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文学图书
人气:17

城与文学

城与文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史。"城"与"文学"是关键词,贯穿其中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香港都市文学的变迁。未必,却鞭辟入里。作为诗人、散文家,也斯是香港文学的亲历者,以"城市"作为出发的立足点,...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也斯]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8094597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9
  • 印刷时间:2013-02-01
  • 版次:5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城与文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史。"城"与"文学"是关键词,贯穿其中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香港都市文学的变迁。未必,却鞭辟入里。作为诗人、散文家,也斯是香港文学的亲历者,以"城市"作为出发的立足点,宏观历史的深度,横跨比较文学的宽度,勾勒了香港文学丰盛多变的文化脉络;他时而畅谈老中青几代作家不同文类的写作实验,时而论述文学跟电影、报刊、媒体等种种千丝万缕的牵连,从而树立个人观照、阅读、研究和论辩的方法,带领读者走入奇异的文学之城,而这座城的名字就是"香港"!

编辑推荐

本书属于文学评论类。 主要梳理了香港文学发展的历程、以及它与都市文化的关系。并探讨了香港文学的定位及其同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书中着重谈了香港小说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并分析了张爱玲、陈冠中这样一些著名作家。

作者简介

也斯,本名梁秉钧,香港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广东新会,在香港长大,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创作,译介法国、拉丁美洲及美国地下文学,撰写评论,任文艺刊物编辑,与友人创办杂志,推动香港文艺创作发展。代表作有:诗集《半途──梁秉钧诗选》(第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散文集《神话午餐》、《街巷人物》、《在柏林走路》,小说集《剪纸》、《岛和大陆》、《布拉格的明信片》(及时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第十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等,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

目录

城与文学

都市文化与香港文学:历史、范围与论题

香港小说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

叶灵凤谈穆时英的都市文学

城与小说

体验迁徙与文学写作——五十年代香港文学的特色

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先生

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

张爱玲与香港

张爱玲与香港都市电影

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化与香港小说

在香港写小说

从现代到后现代?——序《昆南小说选》

丛林与城市间的新路——序《吴煦斌小说集》

一本引起争论的城市小说《狂城乱马》

陈冠中写小说

桥上的人、穿越关卡的小说——序陈曦静小说集《不再狗脸的日子》

城与诗歌

香港都市诗作

20 世纪 50 年代香港新诗的承传与变化——论宋淇与吴兴华、马朗与何其芳的关系

现代汉诗中的马博良

抗衡与抒情——七十年代几位香港诗人的声音

八十年代诗刊《九分一》——兼序洛枫诗集《错失》

柏油路遍布都市/使我珍惜一粒种子」——谈阿蓝和马若的诗

让不同的音乐在空中飘扬——谈禾廸与陈智德的诗作

香港书写

化故为新、雅俗共存——香港文学的特色与文化机制的反思

由年青一代去说香港文学的故事——序《香港书写@文学故事》

在线预览

张爱玲与香港

张爱玲在1939 年进入香港大学英文系念书,至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辍学,翌年回到上海。收入《传奇》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的五篇,有四篇以香港为题材(依发表先后为《沉香屑——及时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皆写于1943 年)。虽说是为上海人写的香港传奇,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小说里却有不少生动的香港地方描写,如《及时炉香》中的半山区与湾仔、《倾城之恋》的浅水湾、《第二炉香》和《茉莉香片》中对港大校区和宿舍的描写。不过张爱玲笔下的香港不是为了写实,更明显的特色是以浓重的笔触,描绘一个诡秘阴森、东西混杂的殖民空间,例如及时炉香中姑妈半山那掺揉了各种对照的仿如坟陵的房子。 张爱玲在五四以来的中文作者中,是最能以现触深入地描画这样一个中西混杂、传统与现代交织、价值标准混淆不清的城市的。这亦见于她比较不成功的中篇,1944年在《万象》连载的《连环套》。

她1952 年离开内地再来香港,由于香港都市文化的特色,令她要靠翻译及电影编剧谋生,亦更多方面发展了这方面的才能,写作亦进入新阶段。她曾为美国新闻署今日世界出版社翻译海明威《老人与海》、《爱默生文选》、《欧文小说选》、《鹿苑长春》等名著,亦参与《美国诗选》、《美国文学批评选》的翻译。因为与新闻署的关系,促成1954年在《今日世界》月刊连载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

张虽在1955 年离港赴美,但与香港仍然保持不少联系。60 年代得香港好友宋淇夫妇之助为电懋电影公司编写时装喜剧或言情剧剧本,如《南北一家亲》、《情场如战场》、

六月新娘》、《小儿女》等,延续她在上海时编写《太太万岁》的才华,进一步在商业限制之下发展了中产阶级的都市言情轻喜剧。这既有异于早期左派影人号召清洁电影的道德教条,亦不同早期粤语电影中粗制滥造的胡闹,而是尝试迎合观众之余,亦抒写人情、描绘现代都市男女心理。

所以若说张爱玲与香港的关系,可谓一方面是香港的地理空间和人事为张爱玲扩阔了写作题材;另一方面香港的文化空间为张爱玲的现代中文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与限制,如在国族思想较淡的地方写作政治性或商业性作品、处于与西方文化接触较多及传媒发达的城市从事翻译及为报刊写作连载。这一方面做成张爱玲作品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亦反衬出香港都市文化的特色。张爱玲本人对文字创作态度严肃又有多方面才华,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政治与商业市场底下如何曲折周旋,写出有所妥协然而水准不差的作品,详情值得细加探讨。

以张爱玲为例,我们亦可以对一向讨论香港文学时习用而未加细察的观念如"美元文学""雅、俗文学"等稍作破解,并试点出与现代文学种种关联。张爱玲译书写书的美新署当然是美国对外的宣传机构,但旗下的今日世界出版社当时却汇集了一群译林高手如宋淇、高克毅、思果、汤新楣、张爱玲、姚克、王敬羲、余光中、聂华苓、刘绍铭、戴天等为它译书,译出了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爱默生(Ralph Emerson)、欧文(Washington Irving)、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安德逊(Sherwood Anderson)、菲茨杰羅(Scott Fitzgerald)、斯坦培克(John Steinbeck)、奥尼尔(Eugene O'Neill)、怀尔德(Thornton Wilder)、贝娄(Saul Bellow)、马拉末(Bernard Malamud)以及美国现代诗人的作品,对港台的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于受美元援助的机构如友联,创办的刊物如《中国学生周报》及《大学生活》,创办宗旨与日后发展有相当距离,无数在其上写稿的作者也不见得认同最初背后的宗旨。作者谋生阵营的政治立场都是比较表面的东西。当年的美元文学可用以解释一些出版社与集团的取向,却不足以囊括不同作者的心理执著或艺术发展。

张爱玲她心理取向上是个现代主义者,乐于置身香港和上海这样的

都市文明,毫不留情地嘲笑了一代人勉强的田园风光与浪漫精神。在破执解幻的张爱玲笔下,1957年发表在台湾《文学杂志》的《五四遗事》(1973 年中英文版合刊于香港《文林》)中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不管是爱情或政治方面都无分别)显得荒谬,被她拿来与他们最讨厌的琐碎现实相提并列。一时代变态地求雅的洁癖到头来亦可与最庸俗的风尚连在一起。《五四遗事》值得细想,它一方面好似是以通俗闹剧反讽自视过高的文艺青年,另一方面何尝又不是从一个现代角度更严苛地批判了轻文艺中的通俗闹剧倾向?后世追随的孤高文艺女青年或媚俗作者似乎只各走极端,都缺乏这种现代的反思与反讽,未能达到张爱玲的高度。

张爱玲的《五四遗事》说与港台的现实背景无关了,但这种对中国近代重要文艺思潮如的反省(或者反讽),却得以在香港和台湾这样的边陲地带滋长。《五四遗事》亦可借喻偏离中原中心的一种对历史,或对文学史的态度。这在1949 年前后来港的作者笔下可以见到更具体的例证。曹聚仁的《文坛五十年》,李辉英和后来的司马长风都尝试从不同于中国官方的角度去撰写文学史;刘以鬯、马朗等在自己的著作所编的杂志中回顾五四其中被忽略了的传统。这些作者在香港生活越久,就更不能不去想如何抒写这独特的都市的感受,就自己所经历过而当时在国内被否定了的传统,或就西方翻译过来的作品所提供的新视野,糅合作出不同尝试。

张爱玲的《传奇》1954年在香港由天风出版社以《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为名重印,销路颇广。张爱玲在1952来港后,重写她自已过去旧作,并开始转变写作的风格。1966 年开始,星岛晚报曾连载〈金锁记〉改编的《怨女》,后来皇冠连载〈十八春〉改编的《半生缘》。她五二年来港后重读及书写她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发表在香港的《明报月刊》。她对《海上花》亦花了不少心力翻译,部份成果亦刊于香?中文大学的《译丛》。 香港读者似乎一直都很熟悉她。

她对香港的影艺界及通俗文化亦有影响。1967年丽的电视改编《半生缘》,由钟景辉监制,张之珏编导,陈振华、李影、黄莎莉、刘松仁、郭峰等演出。80年代的戏剧界有海豹剧团的《香片》(也斯改编)、进念的《心经》(林奕华改编)及香港话剧团的《倾城之恋》(陈冠中改编)。90 年代还有香港电台由洪朝丰改编的播音剧《倾城之恋》等。更不用说许鞍华和关锦鹏的三部电影了。进念及林奕华至今仍继续有改编她的作品。

香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张爱玲影响的作者不少,亦舒和李碧华都坦然赞扬张的作品,但亦有由于影响的焦虑而把她低贬的亦不乏人。把张爱玲简化为刻薄、势利甚至黄碧云说「人文素质低」,恐非公允的评论。从文字的妩媚着眼,反而对张爱玲与香港文化的意义、对现代性与如何在商政交缠的空间中周旋而有所坚持,视而不见了。

2000年嶺南大學「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發言,

收入《再讀張愛玲》,牛津出版社,2002

媒体评论

斯人寂寞去 繁华身后留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钟润生

1月6日深夜11点26分,香港文化人许骥发出及时条微博:"香港文坛前辈也斯先生去世"。寒冷冬夜,人们在微博上为这位被誉为香港"文化遗老"的作家点上闪闪烛火。接触过也斯本人的友人、读过也斯文字的读者,纷纷表达对一个跨界作家、学者的思念和感慨,感慨他对文学的执着,对香港文化那份深沉的爱。

记者从一些香港文化人的微博上了解到,2010年,也斯就向媒体证实自己患上肺癌,但"仍乐观面对";"上月曾入医,圣诞期间返家休养,后来又因肠部不适再入院,发现癌细胞已扩散,并发肺积水"。

也斯,本名梁秉钧,1948年出生于广东新会,1949年到香港。20岁开始专栏写作。也斯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曾获香港文学双年奖。2012年7月举行的香港书展特邀也斯为年度作家,表彰他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坛的成就和贡献。去年7月初,在香港书展前夕,也斯和本报记者,就他自己的创作、香港文学等话题,曾进行了深入交谈。

一生都在写香港故事

也斯首先是一位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多面手作家。正如香港媒体介绍的那样:写小说和散文的是也斯,写诗的那位称梁秉钧。

也斯很小的时候随父母从内地去到香港,从小陪伴他的是从路边书摊买来的中外文学杂志。上个世纪60年代,也斯译介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也曾当过《中国学生周报》、《大拇指》、《四季》、《文林》等文学杂志编辑,同时为报章杂志写稿,结合中外文学营养,以诗、小说、散文不同文体写出独特作品。

上世纪70年代,也斯的短篇小说集《养龙人师门》及中篇小说《剪纸》,引起文坛关注。这些成名作,写的是香港现实,但手法上结合了中国神话及拉美魔幻写实主义。香港似是也斯写之不尽的题材,直到2009年,他出版的小说集《后殖民食物与爱情》仍尝试细说回归十多年的香港故事。除了小说,他也写了不少以香港为题材的诗和散文,如"作家与故乡"系列的《也斯的香港》,以及针对内地读者而编的姊妹作《也斯看香港》。

"我的写作几乎与香港现代化进程同步,香港在1949年之后的几个历史阶段,我个人都有亲历。"去年7月,也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967年,香港暴动,动乱以后,港府开始做了很多改革。香港人也开始在那个时期关注到自己的身份。所以,我亲历了香港文化界在1970年代本土化反思。1970年代末,我去美国念书,也开始接触到内地同学,那个时候我写了小说《岛和大陆》,不同地方中国人的故事。等我回来的时候是1984年,香港面对着一系列危机,首先是当时的金融危机,但更大的危机是香港人对未来的不确定,香港人直接面对香港地位问题。如果说,1985、1986年大家有焦虑还在观望,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之后,大家对未来有点失望,经济现代化虽然完成了,但他们内心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就算移民加拿大了,还是觉得缺失了很多东西。所以,到了1990年代他们又陆续回来。针对这段历史我也写了一系列小说。

难怪,2012年香港书展把年度作家颁给也斯,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在香港,也许很难找到第二位作家像也斯那样,其个人的成长、写作经历和香港这座城市60年的发展如此紧密相连。"

喜欢跨界合作人称"对话王"

也斯还是一名学者。他对香港文化的付出是多方面的,除了书斋研究,还走出书斋,策划、参与各种人文活动。

香港文化是也斯一直致力的研究方向。他编著有《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文化》、《香港文学与电影》、《六○年代剪贴册》等书,尝试阐释香港文化的特色。"香港的故事为什么难说?"的说法,反复为人引用。相对于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也斯也是早年少数整理、评论香港文学的学者。1975年他已在中大校外课程开"香港文学"课程,著有《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为前辈编书、为新人作序,同时带领研究中心研究生从事香港文化、文学与电影的研究。

也斯不满足书斋研究,他四处跨界活动,因此得到了一个雅号:对话王。多年来,他以诗创作与不同艺术媒体工作者合作,如与摄影师李家昇、黄楚乔、梁家泰、又一山人、王禾壁、苏庆强、舞蹈家梅卓燕、彭锦耀、音乐家龚志成、梁小卫、装置艺术家蔡仞姿、时装设计师凌颖诗、邓达智、黄惠霞有不同合作计划。其个人录像作品《搬家》曾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及伦敦电影节放映。并曾在法兰克福工艺美术馆、瑞士伯尔尼工作室画廊、香港外国记者俱乐部、三联书店及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个人诗与摄影展览。

也斯对自己频频跨界合作对话是这样诠释的:"我想与其他媒介艺术家的合作,最有意思是既带出彼此不同媒介的共通之处,又去理解及尊重双方的不同,真像彼此传球,你来我往,通过对话去更进一步带出别人与自己的特色,不贬低他人也不委屈自己,而是共享创作的乐趣。"

通过食物介入历史文化

见过也斯的人都说这是一个优雅的,从骨子里热爱生活的人。这一点,从也斯另外一个关注点便可体现。这个关注点便是食物。无论是随笔集《人间滋味》、《蔬菜的政治》、小说集《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诗集《食事地域志》,食物都是也斯描写的对象。

很多人以为也斯是个美食家。本报记者向他求证时,也斯说他不是美食家。也斯说,为什么会选择写食物?因为食物有形象有味道,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用它介入历史、文化,读者更容易接受。因此,我的小说、诗歌、专栏随笔里所展现的,往往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隐藏于食物背后的世情道理,甚至从食物本质看到不同地方的文化本质。就像我有首诗叫《菜干》,我让读者从阿婆"打了褶的过去"尝出那"日子的金黄"。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也斯的作品对于很多内地读者来说,有点陌生,但其实他的作品早已走到了国外。也斯曾应邀参与柏林及东欧的文学节、法国《图书沙龙》、法兰克福书展等;1998 年任驻柏林作家,2006 年驻南法沙可慈修院作家。单诗歌方面,也斯的诗集有德译《蔬菜的政治》、《花鸟志异》、《玉石与木头》,法译《东西》,日译《亚洲的滋味》、葡译《重画地图》及如《带一枚苦瓜旅行》多种英译。德国学者顾彬认为:"也斯是为数不多拥有真正现代世界观的中国作家之一,他以一种日常生活的眼光,以一种国际化的方式,描写食物、服装、建筑。无论是瑞士的栗子,还是科隆的教堂;无论是流行文化的烂丝破布,还是来自韩国的东冬酒,都无法逃离他的目光。"

也斯的文学成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闪现出他应有的价值与重量。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的评论:

很不错的书,值得购买。

2017-11-23 13:50:38
来自牧无莫**的评论:

城与文学 也斯的书,很期待

2017-11-25 15:15:19
来自李琦668**的评论:

书不错,喜欢就购买

2017-11-25 21:21:17
来自天气通**的评论:

也斯的文章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第一次在当当买书就遇到特价,觉得很惊喜,当当配送也是棒棒哒。全五星

2016-04-15 17:55:02
来自***(匿**的评论:

城与文学 最近对香港文学有点兴趣,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课港台涉及很少,自己买几本书看看。

2017-11-23 10:51: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印刷很好,内容还行。

2017-07-20 14:23:3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能引发思考的书

2017-07-27 19:26:09
来自lovelva**的评论:

感觉书还不错,以后会接着买的~

2017-07-29 01:29:4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书,好好读读

2017-08-01 09:44:14
来自癫狂书**的评论:

这本书我很喜欢 希望这样的书可以多一些

2017-08-02 23:03: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好 值得买

2017-09-12 20:51: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香港文学研究值得一阅。

2017-09-16 09:38:5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城与文学 也斯写香港名家

2017-10-10 21:01:34
来自山舌**的评论:

也斯的东西是越读越想读下去的

2017-10-12 15:27:10
来自fch2000**的评论:

也斯先生的诗歌温暖到心里。读他的散文也是如此。

2017-10-23 18:05: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为了凑单买的,之前有听说过,应该不错

2017-10-31 19:58:20
来自江湖老**的评论:

杂志之家的书就是好,折扣再多点更好!

2017-11-19 18:43:41
来自格林林**的评论:

城与文学 算是一本不错的书吧!还没有看,豆瓣评分还OK~

2017-11-17 12:04: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开本,装帧,设计,排版,用纸等,虽然没谈不上精美但都还好。寻常文字但透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

2017-10-25 10:20:3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收到的时候书的封面被压出一道痕,但不影响内容

2017-02-27 22:23:33
来自fairy11**的评论:

对于香港这座城市的文人墨客,以及在这座城市衍生出的文艺动脉,分析很透彻。

2014-05-12 18:29:04
来自卡***(**的评论:

不错,质量很好,发货速度很快,而且包装印刷很好。

2017-03-31 15:24:13
来自***(匿**的评论:

尾品汇买的,书比较小也比较薄,排版倾向于学术类,不是真正喜欢估计看不太进去

2017-07-07 21:03:34
来自刹***6(**的评论:

书是好书,但是无锡仓库的包装太次了。只有个塑料袋运了四,五天到辽宁。被物流暴力分检后到买家手里几乎是皮开肉绽,全都掉出来了。

2017-06-10 13:19: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城与文学 纸张很好,内容丰富,喜欢文学,喜欢香港,喜欢作者的书

2017-11-15 20:37:1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触摸到了港台文学的一点真相。为自己曾想过的为啥“这个东方之珠缺乏根基”找到了答案

2017-06-08 11:12:3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对于香港那种杂乱的、包容的、市民的、庸俗的文化,很痴迷。

2017-02-22 10:32:29
来自凉拌雨**的评论:

必读之书,文学与城市间的恩爱情仇,文笔诉说方式新颖,研究角度独特,是了解文学发展历史中城市文学的珍藏本。

2015-11-08 07:21:44
来自430126**的评论:

这是香港“文化遗老”,著名作家也斯讲述的一本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史,使内地读者对香港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015-12-29 21:29:30
来自寂静中**的评论:

凑单买的,想不到很好看。对了解香港文学有一定帮助。

2017-09-08 09:45:2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目录排版超级超级好看(*ˉ︶ˉ*)~ 然后内容很好。也斯确实是很好的作家。他笔下的香港是有烟火气的,鲜明又真实地存在于浮尘中,是十万丈软红尘的爱恨。笔触清晰,笔力强健。

2017-06-01 21:14:44
来自**(匿名**的评论:

城与文学 香港已故作家也斯论述城市与文学关系的文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城市生活的作者有着不同的气质、感悟以及文笔。感觉这种研究视野很有趣

2017-06-27 12:32: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城市与文学,很喜欢也斯的文字,喜欢香港,喜欢香港文学

2017-08-01 23:35:58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