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溯流·洄澜 : 天津科技史料探源与断代述略图书
人气:35

溯流·洄澜 : 天津科技史料探源与断代述略

鉴史知往,才能启后开来,就让历史去告诉未来吧。
  • 所属分类:图书 >自然科学>科技史  
  • 作者:[周长云] 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8914555
  •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
  • 印刷时间:2016-06-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追溯天津自远古、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各个时期阶段的科技历程史略,发掘了一些弥足珍贵的史料图片互文笺证,试图梳理出地方科技发展的大体脉络和典型案例,有编年体之大事记、纪传体之人物志,也有纪事本末体之专题谭、戏仿笔记小说体之口述史,旨为天津科技史研究留下生动的素材资料。

编辑推荐

让我们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置身科技长河溯源与观澜,去感悟其中所蕴藏的立足现实、迈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去传承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

生于1982年9月26日,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现定居天津。200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同年11月,入职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事科技宣传与服务工作。工程师,天津市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报道视频联盟编导。执笔创作、参与摄制《北洋中坚》《科技先锋》《回望——天津科技史话》等电视片,编撰《中国•天津科学技术起源与发展》(画册),参与策展《天津工业遗产启示录》(2012)、全国科技成果北戴河专题展《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在行动》(2014),发表有《浅谈科教电视片创作及管理的多样化表现》、《天津科技史上的追梦人》(合著)等作品。

目录

及时章 孕育与衍生(1404—1859年) 1

及时节 鬼斧神工 1

第二节 科海撷珠 15

第二章 萌芽与兴起(1860—1948年) 28

及时节 欧风美雨 28

第二节 星罗棋布 54

第三章 奠基与开拓(1949—1991年) 77

及时节 进军号召 77

第二节 激流勇进 90

第四章 创新与勃发(1992—2005年) 103

及时节 敢为人先 103

第二节 世纪议程 118

第五章 跨越与腾飞(2006—2015年) 142

及时节 海纳百川 142

第二节 引领未来 178

后 记 190

在线预览

汤汤海河,巍巍佳城。永乐年间,燕王南下。

天子渡口,建卫天津。大明盛世,自兹太平。

俗谚有云:“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曾几何时,九河下梢,三河交汇,横贯沽上,人们傍水而居,依水兴邦,始有天子津渡,建卫天津。城市文明的勃兴、海河儿女的命运,就注定了要与这源头活水息息相关,血脉相连……

天津卫志》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会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南运河(潞)、北运河(卫)与海河,三河交汇处,正是天津的发祥地。自此三岔口,汤汤海河东流去,阅尽沽上春色。就让我们从这一脉流觞渊源,不顾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开启追寻一座城市科技长河的旅程吧。

大运河畔 源远流长

巍巍津城,在水一方。这水,是一条名冠古今、贯通南北、誉满中外的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也就在本书开笔之初,西亚多哈来信传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京杭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也是中国在用的(或者说是“活的”)世遗项目。就是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协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同时也顺利入选世遗序列,时机恰恰与不到一年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宏大构想的提出与实施,相互辉映,更为媒体所浓墨重色聚焦。

更相形之下的是,大运河历史之悠久、河道之长、流域之广、影响之大,不在中华文明的另一大文明象征——万里长城之下,早在1987年长城就被列入首批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而漫长的20多年过去了,在世界文化遗产不断拉长的名单中,大运河确属姗姗来迟。

环瞩世界,苏伊士运河被马克思称之为“伟大的航道”,巴拿马运河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然而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较大的运河,比苏伊士运河(190.25公里)长近10倍,比巴拿马运河(82公里)长20倍;同时,其开掘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京杭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涉及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天津市内的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河道榜上有名,全长71公里。其中北运河部分自武清区筐儿港减河与北运河连接处至三岔河口,长48公里;南运河部分自三岔河口至西青区杨柳青镇镇区,长23公里。让人扼腕的是,大运河天津段实物遗存大多随着世道沧桑风云变幻而消失殆尽。

九宣闸,或是可以临风凭吊的地方。它位于本市大运河的最南端,也是大运河出津的一道闸口。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军提督周盛传率淮练军30余营开挖减河,意在分泄南运河洪水。初建时为石质5孔大桥闸,现在保存基本完好,旁立清直隶总督李鸿章为此闸书写的碑文,也保存得相当完好。

靳官屯曷而设闸也?以有减河故。南运河又曷为而开减河也?津郡处九河下游,三淀既湮,有川而无泽,三岔河为诸水交汇之区,每当伏秋盛涨,众流荟萃数百里,浩渺,一望无际,不有河以分之,其患不止。余于上年,曾在三岔河以北之陈家沟添开减河一道,别通北塘以入海,亦止可稍杀北运河之水势。而南运河上承山东、河南、山西汶、卫、漳诸大川之水,源远流巨,泛滥湮没,往往有害民生,其患尤倍于他水。从前,如四女寺、哨马营、直境捷地、兴济等处,共开有减河四道,以资分泄。无如岁久未修,河道多废,仅存捷地—减河,水患更甚。光绪五年,饬天津道等勘察水利,往复相度。据查津城东南,由青县之靳官屯,经盛军所住之新农镇,至西大沽以出海,最为顺轨,非特山东之德州以下,如交河、东光、沧州各处均免水患而盛流畅泄,即大清、子牙诸水涨时,亦由此掣泻。是减河之开,较前此四女寺、哨马营各处,尤为因势利导而出水益便。其下游津、静之交俗所称南洼,弥望百里内外,尽为石田,亦可引淡刷碱,俾曩时不毛之地得以繁其生植。盖南运河会漳河之浊流,本有石水斗泥之喻,俾得导引以资灌溉,其肥自能化碱以成腴,既杀盛涨,亦涤积卤,均于减河是赖。不独此也,津地迤西至东,仿南方稻田之制,广为开辟,其阡陌纵横,河渠复绕,尤堪限戎马之足,于海防局势亦不无裨益,所谓一举而三善备焉。规划既定,爰集准练军三十余营,分段挑浚。盛军既列戍青县之马厂,迤逦至津属之新城。即饬周提督盛传统率该军领袖其事,通力合作,至六年夏间工竣。于是建石质双料五孔大桥闸于靳官屯河头,以资启闭。沿河分建石铁柱板桥四道,以便行人。计河长一百五十余里,其下游横河六道,各长数里,沟渠左右萦带,旁流分注,使入海之尾闾益畅,均归盛军始终经营。此地方百世之利也,独是有其举之莫之敢废。此闸为全河关键,尤在后之人修葺以时,无□使圮坏(原文散佚)。承乏是邦者,尚其念畿辅之水灾,农田之乐利,与夫海防之形要,无令此河此闸等于四女寺各处之减河,日久淤塞,而失前人创始之美意,则幸甚。是为记。

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会办海军、督办北洋海防兼通商事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隶总督兼理河道、一等肃毅伯、加骑都尉世职——合肥李鸿章撰并书

京杭大运河,不仅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而且也彰显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经验丰富于世界的成就。所幸的是,上善若水,天津科技的底色借此有了宏阔的源远流长。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