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油价大跌、卢布贬值、美俄石油斗争为背景,将中东战争、车臣战争、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今的乌克兰内战、克里米亚之争等时事热点串联起来,向读者解读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欧三家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美国如何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成苏联解体。书中还将会详细介绍近期乌克兰危机的由来,以及俄、美、欧之间的博弈和中国的石油发展战略。
战争时期,石油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沙漠之狐"之称的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北非战役中因资源短缺悲叹道:"石油奇缺,足以令人潸然泪下。"而美国陆军上将巴顿在法国追击德军时也为石油而苦恼:"如果我能偷到一点汽油,我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和平发展时期,石油既是工业的血液,又是大国间经济、政治博弈的工具,如美国借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完成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整合,接着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使苏联解体,以及2008年的俄格战争和现在的乌克兰危机,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伟,自由撰稿人、投资公司顾问。大学期间曾替老师为本校国防生讲授军事理论课。2006年底开始为《舰载武器》杂志撰写战略时政方面的分析类文章,以历史和经济为视角,对国际战略问题进行分析,对内政经济亦有涉及。出版有畅销书《看懂世界格局的及时本书》《看懂世界格局的及时本书2》,累积销量突破50万册。
及时章 美酒与毒药
始于诺贝尔家族的俄国石油工业
能源危机背后的机会
"煤、油"之争背后的隐患
逆向行驶的苏联工业
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赫鲁晓夫时代留下的"裂缝"
农业--苏联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二章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斯大林的绝地反击
饮鸩止渴的"攘内安外"策略
定时炸弹--《赫尔辛基条约》
诡异的石油危机
"荷兰病"变成了"苏联病"
"半吊子"式的阿富汗战争
肢解苏联的开始
油价危机引爆
苏联真正的"死因"
第三章 里海的秘密
车臣,俄罗斯南部的"应力点"
乱象显现
及时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
俄格"五日战争"
第四章 经略中东
由来已久的"南下战略"
巴以问题上,美苏联手对付英国
借助埃及,苏联进入战略攻势
隐患凸显,苏联开始收缩
安德罗波夫时代的"回光返照"
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在中东败
普京时代,俄罗斯重返中东
第五章 寡头战争
依靠政治资源发迹
依靠混乱崛起
是危机?还是机遇?
石油保卫战
软硬皆施,结束"战争"
第六章 东欧四国演义
此"国"非彼"国"--从概念说起
俄罗斯篇
乌克兰篇
西欧篇
美国篇
尾声
资源型经济
地缘战略
中国石油战略
后记一漫谈俄罗斯"危机"
后记二 中东之王
附录一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附录二 苏联战后经济的部分数字
参考文献
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真正让斯大林在能源问题上摆脱困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虽然在"二五计划"后苏联的煤炭集团在"煤油之争"中大获全胜,但斯大林并没有由此放弃既定方针。在斯大林大力推动之下,石油勘探部门一直在苏联腹地寻找新的油田,希望借此增加石油产量,促成苏联能源结构的改变。当时勘探队把勘探区域放在了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流域。在苏共十八大上,最终通过了"在伏尔加和乌拉尔之间建立新石油基地——第二巴库"的决议。
当时虽然有利益集团的阻挠和不配合,但对新油田的勘探和开采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为了表现对新油田寄予的厚望,当时苏共高层把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新油田称为第二巴库——这里最终勘探出的产油区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
当然,前景是一回事,现实则是另一回事。直到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前一年),第二巴库仅发现十几个小油田,产量也仅为180万吨,占全苏的5.8%,苏联71.4%的石油依旧是由巴库提供的。一方面伏尔加—乌拉尔产油区此时尚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这里的石油蕴藏量虽然非常大——1937年发现了储量达3.2亿吨的杜马兹大油田,但这里的主力油层都埋藏在更深的泥盆纪地层——巴库油田的油层主要分布在更浅的石炭纪地层,而且这里的油品质量密度大,黏稠度和含硫量高,单从经济成本考虑,短期效益并不显著,因此在当时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优先开发第二巴库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最终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则是希特勒。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随着德军的一路南下,阿塞拜疆于1942年一度被德国占领,苏联因此不得不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把人员和重要的仪器设备全部转移到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并在撤离之前把巴库油区的设施全部炸毁,以防德国人利用这里的石油资源(当时希特勒曾下令德军组建一支15000人的"石油旅",用以接管苏联的石油工业设施。而苏联人的破坏措施非常有效,以至于德军明明在产油区,却一直面临燃料匮乏的问题)。而这一举动正好大大强化了第二巴库的力量。在战时各类资源最匮乏的时期,苏联的工程人员依然在这里进行勘探开采作业(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到最惨烈的阶段时,那里的坦克修理厂也依然在工作)。1944年,在第二巴库又发现了木哈诺夫油田,储量达2.2亿吨,新油区截至1945年,产量比1942年增长了52%。
阿塞拜疆被重新收复后,原本疏散到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人员和设备又重新撤回到了巴库产油区,虽然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毕竟当时巴库地区依旧是较大的油田,恢复这里的石油生产对苏联来说才是重点),但第二巴库的基础在战争时期依旧夯实。此外,战争还一举解决了前面反复在说的苏联"煤油之争"。从物质角度来说,苏联能够赢得卫国战争,除了广袤的国土所提供的战略纵深之外,靠的就是在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上对德国人的压倒性优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二战期间,德国共制造虎式坦克1354辆,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共生产T-34型坦克超过5万辆——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德国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和,虽然虎式坦克的火力和精密程度超过了T-34,但面对如此悬殊的数量差距,这点质量优势可以忽略不计。这并不是因为德国人真的就是一根筋,只会走精品路线,而是因为德国当时只能从罗马尼亚得到有限的石油供应,即便他们降低性能要求、简化工艺能造出5万甚至10万辆坦克出来,但他们也找不到足够的油让这么多坦克开起来。而苏联人则不用担忧这个问题。
就这样,战争彻底地调整了苏联的能源产业结构,石油工业在苏联开始真正地崛起。
赫鲁晓夫时代留下的"裂缝"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成为了继任者。经过三年的政治斗争,最终赫鲁晓夫坐稳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位置。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会议上,他做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举动,在大会上做了旨在彻底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为了迅速巩固自己的地位,赫鲁晓夫在当政之后随即放弃了斯大林时期的铁腕作风,转而向地方和各个部门的官僚集团放权,希望通过权力让渡换得中高层官员对他的支持。各个部委和地区经济计划委员会因此都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多到超出了苏联体制的承受能力。这种明显带有短期目的色彩的权力让渡,使得苏联的政治生态在横向和纵向都出现了"分裂"的趋势。各部委手中更多的权力不但增加了他们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也让他们在处理利益平衡的时候可以有机会把局部利益摆在首位——前面说到过,苏联的经济体制对于领导层的问题"容错率"非常低。
相比而言,面向地方政府的权力让渡所产生的隐患更为深远。赫鲁晓夫似乎忽略了一个俄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千百年来俄国同样浸淫在"城邦文化"之中——简单地讲,在欧洲人们认同感最强的是自己所处的城邦,而不是国家。因此在各个欧洲国家,地方政权对于中央政府的忠诚度都始终是个大问题,说的再直白点,只要是欧洲国家,理论上就存在分裂的隐患,譬如西班牙的巴斯克、英国的爱尔兰和苏格兰、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等。早在伊凡雷帝时代,俄国政府就制定了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的《1550号法令》,但即便是伊凡雷帝,面对地方势力和官僚集团时最终也不得不选择妥协——自立国以来,"反分裂"其实就是沙俄帝国政治生态中一个长期的主题。
更要命的是,苏联之所以能称之为"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于除了俄罗斯之外,在她的西部和南部还存在着14个加盟共和国,而这14个加盟共和国在行政上并入俄国疆域不过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情,有的甚至不超过百年。从某种程度上说,苏联面临的地方忠诚度的隐患可能比西欧国家还要明显。十月革命前,沙俄政府就已经开始丧失对俄国基层的实际控制力,从那时开始,皇权陨落就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同样,在我看来苏联解体并不是一个历史偶然事件,俄国历史巨大的惯性在其中依旧起着极大的作用。
斯大林凭借个人,以铁腕集权的方式不断地加固着这个国家的"统一骨架",这在俄国的历史上其实是常态,但凡是强势的沙皇,都会如此操作。
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他对这个国家的"加固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凝固",赫鲁晓夫在政治上的改弦更张又使得一切回到了原点。大面积放权导致各个地区政府变得如同中国周朝时的封国,地方利益被放到了首位。
苏联的石油工业自然也受到了波及:高层的权力斗争,使得管理趋于混乱,新领导为了树立威信会成立新的部门,而一旦个人失势,其部门也会跟着被边缘化乃至直接被撤掉,而刚刚制定好的计划,也会因此推倒重来。苏联高层对基层的利益让渡同样产生了出人意料的问题。当时,一线部门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并且可以分得比例更高的收益。然而由于缺乏监督,一线生产始终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在石油开采中他们往往倾向于弃难从易,因为深层油田的投入大产出小,虽然长期来看是正确的,但是却不符合一线的短期利益。
虽然如此,但终归要承认一点:在斯大林之后,苏联的国势在巨大的惯性之下依旧在往上走,"数量"只要庞大到一定程度,"质量"上的问题就会被稀释掉。在这段时期,苏联的石油产量始终在稳步增加,从远东地区到莫斯科等工业城市,苏联的燃油管道新增加了2万公里。第二巴库在赫鲁晓夫时代也从纸面规划变成了现实。在这段时期,人们还发现天然气的价值。在最初的时候,天然气一直被视为石油开采中的副产品,在开采中被白白的烧掉。在苏联的"七七计划"期间,天然气成为继石油之后苏联又一大能源产品。
1945年战争结束时,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军事领域的大量消耗,当时的苏联一度需要从奥地利和罗马尼亚进口石油,以弥补国内缺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3年。
1956年2月24日,在大会闭幕后,赫鲁晓夫突然要求代表们不要离场。当天深夜,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报告被称为"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最初制定的"六五计划"由于不切实际以及苏共的党内斗争,在进行了三年之后就无果而终。"六五计划"被废止以后,苏联制定了新的七年计划——两年+五年,这是苏联的一个七年计划。
……
世界格局是个很俗的词,大学里的国政专业的人老是讲,但却讲不过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会讲,但讲不出道理。及时次听人讲格局,讲得这么通俗、这么有趣,用经济学的原理,把世界的变迁,讲得津津有味。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没有如时下所流行的那样去故弄玄虚,而是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把看似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
——石述思 《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
这本书的作者让我看到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对西方战略思维的模仿,这里面的思维是中国式的,就像中医一样,对比以往让我们感觉很新鲜,但必须承认它的确很有效。
——加藤嘉一 《中国的逻辑》作者
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意味着愚钝或是欺骗,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了意味着智慧以及坦诚,很高兴,本书属于后者。
——戴旭《C型包围》作者
不错
书还没有读,整体感觉不错,特价活动屯点书,慢慢读
超级好的一本书
很好
本书以油价大跌、卢布贬值、美俄石油斗争为背景,将中东战争、车臣战争、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今的乌克兰内战、克里米亚之争等时事热点串联起来,向读者解读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欧三家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美国如何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成苏联解体。书中还将会详细介绍近期乌克兰危机的由来,以及俄、美、欧之间的博弈和中国的石油发展战略。
非常独特的角度,非常独特的观点,值得认真思考!
确实与书名一致,看懂世界格局
人生地不熟
不错的书,了解了历史的渊源。非常棒。
好的,谢谢!物流很快
帮同事买的,没说不好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写得深入人心。当当正版书
很好的一本书,大国围绕着石油角力
印刷好,包装完整,物流快!
买回来,就很快的看了一遍,没想到,小小的一本书里面,却包罗万象,隐藏了一个偌大的世界,叹服之余,亦相当震撼!读罢此书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作者在借本书阐述自己的许多观点和方法,为的是想向读者解说一些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许多不易为人察觉的政治动向。其实,正如此书的某位读者评曰:“在主流政治风向已经转向民生的大环境下,更多地关注民生这个涉及华夏民族长治久安大计的问题,才是根本。”我是比较赞同这种评论的,因而也是带着这种观点尝试去阅读的!感觉受益颇多,还会在细读。
感觉略有点枯燥。可能是因为我缺乏大格局吧,对世界格局缺乏认知。
本书延续了作者前三本的一贯风格和思路,语言干净明快。
还没读,跟时代挺紧的,王伟的书,前两集都读了,第一部写得好,挺受启发。原一样能吸引我。
质量真的没话说,买了好几次了,给领导买的,满意
狐之称的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北非战役中因资源短缺悲叹道:石Z油奇缺,足以令人
原油牵动着国际经济的板块,从中了解俄罗斯在这波经济浪潮中何去何从。
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对了解世界形势有很大帮助,观点独到,见解深刻,推荐一下
曾看过王伟以前写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的1和2,很欣赏这位作者,决定以后还要关注他的作品。
很好 帮朋友买的 她读完觉得很好 书的包装和印刷都让人很满意
还没看完,一开始买这本书只是为了凑运费,买回来发现内容挺不错的,对于了解俄罗斯和美国,以及中东的关系有很大帮助。我喜欢看政治,这本书能让我看懂当今各国政治关系的源头,也了解了俄罗斯从强盛到势微的原因。作者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新颖,独特。我们只知道,苏联解体是由于中东和美国主导的石油危机,作者却告诉我们,这一切的根源是由于粮食,并详细分析了这其中的关联。这本书值得一看。
王伟的书真的都挺好,通俗易懂,不像恩道尔的石油战争,深奥难懂,推荐看看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