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看泥塑》是"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由赵文成编著。
中国好看泥塑》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的有关内容。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序 王文章
前言 王海霞
一、泥塑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西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近代
二、泥塑的种类与产地分布
北京 天津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江苏 广东
三、泥塑的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四、泥塑的保护与传承
五、泥塑作品欣赏
(一)天津泥塑
(二)北京泥塑
(三)山东泥塑
(四)山西泥塑
(五)河南泥塑
(六)陕西泥塑
(七)江苏泥塑
(八)广东泥塑
五、泥塑作品欣赏
(一)天津泥塑
天津泥塑以写实为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泥人张"。它始于清末,创始人张明山生于天津,从小随父亲捏泥人为生,但他心思细腻,善于观察与总结,看到集市上形形色色的人物,熟记于心,偷偷在袖口里捏制,形象生动逼真,传为佳话。老百姓喜闻乐见,送他一个亲切的绰号"泥人张"。"泥人张"以塑造人物为主,以古典文学、戏曲、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为主要表现题材,继承了宋代以来的写实塑像技艺,以造型逼真、情态神似、色彩典雅、结构合理为主要特色,是中国北方拥有代表性的泥塑艺术。
惜春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胞妹,贾府之四小姐,聪慧娟秀,善丹青,后剪发出家。
此彩色泥塑组像是有名的天津"泥人张"张玉亭的作品。它以贾惜春在大观园暖香坞作画为内容。惜春正在聚精会神地运笔作画,两旁少女二人一坐一立,正在会心地欣赏惜春的传神妙笔。惜春则手抚画案,举笔凝思,正准备图写真形。作者着意刻画人物面部聚精会神的表情,石桌、笔筒、纸砚、色碟、水盂等几样画具作为衬景,也处理得很好简练贴切。衣纹工整又有变化,着色清淡而又统一,给人以清新素雅的感受,很好地塑造了一个富有艺术才能、婉丽动人的侯门少女形象。
谭鑫培,本名谭金福,艺名小叫天,清光绪年间京剧表演艺术家。其父谭志道擅长演老旦,有"叫天"之称。谭鑫培幼年随父进京,入科班习老生。后入三庆班,被班主程长庚收为义子,兼演武丑。他本人吸收程长庚、余三胜、卢胜奎的表演特色,自成一派,称"谭腔"。
关于这尊泥塑有这样一则故事:,谭鑫培偶然遇到天津有名泥塑艺人"泥人张"张明山,寒暄了几句话,两人相约小坐叙谈片刻。分手的时候,"泥人张"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泥人,眉目衣冠栩栩如生,正是谭老先生的塑像,只是一袋烟的工夫,"泥人张"在袖筒里捏出来的。此尊肖像不仅毕肖真人,而且神采韵味更胜一筹,谭老先生喜欢得不得了,称他是神技。第二天,北京城里传开了,把那次的会见称为"双绝"。
此作品表现的是传统民俗题材"七子夺梅"。梅花为报春之花,开于岁首,故有百花魁之称,亦寓意夺魁。作品塑造了七个孩童在一起嬉戏的场面,一个高举梅枝,其余六儿争相抢夺,反映了儿童们游戏之乐,也含有求取功名利禄的吉祥寓意。
泥塑中的孩童,大的约30多厘米高,小的约20厘米左右,每个孩童姿态各异,形象生动传神,人物脸颊泛着粉红,头上的青皮依稀可见,每个儿童的衣、裤都绘有精细的花纹,图案纹饰则各不相同。可见作者的造型和绘画功力非同一般。整个作品构思巧妙,生活气息浓郁。
此作品塑造的是《红楼梦》中的薛宝琴,她是薛宝钗的堂姝,自幼读书识字,生性聪敏,在大观园里曾作《怀古绝句十首》,因她十分关貌,清纯可爱,深得贾母的喜爱,夸她比画上的人还好看,特意送了野鸭毛做的大氅给她,才有了宝琴踏雪寻梅的美景。作品中宝琴高挽发髻,身披裘氅,傲然行走于风雪间,其衣裙和围巾似随风飘动。作品设色淡雅,刻画的线条若曹衣出水般贯穿其间。
此作品是根据有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形象创作的。
梅兰芳,有名的京剧艺术家,在表演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黛玉葬花》是梅兰芳排演的靠前出"红楼"戏,于1916年初在北京吉祥园首演,得到了文化界和广大观众的热烈赞赏和欢迎。
张玉亭看毕此剧后,将梅兰芳在剧中塑造的淡雅而富有诗意的林黛玉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泥塑作品中的黛玉装束清秀,肩扛花锄,扮相俊美,亭亭玉立。梅兰芳扮演的黛玉体现了人物命运和角色特征,神态哀婉,孤独冷傲。泥塑作品也将这种气质和黛玉的精神状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P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