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汤显祖戏剧全集:牡丹亭图书
人气:87

汤显祖戏剧全集:牡丹亭

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和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梦梅上京赴考路径南安,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两人终得结为夫妇。情节取材于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戏剧  
  • 作者:(明)[汤显祖] 著 [王德保] [尹蓉] 评注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0008502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
  • 印刷时间:2015-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和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梦梅上京赴考路径南安,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两人终得结为夫妇。情节取材于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但对杜丽娘回生后的处理,则有创造性的改动。

编辑推荐

穿越400年时空,再现奇幻"临川四梦"!为纪念"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国内汤学专家对汤显祖的全部戏曲进行精当的注释和评析,一套兼顾学术性和普及型的汤显祖戏曲读本。

更多畅销好书请点击:

陈染文集:沉默的左乳

陈染文集:私人生活 陈染文集: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陈染文集:与往事干杯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著名作品有《牡丹亭》。汤显祖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籍、墨、兵、神经、怪牒诸书"(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他不但爱读"非圣"之书,更广交"气义"之士,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铸就了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

目录

一 题 词

四 及时出 标 目

八 第二出 言

一五 第三出 训 女

二三 第四出 腐 叹

二八 第五出 延 师

三五 第六出 怅 眺

四三 第七出 闺 塾

五一 第八出 劝 农

六一 第九出 肃 苑

六八 第十出 惊 梦

七九 第十一出 慈 戒

八二 第十二出 寻 梦

九二 第十三出 诀 谒一 题 词

四 及时出 标 目

八 第二出 言

一五 第三出 训 女

二三 第四出 腐 叹

二八 第五出 延 师

三五 第六出 怅 眺

四三 第七出 闺 塾

五一 第八出 劝 农

六一 第九出 肃 苑

六八 第十出 惊 梦

七九 第十一出 慈 戒

八二 第十二出 寻 梦

九二 第十三出 诀 谒

九八 第十四出 写 真

一〇六 第十五出 虏 踪

一一一 第十六出 诘 病

一一八 第十七出 道 觋

一二八 第十八出 诊 祟

一三六 第十九出 牝 贼

一四〇 第二十出 闹 殇

一五一 第二十一出 谒 遇

一六〇 第二十二出 旅 寄

一六五 第二十三出 冥 判

一八三 第二十四出 拾 画

一八九 第二十五出 忆 女

一九四 第二十六出 玩 真

二〇一 第二十七出 魂 游

二一〇 第二十八出 幽 媾

二二〇 第二十九出 旁 疑

二二六 第三十出 欢 挠

二三四 第三十一出 缮 备

二四〇 第三十二出 冥 誓

二五一 第三十三出 秘 议

二五七 第三十四出 诇 药

二六〇 第三十五出 回 生

二六七 第三十六出 婚 走

二七六 第三十七出 骇 变

二八一 第三十八出 淮 警

二八五 第三十九出 如 杭

二九一 第四十出 仆 侦

二九六 第四十一出 耽 试

三〇五 第四十二出 移 镇

三一一 第四十三出 御 淮

三一七 第四十四出 急 难

三二三 第四十五出 寇 间

三二九 第四十六出 折 寇

三三五 第四十七出 围 释

三四五 第四十八出 遇 母

三五三 第四十九出 淮 泊

三六〇 第五十出 闹 宴

三六九 第五十一出 榜 下

三七四 第五十二出 索 元

三七九 第五十三出 硬 拷

三九一 第五十四出 闻 喜

三九七 第五十五出 圆 驾

附 录

四一一 附录一 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

四一七 附录二 《牡丹亭》主要版本

四一八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四二二 后 记

在线预览

世间只有情难诉

—《牡丹亭》述评

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是汤显祖弃官回乡后立即着手写成的。多年来对现实的不满,对社稷倾危的忧心,对自己身世的愤懑,使他的情感犹如火山一样喷发而出,把全剧的梦境燃成一片灿烂的极光。

牡丹亭》(即《还魂记》)共五十五出。剧情大意如及时出《标目》中的"家门引子"所述:

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其基本情节系根据当时的拟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作者为嘉靖间进士晁瑮。话本原写得平淡无奇而乏于文采,汤显祖却从中领悟到生活在封建桎梏下的少女们那种不甘向命运屈服,为人生幸福而斗争的积极含义。因此,他毅然将其改编为传奇剧本。

汤显祖在剧本卷首的"题词"中说: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由此可见,他创作《牡丹亭》的意图,是要为"情"唱一首热烈的赞歌。

这里所谓的"情",正是与"理"相对立的。剧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无论是为情而死还是因情复生,都表现出人性向礼教的顽强抗争。

杜丽娘是江西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陶、束缚、压抑的千金小姐。为了日后让她嫁一书生,"知书识礼,父母生辉",父母按照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教养她,除了对她的日常生活严格禁锢外,还请了腐儒陈最良当老师,向她灌输"后妃之德"之类的观念,企图把杜丽娘培养成一个标准的贵族淑女(第七出《闺塾》)。结果,杜丽娘长到16岁,从未越出闺房一步,甚至不知住处附近居然还有一个花园!她除了父亲老师之外,从未接触过任何同龄异性。生活虽然富贵无比,但她精神空虚,没有欢乐,没有幸福,没有希望。封建礼教窒息了这位贵族少女的心灵火花。但她既然是人,就会有"自然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的。

自然美景唤醒了杜丽娘沉睡的心,朦胧的希望鼓舞着她去追求美满的婚姻。在杜宝和陈最良看来,《诗经·关雎》中讲的是"后妃"之德,敏感的杜丽娘却从中感受到这是一首青年男女的恋歌:"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第九出《肃苑》)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人生中的这一课,原是叫她遵守妇道的,可偏偏启迪了她的情怀!在丫鬟春香的怂恿之下,她越出闺房,游了后花园。游园时,她及时次感受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好气息,吹拂着她的心灵,她情窦初开,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好,于是就有了"惊梦"。在"姹紫嫣红开遍"和"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迷人景色中,她一方面感叹:"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另一方面又想起了古典诗词传奇中的男女欢情,像于祐与宫女韩氏、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她感叹自己:"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她这个"小婵娟"需要"名门相配",她自己也朦胧地感到这是她那个环境所要求的"门户相对"的婚姻制度造成的。因此她喊出了:"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淹煎,泼残生,除问天!"(第十出《惊梦》)这反映了杜丽娘的初步觉醒。

朦胧的觉醒,如果有一个较好的客观条件,杜丽娘可能会挣扎着走出一条道路。但她所处的环境确实太恶劣了:父亲是个封建官僚,一个标准的"正人君子",母亲是个"贤妻良母",春香人太小,不能理解她。四周的空气竟是那么沉闷。所以,杜丽娘只能把这种正常的爱情追求埋葬在内心深处,不让别人窥测出来。但既然"情动于中",就一定要有寄托,现实生活找不到,于是她就到暂时摆脱尘世的"梦"里去寻求安慰了。杜丽娘确实在梦中得到了满足,遇到了意中的书生柳梦梅,又和他一起享受了短暂的欢悦。但梦醒了,她依然怅惘,还受到母亲一顿斥责!现实生活是这么冷酷、残忍,杜丽娘没有力量去进行正面的搏斗,只好又再去寻求梦里的慰藉,于是就有了"寻梦"。但梦毕竟是虚幻的,它不可能真正把人带入美丽的境界—一个失望人所企求的归宿。杜丽娘失望之余,整日"情思睡昏昏","径曲梦回人杳,闺深珮冷魂销"(第十四出《写真》),在苦闷、相思中挨过时光,情思致病。在《写真》一出中,她顾不得小姐的娇羞矜持,向丫鬟春香泄露了自己的心思,留下自身的画像,终于在爱情之火煎熬下,耗尽了生命,抱恨离开了人世。

从以上剧情看,汤显祖鲜明地以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合乎被压抑人们要求的"情"的思想来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顽固势力宣扬的性、理之学。他说:"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寄达观》)汤显祖倾其心血于《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强烈地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的艺术形象杜丽娘。汤显祖认为杜丽娘是天下最有情的人,自然,她便是情的化身了。这个举止娴雅而内心炽热的闺阁小姐,一旦青春觉醒,便投向了大自然,在"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歌唱中,享受着生命的春光,在"没乱里春情难遣"的幻梦里,得到了自由的爱情。从此,她便不惜以生命来反抗和追求:"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第十二出《寻梦》)坚强的意志终于使她战胜了死亡,与心上人柳梦梅结合。还魂—自由,是汤显祖为杜丽娘创造出来的实现爱情自由的好去处;而这种"幽境"实际上也是他—汤显祖,以及她—杜丽娘那个时代所能提供的好的解脱之地。人活着,却无法品尝爱情的甘果,人性的真正复归,竟需要在阴间才能实现,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所给予的最辛辣的讽刺和最深刻的批判。这种"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丰富想象,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渴望美好生活的满腔热情,表现了以个性解放为主要内容的反封建思想的力量。这是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的晚明时代精神之所在,也是汤显祖比同时代作家更深刻地把握和反映现实本质特点之所在。

汤显祖力求把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进步思想,寄托在绚丽幽美的梦境中,通过杜丽娘生前的不屈抗争,真实地反映出明代青年妇女的苦闷;通过她死后的继续追求,表达了她们对生命、自然、爱情、自由的热爱,代表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妇女的意志,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无怪乎《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随之出现了俞二娘、商小玲、金凤钿、冯小青这样的多情女子。遭遇不幸的才女冯小青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发出呻吟的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是杜丽娘爱情追求的好注脚。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林黛玉偶然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牡丹亭·惊梦》的名句,作为宝、黛爱情的催化剂,《牡丹亭》鼓舞了他们追求婚姻自由的勇气。

牡丹亭》是一部充满生死梦幻奇情异彩的浪漫主义剧作,表现理想是其思想的精髓。作者赋予爱以无比巨大的力量,使爱情冲破了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不可能冲破的阻力,而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就是理想之所在。为了表现这一现实问题,作者采用了非现实的艺术手法。剧作的艺术构思抓住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同梦",关键则在杜丽娘的死生之际,写儿女之情可谓别出心裁:先写杜、柳"同梦"—柳生在梦中见杜女,杜女在梦中与柳生幽会;继而写杜女为情而死,在幽冥间寻找柳生,柳生则拾画、叫画,并与画中的杜女幽会;由人鬼相恋到复生结合。如此构思和处理,当然是超现实的、浪漫主义的。

汤显祖在《复甘义麓》中曾指出,他的戏曲创作皆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陈继儒在其《牡丹亭题词》中亦认为,"临川老人括男女之思而托之于梦",这是汤显祖传奇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汤显祖在四部传奇中精心构思和描写了奇幻的梦境,而通过不同梦境的构思和描写,又成功地、多侧面地宣扬了他所坚持的"情至"观,才使"临川四梦"具有一种朦胧幽眇之美。"临川四梦"不朽的艺术魅力,与这种出色的寓意深远的梦境构思和描写无疑是分不开的。晚于《牡丹亭》近两个世纪的《红楼梦》,在梦境描写和梦幻意识方面,显然受过"临川四梦"的影响,汤显祖曾给予曹雪芹的创作以深刻的启示。

牡丹亭》对"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极尽美化。剧作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适应戏剧冲突的特殊性,着重对其丰富内心世界的剖析和刻画。因而杜丽娘思想感情的变化,"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汤显祖不愧为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杜丽娘的典型性格主要是通过刻画其心理情感流程来完成的,这在明清戏曲史上是罕见的。

牡丹亭》对杜丽娘性格发展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极有层次。游园之前,生活给予她的感受,只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第十出《惊梦》);通过游园,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她这种恍惚迷离的愁绪才渐趋清晰。惊梦时,她彻底明白了自己所向往的原来是异性之爱;梦醒后,一切化为乌有,则使她郁郁成疾。而死后,她则变成了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总之,杜丽娘这个属于虚构的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极其合情合理。

和全剧浪漫主义的基调相吻合,《牡丹亭》还善于运用情景交融、意境深邃的曲文,采用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我们读《惊梦》、《寻梦》、《写真》、《闹殇》、《冥誓》等出时,更多地像读一首首蕴藉隽永的抒情诗而不像在看剧本。用写诗的手法写戏本来是我国许多戏曲作家写作的共同特征,而汤显祖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惊梦》一出: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明媚烂漫的春日园林景色,使杜丽娘触景生情,无限惆怅,感叹深闺中人不知春天可贵,不懂爱惜春光,因而越发感到深闺生活的寂寞和青春消逝的忧郁。她渐渐觉醒,更加要求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婚姻自由的幸福。作者描绘杜丽娘游园惊梦,就是从春景引起春情,又由春情引起春梦,一步一步发展,真切自然,使人们洞悉这个少女的内心隐秘。典雅华丽的唱词把读者不知不觉带入诗情画意之中,让人获得极大的美感享受。《牡丹亭》继承了《西厢记》等戏曲的传统技法,创造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牡丹亭》上承《西厢记》,下启《红楼梦》,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目前,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大陆、香港和台湾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正在全世界巡演。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已从"美丽的古典"走向"青春的现代"。

明清两代《牡丹亭》刻本众多(见本书附录二:《牡丹亭》主要版本)。按全书体例,本书以明刊本"六十种曲"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择善而从,不一一列举各本异同(必要说明见相关注释)。文中插图则取自暖红室刊明王思任批评本。评析(出评)亦参阅了明清及现当代学者的许多论著(见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囿于学识浅陋,多有舛错疏漏,敬请方家读者教正。

题 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1],至手画形容[2],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3]。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4],待挂冠而为密者[5],皆形骸之论也[6]。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7]、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8]。予稍为更而演之[9]。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10]。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11],恒以理相格耳[12]!第云理之所必无[13],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14]

注释:

[1]弥连:即弥留,指久病不愈。本剧第十八出《诊祟》写杜丽娘:"自春游一梦,卧病如今,不痒不疼,如痴如醉。"

[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本剧第十四出《写真》详细描写了杜丽娘自画春容的全过程。

[3]溟(m韓)莫:即溟漠,幽晦广远。指阴曹地府。前蜀杜光庭《马尚书本命醮词》:"洎乎沈潜异质,溟漠殊庭,同沐玄风,咸升道域。"

[4]荐枕:即荐枕席,进献枕席。先秦楚国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这里指男女欢会。

[5]挂冠:指辞官。密:亲近。《三国志·诸葛亮传》:"情好日密。"

[6]形骸:指形体,意谓肤浅之说。以上三句的意思是,真正的有情人不一定肌肤相亲,而是以情为主,不重形骸。

[7]晋武都守李仲文:《法苑珠林》"张子长"条记载,晋时武都太守李仲文,在郡丧女,年十八。权假葬城北,后张世之代为郡,世之男(字子常)年二十,梦一女,自言前府君女,不幸而夭,今当更生,心相爱慕,故来相就,其魂忽然昼现,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梦女曰:"我将得生,今为君发,事遂不成。"垂泪而别。

[8]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搜神后记》卷四载,冯孝将任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于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

[9]更:变动。演:推演,引申,发展。

[10]汉睢阳王收拷谈生:晋干宝《搜神记》载,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视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

[11]自:连词,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惟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通人:学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

[12]理:理学家所谓的纲常之理。格:推究,衡量。以上四句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无奇不有,不是人世间一般的情况所能全部包括的,如果不是通人,就常常以理去衡量一切事情。

[13]第:副词,只、只是。

[14]万历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远道人:汤显祖别署清远道人。此题署首见万历四十五年(1617)石林居士序本,卷首为《牡丹亭还魂记题辞》,由此可确考此系刊印该剧的最早刻本。

评析:

牡丹亭》不仅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汤显祖为《牡丹亭》写的题词,既是对作品内容的具体阐述,也是"情至说"的一个宣言。

整个题词强调了一个"情"字。汤显祖认为杜丽娘是天下最有情的女子。她在游园时,梦见了自己理想中的情人柳梦梅,醒后日夜思念,以至生病。病中把自己真容描下,然后死去。三年之后,复生成人,与柳梦梅终成眷属。

汤显祖认为,"情"有巨大的力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它不受任何约束,能冲破各种枷锁。如果是"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便算不得真挚的情,较高境界的情。总之,情是不可遏制、不可扑灭、不可战胜的,也是不能用常理去衡量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人们只知道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哪晓得这是情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为了表现情,可以出现超现实的情节,不必拘泥于常理,不要为生活真实所局限。

很明显,在汤显祖的心目中,"情"与"理"是对立的。这其实也是他一贯的看法。他在《寄达观》一文中曾说:"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真是一刀两断语。"两者简直是水火不相容。汤显祖是"唯情论"的积极倡导者。他直截了当地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耳伯麻姑游诗序》),"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总之,要写情,不要写理,这便是他题词的中心思想。

汤显祖所说的"情"到底包含着什么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杜丽娘身上找到答案。既然他认为杜丽娘是天下最有情的人,当然,她便是情的化身了。杜丽娘不甘于虚度青春,向往美好的生活,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幸福爱情,憧憬个性解放。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她不顾安危,抛开生死。这便是汤显祖所说的"情"的内容。汤显祖揭示的"情"与"理"的对立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所揭示的人性与神性的对立,在实质上也是一致的。汤显祖所以要选择李仲文女、冯孝将子、谈生等三个志怪故事作为《牡丹亭》的素材,就是因为那种超乎生死的男女之情,能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情"的冲决一切的力量。

汤显祖感叹人世间的事,并不是世上所有的人都可以晓畅书写的,也没有谁是通晓一切事理的。人们往往以理性来压制人性,从理性的角度断言没有此事,哪知道从感情的角度看则是必然存在的。杜丽娘为了冲破理性的樊篱,走向神圣的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为此付出代价的又岂止杜丽娘一人!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看起来了,注释都点多

2016-10-16 16:03:25
来自脉脉的**的评论:

很棒啊!

2016-10-25 11:47:31
来自shuqin8**的评论:

推荐一读!

2016-10-27 14:52:29
来自稀饭的**的评论:

好评

2016-10-30 17:32: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喜欢牡丹亭

2016-11-01 22:15:56
来自vivian0**的评论:

还行

2016-11-05 18:51: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物流太慢了,醉了醉了。

2016-11-06 10:27: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没看

2016-11-12 15:01: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印的不怎么

2016-11-16 16:28:21
来自nieduod**的评论:

好好

2016-11-26 17:29: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11-27 11:26: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不错?

2016-12-03 00:19: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12-04 01:26: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好,纸张质量过关

2016-12-12 16:42:57
来自wangbo6**的评论:

文化的书

2016-12-13 14:18:41
来自超自然0**的评论:

很不错 买吧

2016-12-15 12:46:17
来自银杏银**的评论:

挺好的

2016-12-19 09:30: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图书质量很好,物流超级快!值得购买!

2017-01-06 17:41:06
来自请***(**的评论:

推荐购买 非常不错

2017-01-07 16:39:45
来自m***l(**的评论:

这本书不错!

2017-03-04 12:02:3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是本需要细细品读的书

2017-07-06 23:24: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拿到书后很满意,内容适合刚接触科学的孩子看,喜欢。

2017-07-09 15:17:47
来自西安小**的评论:

非常不错的版本

2017-09-19 22:55: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最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对比老师们是怎么表演的,几个版本的在脑子里转换。书本内容好多也好看,就是有时候有些词句想知道是什么意思注释里又没有。

2015-06-01 00:40: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经典名著,排版印刷装帧一流,有收藏价值。非常满意!当当包装很心,点赞。

2015-12-21 18:02: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部经典的戏剧,受某电视节目的影响,决定好好读读原著~~~

2016-07-21 10:10:06
来自天下微**的评论:

注释很详细,传奇用典很多,注释详尽,看起来就方便多了

2016-10-07 20:40:04
来自天才ml**的评论:

已退,质印刷量太次,排版也很差劲,字有大有小,当当给发的书也是残次的,很不爽

2016-12-21 22:29:41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