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历时一年在云南藏区支教时所写的随笔。用一种朴素、真诚、平和的笔调,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原生态的生活。通过书中的这些片段,我们或许能够拔开云雾看见世界真实的面目:天黑即眠,黎明即起;一箪食,一瓢饮。简单,却快乐。
"当我远离这些奢侈品,我没有感到自己少了什么。我的世界,反而复原到了它原本的面目:快乐、清平、原始,像一棵巨树的树皮那样,虽然粗糙,却纯朴:天黑即眠,黎明即起;一盘菜、一碟汤、一碗饭就足以填饱我的肚子,并使我感到心满意足,快乐安宁。"
本书作者出版所得归云南德钦普利藏文学校所有
这世界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苏格拉底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文字,是蓝天白云和孩子们的脸。读它的时候,铅字隐去,我仿佛在看一本手写的日记,真诚而动人。
——田原
序1:一个人的圣地(丁小村)
序2:那美(萧望野)
自序:有一种思念
普利藏文学校
雨、送行及飞蛾
眼睛晒伤了
及时堂语文课
女生宿舍
受困泥石流
泡温泉
周末
丰盛的晚餐
可怕的夜晚
垂头丧气的向日葵
山里的日子
这周我值班
容易受伤的孩子
捐药风波
幸福如此简单
给您讲个鬼故事
像静静流淌的山溪
在深夜
一只乌鸦
冷兮冷
世界的原本面目
亮亮的繁星相随
冰壶凉世界
山头囡
开学啦
被阳光晒醉
瘦
夜里,有孩子病了
校长阿牛
有了一副结实的身板子
春天来了
春天的诗
你为什么来支教
错怪了一个孩子
收集锅庄
种土豆
停电
春游去
我渴望的不会比这个更多
苦?
有进步了
诗人马骅
巴东记
天使素描
附录
路遇(散文)
后记
1《在藏地——香格里拉支教随笔》相关信息
目录(1)
目录(2)
序:那美(萧望野)
精美插图(1)
精美插图(2)
精美插图(3)
精美插图(4)
精美插图(5)
精美插图(6)
精美插图(7)
精美插图(8)
精美插图(9)
精美插图(10)
普利藏文学校
雨、送行及飞蛾
眼睛晒伤了
及时堂语文课
周未1《在藏地——香格里拉支教随笔》相关信息 我们会被物质世界的美感动,例如在一朵花里面,我们感受到一种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存在。我们感受到它的本质时,却受阻于物质世界的局限,我们只能以一种可以呈现的方式来表达。在灵性的世界我们及他们把这种使"一朵花"美丽的力量称之为"无限"或者"智慧"。
除了无塑封,有点脏外,书的文字干净纯朴,个人非常喜欢这种随性之作,真实,让人感动,为藏区支援老師点贊
藏地支教,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能真正去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不同的孩子,能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去帮助她们,是多么美好是事情
日记试的记录,往往让人更觉干净、简单,但是尚未呼之于口的言语又要到哪里去寻觅,跟随插图去想象孩子们的笑颜与疾苦,还是亲身涉入的感同身受。但愿有更多的人,觉察着去帮助另一些人,毕竟人是群体动物,比之禽畜更需要些温暖的关怀。
凡是与藏地有关的,凡是与教育有关的,都会产生优美的故事;何况当藏地和教育完美结合时,那朴实的故事,就像早已写好的编剧一样,用心与演绎
薄薄的一本书,简单朴实的言语,处处透露出作者对那里的热爱。去支教前特地买来阅读,一方面是激励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对藏区有个更深的了解。虽然已经好几次去过藏区旅行,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这么深入地跟当地孩子们沟通过,希望以后会有机会。
在中国,除了北上广,还有藏区。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在中国的另一种生活。作者的文笔很客观,冷静,不煽情,读起来很舒服。不过个人认为,作者在德钦也只是短短支教一年,能告诉我们的关于那里的一切毕竟有限。要切实感受作者书中所说的生活,还是得亲身去体验才行。
书很不错,比想象中的薄一些,记录了作者在支教时的很朴素的生活,文字质朴平和
这本书不长,促使我购买两个理由:1、销售所得捐给西藏的小学;2、一个人用一年时间帮助西藏的孩子们成长,同时也是自己的心灵之旅。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到手后先简单读了一些,文字简单,但是触动心弦。强烈推荐!
如果你想这本书里读到多么华丽的文字,那你就错了。平实的描述中,却有着最美丽的感情。感动于作者的支教生活,感动于作者用最纯真的感情和待藏地的孩子们交流。再多华丽的字眼,敌不过一句朴实无华的言语,敌不过一个默默关心的眼神,一个伸手可触的温暖。
作者支教的精神的确让人感动,能够做到这一步,确实是非常伟大,教育要改变,是每一个人都要付出,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书中没有看出政府的作为,政府每年招待费用的万分之一,就可以改变许许多多孩子的命运。让整个社会都来努力吧!
无意中发现的一本书。一个在北京生活的平常女子,记录她在一香格里拉深山的藏区小学的支教生活。文笔朴素,故事朴实,过的是“天黑即眠,黎明即起,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重复的日子,但作者还是感慨:“我那颗无比浮躁的心灵,就是在那里,获得过真正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