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新版人文中国:中国民居(汉)图书
人气:41

新版人文中国:中国民居(汉)

前言:中国民居概述公元2000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上,中国安徽省境内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年初春,受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日本专家大河直躬博士作实地考...

内容简介

“人文中国书系”共30个分册,书系旨在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领域或专题,展现中国文化的总体面貌。书系的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深入浅出的叙述方法,使读者可以通过轻松愉悦的阅读,领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该系列丛书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出版以来受到国外读者欢迎,版权输出到多个国家,并被收入“剑桥文库”。 本书以生活在传统民居中的人的生活习俗、行为特征与空间模式的互动来选择较有代表性、覆盖面较广的若干聚落予以介绍。书中记述了各类传统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以及流传价值等内容。

目录

目 录前言:中国民居概述庭院深深深几许——北京合院探幽青山绿水话徽居——皖南村居漫话小桥 流水 人家——绍兴水乡拾趣崇文尚武 外适内和——闽西土楼揽胜中西合璧 多元混杂——五邑侨乡猎新干栏木楼和风雨桥——桂北山寨采风玉水润泽 物载秋华——丽江街巷问古壮美与优美的居所——雪域碉房抒怀附录: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在线预览

福建西部群山环绕,这里仿佛是人间梵土、世外桃源,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也远离工业文明的浮躁。对于这片土地,许多现代都市百姓最熟悉的是旖旎秀美的武夷风光,然而,它还有更重要、更神圣的意义——这里是全球几千万客家人的祖地,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故里。此外,受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影响,闽西地区孕育出了一种名为“土楼”的独特建筑形式,着实让人赞叹不已。土楼,从字面来理解就是以土为材料建成的房屋,按专业的说法可称之为生土建筑。闽西土楼的施工方法主要是将未经焙烧的黏土和砂土按比例混合,再用灰板墙夯筑制成坚固的墙体,梁柱等构架则用木料建成。闽西土楼数量与类型繁多,形态别具一格,在中华民居的大家庭里独树一帜,其知名度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逐步扩大。1986年,中国邮电部曾发行过一组民居系列邮票,其中一元面值的福建民居邮票的主题就是客家土楼中的承启楼(该邮票被评为当年世界邮票)。时至今日, 曾经“隐居”在深山中达几个世纪的闽西土楼,转眼间变成了旅游资源和学术研究的富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客属祖地谈到土楼就不能不提及客家。闽西地区南部的众多客家人以土楼为宅,现存许多重要的土楼也位于客家聚居区。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约占汉族人口的6%。客家人祖籍中原,西晋(265 —317)以降,中原汉人受战乱影响逐步南迁,历经多番周折,一部分人迁徙到今天的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民族经过漫长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客家民系。“客家”一词,就是相对“土著”而言的。由于地理环境较好的平原地区早已为其他汉民系所占据,客家人只能定居在赣南、闽西、粤东这一多山的地区,因此造就了今天“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现象。今天,赣南、闽西、粤东地区在中国行政区划上虽属三个不同的省,但在历史上却属于同一个地理文化圈,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该地域普遍多山、偏僻。闽西客家人主要聚居于宁化、清流、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七个纯客家县,此外,还聚居于客家人与汉族其他民系混居的非纯客家县,包括明溪、顺昌、建宁、泰宁、邵武、光泽、崇安、龙岩、南靖、平和、诏安共11个县。然而,不是所有的客家人都住在土楼里。土楼作为一种居住建筑,并不是客家人住宅的形式,闽西、闽南地区一些非客家区域也有土楼分布。中国学者提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闽客交界地带—闽西南的龙岩、永定、南靖、平和、诏安、云霄、漳浦、华安等县和粤东北的饶平、大埔等县,尤其集中于福建永定县、南靖县和粤东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则较少有这类土楼,特别是圆形土楼。这种现象缘于土楼所在地区的地理文化背景。历史上,闽西客家大都是从邻近的江西省迁入,即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进行迁徙。因此,闽西客家地区的西北部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这一带明清时期为汀州府辖地,而汀州府的府治长汀就位于闽西客家地区的西北部。同样,“客家发祥地”石壁、商贸重镇四堡也位于这一区域。在这些最核心的客家文化区中,多层土楼却较少见,较常见的是类似中原的庭院式建筑。倒是往南,即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如福佬人混居的区域,土楼则大量出现。明清时期,这一带族群纷争激烈,械斗时有爆发,史书上称之为“寇盗”和“匪患”。在严峻的形势下,当地的客家人和福佬人不得不调整原有的生活方式,住进了防御功能较强的土楼。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土楼文化只是灿烂的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在特殊的背景下孕育出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并非客家文化的全部。土楼掠影闽西土楼给人及时眼的震撼印象就是那庞大的建筑体量,这在中国民居中是不多见的。尽管其他民居也不乏大规模的建筑,但大多都是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以其局部的丰富性展现在人们面前。土楼则不然,形体单纯、几何感较强,常为圆形、方形,也有椭圆、八卦、半月、多边形平面的。此外,有一种屋顶檐口高低错落、名为“五凤楼”的,其形态变化较多,则应另当别论。有趣的是,在古代世界,许多几何形象突出的建筑大多具有纪念或祭祀功能,如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天坛等,它们容易使人产生一丝神秘感。出于防御的需要,土楼外观状如堡垒,形体独特,因而也具有一种神秘感,总有一种让人想步入其中探个究竟的吸引力。土楼一般为二到六层,一层基本不开窗,二层以上开少量的小窗,军事防御色彩浓厚。在建筑功能布局方面,通常一层为厨房、餐室,二层为物品储藏,三层以上为卧室。土楼外层墙体的基础常厚达3 米,底层墙厚1.5 米,向上依次缩小。外墙内部是用木板分隔成的众多房间,再往内为走廊,核心中部为宗祠、私塾或戏台。虽然土楼对外极其封闭,但进入内部则是另一番天地:所有房间通过连廊向内开敞,形成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中庭”。在土楼内漫步时,还时常可以见到楹联、字画。因此,用“崇文尚武,外刚内柔”来形容土楼,恰如其分。闽西土楼形态万千,其中量大面广的是方楼、圆楼和五凤楼。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实用,很满意!

2017-09-21 19:19:58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