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篇篇小品文的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行为,倡导人们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为自己的健康加分;同时,书中系统性梳理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几大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要点。对于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健康论题,作者用浅明易懂的语言给出了它们背后的生理学原理;又将流于表面的、口口相传、真假难辨的说法,变成了具体的、有指导性的知识,并对不少误传的说法予以了澄清。
一本让编辑看完豁然开朗的书
原来健康也是讲逻辑的!医生不是的,你应该是自己身体的守护人——抓住身体运作的来龙去脉,保持健康元气并没有想象中难!
一位从医50余年的医学健康博学专家
上海中山医院老院长将医学知识点融入关于健康的各个话题,把复杂的身体机理剖析给你看,你所以为的健康习惯也许正在损坏你的机体!了解自己身体,是健康生活步!
一连串你可能正在发愁的问题
健康饮食的关键词究竟是什么?怎样避开糖尿病的风险?高血压病该如何“对症下药”?不同类型的癌症都和哪些生活中的细节相关?阿斯匹林真的那么“”吗?如何应对肌少症、黄斑变性这样的与年龄相关的衰退和疾病?你想了解的,和你应该了解的,都在其中。
一份谁都看得懂的健康修炼手册
扎实而清晰,好读又易记,指导性满分,实用性满分。
要想保持健康身体,光说不做可不行,看完这本书的编辑已经行动起来了(从伏案八小时的姿势中一跃而起),你还在等什么?
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肝癌的研究及推进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曾因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曾主编多种学术及科普杂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科普著作40余册,並出版有画册、游记、小说等。
序篇 也谈健康 1
国家:“三减三健”防病保健 3
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7
莎士比亚说得好:“……全在我们的意志” 11
及时篇 健康的生活方式 15
关于吃的 “指南” 17
“病从口入”新说 22
胆固醇风波 26
实在应该吃得淡些、更淡些 30
喝水的学问 34
吸烟之害:迟到的认识 38
与嗜烟者之辩 42
饮酒其实也伤心 47
饮酒确实能致癌 51
运动收获健康 55
让我们 “健走”去吧 60
第二篇 关于心脑血管病 65
关注生活行为,预防心脑血管病 67
知道这种高血压病吗? 71
并非 “意外”之 “意外” 75
血管里的 “斑块” 79
关注颈动脉,预防脑卒中 83
腔梗、脑梗一丘之貉 87
心梗、脑梗,肺亦可梗 90
因人而异的血脂 “指标” 94
认识 “他汀” 98
漫话阿司匹林 102
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 107
用药如用兵,进退皆需慎重 111
第三篇 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 115
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17
避开糖尿病的风险 121
糖尿病与胰腺癌或有关联 125
肥胖与减肥 128
血中尿酸何以增高 132
痛风病人饮食问题新解 136
第四篇 癌症与防癌 141
从细胞分裂看肿瘤问题 143
此消彼长,防癌还得下功夫 147
知否 “生活方式癌” 151
喜闻上海癌情有转机 155
胃癌防治仍是任重道远 158
肥胖与防癌 162
癌症的早期发现:困惑与出路 166
此等小结节或可静观其变 170
防癌十计 175 懒惰的癌 180
这些癌症可能好办些 184
第五篇 肝炎问题 189
胜券在握,还需努力 191
应关注丙型肝炎问题 195
准父母们应加重视之事 198
第六篇 科学行为保健康 203
先看全科医生好 205
医学亦有无奈之处 209
健康不靠吃药 213
“少肌症”知道吗? 217
宜常看看方格纸 220
守住底线,小心受骗 224
“饭后不能吃水果”之辩 227
吃个大饼也能 “增强免疫力” 230
女人与黄豆的那点儿事 233
出门旅游毋忘健康 237
走路防跌,吃饭防噎 241
知道这种高血压病吗?
高血压病如今多哉矣。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诱发因素,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便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与脑血供不足、脑卒中(中风)等。心肌梗死与脑卒中是心脑血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这两者的发作与高血压病皆有关系,但脑卒中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更直接些。学术界早已注意到在我国脑卒中比心肌梗死多得多,不同的研究报告给出的倍数是在6.6倍至13倍不等,在日本约5倍,欧美国家则尚不足2倍。何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我国高血压病的控制率低,以往曾有报告称只有约8%左右,即在我国90%的高血压病没有得 到满意的控制,近年据说已有些改善,但估计仍不超过20%,而在欧美国家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多在30%以上。其二看来是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或许还有些其他因素在与高血压 “狼狈为奸”,诱发脑卒中。
近年的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病人中75%~80.3%的人血液中含有较高的 “同型半胱氨酸”,这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毒性氨基酸,能通过损伤血管内膜、加强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血栓形成、活化血管紧张素等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升高血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和诱发血栓性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同型半胱氨 酸的英语缩写为Hcy,首字母为H,因此医学上便将伴有同型半 胱氨酸增高的高血压病称为H型高血压病,诊断H型高血压病的标准是: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0微摩尔/升。
在我国,H型高血压病与非H型高血压病相比,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1.7倍!美国的数据是:在男性当中,H型高血压病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1倍,在女性当中则高达16倍。看来这H型高血压对女性的危害更大些。
何以我国有这么多的高血压病人血液中这有害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有叶酸的缺乏和某些遗传基因的缺陷。
遗传基因的缺陷目前尚难纠正,但叶酸缺乏倒好办。因为叶酸在绿叶蔬菜中含量甚为丰富,遗憾的是叶酸不耐热,一经烧煮即大量损失;其他如动物肝脏、豆类、柑橘等食物中亦多含有叶酸,H型高血压者宜多进此类食物。不过营养学家认为,从膳食中摄取的叶酸,每天很难大于0.4毫克,尚不到纠正叶酸缺乏需要量的一半。解决之法是另行添加,就像我国在食盐中加碘一样。美国人是在面粉中加了叶酸的,不过在面包烘焙的过程中恐怕也会大量损失。好在只有H型高血压者需要补充叶酸,那么让这些病人服些叶酸药片应该也就可以了。
已有研究报告称:补充叶酸可使H型高血压病人脑卒中的风险下降18%,但需持续补充叶酸3年以上,使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下降20%以上,方能有此效果。看来此事欲速则不达,还需从长计议。我国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将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即不加入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分为两组,一组每日给服含有依拉普利(一种降压药)10毫克和叶酸0.8毫克的 “依叶片” 一片,另一组则每日服依拉普利片10毫克,研究持续了4.5年,两组血压下降的效果相仿,但缺血性脑卒中前一组与后一组相比减了24%,整个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减少了20%!而研究中未 发现因服用叶酸而引起的任何毒副作用。
少死了20%的人,只是因为加了点叶酸,这事怎能不加重视?因此,凡高血压的病人皆应该检查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若高的,即属H型高血压病。那么劝他多吃绿叶蔬菜、柑橘、豆类的食品,药物方面或可选含叶酸的依叶片,若不能充分降压,则可再加用其他降压药合用,或者在服降压药的同时服用叶酸片。市售叶酸片价格低廉,每片含叶酸5毫克,按上述关于 “依叶片”的研究,每日加服一片足矣。叶酸实为一种维生素类食品,每日服用一粒(5毫克)并无副作用之虑。当然,对H型高血压患者加服叶酸之事还需深入研究,比如:剂量更大些是不 是效果更好些?更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如何?同型半胱氨酸要降到多少才好?等等。
但这些似乎并不应该妨碍我们关注这种 “略施小技、可获大利”的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