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古今中外大量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中进行精心汇集、示例解读,结合历史和现实中学有所获的成功人士案例故事,分为[名言点击]、[有案为证]和[名言链接]进行分析探讨,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思想的熏陶和精神的鼓舞。
前言/1
一、"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学有大益/1
1."人非生而知之"——[唐]韩愈/1
2."知识是人们在任何一条道路上的旅伴"——苏联谚语/6
3."学则智,不学则愚"——[清]黄宗羲/11
4."美德是智力的较高证明"——[英]塞缪尔 约翰生/16
5."知识就是力量"——[英]弗兰西斯 培根/21
6."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法]戴布劳格利/25
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会读书/31
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32
8."阅读——这是好的学问"——[俄]普希金/37
9."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英]托马斯 卡莱尔/41
1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46
11."书中自有黄金屋"——[北宋]赵恒/51
12."凡读书需识货,方不用错功夫"——[清]陆世仪/55
13."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法]卢梭/60
14."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德]歌德/65
1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英]弗兰西斯 培根/69
16."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正如同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屋"——[美]奥里森 马登/74
三、"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掌握方法/80
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荀子/80
18."欲速则不达"——《论语 子路》/85
19."重复是学习之母"——[德]约瑟夫 狄慈根/90
20."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北宋]司马光/93
21."背得烂熟并不等于掌握知识"——[法]蒙田/98
22."学贵精,不贵博"——[清]戴震/104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春秋]孔子/108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春秋]孔子/114
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战国]孟子/118
四、"业精于勤,荒于嬉"——贵在持恒/123
2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秋]老子/123
27."天才出于勤奋"——[苏联]高尔基/128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133
29."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古希腊]柏拉图/138
30."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西汉]刘向/143
31."功到自然成"——[明]吴承恩/148
五、"学贵乎日新"——勇于创新/153
32."惟进取也故日新"——[清]梁启超/153
3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孔子/158
34."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苏联]高尔基/163
35."一个具有天才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想的途径"——[法]司汤达/168
3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173
3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179
六、"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学用合一/184
3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184
39."不应当把科学藏在学者的书里,要使知识能接近所有的人"——[捷克]夸美纽斯/189
40."好的要学会,学的要用好"——[瑞士]装斯泰洛齐/194
41."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春秋]孔子/198
42."学而不能行,谓之病"——[战国]庄子/203
4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顾炎武/208
4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13
七、"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218
4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记》/218
46."学不可以已"——[战国]荀子/223
47."学习,永远不晚"——[苏联]高尔基/228
48."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英]弗兰西斯 培根/232
49."我认为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一刻是件美好的事"——[法]卢梭/236
5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241
我国东汉哲学家王充曾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意思是说,即使是那些被誉为天才,一出生就比别人有某一方面特殊天赋的人,也需要经过后来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有所造诣,否则只会才思枯竭,难成大器。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伤仲永》可谓家喻户晓。在这篇文章中,王安石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之间的关系。文中的方仲永是金溪平民,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由于家里生活并不富裕,仲永在5岁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笔墨纸砚等。有24小时,仲永忽然哭闹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诧异,就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得到乡里有学识的人的赞赏。据说,从此以后,只要指定物品给仲永作诗,他便能立刻完成,做出的诗不仅有一定的文采,还能讲出一些道理。同乡的人对仲永不学就会感到惊奇,认为仲永是村里的神童,一些村民还常常请仲永和他的父亲去家里做客,有人还花钱读取仲永的诗作。仲永的父亲也认为儿子是位天才,能够不学自知,于是便每天拉着仲永四处作诗卖钱,却不让他学习。这样过了几年,仲永终于才思枯竭,止步不前,后的结果,也许只能是"老大徒伤悲"。
听了方仲永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王安石笔下这个"生而知之"、不习而能写、不学而能诗的方仲永真的存在吗?也许,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天才或天才的方仲永做了不适当的渲染;也许,方仲永确实是一个有天资的孩子,"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但王安石写这个故事,显然是想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是想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方仲永为什么会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变成长大后才思枯竭?在王安石看来,其原因正是仲永的父亲对儿子显露的才能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他是一个生而知之、不习而能写、不学而能诗的天才神童,于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致使仲永没有能够及时通过学习来巩固和增强自身的才能。其实,人非生而知之,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要想让这张纸上有五彩斑斓的图画,必须以后天的不断学习为基础,以自身的勤奋刻苦为前提。正如同样是"神童"的音乐天才莫扎特,虽然从小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但如果没有他后来持之以恒的学习和训练,他也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另一方面,一些天生并不聪颖甚至有一些缺陷的人,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和不断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书写人生的辉煌。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古希腊,人们常常喜欢聚在一起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魅力。有的人知识渊博,又善于雄辩,发表演说时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说古论今,深受听众的喜爱推崇。于是,人们就称这样的人是演说家。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有名的大演说家之一。每次演说,他都能征服听众的心,而听众则报以热烈的掌声。然而,德摩斯梯尼却曾经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他出身优裕,从小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每次外出,看到那些高谈阔论的演说家在台上滔滔不绝,年轻的德摩斯梯尼都羡慕不已,也梦想着能当一名演说家。但是,在其他人眼中,他的梦想只能是幻想。因为幼年多病,德摩斯梯尼两肩不平,身材瘦矮,看上去没有一点儿当演说家的天赋。有一次叔父为了霸占他的家产而将他告上法庭,当法院审问时,他又因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无法正常答辩而败诉。之后,德摩斯梯尼到处受人嘲笑和欺侮,再加上他外貌丑陋无人愿与之来往,生活境遇十分凄凉。
可是,当演说家的梦想始终激励着德摩斯梯尼。他相信,没有人天生就是演说家,没有人生来就会演说的技巧和知识。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矫正自己的口吃,锻炼正常说话和辩论的能力,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有名的演说家。从那以后,每天天刚蒙蒙亮,德摩斯梯尼就起床了。他跑步上山,并且一边爬山一边大声呼喊,尽量使自己的声音传得更远一些。爬到山顶后,他迎风而立,挥舞着手臂对着山上的树木作长篇演说。他想象着自己面前坐着许多听众,因此总是讲得格外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