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老天津:津门旧事(老城影像丛书)图书
人气:48

老天津:津门旧事(老城影像丛书)

(三百余幅历史老照片,再现古城风华)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地方史志  
  • 作者:[林希]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老城影像丛书
  • 国际刊号:9787562486220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印刷时间:2014-1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老天津》展现了百多年来在天津这块土地上拍摄的各种各样的照片,洋洋大观……有战事的、政闻的、史料的,也有社会的、市井的……如果只是因为一点点怀旧情结,一张发黄的照片就未必那么珍贵。因为每一秒瞬间都是历史,每一个场景都是人生,每一个角落都系结着一段故事。旧照片留给人们的是无限丰富的人间冷暖,是天津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风貌。

城市记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精神财富,老天津不能在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里储存,老天津是文化景观,老天津是温馨家园,沿着情感记忆的绳索,走进老天津的神奇溶洞。

编辑推荐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

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京畿重镇,津卫之所;数不尽河海民情、百年风华,叙不完租界白楼、前卫时髦。

300余幅珍贵历史老照片,图文并茂,活色生香,赏心悦目。

※老城影像丛书※

徐城北:《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北京·巷陌民风》、《老北京·变奏前门》

叶兆言:《老南京·旧影秦淮》

吴亮:《老上海·已逝的时光》

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声帆影》

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梦》

陆文夫:《老苏州·水巷寻梦》

林希:《老天津·津门旧事》

作者简介

林希

原名侯红鹅,现代作家。1935年生于天津,出版有诗集4部,其中《无名河》获全国新诗奖。9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已经出版有《买办之家》等长篇小说5部。发表中篇小说约40余篇,其中《丑末寅初》、 《高买》先后获《中国作家》作品奖,中篇小说《小的儿》获及时届鲁迅文学奖。

目录

自序

及时章 难忘辉煌

一处宝地

鼓楼?炮台?铃铛阁

舻舳相衔

儿时印象:光怪陆离的庙会

劝业场?八大天

"丁丁当……"

第二章 租界黄昏

戈登花园

流浪汉发迹

沉沦

万国建筑博览

小洋楼文化

第三章 兵燹噩梦

炮口下的投书

大沽口陷落……

火烧望海楼

上帝派来的魔鬼

档案馆里的旧照片:李鸿章

啊,"泱泱大国"

第四章 津沽世说

人不能和命争

来"三不管"只有两种人

时髦人生

第五章 悲悯浮生

苦力生涯

有这样一种吃法

水铺

度营生

边走边唱

第六章 平民教化

天津走红

直面人生

"雨来散"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茶余君"的"随意文章"

天津大事记

在线预览

一处宝地

天津人爱故乡,一说起家乡,天津人张口最爱说的那句话就是:"咱们天津卫是一方宝地。"其实天津一没有多少良田,二没有一座矿山,就是靠着九条大河,硬是世世代代地养活了千千万万的天津民众,就这一点,天津就有资格称是一处宝地。

天津的知名度是和天津的土特产连在一起的。在日本,无人不知天津甘栗。日本人不吃日本栗子,只吃天津甘栗,许多做天津甘栗生意的人,由此发了大财;在东南亚,人们最爱吃的菜是天津大白菜,在没有空运之前,那一带地方把天津大白菜看得比最贵重的水果还要珍贵;至于南方一带百姓认为是水果上品的天津鸭梨,那就更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吃得起的了。

天津有了这三种世界闻名的特产,你说天津是不是一方宝地?只有真正的天津人才知道,全世界认为是天津特产的那三样东西,其实有两样不是出在天津的:天津鸭梨,其实是泊镇鸭梨,只是泊镇地方太小,出产的鸭梨要集中到天津运往各地,所以人们才把泊镇鸭梨称作是天津鸭梨。栗子生在山里,天津没有山,如何会出产栗子呢?所谓的天津甘栗,就是本产于山地的栗子,集中到天津发往各地,于是才有了天津甘栗的美名。大白菜倒是天津的作物,天津郊区的大白菜的确与众不同,天津大白菜那菜心甜得和水果一样,天津人以此为骄傲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天津人把自己的家乡看做是一方宝地,自然是一种热爱家乡的情结。只是,这种爱家乡的情结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天津人认为天津什么都比外地好:吃的讲究,穿的时髦,全中国哪里也比不上天津。

老天津人说天津好,名副其实,天津那时候确实比北京好。而且在本世纪初,天津比香港好,那时候香港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镇。现如今香港繁荣起来了,再见到香港人,那就觉着自己寒碜了。这叫风水轮流转,没辙。

本世纪初,当北京还是满城土路的时候,天津租界地,早就修成沥青马路了。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也就是今天的解放路,路边建起了高楼大厦,马路也宽敞平坦,而且清扫得干干净净,赶上雨天,到了晚上,路面上边连人影都能照出来,看着果然令人心旷神怡。

修了马路,自然就要安装电灯。本世纪30年代,天津开始有了路灯。入夜,天津条条马路灯火通明,比起那时的北京人晚上出门还要提个灯笼照路,天津应该说是现代化了。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说,"已经沐浴着近代文明的曙光"。

柏油马路、高楼大厦,从根本上改变了天津的面貌。新式的桥梁建筑,更使天津格外美丽壮观。早在1887年,天津就在子牙河、北运河交口处建起了一座单孔拱式铁桥——大红桥,50年后,在被洪水冲毁的大红桥附近又重建起了更加恢宏的新大红桥。

在此之前,1927年,在老龙头火车站附近,建起了一座万国桥,天津人称之为法国桥,也就是现在的解放桥。这座桥桥身分为三孔,中间的一孔为双叶立转开启跨,可以自由开启。至今70年的时间过去,这座桥还在使用,如今许多影视作品,每到表现天津的时候,常常就出现这座铁桥,以表现天津的雄伟壮丽。

鼓楼·炮台·铃铛阁

中国人因热爱家乡而怀有一种"宝地"情结,天津人尤甚。

天津人说起天津来,天津样样好。天津小贩做生意,无论卖的是什么货,一定要标明"本地"二字,"本地萝卜"、"本地白菜"、"本地活虾",直到"本地带鱼"。其实带鱼产于黄海,但不标"本地",天津人就不买。所以,天津人因怀有"宝地"情结,而显得十分天真可爱。

在天津人看来,天津处处是宝,也处处有宝。这种"宝",不单是农副产品,是一种广义的"宝"。古往今来,一切令天津人引以为骄傲的,全都是"宝"。

如是,就要从"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说起了。

一说起天津卫的这三宗宝来,天津人还满怀的骄傲,似乎全世界的城市,就为了没有这三宗宝,全不敢和天津媲美似的。

笔者小的时候,24小时,几个同学合计好要到一个什么神秘的地方去玩,而且约好不能让家长知道,唯恐家长们破坏了这次美好的计划。耐心地等待了好几天,行动的24小时终于到了,于是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定在鼓楼下边集合。到了时间,大家就一起来到鼓楼。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落下,什么地方也去不成了。正在大家扫兴之时,忽然一个小伙伴提议说,何不登上鼓楼一游呢?真是好主意,都说鼓楼是天津的及时宝,怎么我们就没想到登上鼓楼去看看呢?好在那时候天津的鼓楼就在城中心孤零零地立着,鼓楼上面的门窗也早已经破败不堪,更没有人看管,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上去一"游"。"游"够了,自己再下来,也没有人向你收费。

就这样,我们几个小朋友先后登上鼓楼。站到鼓楼上面一看,果然"一览众山小"了,城里四条大马路,尽收眼底,鼓楼下面人来人往,看人们忙忙碌碌的样子,也真是一片繁华景象了。此外呢?此外就什么也没有了。鼓楼上面的屋宇已经都破得不像个样子,走道上长满了蒿草,屋顶上筑着燕子窝,窗子上没有玻璃,风来风过,满楼一片萧条凄凉,看着真让人有点"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感觉。围着鼓楼转了一大圈,索然寡味,大家也就百无聊赖地下来了。

历经几百年时间的风雨剥蚀,鼓楼早已经风光不再,但在当年,天津城中的鼓楼,可真辉煌一时了。

天津鼓楼建于明弘治三年,初名钟鼓楼,后以钟代鼓,晨昏叩108响。清末学人张涛于其所著《津门杂记》中写道:"楼居城中,高三层,四面穿心,通四大街。砖穴最古。一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鸣为准,历有年所,声闻十余里。"对于鼓楼,天津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天津人把鼓楼看作天津的象征、骄傲。有一座鼓楼,天津城里的四条大街,就显得格致有序。试想,如果没有鼓楼,进了南门,一贯而通,一眼就能望到北门,那才真是一眼望穿呢。

老天津的第二宗宝,是炮台。始建于明崇祯年代,以用来防备清兵南犯,一共建了7座。如今天津还有一处地方叫炮台庄,炮台的遗迹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地名而已。三岔河口处的一座炮台,是天津7座炮台中的一座。到了清同治十三年,清代大名镇总兵将其改建。炮台周长230丈,并建了一座高达5层的瞭望塔。这在当时的天津,也甚是雄伟了。

铃铛阁,在天津城西,是稽古寺内的一个藏经阁。楼高二层,飞檐四出,檐下挂有风铃,每逢风起,铃声丁冬,夜间可飘至城内。先祖父在世时,曾向我们述说过他当年听到铃声的感觉:夜阑人静,烛光摇曳,城外传来丁冬铃声,那也真是令人飘然欲仙了。只是后来一场大火,铃铛阁毁于一旦,在铃铛阁原来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中学,到后来还真造就出了不少的人才。

天津卫三宗宝,是和天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连在一起的,而天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始于永乐二年。据一方碑石记载,天津"城垣,于永乐二年建筑,周围9里2分,共得1626丈6尺,东西长504丈,南北长324丈,垣高2丈。门四,东曰镇海,南曰归极,北曰带河,西曰卫安"。有了城墙,天津就形成一个城市了。但是天津的城区实在是太小,城墙的城周只合四五公里,这和北京城墙城周的20公里,简直就不成比例。小小的城区,矮矮的城墙,天津人的不以城墙为骄傲,其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

媒体评论

林希的创作瞄准了天津历史上很有味道的那个阶段,即北洋后期和抗战前那个特殊时期。不是天津味道培养了林希,而是林希给了天津味道以品位。

——蒋子龙

做一个生活化的人,才能体察性格、情感的入微之处。林先生写天津的人、天津的事儿,咱为什么瞧着好看?缘此而已。

——《城市快报》

研究天津的事儿,一半是给天津人看,但主要还是给外地人看的。在这个开放、交流的时代,人们最想了解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背景、生活状态、生活习惯,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选择宜居城市。所以地域文化的研究,首先需要得到外地人的认同—本地人看是一种乐趣,外地人看是一种知识。

——林希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下次还来买

2016-11-21 17:01:04
来自snoopy0**的评论:

非常满意,很喜欢

2016-12-19 05:38: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快递神速当天就到,书也很好,简直完美。

2016-12-19 18:33: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好的~~~~~~~~~

2017-01-10 15:05: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老天津:津门旧事(老城影像丛书) 身为天津人怎能不对天津的过去有所了解呢!由于经济的发展,天津市又迎来了新的巨变,看到身边形形色色的外地人,我特别地体会到了“城市文化”对一个城市是多么地重要!天津也不是过去的“天津”了!天津,你的路在何方?

2017-02-13 18:10:04
来自t***o(**的评论:

一套买齐了。喜欢人文地理的朋友可以挑感兴趣的买来看一看。书设计的很有怀旧感。

2017-02-15 12:37:25
来自大***五**的评论:

老天津:津门旧事(老城影像丛书)

2017-03-07 12:46:0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常住天津,看看了解了解!

2017-03-10 10:18:26
来自汉***(**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值得收藏与阅读,谢谢当当。

2017-03-29 18:01:59
来自r***o(**的评论:

还不错。。。

2017-04-10 13:34:5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好,好,好,好

2017-04-12 15:47:4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了解旧天津的一本好书,值得一看和收藏。

2017-05-17 20:29:4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物流速度超快,性价比高。

2017-05-18 08:56:3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老天津:津门旧事(老城影像丛书) 还可以,基本无损,谢谢!

2017-05-22 23:44:02
来自p***s(**的评论:

林先生为天津代言,值得品读

2017-06-09 09:48: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确实有许多别的地方年看不到的内容,可提高孩子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7-07-28 14:33:0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图文并茂,生动介绍了天津的人文和历史

2017-08-29 06:30:23
来自千里赤**的评论:

值得一读!

2017-09-16 18:25: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喜欢。质量很好,装帧精美,观点独特,引人入胜,对学习非常有帮助,下次还会光顾

2017-10-03 09:33:18
来自**(匿名**的评论:

很好,很不错的书,值得推荐,哈哈哈哈

2017-10-14 11:09: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超出预期,非常棒,一翻开书就仿佛进入了那个时代

2015-11-25 15:44: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珍贵的史料,对了解当时的生活和时代很有价值。就是印刷弱点儿。

2015-09-25 17:04:29
来自ks2702**的评论:

印制比较精美,黄色底色配大量图片,颇具时代感。值得一提的是文字下面无衬色使得字体突出于纸面,便于阅读。定价过高。

2015-11-27 00:11: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为天津人,很想了解天津的过去,应该也有很多津沽的奇闻逸事,茶余饭后来猎奇,姑且不论什么包装、性价比、印刷,书,买来是涨姿势的,或者,信手拈来本来在的。

2014-12-27 11:06:59
来自清***(**的评论:

很真实的反映了天津本土近代的图像以及文字 值得一看

2017-02-03 22:49:03
来自renniun**的评论:

送给家里人的,很满意,老天津人,爱看天津老故事

2015-05-29 20:53:56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