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古学属于考古学和美术中相互渗透的学科增长点,它同时注重发挥美术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和图像学等学科与之交叉的优势,从而形成的新学科。过去,我们对美术考古学的认识,通常都将其归属于考古学或美术史学,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美术考古学属于独订的新学科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展开对美术考古学学科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独立学科的美术考古学,它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对"逝去"物品的发现与发掘,重要的是通过美术考古的重新审视:以文化的理念,揭示对象的文化意义,因为任何一件"过去"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之中总在不断地沉淀着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对象蕴涵的美的因子,从而再度激活起这些物品。正是因为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广博性和重要性,以及研究层面的不可替代性,使美术考古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较快的发展。
"碑" 在古代与门"劂 "、楼"观"配套。故造像碑有具顶作庑殿者。
罗君论著,紧密结合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印度塔庙、支提与本土庑殿碑石的建筑文化,天竺石窟造像与中国石雕、图画文字的艺术创作于一体,是一部集前人、当代学人成果的空前的学术性著作。他在方法上采用了考古类型学,兼及文献、比较方法与统计方法。
罗宏才,陕西礼泉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考古专业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西安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广东美术馆特聘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及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艺术市场等。百余篇。主
及时章 绪论
及时节 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
第三节 关于取材、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造像碑概念的源流与生成
及时节 乾嘉以前"造像碑"概念的生成源流
第二节 造像碑生成概念的阐释与相关因子之提取
第三节 两类造像碑界分与造像碑生成概念的认定
第三章 造像碑源流的讨论
及时节 造像碑源流的探索
第二节 六种例证与相关问题
第四章 造像碑的定名与考古学分类
及时节 造像碑的种属甄别与定名
第二节 造像碑的考古学分类
第五章 分期、分布,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及时节 分期、分布
第二节 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第六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及组、位序的确定
及时节 "旋行"理论与佛道融合
第二节 四面面序的确定
第三节 供养人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与组、位序的确定
第七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组、位序所反映的问题
及时节 从面、组、位序重新探讨姚伯多造像碑
第二节 "州郡令长"等主要供养人题名、位序性质考辨
第三节 书者题名、位序与相关问题
第四节 师、匠题名、位序与"北地样式"的讨论
第八章 新理论视野中的造像碑示例研究
及时节 北魏正光元年"雍光里邑子造像碑"初探
第二节 马宝造像碑示例剖析与相关问题考论——兼论北魏至隋唐道教造像主体风格之演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及时章 绪论
及时节 目的与意义
一、特定的历史地域与历史条件
四世纪以至六世纪,在长达二百余年的历史空间内,关中地区承载了中国历史从动荡分裂走向基本统一的主流轨辙,具有控扼丝路腹地枢纽,连接贯通凉州、云冈、龙门三大佛教艺术模式以及融合、链接六朝政治、经济、文化精髓余绪的独特地位。
在这一特殊地域内,号称"清德隐仙"的北魏天师寇谦之(365—448),曾师事佛陀跋陀罗,通禅法,往西秦,隐居麦积山,"大流法化"并为之献身的"禅学宗师"玄高(402—444),均曾生长斯地,他们戚里相近,人脉相接,以超群的人格魅力与执着的宗教信仰心态,先后左右并影响了北魏一朝甚嚣尘上的佛、道两教。
寇、玄以外,"内行深浅,未易可测。外缘所被,多诸灵验"的东晋僧人道安(312—385),"道流西域,名被东国"的前秦高僧鸠摩罗什(344—413)以及后来受姚苌、姚兴器重,敕为僧王(僧统)的鸠摩罗什高足僧恝并号为"秦人解空及时者"之僧肇,还有被称为"自道流东夏,味静乃斯人乎"的北周禅师僧实(476—563)等,也都曾不辞辛劳,迢迢奔波,负笈长安,驻锡传灯。……
好
都收货很久了,还没有看到购物券,失望之极!
很好,用处很大
完全文字叙述,图片很少。学术性题材。
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很翔实,物流也快,就是有几页粘在一起了
好书,可读
请看当当的服务差劲到什么地步了,书到手脏成什么了!
自己感觉是很权威的著作。内容丰富见底独到有据。书中有大量图表,可以直观的感受。可惜全部都是黑白的,如果有的图片是以彩色印刷的话就堪称完美了。
此书为作者积十余年之功奉献的佛道造像碑研究力作,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先生作此评价:“罗君论著,紧密结合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印度塔庙、支提与本土庑殿碑石的建筑文化,天竺石窟造像与中国石雕、图画文字的艺术创作于一体,是一部集前人、当代学人成果的空前的学术性著作。……有口皆碑,成为定论。”(原文刊载于《中国文物报》2009年7月15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