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涛同志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2011年硕士毕业,为“到西部去、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清华精神所感召,放弃了大城市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新疆工作。这几年来,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一步一个脚印,在各个岗位上都踏实勤恳,迅速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组工干部。作为一名老新疆人,一名老组工干部,我十分欣慰。从江涛开始发表住村笔记,我就一直很关注。如今这些笔记经过整理,通过清华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我想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希望有利于让更多人增进或改变对新疆、南疆农村的了解认知,进而消除误解和隔阂,增进民族、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不同思想的共融。
“人民”就变得生动而具体。因为有机会深入到乡村,长期与群众相处,江涛心中的南疆人民,也变得生动而具体,并通过他的细腻文笔展示出来。这个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反映了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一直认为,对于那些在基层工作的清华同学而言,除了具备的政治以及道德操守等个人品质之外,还要有三个方面的素质。,要能够系统地学习和认识中国的历史,深刻地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政治、文化等传统中各个方面的特征。有了对中国历史的系统了解,才有可能建立起对自身文明的共识,才可以建立起对自身文明的信心。第二,要能够对当今的现实中国社会有深刻的理解。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成果卓然,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他们在基层工作,不仅看到我们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也会看到各种矛盾问题以及利益冲突,而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可实施的具体举措,并终解决问题,是他们承担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深入了解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好调查研究,厘清问题,是前提条件。的农村调查、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等,都是极好的学习榜样。江涛的住村笔记,是很有代表性的,它反映了一批同学在深刻认识当今中国现实社会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在怎样行走在中国大地、深入了解认识今日的中国现实社会的,并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其中,成为这个伟大变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贡献者。第三,要能够基于对其他文明和文化的理解认识,推动我们自身的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互相学习借鉴,交流融合。中华文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同时期各类文明的有益内容。而如今,我们身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文明与文明之间各个层面的互相影响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我们所处的自身文明环境中,无论是城市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还是在偏远的乡村,都可以看到其他文明元素的影子。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并将其有益部分融入自身文明,在当今的全球化国际化时代,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要学会与其他文明和文化和平相处,互相包容。
目 录
南疆初印象001
球场上的友谊 005
妇女们的盛会 006
从清华园到南疆009
城乡之间011
托什干河上的防洪堤016
我们的任务018
村里的宗教讲座活动021
热孜万古丽的婚礼026
诺鲁孜之一:春天的使者 031
诺鲁孜之二:三首赞美诗 034
诺鲁孜之三:校园里的欢庆 040
诺鲁孜之四:家畜的战斗 043
再访勒乌金小学 045
三个汉族人048
入户几事051
村里的汉语 054
现场会:春耕集结号057
我与古丽大姐的美食互动 060
团员青年们 064
一位歌者一首歌 073
探访养羊场075
游沙棘林湿地公园079
阿克苏市之行 082
村里的夏天味道 086
勒乌金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意向分析 089
一件小事093
访村卫生室099
入户走访了解的村民故事(1):克尤木的不满102
入户走访了解的村民故事(2):几家欢乐几家愁105
县城生活109阿斯耶姆的笑容116
捐药与义诊—兼议精准扶贫120
读者来访及一个观点的引申123
美合日班的奋斗—兼谈维吾尔学生成长三阶段127
夏令营名额小风波134
巴扎 巴扎137
闪观阿合奇145
怎么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150
学生的演讲154
有我在 稳定在164
祖比热的内高班尖峰时刻 168
人山人海度元旦179
南疆食法183
对《环球时报》社论的评论190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