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枫所著的《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书写的香港文学论述。
《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及时部分通过"文化阅读"的方法,透视香港文学寄存的生态环境,或因应社会事件而作出的时代回应。
第二部分从作家个体生命的经验出发,勾勒众多不同的呼唤声音,如追寻自然的呐喊、抒发自我的家国之思,甚至是咏物的静观、爱情的省思,看诗的咏唱如何拍动城市时刻跃动的心跳。第三部分采用短小的篇幅、轻松的笔调,评述香港文学一直流动的点线面,从牵涉两岸三地政治的小说,到缱绻个人情色想像的诗歌,从女性静默的叙述,到男性交身的性别建构,共同编织纵横交错的年代喧哗——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在世界辽阔的版图上,没有一个地方像香港这样经历如此不完整的殖民与解殖民经验,以及异常的城市发展;这些经验不因年月的流逝而变旧,亦不因空间的改换而消亡。
《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向读者展现了一场叠影的、不安于位的、流动的香港文化盛宴。 作者洛枫站在一道边界与越界的"黄线"之前,细述港岛人文地景、心景的时代记认与异变,透过爬梳、解构香港社会背景下的文学、文化之寄存生态,从也斯到董启章,西西到黄碧云,叶辉到舒巷城,细数各家之长,出入于历史与当下、地景与心景,以及种种真幻互渗的"拟像",随时准备着超越边界,投身入流动不居的精神载具,从而挖掘有关香港"地志记忆"之深层脉络,带领我们共同想像、分享"越界"旅行的心跳与愉悦。
原名陈少红,诗人、文化评论人,张国荣迷。香港大学文学士及哲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学系,研究范围包括文化及电影理论、中西比较文学、性别理论及流行文化。亦是香港电台广播节目《演艺风流》客席主持及台湾《媒介拟想》协同编辑,曾担任第35届台湾金马奖电影评审委员。 著有评论集《世纪末城巿:香港的流行文化》(1995)、《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2002)、《女声喧哗:媒介与文化阅读》(2002)、《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2008)、《情书光影》(2011),诗集《距离》(1988)、《错失》(1997)、《飞天棺材》(2007年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诗组首奖)及小说集《末代童话》(1998)。
社会政治的回响
从"解殖民化"到"本土意识"的探索
——论20世纪70年代香港专栏文化的历史及社会脉络
历史想像与文化身份的建构
——论西西的《飞毡》与董启章的《地图集》
苍凉与温暖
——论李国威的抒情自我与家国之思
个体生命的呼唤
妳仍会驻足而歌吗?
——论吴煦斌追寻自然的声音
浑圆的实体有自己的重量
——论王良和的"咏物哲理诗"
谈谈情、说说诗
——论香港情诗的风貌
年代的喧闹
破瓮观树:读叶辉的散文集
诗说香港:读《舒巷城卷》
实验语言叙述的可能:读《香港文学小说选》
明信片的爱情与政治:读也斯小说
语言的静默:谈吴煦斌的小说
咏物的散文:读吴煦斌的《看牛集》
关于"物"的故事:阅读三个魔幻的文本
边界、媒界、文类的跨越:谈"文化视野丛书"
阅读角度与作品意义:读董启章的《安卓珍尼》与《双身》
性别与文化的本位意识:谈游静的《裙拉裤甩》
城市·小说·世俗生活:读董启章的《V城繁胜录》与《The Catalog》
情色地图:读昆南的《恋石别曲》与《绝凶之艳》
从"解殖民化"到"本土意识"的探索——论20世纪70年代香港专栏文化的历史及社会脉络 前言:从"专栏小说"与"书写香港"谈起1975年,西西的小说《我城》在当时香港由刘以鬯主编的《快报》副刊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字间镶嵌一幅画和几个字,平行拼贴,从1月30日至6月30日,连载略近半年,数数是一百五十天。1977年,也斯的中篇小说《剪纸》同样也在《快报》上连载,从4月到5月,几近两个月。香港重要的小说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除了《我城》与《剪纸》外,刘以鬯的长篇力作《酒徒》于1962年连载于《星岛晚报》上,而西西后来的《美丽大厦》也是于1977年间刊于《快报》的副刊专栏上,此外,刘以鬯大部分的中篇小说都是连载于不同报纸的副刊上,像1960年连载于《成报》的《亚财与细女》、1969年连载于《明报晚报》的《镜子里的镜子》。由此可见,香港报纸的副刊专栏,乃孕育香港文学及培养香港作家的重要园地。
西西的《我城》与也斯的《剪纸》,最初是以报纸副刊的专栏形式每日连载,书写香港20世纪70年代的面貌,前者以童话的寓言格局,涵盖整个香港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或正面批评香港的清洁运动、教育问题、语言及文化身份的疑虑,或侧面映现中东石油危机与越南难民问题对香港生活及经济的影响;后者透过魔幻写实的手法,配合精神分裂的书写,呈示70年代末期的香港在踏人80年代的时候所面对的困境,当中包括资讯社会的发达及其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商业文化潮流带来的生活幻象,以及城市高度的发展对香港地貌与精神文明的破毁,等等。换句话说,《我城》和《剪纸》的连载,是以报纸的专栏形式,逐日逐日的书写和建构70年代的香港,是与每日发生的社会大事及副刊上其他形形色色的专栏文字,一起出现或互相对照的,这是香港专栏文学的特色。从《我城》与《剪纸》书写香港的连载特性,联系香港专栏文学的文化色彩,确实是一个有趣而又亟待探讨的话题,譬如说香港报纸副刊专栏的历史发展到底如何?专栏的文学性与文化意义又在哪里?作为一种媒体,专栏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用与文化反思的能力?寄存于新闻报纸之中,副刊的空间又如何与社会现实息息和应或参差比对?这个篇章,没有企图在狭小的范围内解决上述庞大的提问架构,却只尝试通过对70年代两份报纸——《香港时报》及《快报》——不完整的阅读,整理当时副刊专栏的文化面貌,以及处身其中的历史背景、社会脉络和世界局势,当中涉及的议题包括:自1967年暴动以来的"解殖民化"过程(theprocess of decolonization)背后隐含的殖民体制,70年代香港"本土意义"(localconsciousness)在不同文化范畴上的成长与蜕变,香港社会结构与经济模式的转型对大众生活的牵动,中国内地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对香港的影响,同时,也探讨在以上种种的冲击下,报刊专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此作为探讨香港70年代文化面貌及风采的一个切入点。
1.政治改革与社会建设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是从五六十年代"难民社会"发展至注重本地建设的时代,也是下开80年代社会丰裕的基础。所谓注重本地建设,指的不但是港英政府自1967年"暴动"以后,实施一系列企图安定民生、建设的措施,而且还指向在各种社会运动冲击及各类普及文化迅速发展的带动下,香港文化的本土意识与本土身份的探索与确认的阶段。70年代的香港,有别于五六十年代的难民社会,造成差异的因素众多,除了是人口结构(从内地移民到本地成长的一代)与经济模式(从转口贸易到工业制造到金融业发展)的转变以外,施政的方向、社会运动的诉求以及中国局势的转变等,都是主因,其中尤以1967年的"暴动"最为分水岭及转捩点。 从"解殖民化"到"本土意识"的探索 ——论20世纪70年代香港专栏文化的历史及社会脉络 前言:从"专栏小说"与"书写香港"谈起 1975年,西西的小说《我城》在当时香港由刘以鬯主编的《快报》副刊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字间镶嵌一幅画和几个字,平行拼贴,从1 月30日至6月30日,连载略近半年,数数是一百五十天。1977年,也斯的中篇小说《剪纸》同样也在《快报》上连载,从4月到5月,几近两个月。香港重要的小说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除了《我城》与《剪纸》外,刘以鬯的长篇力作《酒徒》于1962年连载于《星岛晚报》上,而西西后来的《美丽大厦》也是于1977年间刊于《快报》的副刊专栏上,此外,刘以鬯大部分的中篇小说都是连载于不同报纸的副刊上,像1960年连载于《成报》的《亚财与细女》、1969年连载于《明报晚报》的《镜子里的镜子》。由此可见,香港报纸的副刊专栏,乃孕育香港文学及培养香港作家的重要园地。
西西的《我城》与也斯的《剪纸》,最初是以报纸副刊的专栏形式每日连载,书写香港20世纪70年代的面貌,前者以童话的寓言格局,涵盖整个香港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或正面批评香港的清洁运动、教育问题、语言及文化身份的疑虑,或侧面映现中东石油危机与越南难民问题对香港生活及经济的影响;后者透过魔幻写实的手法,配合精神分裂的书写,呈示70年代末期的香港在踏人80年代的时候所面对的困境,当中包括资讯社会的发达及其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商业文化潮流带来的生活幻象,以及城市高度的发展对香港地貌与精神文明的破毁,等等。换句话说,《我城》和《剪纸》的连载,是以报纸的专栏形式,逐日逐日的书写和建构70年代的香港,是与每日发生的社会大事及副刊上其他形形色色的专栏文字,一起出现或互相对照的,这是香港专栏文学的特色。从《我城》与《剪纸》书写香港的连载特性,联系香港专栏文学的文化色彩,确实是一个有趣而又亟待探讨的话题,譬如说香港报纸副刊专栏的历史发展到底如何?专栏的文学性与文化意义又在哪里?作为一种媒体,专栏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用与文化反思的能力?寄存于新闻报纸之中,副刊的空间又如何与社会现实息息和应或参差比对?这个篇章,没有企图在狭小的范围内解决上述庞大的提问架构,却只尝试通过对70年代两份报纸——《香港时报》及《快报》——不完整的阅读,整理当时副刊专栏的文化面貌,以及处身其中的历史背景、社会脉络和世界局势,当中涉及的议题包括:自1967年暴动以来的"解殖民化"过程(the process of decolonization)背后隐含的殖民体制,70年代香港"本土意义"(local consciousness)在不同文化范畴上的成长与蜕变,香港社会结构与经济模式的转型对大众生活的牵动,中国内地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对香港的影响,同时,也探讨在以上种种的冲击下,报刊专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此作为探讨香港70年代文化面貌及风采的一个切入点。
1.政治改革与社会建设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是从五六十年代"难民社会"发展至注重本地建设的时代,也是下开80年代社会丰裕的基础。所谓注重本地建设,指的不但是港英政府自1967年"暴动"以后,实施一系列企图安定民生、建设的措施,而且还指向在各种社会运动冲击及各类普及文化迅速发展的带动下,香港文化的本土意识与本土身份的探索与确认的阶段。70年代的香港,有别于五六十年代的难民社会,造成差异的因素众多,除了是人口结构(从内地移民到本地成长的一代)与经济模式(从转口贸易到工业制造到金融业发展)的转变以外,施政的方向、社会运动的诉求以及中国局势的转变等,都是主因,其中尤以1967年的"暴动"最为分水岭及转捩点。
不少论者认为"六七暴动"是香港历史重要的转折,转折的迹象,除了是港英政府为粉饰太平、转移公众视线而筹办的"香港节" 与"工展会"等活动的表象以外,重要的还是英国政府对香港殖民地政策的调整,如何通过表面的解殖化的施政方针与本地化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治理香港的稳定力量。从1967年到1979年,处理香港事务的港督是戴麟趾(Trench,Sir David Clive Crosbic,任期:1964—1971)与麦理浩(Maclehose,sir Cranford Murray,任期:1971—1982),其中尤以麦理浩的影响性较大。他的建设香港计划固然重要,但他以出身外交一部,及时个驻外大使身份调任港督,打破历来港督出身军部将领或博学殖民地官员的惯例,也不容忽视,事实上,麦理浩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实在有利于他在70年代的任期内,试图解决香港在1997年后的前途问题。
从1971年到1979年,麦理浩推行一系列建设香港的计划——房屋方面,1972年宣布十年建屋计划,投资80亿元,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公共发展计划;其后,又在1967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协助中、下人息家庭解决住屋问题。基建方面,1972年海底隧道正式通车, 1975年11月开始动工建造地下铁路,及时期工程提前在1979年完成。
城市规划方面,从70年代初期的"卫星城市"构思,到70年代末期的"新市镇计划",标志香港城市与社区面貌的急剧拓展。教育方面, 1972年筹建理工学院,1978年实施学童享有"小学六年、中学三年" 的"九年免费教育"。社会事务方面,1972年发起"全港清洁运动", 1973年举行"扑灭罪行运动"。文娱康乐方面,1977年举办及时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及落成香港艺术中心。
P3-6
挺不错的……
书本挺不错,很优惠的价格拿下
很喜欢真本书,设计装帧都很完美
笫=次购买
内容不错,能学到很多东西。印刷质量好,字迹清晰,图片精美,应该是正版。
还行吧,单位买的,还没看,包装倒是挺好。
书很好!!
特价清仓入手的,就还很划算。
纸张粗糙了
薄薄的一本,很雅致。还没读。
优质服务,物流迅速,非常满意,谢谢老板!8-)
很喜欢封面,纸张比较好,但是书本有点薄
这本书真不错
书不错,快递包装太差
讲的香港文化 薄薄的一本书 但还挺有意思
收到货时,包装已经烂了个大洞,这本书也漏发货了,但是找了客服很快就补发了,目前来说售后还是不错的。
了解一下香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不错,做起码能增长知识。
薄薄的一本书,内容很丰富,封面好看,补货很快,第二天就到了。
书没有完全读完,后半部分是略看的。略看原因是,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前千禧年前后,香港一些文人的思想和创作经过,书中以每个文人作为对象进行介绍而不是以时间脉络,所以时间上有来回跳度,每个文人的介绍到要从早期开始,相互间重叠很多,读一知二。 从书中介绍来看,"香港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难民社会”发展至注重本地建设的时代,也是下开80年代社会丰裕的基础。....其中尤以1967年的“暴动”做为分水岭及转折点...."。可以看到"六七暴动"后,港英政府为了粉饰太平、转移公众视线而筹办很多活动,更重要是英国政府对香港殖民地政策的调整。尤其…
作为休闲书籍,随手翻看,挺吸引人的,不错,活动价位,超级划算哦
对香港文化一直很好奇,尤其是从50/60年代去香港的上海人的生活
原本以为是图文并茂,结果是文字性论述,看看也不错
封面挺赞的,一看就很喜欢。(重点来了)但是书也太薄了一些,而且纸质也一般般的,希望里面的内容不一般把!
街道命名与政治权力和文化也有剪不断的关系。
一直都比较向往香港这个地方,虽然暂时去不了,但有一本这样的书了解一下也是好的
香港的风景,文化上的风景并不是一般的文笔能写出来的,书中的文字很有深度,不错。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
一直在当当上买书 书的质量是没问题的 但是这次的书物流特别慢 十天才到 后买的书都在之前到了 而且包装的箱子都破了 还好书没破 还有这本书没有外面的包装塑料纸
就是喜欢香港,就是喜欢看关于香港的书,正好又特价,立马就拍啦!还没开始看,不过看封面就觉得一定不错。
关于香港文学与文化的评论,书不是很厚,但内容很充实,观点有见地。对于了解香港文学史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