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图书
人气:29

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主要收录了研究清代宫廷中欧洲耶稣会天文学家刘松龄的数篇论文和他当时与欧洲的一些通信,还介绍了中国与今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一刘松龄出生地一对他在中...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文化交流  
  • 作者:([斯洛文])[米加]主编,[朱晓珂],[褚龙飞编]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
  • 国际刊号:9787534773693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2
  • 印刷时间:2015-02-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主要收录了研究清代宫廷中欧洲耶稣会天文学家刘松龄的数篇论文和他当时与欧洲的一些通信,还介绍了中国与今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一刘松龄出生地一对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重视和推广。

编辑推荐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收录的刘松龄与欧洲亲人和同事的若干封通信包含丰富的信息,既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一位传教士天文学家的真实形象和他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补中文研究文献之不足。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可供中西文化交流史、基督教史、科学史、国际汉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学者及感兴趣者参考阅读。

纽带》集 诞生,当西方遇见东方

CCTV-9 八集文化纪录片《纽带》,作为部系统梳理海外汉学(中国学)生命历程的纪录片,该片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直面这门"高冷"学问的前世今生。摄制组辗转 10余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城市,拜访国内外专家学者180余人,从海量的传奇故事中择取、提炼,在力求保持学术底色的同时,兼顾纪录片的故事性规律, 使《纽带》集学术性与故事性于一体。借"纽带"这个意象,重在讲述中外文明交流过程中的跌宕历程。全片近50个故事,通过对一个个汉学家与中国的交往以及 他们的命运的生动刻画,描摹出汉学(中国学)产生、发展和变异的宏大历史图景。

读者可把书与节目相结合着看,相信这样可以加深大家对汉学的理解,对汉学也能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推荐书籍:

大象版国际汉学系列图书

一、主体系列书"国际汉学研究书系"包括 "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 "、"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 "三大丛书,自 2000年至2014年已出版了 27种:

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

1.《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

[法]杜赫德 编,郑德弟等 译,大象出版社 2001年出版

2.《中国来信(1716—1735)》

[捷克 ]严嘉乐 著,丛林、李梅 译,大象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

[澳门 ]《文化杂志》编,大象出版社 2003年7月出版

4.《中国的犹太人》

[法]荣振华、 [澳]李渡南等 编著 耿昇 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5.《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德]莱布尼茨 著, [德]李文潮、张西平 编, [法]梅谦立、杨保筠 译,大象出版社 2005年出版

6.《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

伊儿汗国(佚名)著 朱炳旭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7.《上帝许给的土地——闵明我行记和礼仪之争》

[西班牙]闵明我 著,何高济 吴翊楣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8《中国图说》

[德]基歇尔 著,张西平等 译,大象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9、《19世纪俄国人笔下的广州》

伍宇星 编译,大象出版社2011年3月

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

10.《孔子与中国之道》

[美]顾立雅 著,高专诚 译,大象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11.《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

[英]葛瑞汉 著,程德祥等 译,大象出版社2000年 7月出版

12.《中国的使臣卜弥格》

[波]爱德华.卡伊丹斯基 著,张振辉 译,大象出版社 2001年5月出版

13.《马礼逊——在华传教士的先驱》

[英]汤森 著,吴相 译,大象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14.《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

[德]马汉茂、汉雅娜, [中]张西平、李雪涛 主编,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15.《(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远西对话》

[法]弗朗索瓦 .于连等 著,张放 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16.《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

[德]罗哲海 著,陈咏明、瞿德瑜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17.《奇异的国度:耶稣会适应政策及汉学的起源》

[美]孟德卫 著,陈怡 译,大象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18.《利玛窦——凤凰阁》非利浦 米尼尼著 王苏娜译,2012年1月出版。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

19.《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

胡志宏 著,大象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20.《神体儒用的辨析:儒学在日本历史上的文化命运》

王健 著,大象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

21.《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

阎守诚 编,阎宗临 著,大象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22.《传教士汉学研究》

张西平 著,大象出版社 2005年出版

23.《欧美红学》

姜其煌 著,大象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24.《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张西平 编,大象出版社 2006年出版

25.《汉学发达史》

莫东寅 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26.《俄罗斯汉学史》

李明滨 著,大象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27.《莱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国元素》

张西平、哈特姆特·鲁道夫、李文潮 主编,大象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编译丛刊"推荐并组织翻译,并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了与清代历史密切相关的书籍,至 2009年共出版 8种:

1.《中国近事报道》

[法]李明 著, 郭强、龙云等 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2.《中国新史》

[葡]安文思 著,何高济 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3.《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

[美]魏若望 著,吴莉苇 译,大象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4.《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

[比利时 ]高华士 著,赵殿红 译,大象出版社2007年出版

5.《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

[美]孟德卫 著,潘琳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

6.《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

[丹麦]龙伯格 著,李真、骆洁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

7.《耶稣会士白晋的生平和著作》

[德]柯兰霓 著,李岩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

8.《耶稣会士张诚——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五位数学家之一》

[法]博西耶尔夫人 著,辛岩 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三、主体系列书"国际汉学研究书系"自2014年起,调整为"国际汉学经典译丛"、"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书"、"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三大系列:

国际汉学经典译丛

1.《中国文献史》

(俄)瓦西里 帕夫洛维奇 瓦西里耶夫 著 赵春梅译 ,大象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2.《孔子与中国之道》(修订版),(美)顾立雅 著,高专诚 译 ,大象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3. 《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南怀仁 著 (比利时)高华士 英译,余三乐 中译,即将出版。

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书

1.《清初西洋传教士满文档案译本》

中国历史档案馆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合编 安双成 编译,大象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

1.《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

(斯洛文)米加 主编 朱晓珂 褚龙飞 译,吕凌峰 审校,大象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2.《美国批留学生在北京》

顾钧 著,大象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四、澳门基金会资助的两个项目

马礼逊全集》(7种)

1.《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影印版)

米怜 著,大象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2.《华英字典》(6卷)

马利逊 著,大象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3.《通用汉语之法和英吉利文话之凡例》

马利逊 著,大象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4.《马利逊回忆录》(上、下,影印版)

艾莉莎·马利逊 编,大象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5.《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中文版)

米怜 著,大象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6.《马利逊研究文献索引》

张西华著 编,大象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7.《马利逊回忆录》(上、下,中文版)

艾莉莎·马利逊 编,大象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卫三畏文集》(6种)

1.《中国总论》(全四册)

卫三畏 著,大象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2.《卫三畏生平与书信》

卫菲列 编,大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3.《北上天津北京远征随行记》

卫三畏 编,大象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4.《佩里日本远征随行记》

卫三畏 编,大象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5.《汉英韵府》,正在编校中

6.《卫三畏在东亚——耶鲁大学所藏档案选编》,正在编校中

五、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辑),44册

张西平等 主编,大象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六、《国际汉学》(集刊)连续出版至26辑

目录

关于刘松龄的研究

刘松龄:90年代中期以来连接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档案馆和中国国家档案局的纽带

雅奈兹·斯格莱伯

专著《刘松龄:清代宫廷里的克拉斯卡人》英文译本介绍

雅奈兹·斯格莱伯

刘松龄及其在京工作的再研究

米加

中国宫廷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刘松龄

兹马戈·斯密特克

献给中国皇帝的真空和电

斯坦尼斯拉夫·叶兹尼奇

清钦天监监正刘松龄——纪念斯洛文尼亚天文学家刘松龄人华二百七十周年

鞠德源

关于刘松龄的信件

刘松龄信件简介

阿列克斯·马沃尔

刘松龄的信件

译后记

在线预览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

四、刘松龄、傅作霖、高慎思等的地理学事迹刘松龄不但是一位天文学者,而且还擅长地理舆图之学。乾隆十四年(1749)六月十三日,总管太监王常贵交出《新木兰图》一幅、旧画绢本《木兰图》一幅。因新旧两图地名多寡不一,故乾隆帝特命郎世宁、刘松龄、傅作霖三人共同"斟酌"修正,并且要求"准照旧图上山式另画木兰图一幅。"所谓木兰图,即康熙、乾隆二帝狩猎场所的地理图,其地域范围包括今长城古北口以北、内蒙古东南部及辽宁西南部,这恰与斯洛文尼亚官员所说刘松龄在1749年曾绘制蒙古鞑靼地图的事实相符。关于刘松龄等人绘制《木兰图》一事,在蒋友仁(法国人)的第二封书信中也曾谈及:有24小时,乾隆帝为派遣西洋人傅作霖赴西北地区绘制地图事询问蒋友仁,蒋氏在答话中说,傅作霖为皇帝陛下绘制狩猎地方的地图,曾和刘松龄一起到过鞑靼地方。在乾隆帝的问话中,也曾谈到刘松龄绘制过木兰狩猎地地图。

乾隆二十年(乙亥)至二十四年(己卯)(1755-1759),乾隆帝派兵两定准噶尔部,一举讨平回部,从此结束了我国西北地方自明朝以来400年之久的混乱局面,完成了康熙、雍正二帝未竟的事业,使沙俄的东进及南下政策遇到了强有力的遏制。在武功赫赫的有利形势下,乾隆帝踌躇满志,急欲更详尽地了解西北边疆的山川地理和政治形势。在他的倡导和指挥下,开始了西北地区的地图测绘工作和地球仪、天球仪的制作,而这些紧迫的任务都得依靠钦天监的西洋人和熟谙地图学和天文学的中国官员去完成。其间,刘松龄及其教友和助手傅作霖、高慎思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二十年[1755(乙亥)]六月,乾隆帝命测量西疆北极高度、东西偏度。上谕中说:"西师奏凯,大兵直抵伊犁,准噶尔部尽人版图。其星辰分野,日出入昼夜,节气时刻,宜载入《时宪书》,颁赐正朔。其山川道里,应详细相度,载入《皇舆全图》,以昭中外统一之盛。左都御史何国宗素诸测量,同五官正明安图、副都统富德,带西洋人二名(笔者按:即傅作霖、高慎思)前往各该处,测其北极高度、东西偏度及一切形胜,悉心考订,绘图呈览。所有《坤舆全图》及应需仪器,俱酌量带往。"这次测绘地图是在伊犁地区,于翌年十月绘完伊犁、吐鲁番地图,由侍卫努三、哈清阿驰驿赴京,进呈给乾隆帝。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五月初一,乾隆帝谕令军机大臣等,回部将次竣事,应照平定伊犁之例,绘画舆图。受命前往回部地区测绘地图的,有钦天监五官正明安图、三等侍卫德保及西洋人傅作霖、高慎思同往。这次绘画地图主要依据兆惠、富德等绘画的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处地图,进行核对和修订。回部地图绘成后,乾隆帝又命中国官员和西洋人监正等官研究和修订官内的原有旧图,同时制作地球仪和天球仪。

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制地球仪,规木为球,围四尺五寸,两端中心为南北极,贯以钢轴,腰带赤道,斜带黄道。平分三十六分,每分占十度,布列地名,外正立为子午圈。面刻三百六十度,坐面为地平圈,列地平度,外列十二时九十六刻。皆铸铜为之,承以圆座,高二尺四寸七分。北极上加时盘,以京师为准,旋之,知各处时刻及日出入地平度"。此项地球仪,实象地体,与天体仪相匹配,表现的形制与结构,"亦仍西法",球面上布列中国各省地名,诸凡蒙古、新疆准噶尔部和回部地方,以及海外诸国,均包括在清朝地舆之内。这样规模的地球仪是前所未有的,因系采用西法制作,刘松龄、傅作霖等人必当参与其事。在文献上虽无明确记录,但可以从下列记载中得到证实。

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月十二日,庄亲王允禄奏请添画准噶尔等处舆图,指出康熙年间制作的地图,缺少准噶尔部及回部地方,请旨进行修改。根据庄亲王的请求,中国官员何国宗、明安图,西洋人监正刘松龄,监副鲍友管、傅作霖、高慎思等,均参与了地图的研究和修订工作,并且依据新绘地图制作了新的地球仪和天球仪。这项补添绘制准噶尔等处舆图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为编辑出版《大清一统舆图》(俗称《清内府舆图》,或称乾隆十三排图)做的修订工作。

乾隆二十五年(1760)八月初二日发下蒋友仁进呈的《坤舆全图》并《图说》二卷。奉旨:著庄亲王允禄同何国宗认看,如有不对之处即传问蒋友仁,并提出修正意见。允禄向乾隆报告说:"臣等看得蒋友仁《坤舆全图》一卷,与内庭地球、天主堂内《坤舆全图》形势大概相同,其绘画亦甚详细。惟俄罗斯往东较旧图展开四十余度,北亚美里加往西亦展开五十余度,皆系旧图所无。询据蒋友仁云:旧图系康熙年间西洋人南怀仁(F.V.)所作,彼时无人测量,未入舆图。乾隆六年(1741)有西洋人李勒等测量至其地,是以新图添人等语。询据刘松龄等,皆与蒋友仁所说同。惟伊犁、回部等处山水形势,较之明安图、傅作霖等所画新图微有不合。询据蒋友仁云:此图系按伊犁旧山水形势绘画,今应改正等语。臣等将伊犁、回部等处另绘小图签入,其应改之处,用红色绘画,恭呈御览,伏候命下,臣等遵即改正。其《图说》一卷,皆系西洋旧说,西洋人戴进贤等重修《(历象)考成后编》亦用其法,但文意间有未能明顺雅训之处,请一并交发臣等率同武英殿修书翰林等,量加修饰妥协,再行恭呈御览。"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奉乾隆帝:"旨:是。着另画一张,派好中书缮写,钦此。"应该顺便指出,蒋友仁绘《坤舆全图》,其中有关中国东海与台湾岛和琉球国诸岛的绘图,采用了耶稣会士宋君荣依照册使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一书附图《琉球国图》和《琉球三十六岛图》的成图而绘制的《琉球诸岛图》,故将台湾岛附属的东北诸岛与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即钓鱼岛列屿)全部绘入《坤舆全图》之内。蒋氏《坤舆全图》寄到西洋法国以后,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被英、法等国所绘的各种中国地图所沿袭。此项庄亲王允禄的奏报,有力地证明,钦天监监正刘松龄和监副傅作霖、高慎思等西洋人官员参加了评审蒋友仁绘制的《坤舆全图》的会议。

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二月二十四日,庄亲王允禄和军机大臣傅恒等向乾隆帝奏告地球仪、舆图添画新疆地图的具体情形,对今天了解清乾隆朝时期,维护西北边疆地区的领土主权完整,所绘画的"新辟土宇",昭示中国的管辖地域范围,远达"巴尔哈什淖尔"(淖尔,系蒙古语,即指今名巴尔喀什湖)以东,西至"西林河"流域地方。同时也有力地证明钦天监监正刘松龄与监副傅作霖、高慎思等西洋人参与了地球仪和《大清一统舆图》的修订工作。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leonhan**的评论:

非常满意!

2015-08-10 14:10:48
来自liliang**的评论:

关于刘松龄的整体介绍和天文贡献,还有不少当时书信资料,总体翻译的很不错。

2015-09-09 14:26:38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