作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这些名词在书中都有简明的概括或论述。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考生在答题时要简明扼要,并善于总结,将应该回答的重点总结进来,不必展开论述。 其二,简答题。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有关作家、作品、流派、理论中的单一性的问题直接提问,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所提问题在书中大多都有现成答案。考生在答这种问题时,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善于将有关的知识归纳总结进来。 其三,论述题。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有关作家、作品、流派、理论综合性的问题直接提问,一般从艺术特点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地位等方面着眼的较多,有时也会打通几段文学史。答这种题时,一定要从记忆和理解两方面出发,即一方面要记住一些文学史上的基本材料,一方面还要注意理解、联系、系统和综合。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实际上时效性很强,要根据现实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探索,以期与现实的需要——尤其是教学、应试——相吻合。但教材更要保持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甚至要以其为基准、为核心。处理好二者关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本教材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但水平所限,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谨请方家指正。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2015-03-02 06:28: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有学习价值的一本书,内容很不错,就是(三)一直缺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补货~

2015-03-19 20:07:04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