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本真诚感人、质朴无华的心灵悟语、散文随笔集,作者退休后离开繁体喧躁的北京城,隐居乡下或海滨时,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写下这些文字。作者自言,"我是个冥顽不灵的无神论者,难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准备在此记录我的静修心得,因此将此书定名为《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并无探索哲学、启迪大众之意。这本书是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我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我想,正因为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这些心灵悟语,从无神论信仰入笔,既写了静修生活和心得,并对存在、自由、激情、爱情、快乐、生死等反复思考,充分体现一位大学者的内心细腻情怀和理性哲思。这部作品,风格清新、大气从容,不仅有梭罗的超然、罗素的自由、海子的自然,还有叔本华的虚空和福柯的激情。当然,她的文字最少不了的是灵魂深处对王小波的思念,和自己当前生活的知足感恩。
在中国,李银河教授的名字和她的先生王小波的一样,也是一个接头暗号,更是一种立场,人们通过对他们名字的喜爱或忿恨程度,可以从人群里识别出自己的同类。认识李银河老师十几年,我心中的她显然和公众眼里那个咄咄逼人的"斗士""女权主义分子""性少数群体旗手"印象不一样。她是那么平易近人,那么恬淡、质朴,内心又异常丰富、细腻、智慧。过去十年,我编辑过李银河教授和王小波先生几乎所有的作品,涉及多家出版社的各种版本。在这众多的作品中,大多是学术方面的,关于LGBT的,关于婚恋家庭的,关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做为学术上的晚辈,我实在没有资格评点什么。学术外,有关她真实生活的作品也有几部,其中接近生活中她真实状态的,应该有两本:一本是2013年夏天出版的《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这本书出版过程相当不顺利,内容有较大删节),另一本就是这本2015年的作品《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讲述她的内心在现实和超然之间,一次次的矛盾和挣扎。作者写作此书时,已是退休后隐居乡间或海滨时所作,文中既有梭罗式的自由沉思,又有福柯式的激情,还有海子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洒脱。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得以比较真实地保持了它的本来篇幅、风格、内容,对于一位有争议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希望读者们能通过她,感受真实的李银河老师。
——本书责编
我们把她看作特立独行的人,但多年后你定能为她的勇气和前瞻感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先行者,与普众的认知和理解无关,只要她发声,便有了意义。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李银河的另一面,更贴近她的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吧。
——读者 孔宁
李老师,你为自己活着,为爱人活着,为事业活着。你内心强大,经得起沧浪之水,看得到风花雪月。很多人渴望像您一样活着,却因为能力、因为勇气、因为境界而做不到。好在有您替他们说了、做了。这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幸与不幸。
——读者 耿彦钦
李银河,当代中国影响力知识分子、著名社会学家,"先 锋女权主义代表",自由主义代表学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个文科博士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影响的人物之一。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30人"(与邓小平等一起入选)。2012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她的名字和她的立场,仍然频繁成为舆论的焦点和媒体的热门。代表作《性社会学》《性的问题》《酷儿理论》《爱你就像爱生命》《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等。
及时季 让心追随梭罗
做个无神论者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世俗修行的三个目标
具象的修行与抽象的修行
我的修行
参透与成佛
精心呵护自己的心灵
摆脱纷繁世事
我心追随梭罗
修行就是为欲望设限
人生应追求什么
静心
清心寡欲
参透之后
超脱
看破红尘
出世与入世
净化心灵
斤斤计较
如果不需要吃饭
论
第二季 存在与意义
独处悠闲静修
芝麻人生
挑战幽灵岛
生之欢欣
学着去死
死亡准备
不朽与必朽
人生滋味
生命的度数
最难以忍受的活法
你有的就是你要的
要不要奋斗到死
彻底的思考
注视生命的流逝
论生存危机
追思与感悟
花开花落
终极问题的追问
我们生存的世界
时间的痕迹
紧张与焦虑
占有还是存在
你知道你多有名吗?
如何看待名利
自然的与人为的
一味追求拔尖是幼稚病
什么是哲学?
心中的恐慌 123
第三季 我心自由飞翔
如何获得自由
自由与必然
自由与选择
第四季 爱是生存状态 135
论异化
论激情
激情之爱的稀少
激情为什么不可持久
激情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
要激情还是要平静
爱是最美好的生存状态
沉浸在爱之中
对内心的好奇
对人充满爱
爱情与自由
相认瞬间的甜蜜
爱是病吗?
故意陷入爱情
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爱
精神之花
爱之包容
喜欢爱喜爱
在情感类型上的男女之别
伟大与张力
压抑与升华
论欲望
理性与非理性
心如止水,心如沸水
小爱与大爱
第五季 快乐优雅地活
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怎样才能保持好心情
有限的快乐与无限的快乐
人生三乐
因存在而快乐
阳光与阴霾
痛苦与快乐
心中的狂喜
抽象与具象
生存原则
知足常乐
不与人比,不与己比
大环境与小环境
保持生命活力
保持内心冲动
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世间最有趣的事物
宁静与优雅
向往优雅的生活
生活质量三维度
从容不迫
空闲时间
万物皆备于我
为什么做事
细细品味生活
悠闲与文化
上帝的花园
为什么写作
彻底地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