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数不清的行当,出现过数不清的匠人。这其中有精益求精的师傅,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有技艺精湛的艺人,有智勇双全的镖师,有勤劳勇敢的劳力,有手艺卓绝的工匠……本书记录了84种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消失或者濒临消失的行当和匠人,通过本书你将会更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职业,了解它们的起源、发展、衰亡的过程,了解它们的传说和传承,了解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代里手工匠人能够达到的较高境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向匠人致敬,向行业致敬。
曾经的行当,昔日的匠人
独具匠心,雕刻五彩时光
魅力行当,缔造金字招牌
张超,研究生学历,文化与艺术研究者,爱好艺术、文学、电影品论及旅行。目前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文化入门》《中国雕刻文化入门》《中国建筑文化入门》《中国音乐文化入门》《中国戏剧文化入门》《中国收藏知识入门》等。
前
及时部 分衣食住行
弹花匠——弹弓里的交响曲2
染匠——色彩斑斓度春秋4
缝穷婆——修修补补的历史7
纤夫——河岸边的风景线10
背夫——背上的寒暑春秋13
马帮——马背上的时代16
吊酒师——悠悠小吊酿醇香19
擂茶师——袅袅茶香里的传承22
织布匠——唧唧复唧唧25
轿夫——肩膀上的盛衰史28
箍窑匠——黄土高原的风景线31
老裁缝——巧手量体,妙手裁衣33
缫丝匠——抽丝剥茧的秘密36
草鞋匠——脚下的艺术39
估衣行——衣裳颠倒半非新42
赶脚夫——"驴"行天下44
制糖师——舌尖上的甜蜜蜜47
牮屋匠——正斜间的人生50
粮行——民以食为天53
绱鞋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5
硝皮师——皮草的"整容师"57
毡匠——来自草原的技艺60
窑匠——记忆中的青砖绿瓦63
猎户——山林里的狩猎者66
手工油坊——油香飘千年69
黄包车夫——二十世纪的人力出租车71
挑水夫——担担清水肩上挑74
船夫——小心驶得万年船76
第二部分 手艺制造
篾匠——经纬间的平凡生活80
锡匠——消逝的吆喝声83
箍匠——木桶里的春夏秋冬86
铜匠——叮当声里的岁月89
船匠——凿木成舟的传奇92
漆匠——刷出"漆彩"人生95
石匠——叮当声里的雕刻时光98
打铁匠——趁热打铁的手艺101
制伞匠——远去的活化石104
制笔师——妙手制笔写春秋107
星秤匠——秤杆间的平衡人生110
打帘匠——远去的巧手编织113
雕花匠——刀木春秋116
琉璃匠——流光溢彩的人生119
弓箭匠——良弓利箭的传说121
铸剑师——如梦刀剑情124
制硝师——民间的化学家127
斫琴师——琴声里的高山流水129
灯笼作——彩灯点亮人生132
打绳匠——长绳系日共悲辛135
纸扎匠——渐远的生死符号137
造纸匠——翩翩白纸妙手制140
制梳匠——一梳梳古今143
制篦匠——发间的历史145
蒲编匠——柔韧蒲草编春秋148
掸子匠——鸡毛掸子掸蓬尘151
棺材匠——生死相伴的技艺154
雕版师——阴阳刻春秋157
镜子匠——历史里的镜花水月160
砖雕匠——青砖上的艺术品163
第三部 分生活服务
锔锅匠——记忆里的风景166
卖货郎——拨浪鼓声里的回忆169
说书人——一桌一扇一醒木172
稳婆——生命的传递者175
哭丧师——悲伤的艺术178
磨刀匠——磨刀哟抢菜刀181
挖耳师——别样的耳内乾坤184
更夫——时间的守夜人186
镖师——仗义走四方189
剃头匠——手上功夫,头上乾坤192
拉洋片——西洋镜里的风景195
唱堂会——私人订制的欢乐198
响器班——吹打声里的悲欢离合201
修钢笔——支支钢笔写春秋204
修表匠——修理时间的艺术207
糖人匠——甜蜜蜜的艺术品210
杵磨人——石磨修理者213
钉掌师——给马穿鞋的人216
插戴婆——古老的形象设计师219
媒人——媒妁之言的艺术222
面人匠——民间的雕塑家225
江湖郎中——四海为家的游医228
巡城马——民间邮递员231
牙行——伶牙俐齿中间人233
皮影戏班——影子里的兴衰236
塾师——传道授业解惑者239
及时部分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历史上最早的匠人行当无非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的需求所产生的。住更好更坚固的房子,穿更漂亮更保暖的衣物,吃更可口更多样的食物,到更远更多的地方去,这些听上去朴实无华的要求却催生了无数技术的进步,也催生了许许多多行业和匠人的产生。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后来的绫罗绸缎、锦衣玉食;从最初的山洞草屋,到后来金碧辉煌的宫殿;从最初山顶洞的小部落,到后来的华夏九州,无不依赖于这些匠人的勤劳和智慧,而他们最初的目的,也无非都是在"衣食住行"这四个普通的字中。
弹花匠——弹弓里的交响曲
"弹棉花喽,弹棉花喽……"曾几何时,在街角巷口里总会听到这样悠扬的吆喝声,在这一声声的吆喝里,弹花匠们走街串巷,用手中的弹弓和弹花槌弹起一片片雪白的棉絮,温暖了无数人的冬天。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絮",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几百年前的元代。在元代王桢所著的《农书》中就曾有过对弹棉花的描述: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1市尺=0.3333米)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棉。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一些地区还活跃着身背弹弓的弹花匠。
在很多人的眼里,弹棉花的工具非常有趣。通常弹花匠都有一把专用的弹棉花的弓,叫作弹弓,它长短不一,是弹棉花和整理棉花的最主要的工具;此外,弹棉花还需要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这就是弹花匠的全部家当。
根据史料记载,弹棉匠根据地域可以分为南北两派,这两派匠人可以通过他们所用的工具来区分:北方弹花匠所用的弹弓大多是采用自然生长并有一定弯曲度的树木来制作,而南方弹棉匠的弹弓则就地取材,多采用当地盛产的竹片来制作,但是不论是南派弹花匠还是北派弹花匠,他们的弓弦都是采用牛筋来制作的。
弹花匠在弹棉花时,通常需要两人搭档合作,他们通常在院子里找块空地,用凳子支上门板,搭个床即可以开工。他们在工作时,常会在身上系一根腰带,在腰后用绳子绑上一根木棍,木棍高出头顶两三尺,超出肩膀的部分向前弯曲,用来悬挂弹弓。
弹棉花工序主要有弹花、压花、上线,如果是旧絮翻新,还要增加一个撕絮的工序。弹棉花时匠人们通常左手持弹弓,右手持弹花槌,他们有规律地振动弓弦,再用木槌有节奏地打击,弓弦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匀地振动,伴随着弹弓发出的特殊声响,棉絮一缕缕地被撕开,洁白的棉絮如同受惊的小鸟一样飞起,向四处飞溅,又慢慢地落下,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棉絮。正如民谚中所描述的那样:"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弹花匠们正是用弹花槌敲击弹弓弦,以弓弦的振动拉动棉纤维,以达到棉花纤维重组的目的。伴随着低沉的声音,弓弦埋入棉花;而当弓弦浮出棉花时,又会伴随着高亢的声音,余音环绕不绝。棉絮弹好之后,弹花匠就会将弹好的棉花按规定尺寸摆放好,然后用纱线把它包裹起来,网住这些棉絮不让它散开,用工具将它压平整,经过多次弹花、压花、上线的工序,一条温暖的新棉被就在弹花匠的手中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工序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即使是最熟练的弹花匠,24小时下来也就不过能弹上一两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城市里早已看不到弹花匠身背弹弓,伴着吆喝声走街串巷的身影了,但是那弹弓、弹花槌发出的独特弦响,那洁白的棉絮在眼前飞扬的场景以及弹棉匠们曾经给我们带来的那份温暖却永远留存于记忆之中……
染匠——色彩斑斓度春秋
染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尝试着将自然中的赭石、朱砂等有色矿物或者草木等植物研磨成粉或者浆液,用来涂抹衣物以染色了。在《周礼天官染人》中就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凡染,春暴练,夏纟熏玄,秋染夏,冬秋功。掌凡染事。"也就是说,在周朝就已经有了专门的染匠和完整的染布体系,这些染匠们掌管一切同染色有关的事务,并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来进行不同的染色工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染坊和染匠已经发展得非常兴盛了,到了明清时期,还逐渐出现了走街串巷的染匠。随着染色业的发展,染匠们掌握了更多的染色技术,还创造出"一染纟原、再染窥、三染纟熏"的多次套染法,染匠们还通过对红、蓝、黄"三原色"的调配创造出了更多的颜色。考古研究表明,在古代染匠们就已经掌握了绛紫、烟色、墨绿、蓝黑、朱红等数十种颜色的调配技术。
在过去,要当好一个染匠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在民间就曾经流传着"要想身强力壮,在家开个染坊"的谚语,可见染匠的工作强度之大。在染布行业发达的时代,染坊里总是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颜色各异的颜料、染布用的火炉以及正方形的铁罐和各种颜料,染匠们用这些工具将颜色单调的土布浆染成色彩斑斓的颜色。生意好的时候,染坊里一年四季都不歇工,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染匠们也会累得满头大汗。除了体力之外,一个好的染匠还需要掌握娴熟的染色技术,决定最终染出颜色的不仅仅有染料的好坏,还有染匠的悟性、染料分量的多少、铁罐中水温度的高低、染色时间的长短,甚至染匠的手法等微妙的因素,若是一个环节把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的效果。当一个染匠拿到一件待染的白布之后,首先会在白布上标记好客人的姓名,随后就要进行染布前重要的一个步骤——退浆,即将待染的白布在清水或者热水中进行充分的浸泡,只有退浆的白布才能够均匀地上色,避免色块深浅不一。退浆之后染匠们就开始调染料了,染匠们会先烧开染锅中的水,随后把待染的颜料倒入锅中搅拌均匀,使颜料溶于水中,这一步对于染匠的要求极高,因为染出颜色的深浅都依赖于倒入锅内的颜料的多少,通常有经验的染匠会根据锅中染料的颜色来调节水和颜料的比例,以达到效果。染料调好之后就要开始染布了,这个步骤通常由两个染匠合作完成,其中一个染匠站在锅的一边将退浆后的白布慢慢地放入染色锅内,而另一个染匠则站在染料锅的另一边,用专用的染色木棒在染料锅中充分地搅动,使得白布可以充分地浸泡在染料中。也有一些染匠是使用特定的染锅工具来染色,它是一个铁丝编成的网状工具,将其放在染缸中,再把待染的白布放在这个特制的网状工具上浸泡。待染的白布在染料中浸泡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后就会被染上锅中的染料了,此时,染匠们会再从染料锅中将染好的布拿出来,用清水冲洗,再压出或者拧出多余的水分,摊开晾干。根据染料及待染颜色的不同,染色的步骤也略有区别,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常使用植物染料来进行染色,此时就要在染料锅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来帮助染料固色,以达到的染色效果。此外,若是待染的颜色较深,就需要多次染色才可以达到最终效果,例如二十世纪曾经流行过的深蓝色就需要通过两到三次染色才可以实现,及时次在锅中浸染之后会染出浅蓝色,挤出水分晾干之后再次进行浸染,颜色就会逐渐加深,深蓝或者黑蓝的颜色也随之而得。
除了单一色的浸染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染色方式——印花染,通过这种方式染出的布匹除了颜色绚丽,还带有一定花样的印花,十分漂亮,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印花染是在民族蜡染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染布方式,每一种印花都需要提前在木板或者油纸板上刻出图案来,这种雕刻有特定图案的木板或者纸板就被叫作花版。花版上的花纹多是预示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样式十分丰富,如五子登科、双龙戏珠等,顾客们根据花版上的图案进行挑选,之后,染匠会将花版放在白布上,只在花版中镂空的地方进行浸染或者刷染,再去掉花版,此时白布上就会出现漂亮的花样。印花染对于染匠的技术要求更高,若是在印染时不能均匀地将染料刷染在花版上的镂空位置,那么最终出现的花纹就会走样。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染布方式叫作回染,在经济困难的年代,舍不得购置新衣的人会在衣物褪色之后将其送到染坊里再次染色,回染之后的衣物会重新恢复原色,也可以将衣物染成另外的颜色,例如将褪色后的浅蓝色的衣物染成黑色或者深棕色,但这就需要更精湛的技术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染布行业也不断地发展进步,自动化的染布机械逐渐取代了手工染布的染匠,这些曾经用斑斓的颜色谱出生活色彩的染匠们就这样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留给了我们古老的记忆。
铭记历史渊源
保护传统文化
书里应该可以找到自己童年的记忆。
囤书,还没看。
很有内涵的书,值得拥有!
OK
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
还行,一般
很好
快递慢慢慢
好书好评好便宜!
内容全是文字,有点枯燥
读后有流泪的感觉,勾起了童年的记忆。书中介绍的很多行当,小时候都见过,可惜后来渐渐地消失了。作者写这本书,真是下了一番工夫,做了大量调查采访,写得挺细挺全的。美中不足是,没有图片,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小时候没见过,那么仅从文字是难以形成清晰的影像的。
很好的书,印刷很好
很喜欢的书,慢慢看。
了解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代里手工匠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留下一点念想,只是有些语焉不详。
书挺不错哦,值得购买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写得深入人心。当当正版书
不错。值得一看,内容丰富。
书收到啦:)谢谢快递员 及时送货 !
本书记录了84种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消失或者濒临消失的行当和匠人,通过本书你将会更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职业,了解它们的起源、发展、衰亡的过程,了解它们的传说和传承,了解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代里手工匠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Satisfied
Satisfied
好,很好,非常好!
很好的一本书,很多职业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唯有通过书本,细细想象
當當發書就是快,昨天下午下的訂單,今天一早就收到書了。不錯的一本書,可以了解一下手藝人的傳家之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配圖
有些行当的匠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家。高手在民间。
我是农村长大的老年人,对以前一些匠人制作的物品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对一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手工物品有深深的怀旧之情。书里介绍的许多行当有些小年轻就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