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2》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藏人的肖像拍摄手记,不仅真实记录了三百多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藏人的面孔,还带出了拍摄过程中精彩有趣的见闻,以及隐藏在这些面孔后的种种故事。
从2008年开始,作者──一个普通的重庆女子,奔波往返于中国各大藏区寻访藏人,西藏、四川、甘肃、云南、青海……行程总计近十万公里。
这三百多名藏族文化名人,是藏族各个文化领域中的精英人物,他们有专业学者,诗人作家,民间艺人;有藏医传承人,天文历算家,手工艺者……可以说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当下代表性的藏人文化。通过对这些藏族文化名人"相"的记录,以群像的方式勾勒出了现代藏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剪影,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慑人心的一张张面孔,也是整个藏族的时代精神和文化风貌。
作者在书中记录了整个拍摄过程的点滴,从拉萨到重庆,从康定到成都,从兰州到西宁……以日记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来展现其独特的经历。其中有发生在旅途过程中的趣事,有隐藏在拍摄者背后的故事,有藏地独特的风俗风貌的记录,有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有自己对藏地藏人的深入思考,有三年拍摄经历的成长与感悟……另外,本书还配有大量拍摄花絮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藏地藏人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个独特的视角将带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了解、感悟藏人的方式,读懂一个与平常观念中全然不同的另一个西藏。
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2》
时间:4年。里程:100000公里。
无关风景与风俗、转山或转经,只有人。300个藏人。
一个内地女子奇妙的藏地"转人"之旅。
黄静薇,女,一九六零年代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自由摄影师、文化商人、旅行者。
2009 年
康定- 玛曲- 合作- 夏河- 兰州- 西宁- 玉树- 果洛- 热贡
2010 年
重庆- 拉萨- 日喀则- 拉孜- 萨嘎- 冈仁波齐峰- 普兰- 札达
古格- 拉萨 - 洛扎- 当雄- 那曲- 唐古拉山- 沱沱河- 格尔木
青海湖- 西宁- 玛曲- 若尔盖- 九寨沟- 成都- 重庆- 洛杉矶
2011 年
重庆 - 成都- 康定道孚- 炉霍- 色达- 石渠- 若尔盖
成都- 重庆- 北京- 重庆
后记
2009年9月29日。夏河。
夏河有传说中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同时保留有全国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下设六大学院,其中一个显密学院,五个密宗学院,分别为闻思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和续部下院。1709年创建至今300余年,鼎盛时期僧人达到4000余人,堪称安多地区及时大名寺。 顺利到达夏河,见到了心中的拉卜楞寺,占地面积比想象中大很多,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从外观上看,有点像土木和石木的混搭,经过常年风化的寺庙,有些局部失去了原有的轮廓,剩下的是沧桑。不用想象就可以直接穿越到达历史的过去,在风中,在每一粒沙尘,一块石头,一片砖瓦中。
我不敢去触碰,因为自己的凡俗和对宗教的敬畏。门前膜拜,没敢进去寺庙主殿。
夏河只拍两个人,老藏医丹考和弹唱大师华尔贡。
只听人说丹考大师在拉卜楞寺藏医学院讲课,其他任何消息一概没有,更别说住址及电话,一切得靠自己去打听。还算顺利,几问下来就找到了大师的住处,但家中无人。等了半小时,大师带着一群小喇嘛回来了。可因为语言不通,不管我怎么努力讲解,他还是没法听懂我的来意。他不停地摇手表示拒绝拍照,看我背个相机定把我当作游客了。人生中的有些机会我们只能拥有一次,既然千里迢迢找到这里,想尽一切办法也绝不能放弃。我开始像打哑语一样比划,汗水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僵持了近一个小时没有任何进展。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着我:必须拍成功,不达目的绝不离开!
一群照顾大师的小喇嘛围住我看,对于他们来说我是一个新鲜的外物,他们间说的话应该是安多藏语。从来没有这样倍感无助的着急过,渺小的我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眼泪从胸腔直接涌向眼球,热乎乎的感到阵阵肿胀,所有执着的付出、坚强和理想都在瞬间被瓦解。不能哭,不能那么没用。 正当时时,一个小喇嘛突然冒出一句普通话。真是悲喜交加!我不顾与僧人间的禁忌,使出重庆妹子的泼辣劲,噼里啪啦朝他的胳膊打去,他明明会说汉语,为什么却故意不给我翻译?小喇嘛见我真的很生气,才一句一句地把我的来意翻译给大师听。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小喇嘛为我们搭起沟通的桥梁,大师接受不接受拍摄是一回事,至少不能让我莫名其妙的吃个闭门羹。
大师谦虚的竖起小拇指,一边笑着向我摇手。我依然不退步,实在不行就来个霸王硬上弓,我用同样的手势竖起大姆指回敬他:"您是藏族医学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这本书里不能没有您!"
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执着和倔强的人。我说服了他。
大师问我多少岁,我回答40岁,他使劲摇手说我骗他,并说我怎看都只有20多岁。这样的赞美算是一点暖暖的欣慰吧!当我起身要告别的时候,他却拉住我的手叫我再坐下,并叫侍者拿出水果和糖果热情招待。没想到的是,当我再次坐下还没有2分钟的时间,刚把水果接在手上,大师居然靠着墙上睡着了。多么可爱和值得尊敬的老人,把我折磨一番后,一边聊着一边又像一个疲惫困倦的小孩子匆匆入睡了。
我轻轻起身,悄然离去!
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
黄静薇经历了长期不得其门而入的彷徨之后,以未经任何摄影训练的生猛,打开了西藏之门,从而进入了一个真实得迹近病理性的西藏世界。那些谈不上肖像摄影技巧的作品,就像医生的手术刀,剖开了腐烂肌肤的表皮,裸露出骨与血的内部。她借助摄影,这机械复制时代一再沉沦的艺术,以她的单纯与天真,倾心关切的,或许就是这种缄默的力量,因为这种缄默的力量,正是西藏独有的秘密之火。
柴春芽,摄影师,独立电影人,作家
寂静玛尼歌》、《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作者
黄静薇的这些作品只是一系列旅行、参访、了解过程的非常细小的图像证明。对于她而言,图像之下的东西或许更重要。这是一个不断了解异域文化的过程,而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图像则深刻地提示着我们与汉文化同样古老的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实际发生。这既非一般意义上的名人肖像摄影,也非充满文化歧视的人类学的田野考察,而是一次切切实实对于古老文化的真情触摸。
皮力,策展人,批评家
后现代雕塑》、《策划人时代》作者
黄静薇,一个从小畅饮长江水长大的娇小的巴蜀丽人,满怀着一腔美好的热情,满怀着对藏族人民和对高原的热爱,历时三年多,一个人驾车在高原大地长途奔波,个中艰辛,可想而知。但她始终不渝的坚持,最终将此书呈献给了我们。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两位如花似玉的公主,为汉藏两个民族的社稷如一,不远千里,爬山涉水,入嫁吐蕃的千古绝唱,世世代代唱不绝口。黄女士与那些千里寻奇、万里踏古者不同,她把一颗美丽纯洁的心,一份热爱和感动留在了我们的高天厚土,留在了藏族朋友们的心里。
格勒,人类学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月亮西沉的地方:一个人类学家在阿里无人区的行走沉吟》作者
物流超快!是正品!和描述的一样,
不错
经常在杂志之家买书,感觉杂志之家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优惠,物流也快。书也很好,非常满意。许多人都喜欢读书,我也一样喜欢读书,书带给了我们许多乐趣。
首次购买,希望不会失望。
书的质量很好,还会推荐盆友来买得。
从1看过来,2依旧让人欣喜。转山,转人,度自己。这不仅仅是一段旅途,更是一种修行。
买了第一集,感觉良好,自然就将2集下单,很好的一本西藏行游记!
看了第一本就立马下单了第二本,里面的每个人都那么鲜活,鲜活得又是那么真实,而真实中又透着哲人般的智慧。
很喜欢。拍摄的人物安静有力量。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可以说,这是所阅读过的与藏地有关的图书中最用心的一本。人家阅山阅水,感叹西藏干净的雪山宁静的湖水,而这个重庆阿姨带着浓郁的情感把在西藏遇到的人好好阅读了一遍。
看了第一本,发现这本书是如此弥足珍贵,终于有人不再人云亦云,说起西藏就是各种游记,以人为本才能让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西藏。300多个震撼人心的肖像,一边叹服藏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思想,也一边感叹这种文化的逐渐消散,希望从此书有更多的人关注西藏关注西藏文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