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图书
人气:34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傅国涌等人十分敬重的,我们威权体制下最值得重读的斗士雷震传记。 在战后台湾民主宪政运动发展中,雷震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与胡适等人一手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以宣传...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历史人物  
  • 作者:[范泓]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3345786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4
  • 印刷时间:2013-04-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傅国涌等人十分敬重的,我们威权体制下最值得重读的斗士雷震传记。

在战后台湾民主宪政运动发展中,雷震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与胡适等人一手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以宣传民主自由与宪政理念为主旨,使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台湾有了重新集结的机会,并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发表建言,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书生议政"在那个时挥到了。

雷震(1897—1979),字儆寰,祖籍河南,生于浙江长兴。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党),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回国后投身政治,历任国民参政会副秘书长、"政治协商会议"秘书长、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兼副秘书长、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改造委员会设计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要职。雷震一生事业的真正开始,是赴台后与胡适等人创办并主持《自由中国》半月刊,极力倡导并践行言论自由,从主张成立反对党到参与创建反对党,挑战威权体制,力图改变国民党专政格局,为若干年后台湾实现政治转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点。终因政治理念与威权体制思维迥不相侔,而遭政治构陷,引发自"二二八"事件以来台湾的政治案件,成为的"阶下囚"。

本书作者以及时手资料,透过雷震的风雨一生,叙述一代知识分子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并以其个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历史背景为考量,着力表述这位骨鲠之士从坚守"自由"、"民主"等理念,到付诸实践的精神风貌,彰显那个时代的困局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艰难处境……

编辑推荐

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傅国涌等人,都十分敬重的自由中国斗士——雷震至今的一部传记,汇集一生影像,我们言论自由和民主政治的先驱,威权时代良知发声的暮鼓晨钟。

雷震的风雨一生——就是一部我们台湾言论自由的抗争史,就是一部生动有力的威权时代民主政治教科书。

"十年牢狱之灾,输了半个人生;自由中国十年,赢得一个时代。"——这就是雷震争取言论自由和民主政治的结果。面对台湾威权制度的白色恐怖,雷震说,我们"不为文置评,则失去办刊物之立场,如批评而拿不出良心主张,一味歌功颂德,不仅对国事无补,亦有失独立之人格"。

胡适、雷震与《自由中国》半月刊,是推动台湾社会朝着民主政治方向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设若当年没有胡适的支持,《自由中国》不可能维持十年生命;设若没有雷震本人不计个人毁誉的全力投入,《自由中国》很难冲破当局对言论自由的百般禁锢;设若没有《自由中国》十年殊死抗争,为台湾社会开启一扇透光的窗口,播下自由主义的种子,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日后的"党外运动"或许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我是缔造中国历史的人,我自信方向对而工作努力,历史当会给我做证明。"——雷震在铁窗之中曾傲然说出这番话。如今,历史已给他做了证明。该走的路,对岸已经走过……

作者简介

范泓,文史学者,现居南京、扬州。先后出版《与李敖打官司》、《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党内觉醒者—— 李昌在中国改革年代》、《在历史的投影中》、《参政不知政——大时代中的陶希圣》(与李杨合作)等著作。2004 年出版的《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历时八年,增补、修订过半,易名《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为雷震造一个铜像/ 傅国涌]

引言]

及时部——少年时代(1897—1916)]

及时章:浙江豫籍移民之子

第二章:父亲之死

第三章:《我的母亲》

第四章:"莼菜汤事件"与"反袁运动"

第二部——求学日本(1916—1926)]

第五章:加入中华革命党

第六章:罢学归国

第七章:东京"明寮"一年

第八章:名古屋"八高"三年

第九章:京都帝国大学三年半

第三部——投身政治(1927—1949)]

第十章:进入权力核心

第十一章:与结缘

第十二章:"旧政协"秘书长

第十三章:"制宪国大"真相

第十四章:渐进的民主宪政观

第十五章:沪上"三剑客"

第四部——骨鲠之士(1950—1960)]

第十六章:《自由中国》半月刊

第十七章:"国策顾问"?香港归来后

第十八章:与威权体制渐行渐远

第十九章:超越"清议"

第五部——政治构陷(1960—1970)]

第二十章:震惊海内外的雷震案

第二十一章:判决之后引起的震撼

第二十二章:在狱中

附录 雷震军监服刑日记审查表]

第六部——岁月(1970—1979)]

第二十三章:出狱后受监视

第二十四章:与王云五的笔墨官司

第二十五章:铜像迟早会出现的

第二十六章:聂华苓:再见雷震

第二十七章:"雷震案"平反运动

第二十八章:不容青史尽成灰

雷震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修订后记]

在线预览

序言:为雷震造一个铜像 / 傅国涌

及时次对雷震这个名字有了印象,大约是在二十多年前,李敖的某一篇杂文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意是说,中国人本身有很多不自由民主的性格,雷震的气质是革命党式的、单调的、高高在上的,兴趣狭窄,虽然很雄浑、很过瘾,可惜不是自由民主的气质。从那时起,我就想了解雷震,这位曾经进入过国民党权力中心、却因追求民主自由而成了"阶下囚"的历史人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像李敖论定的那样缺乏民主自由的气质吗?自那以后,我断断续续读到过不少有关书籍、文章,但真正对雷震一生大起大落的命运,他的理想、追求,他的性格、气质,有了较为的了解,一直要等到2004年5月《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问世之后。相隔多年,此书重出修订本,易名为《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范泓兄要以我当年写下的一点感想为序。修改旧作之时,遥想海峡对岸,物是人非,早已换了人间,雷震若在,不知会有如何的感想。面对十年牢狱,他在铁窗之中写给儿女的信里,傲然说出了这番话:"我是缔造中国历史的人,我自信方向对而工作努力,历史当会给我做证明。"是的,历史已给他做了证明。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读到的及时部雷震传,也是的一本。以史家笔法而不是文学笔法写的,没有多少轻飘飘的抒情成分,读起来沉甸甸的。范泓兄是新闻记者出身,年轻时当过诗人,却偏好文史,对1949年以后海峡对岸的历史曲折和政治变迁尤有特别的兴趣,所以首先选择了这个题目。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包括我在内的多数大陆读者陌生的雷震,一个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的雷震,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丈夫,即便在狱中,他也从来没有低头屈膝,他的脊梁始终是挺直的,他的骨头向来是硬的。他不仅是海峡对岸迈向民主宪政的风雨历程中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悲剧色彩的象征性人物,一个"光焰万丈"的纪念碑,也是中国人追求民主的百年长路上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坐标。读罢此书,我老是在想,他早年深受的赏识,连国民党内炙手可热的CC系、政学系都暗中嫉妒过他,在国民党大厦将倾的1949年他还成了"沪上三剑客",他身上不乏对蒋和国民党政权的忠诚。如果不是1949年风云激荡的大变局,他是不是会走上这条不归路,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但另一方面,青年雷震长期留学日本,曾师从日本负有盛名的宪政学者森口繁治、行政法学者佐佐木惣一等,接受了宪政主义思想。特别是他在国民党权力系统中那段独特经历,从参政会到政协会议,奔走于各党各派之间,与政治观点截然不同的各种人打交道,在一个历来缺乏包容、缺乏多元选择可能性的中国,这一经历对他政治生命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雷震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虽然他身上有类似古代士大夫的那种浩然之气,在许多方面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但毫无疑问他是近代的产儿,他的思想、行事作风中包含了更多我们传统中所缺乏的东西。

雷震主持《自由中国》半月刊达到了一生事业的顶峰,历史记住了雷震这个名字,后世的人们缅怀这个名字,不是因为他曾是国民党高官,介入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是因为他主办的那本《自由中国》杂志。从1949年11月到1960年9月,在长达十年多的岁月中,《自由中国》在水深浪阔、长夜难明的孤岛举起了一个火炬,照亮了一代青年,后来推动台湾民主化进程的许多重要人物或多或少受到这本杂志的影响。李敖批评雷震的民主自由气质是"革命党式"的,可是如果不是他以雷厉风行的决绝姿态,高举起《自由中国》的大旗,不断地发出道义的声音,殷海光他们的书生论政能坚持十年之久吗?在与政权的冲突中,正是雷震不惜被开除党籍、撤销"国策顾问"等头衔,以傲岸的人格力量抵抗一切袭来的横逆。

1960年,在岛上存在了十年之久的《自由中国》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雷震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加快了筹建反对党的步伐,超越了士大夫的清议传统。他的悲剧命运也因此注定,罗网迅速张开,情治机构最初想找马之骕,这位与雷震并无深交、"对政治向无兴趣、也没有写过任何文章"的普通人不肯出卖人格,拒绝和当局合作,而另一个与雷震关系更深、多次受过其恩惠的原《自由中国》杂志社会计刘子英在威逼利诱面前,很快就软了下来,"自白"是邵力子之妻傅学文派到台湾的"匪谍",而且早就向雷震说明。这让国民党黑暗势力情治部门大喜过望,一场以"知匪不报"罪名将雷震构陷入狱、掩天下人耳目的独角戏就此完成。雷震为此付出了十年牢狱代价。

在这出历史剧中,让我感到吃惊的不是刘子英的出卖,在人权根本没有保障的时代,漂浮在黑暗的孤岛上,刘子英,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强大到几乎无所不能的暴力机器面前,确实连一只蝼蚁都不如,他选择出卖雷震以求自保显得那么正常。在构陷了雷震之后,刘子英照样被判了十二年,当局给他的回报是"养其终生",即在狱中享有零花钱之类的特殊待遇。

而雷震几乎从一开始就原谅了叛卖他的刘子英,以他阅世之深,岂能不明白,就算没有刘子英扮演这个不光彩的角色,他的牢狱之灾同样无法幸免,刘子英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他说:"我并不深责刘子英,如果他不肯屈服,警备总部当会另找他人来陷害我的。" 特别是后来他了解到,刘子英被捕后关押在台北警备总部保安处的黑屋子里,"四周无窗户,不透空气,不见天日,地上是泥土,其黑暗阴森可怕,被囚于此者无不肉跳心惊,以为个人的末日将至也"。他明白,"关在这里的人,都是为着逼供的,和过去的屈打成招则毫无二致……这里的方法,是精神压迫而使囚者精神崩溃",何况"有时也兼用酷刑"。所以,1970年代有人告诉他刘已获释时,他当场就问:"刘子英已经出狱,为什么不来见我?"语气平静。1988年8月,雷震的遗孀宋英终于等到了刘子英的忏悔信,其中说:"而您对我的为人罪行也似给以宽容,从未表露责怪之意,因而益使我无地自容。"此时,距离震惊台湾及国际社会的"雷震案"已相隔二十八年,雷震谢世已近十年,这是一份迟到的忏悔。

这一切,在这部传记中都可以看得很清楚。雷震的前半生在国民党体制内浮沉,《自由中国》创刊那一年他已年过半百,却是他在风雨中前行、跋涉的开始。此书初版时,我曾以为,从篇幅上说,他前半生的经历可以写得简略一些,《自由中国》十年、狱中十年还可以写得更详细、更丰满一些,因为雷震一生意义最重大的是他的后半生。这已经在修订本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

这些年来,相关的新史料不断浮现,当年台湾的许多档案都已陆续解密,修订本增加了许多新材料,在这方面还有进一步可拓展的空间,比如雷震日记中留下的大量有价值的线索,都可以好好利用。当时驻美"大使"叶公超的"使美外交文件"中涉及"雷震案"的内容,1960年11月28日,雷震案判决几个月后,叶公超致电"外交部"并请转陈诚,美国国务院主管政治事务的助理国务卿Merchant当天下午约谈,对雷震案表示"至为遗憾",美国一般人士指责蒋政府压制自由及阻止组织新党,国务院受到国会方面强大压力,要求发表声明。约谈一个多小时,就是希望能考虑减刑一途。美国国务院中国事务局马丁局长向叶公超透露,有国会议员列举韩国李承晚封闭反对党报纸时,国务院曾发表声明,此次如不采取行动,实有偏颇,为此提出警告。叶公超的电报转到那里,蒋不为所动,亲批:"雷案为`反共运动政策`与`共产颠覆阴谋`之争。且为维持`国法`与破坏反共法律之争,乃为国家生死存亡之关键,不能再作其他如减刑等之考虑。否则我政府无法再言反共,即使其存在亦无意义。结果台湾只有坐待`共匪`和平解放而已。"12月4日,由"总统府"秘书长张群复电,除了转达此意,并说台湾为西太平洋防卫之要冲,其安危得失,与美国利害有不可分之关系,要叶公超将这个意思相机恳切陈说,获得美国的谅解。

如果要说初版时留下一些什么遗憾的话,我想到的是雷震的心路历程,1949年前后,他目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仓皇撤到孤岛,惊魂未定,雷震和一班受过良好教育、心怀自由理想的知识分子一起开始了重新的思考,穿越《自由中国》和漫长的囚禁生涯,直到出狱后的时光,从他的思想转型到以如此决绝的姿态,与他大半生栖身的这个政治集团决裂,他的内心轨迹、精神脉络还可以进一步展开;此外,对雷震的个性、精神

气质可以做更深入的探索。李敖以为自由民主的气质是自然的、从俗的、快乐的、嘻嘻哈哈的、拍肩膀捏大腿的,雷震不具备这些气质。这不过是一管之见、一家之言,我不相信一个有着如此深厚的专制土壤的民族,依靠嘻嘻哈哈、拍肩膀捏大腿就能走向民主,我不相信只有那样的气质才是自由民主的气质。诚如雷震在《自由中国》时期一再说的,自由是争取来的。嘻嘻哈哈、拍肩膀捏大腿式的自由民主未免也太廉价、来得太容易了,它忽略了在专制向民主过渡的过程中志士仁人们付出的努力、汗水和血泪代价。假如没有雷震,海峡对岸的历史有可能不同,1960年胡适就在《自由中国》十周年纪念会上说过:"雷先生为民主自由而奋斗,台湾的人应该给雷震造个铜像。"

我以为,雷震不仅属于那个他埋骨的孤岛,同时也属于生养他的这片广袤的大陆。他在本质上是一个真正大陆型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一生的事业是离开大陆之后才开始的。在雷震告别人间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范泓兄的这本《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可以看作是他用象形文字为雷震建造的及时个铜像。

——傅国涌 2011年11月7日于杭州

媒体评论

胡适]——雷先生为民主自由而奋斗,台湾的人应该给雷震造个铜像。

唐德刚]——胡氏(胡适)鼓吹了一辈子民主,处处碰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谁知道在垂暮之年,却遇到这样了不起的"传人"雷震。雷震所搞的简直就是百分之百的"胡适民主"。

龙应台]——今日知识界仍然尊敬雷震,就是因为知道当年发出良知之声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傅国涌]——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读到的及时部雷震传,也是的一本。以史家笔法而不是文学笔法写的,没有多少轻飘飘的抒情成分,读起来沉甸甸的。范泓兄是新闻记者出身,年轻时当过诗人,却偏好文史,对1949年以后海峡对岸的历史曲折和政治变迁尤有特别的兴趣,所以首先选择了这个题目。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包括我在内的多数大陆读者陌生的雷震,一个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的雷震,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丈夫,即便在狱中,他也从来没有低头屈膝,他的脊梁始终是挺直的,他的骨头向来是硬的。他不仅是海峡对岸迈向民主宪政的风雨历程中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悲剧色彩的象征性人物,一个"光焰万丈"的纪念碑,也是中国人追求民主的百年长路上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坐标。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纸张很好!

2017-07-08 18:03:16
来自黄***学**的评论:

活动囤货!挺划算的!

2017-07-09 16:22:53
来自而已雅**的评论: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好书,值得一读。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成为禁书。

2017-08-10 11:25: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心仪已久的书,买了留着开学看啦

2017-08-21 14:10: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正如作者写的那样 飘摇中

2017-09-08 07:39: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地理解台湾民主化的历史

2017-10-23 23:07: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整体感觉还不错。

2017-11-02 15:39:27
来自路然凌**的评论:

想了解那段时期自由中国的历史或者对雷震本人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2013-09-14 17:08:26
来自typcc**的评论:

尽管雷先生和私交不一般,但是在民主大义上丝毫不做让步,含冤坐牢10年也不改初衷。这才是独立人格!

2013-07-15 17:46:25
来自又是来**的评论:

早知其人,始细阅其行!历史有时候还得靠这样的人推动一下!

2013-06-18 11:34:57
来自4632607**的评论:

挺不错的,最经有时间看书,多存点年后读吧,年夜饭打算加道菜了

2013-12-26 18:42:06
来自cyf9011**的评论:

他觉醒得早,行动得也早。知与行,往往是中国人最容易偏废的。

2013-06-23 23:32:36
来自zhangyj**的评论:

范泓是我的好朋友,我已经替他购买了一百多本送朋友——

2014-01-15 11:44:07
来自kongdik**的评论:

他在风雨中奋力前行,而我们不过是历史的旁观者。

2013-06-19 11:12:57
来自Emily傻**的评论:

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推荐的,但是我看不是很懂,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但是推荐他吗,尽量让大家看见它,给个评价

2013-07-29 15:24:24
来自袁元**的评论:

当当送货过来,拿到手里就放不下来,读了一章,感觉真好!作者把众多的史料剪裁得当,叙述清晰且饶有趣味,不但使雷震有血有肉地在读者面前站立起来,而且对那段历史和众多国民党时代的人物(如蒋经国、王世杰、王云五等)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确了解。此书比前一段名气很大的那本《故国人民有所思》(陈徒手著)写得好得多,无论材料还是语言,一读便知。这本书我买得太值了。

2013-10-10 15:54:52
来自夕阳烈**的评论:

真不容易!是真的斗士!为了国人的自由而奋斗。可是,雷震要活到现在会被说成被污名化的公知吧

2014-08-05 21:53: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精装本,包装十分精美,书也很厚,一直喜欢雷震,这本书比较客观真实。

2014-02-10 19:12:55
来自石头爱**的评论:

民主不容易,推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会推动历史向好的方面发展,推荐,祝福台湾祝福中国

2017-10-24 04:48:50
来自上善若**的评论:

雷震是一个在中国大陆不闻名,而在台湾是一个值得永久纪念的人。他曾是国民党体制内的高官,深得的赏识,但他为了追求自由与民主放弃了一切,最终被囚禁十年。他主办的《自由中国》对后来台湾走上民主宪政起到了启蒙作用,可以说是黑暗中的灯塔。他曾说:我是缔造中国历史的人,我自信方向对而工作努力,历史当会给我做证明。读完此书,我依晞看到他孤立的高大的身影站在远方。

2013-09-21 19:43:28
来自***(匿**的评论:

书很不错 值得一读 买了好多书很不错 值得一读 买了好多

2017-02-22 17:36:20
来自jijimen**的评论:

雷震的传记,了不起的行动派。没有行动,只是空谈。

2016-04-23 22:44:37
来自清玲柏**的评论:

雷震是在极权下敢于发声之人,之前只闻名,现今刚好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过往。关键还是徐昕老师微博推荐

2016-04-22 17:36:11
来自北斗199**的评论:

这本书特别棒,雷震,作为一个推送民主的人,值得拜读关于他的传记

2016-08-23 20:06:24
来自陈万清**的评论:

这是大陆第一个详细介绍雷震传记的书籍。前几年,介绍殷海光的书籍和他的著作多了起来,但是介绍"自由中国"“雷震事件”的主角人物雷震的书籍还不多。这位民主斗士,值得了解!

2014-01-17 11:23:43
来自本***(**的评论:

祖国没有实现统一是一大憾事,但是台湾的民主进程也说明中国人还是可以搞民主的嘛,这离不开自由中国的推动。

2017-05-03 14:31:58
来自daibol**的评论:

范泓能够写出《民主在风雨中前行:雷震传》,实属不易。正如胡适所说的,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上,很应当为雷震先生立一个碑的。雷震先生的伟大之处甚多,两点特别鲜明,一是雷震先生属于旧有体制内顺风顺水之人士,即既得利益者,却敢于坚持宪政梦想,跳出旧有体制并对抗之,只为普罗大众的权利而疾呼奔走,并为此身陷囹圄、家蒙不幸而其志不改,伟大;二是雷震先生在勘乱且及其国民党政权极度敏感之时期,不停留在清议谏言而实在地践行民主政治之路,不惧强权,宠辱不惊,住越住越远,车越坐越大,谦抑退让的性情却奋起抗击党国一体的威权政治压迫,伟大。此两…

2016-05-13 16:10: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加入中V华革命党L第六10章:N罢学归X国第8七章:东京明6寮一年10第八章X:名古屋八高三年第九2X章:京都帝国大雷震传2:民主在风雨中前行雷震传:民主在10风V雨中前行T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雷震传:民主在风雨

2016-04-23 18:11:14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