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要探讨的问题,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被吸引和困惑的两个问题之一:我们从何而来?(另一问题是:我们向何而去?),作者用丰富的实地考古证明,从十多万年前开始,有不断的地下考古证明中国这块土地上有连绵不断的古人类活动,且他们的生理特征是现代黄种人的特征。从狩猎和采集文明时代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人类族群曾大规模的迁徙,追寻合适的生存环境,作者以具有高度的讲述,提炼构成中国文明基础的历史要素,例如雨水的变化、水稻和粟黍的培育、马和牛的驯化、金属的发明、古蚕丛民族的丝绸、古巴民族的桐油和盐、古滇民族的铜、古仓吾民族的文字等等,这些被人们无视和遗忘的元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支撑着中国文明和人们生活的发展,构造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与其他世界的不同。
本书切入一个对现代人来说是长久的难题——如何重现远古文明的真相。作者的努力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国家的起源,而是一个国家如何因文化的繁衍而被生产出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兴趣正在于此。他熟读《尚书》,按本书论,那是用古雅语(古汉语前身)写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能懂古雅语的人已经很少了,《尔雅》(你的雅语)是一部当年帮助读懂古雅语的词典,但秦以后已不知《尔雅》为何物,以尔为近的意思,把"尔雅"误解为"近正"即接近规范共同语(标准语言)的意思,却不知标准语言雅言即夏语(夏代通用的标准语),可谓一误两千年。《尔雅》直到今天也是一篇很重要的古文献。雅语失传带来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古雅语文献不能被读解。例如《诗经》解读中的低级错误,还有《禹贡》,是现存中国中央政府最早的税收文件,它可能一直被执行到了夏代后期,但中国的历史学一直宣讲它是"地理书"。还有《山海经》,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世界概览"或云"世界旅行指南",记述远古中国各民族、各国家的位置和简况。但两千多年来它基本上是一本读不懂的书,《山海经》使许多人把真实史迹误以为神话联想。本书中作者将真实的地理方位一一研究通透,以古南海位置的确定,使《山海经》里九篇海经的旅行路线和方向因此可以被读解,为进一步对中国古民族迁徙活动的研究确立了一个的地理和时间坐标。对这些远古经典的精通是作者的利器,指点他探索路上的迷津。
中国的"民族大迁徙"这个概念,是作者十多年前追踪一些古民族活动遗迹时提出来的,主要指五帝时期末至夏代出现的很多古民族沿河流水系寻找新的家园、重建生活和国家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以往至今的"中国历史"中都看不见,但他们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实实在在痕迹的。比如巴国的历史以及巴人这个民族的存在,实际上都是在20世纪才被重新发现和揭示出来的。这种发现有三类知识来源:其一,远古残存文献(如《山海经》)和后来出现的非主流文献(如东晋《华阳国志》)的记载;其二,地下文物出土;其三,人类学实地考察。作者在本书中许多"小小的发现",同样出自对这样的知识来源的研究,它们纠正了很多流传很久的谬误,给很多现象和名词正本清源:例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实乃子虚乌有,那是古开明人做的工程;例如大禹治水,是对古文献的误读误传。
本书从远古追溯到中原汉族形成。中原民族是数以千计的远古民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互融合的结果,这数以千计的远古民族,每一个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族起源,有自己的祖先神灵和文化传统,来自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江以南的辽阔地域。这些民族起源时期的人物、事件、神灵,大多在夏、商两代失传。从五帝至夏代这一时期向南和向东迁徙的民族中,和人、雟人、共人、黑齿、濮人、卢人、三苗、欢兜等等都是从炎帝时起非常显赫的大民族,多数在民主联邦制时期都参与了中央政府的工作。但在后来中原民族写下的中国历史中,他们全部被遗弃了,成为中华民族记忆中一片巨大的盲区。本书是对这一盲区及时次大规模、系统的探索,作者文笔优美,论述晓畅,思维缜密,立论严谨,以严肃的历史论著却能紧紧抓住人的阅读兴趣,使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读者也能接受这样高水准的文化和知识传授。这是一部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
这是一部巨著,是一部找对了人、写对了的书。作者半生的研究和才学,尽付此书之中。他从小研读古籍,但从不死读书;他进行广泛的田野考察,但从不孤立地看待事件;他追踪少数民族的历史多年,曾获得敲锣打鼓的上门致谢,因为他的田野考察结合中原史籍的解读从另一面印证了口头流传几千年的少数民族史诗,那是他们民族的历史,上溯四五千年,他们也是中原民族的先祖,却从没得到傲慢僵化的中原书面历史学家的一瞥;他熟悉考古的历史和现状,随时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考古新发现;他崇尚立论的科学性,从不臆断、凭想象来解读历史,但是他在远古文献和考古发现之间建立合理的通道,例如,把红山文化和黄帝部族联盟联系起来的精彩解读,这种基于实证的立论,稍带令人信服的想象力,帮我们撩开远古的迷雾,看到一些谜团似乎露出了清晰的轮廓,这是令人兴奋的体验。比如著名的三星堆文物,很多只会读书面历史的人简直以为是外星人留下的,但跟随作者的探索足迹,我们会进入远古祖先的气场,当文献记录与出土文物对应的刹那,这有多么的激动人心。所以这是一部资料丰富却又不是材料堆积的书,作者以其严谨的科学观、人本的历史观、豁达的人生观和广阔的视野,运用尽可能多的地下地上实物考证、书面字面的研读、思维科学领域的发现和运用,生动地讲述了从两百万年前起的人类活动,在现今中国这片土地上,如何演化发展,至两千多年前汉朝并汉族形成止。
这部书拥有巨大的信息量、丰富的知识、的见识,作者把过去三十多年里他对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归纳在这部书里,如他所言:"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因为个人的愚昧和兴趣,时常在人类文明起源的知识地带沉溺漂游,写了一些书和文章,积累了数百个小小的发现,我想把它们尽量包容在这样一本书里。"这些"小小的发现",是不折不扣的学术成果,他所纠正的错误,远至司马迁,对此,我们应该只向知识和真理低头。
随着《中国的起源》一书出版,我越来越多地被问到怎么会进行这样一个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写作。我本来的兴趣在于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变化,其实《中国的起源》一书最初是以这个目的来写作的,从两百万年前一直讲述到汉代,针对个别晚起的大民族例如藏族,这个民族是一千多年前隋、唐时期才崛起的,因此这些部分需要讲述到唐代以后。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些悲剧,那就是,中国天天在说自己是一个文明古国、有几千年文明史等等,但是,中国是一个没有中国史的国家。
我讲基本事实:中国史学是一种病态的知识系统,人们生病生得太久了,习惯了,已经不知道、甚至敌视知道什么叫正常和健康了。中国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写"中国史",也就是被人们称为"中国史"的历史书,早期最有名的要数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1949年以后,大陆流行的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后来改名《中国通史》)等等,一百余年来流行的大概有十多种吧。国外最有名的有《剑桥中国史》等等。所有这些称为"中国史"的文献,我注意到它们实际上都只是中国一个局部地区的历史,而且只是中原民族、汉族和少数几个统治民族的统治活动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中国史。
怎么讲呢,及时,你不能把一个局部地区说成是整个中国,这个局部地区大概有多大呢?大概就三分之一个中国吧,有些时期还会小很多,有些时期会稍微大一点。大部分中国地方都在这些所谓"中国史"所指的"中国"之外,这能叫中国史吗?
第二,中国大多数民族的历史,在这些所谓的"中国史"里全都是看不见的,但是,当我花了大约三十年的时间来深入探究这些民族的历史活动时,发现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文明,正是他们缔造了中国这个国家,但是在世界上所谓的"中国史"中,你看不到他们。他们现在被称为"少数民族",但在历史上,他们并不是少数,他们是今天汉族的先祖,他们中的一些族系分支,后来融合形成了汉族。
第三,你不能用统治者的活动史来代替整个历史,统治者的活动只是人类历史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从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它原本是很次要的、对历史贡献意义很小的一部分,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常常与历史的"进步"无关,社会和生活还在原地踏步,人民的血和灾难却已经漫山遍野了。所以,统治者活动史不能称为"中国史"。不幸得很,我们已有的各种所谓的"中国史",都主要是一些统治者活动史,没完没了地讲述谁当了皇帝、哪个朝代被哪个朝代取代、代帝王将相们总结他们的阴谋和战争,这些东西被称为"中国史",真的是非常病态。
因为上述三点,我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没有《中国史》,中国是一个没有中国史的国家。
局部地区不等于整个中国
历史不是一种已经消亡的东西,它会在现实中活动着,通过现在延伸向将来。由于没有中国史,中国人的语言、文字和基本思想都一直存在着大量混乱,例如人们为什么说"炎黄子孙"、"华夏"、"华夏文明"、"中华"、"四海"、"中国"、"China"?如此等等,你读完所有的"中国史",都找不到对这些语词的原本语义的解释。黄帝为什么叫黄帝?鲧是什么意思?羌人为什么叫嘉戎人"戈基"?泰山为什么叫泰山?茂县为什么叫茂县?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我可以随口问出上百个问题,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历史学家能够回答。比较牛的是胡适那样的臆说历史,或者像袁珂那样把搞不下去的文字归结为神话了事,但最牛的要数中国历史学界一直很拉风的"疑古学派",他们可以把他们读不懂的远古文献和搞不明白的事实遗存都宣布、而且"证明"为古人的伪造。我对他们的佩服,有若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没有办法,我只好自己来探究回答这些问题,这些探究耗费了我年复一年的时间,在中国没有几个学者愿意这样去研究问题的,人家要忙于钻营升官、忙于社会活动、忙于"出科研成果",忙于编造论文做国家课题挣钱,现在的社会现实和学术体制就是这样的,把大量生产垃圾的活动叫做"科研",追求知识和真相的傻子是多数人不屑于做的。
但是,没有"中国史"更严重的后果在于:当各种"中国史"反反复复地把一个中国的局部当作"中国"来讲述的时候,人们关于"中国"的观念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渐渐地丧失了关于这个国家和缔造这个国家的那些伟大民族的真实记忆。这对现代人们的意识影响实际上很大,例如近来有人洋洋洒洒地写文章说,没有什么元朝,蒙古帝国不是中国,那个时候中国已经灭亡了,清朝也不是中国,如此等等,赢得很多人的认同。又比如,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新疆也不是中国,蒙古地区当然也不是,这些都是各种伪中国史传播在人们观念中必然造成的后果。但事实上呢?
例如贝加尔湖,这个湖区在中国的五帝时期至夏代是中国的"北海",它今天的位置在外蒙古之外的北边,属于俄罗斯。从贝加尔湖至古居延海,是远古中国文明中心区的西北片区,中国中央政府辖区的西北部,文明极为发达,泰人、嶲人等文明发达的远古中国的几个大民族就居住在贝加尔湖地区,今天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等民族是泰人的直系后裔,大约距今4500年前后的一段时期,泰人民族在贝加尔湖一带的湖水和河流上建造了一个大型水上国际贸易市场,是世界史上见诸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大型贸易集市;泰国人至今传承有这种水上贸易的文化,西双版纳未能保存下来,河流与湖泊密布的生态系统被各种建造活动和森林毁伐摧毁了。
也许你要问:贝加尔湖不是人家俄罗斯的地盘吗?俄罗斯是上述事件三千年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民族,到了中国明代后期至清初的时候,这个民族疯狂向东方扩张,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居住于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各民族居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武装力量,事实上打败了俄罗斯侵略者,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朝廷与俄罗斯签订了很无耻的《尼布楚条约》,将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中国古民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侵略军,也就是说,直到那个时候,西伯利亚的居民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国,是生活在中国辖地上的中国人。到康熙的儿子雍正当朝时,签了几个更无耻的协议,将贝加尔湖及其西面的大量土地割让给了俄国,远古中国的北海地区及时次真正成为与中华民族没有血缘和文化紧密联系的异族异邦的领土,俄罗斯因此成为大国。因为满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少的民族,在康熙与雍正看来,能控制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大片肥沃的农业区就不错了,北方的森林和游牧地区可以放弃,以土地换政权的安稳。康熙和雍正这两个人,他们都是把自己的统治地位看得比全人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统治者从清代以来不断地割让土地的卖国贼鼻祖。"贝加尔"是一个远古中国语词,辗转多次音译入俄语,再从俄语音译入现代汉语,它原本的语义是"僰人夏人",大概是在上述泰人民族南迁之后,一些僰人民族和夏人民族的部系迁徙到这里居住,遗留下这么一个古地名。这一点我在《中国的起源》中文版中说得不是很清楚,看看英文版中能不能改进一点。
再者,所有所谓的"中国史",都没有北方中国的历史,也没有战国时期之前四川大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的历史,这导致了世界对中国古代状况的严重无知。我把祁连山、阴山一线称为远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夏、商二代确立了文明中心区的南移,所以西周以后,又渐渐形成了在中国的文明中心区分别以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来划分南方、北方的习惯,流传至今天。
创造了中国文明的"少数民族"
古民族问题是《中国的起源》一书的重头戏,探讨一万多年来中国大规模的族群和民族迁徙活动,以及引起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读者可以通过书去了解,都是现有的"中国史"中没有的。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对不起他们的祖先,这些伟大的古民族保存至今的我们先祖的古文化,经常令我感动,令我肃然起敬,虽然这些文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被摧毁、被无知和野蛮的现代人遗弃。你到傣族村庄里去,到苗族村庄里去,你看到那些正在被高速破坏、消灭的那些古文明遗存是如此美丽,不可复制,你会感到悲哀。现代中国人的野蛮、愚昧和癫狂在人类的历史上正在写下非常特殊的一笔。
关于中国,几百年前的满清学者比今天的几多新锐学者看得还要明白,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大清国,尧以来所谓中国也。"中国不是汉民族的国家,它从能够追溯的最初的年代到今天,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民族是这个"国家"里很晚才形成的民族之一,在中国悠久的时间里只出现于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在可以考知的大约近六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不同时期里,是由不同的民族来做主持中央政府的统治民族的。例如末代炎帝是苗瑶昆族系的,直系血缘属苗族,黄帝是迁徙到今内蒙乌拉沐沦河流域几个古民族分支融合到一起形成的一个古民族族系,颛顼帝基本上可以肯定为濮人民族,夏人是一个崛起于今四川岷山至青海东部一带、后来迁徙到北方的南方民族,商人是从远古的北方中国向南方迁徙的古狄人民族的一个族支形成的,后来的汉族在中国做统治民族的时期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年,主要有汉、唐、宋、明几个朝代。中国是一个上万年来未曾中断的历史共生体,是一个分享共同基因渊源、共同文化渊源和同一片地球资源的多民族共生体,这在地球上是一种的现象。这也是科学需要研究中国史的独特价值所在。
"中国史"被编制成了统治活动史
所有自称为"中国史"的文献都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剧。说一点比较抽象的话,人类的价值观和生命导向是以隐形的人类历史为支撑的,这种历史是我们的前意识活动,是我们的欲望、梦想和观念的源泉。一个把自己的历史写成统治活动史的民族,他们内心深处崇拜和迷恋的,必然是权力和暴力,而不是知识、智慧和对人类的贡献。统治者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步的贡献,从历史的真相层面上来看,是非常小的。举一个简单例子,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君长、国王、皇帝,通常简称为"帝王",有人数过,称"皇帝"的有四百多位,也有些人认为实际上算数的只有三百位左右,加上"皇帝"这个称号出现以前的帝、后、君、王等等,帝王近千个,这是一笔糊涂账,从来没有真正数清楚过,毕竟数垃圾的工作也需要大量时间和耐心的!我没有数过,但我知道林、帝、后、君、王、皇帝等等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因为这些人数的,只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原民族常见文献中有记载的。不管粗数细数,一个不应忽略的事实是,帝王中的绝大多数都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没有贡献,他们是社会财富的耗损者,是社会的负能量。
现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人们找到了建立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来消除这种负能量,但是在中国,由于一些人坚持要生活在过去的观念和制度里,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实现变得异常艰难。对这一点,那些"中国通史"之类历史文献是有责任的。网上有一句流行的名言,被一些网民贴上"林语堂语录"的标签,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它所指的这种无比愚妄的统治迷恋,就来源于那些虚妄的"中国史"对他们头脑的信息灌输和伤害。
关于"国家"和构成人类历史的基本要素
这里"国家"这个概念我恐怕需要打个引号,因为它与人们通常使用的和西方学者常用的"国家"这个概念有一些区别,我这里说的"国家",是对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的描述性指称,这是一个最少一万多年来未曾中断的真实存在,包含了群族、地域、文化的三重存在。对这一存在的真实信息的揭示和陈述就是中国史。享有大量共同基因、共同文化的人类族群在亚洲的东部迁徙移动,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民族、部族和国家,然后又相互融合,形成大规模的民族部系,大约在距今6000年至4500年前这段时期形成有一个中央政府的联合共同体的政治形式,延续至今天,这就是中国。我不喜欢那种裁剪和修改事实来满足理论和概念定义的做法,这在很久以来的学术研究中非常流行,我主张理论和语词概念应该被修改来接近事实和真相。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真相,而不是用来注释某种理论或思想,不管这种理论有多么牛叉。"主权国家"更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对我来说,政治学对汉语"国家"这个语词的描述是有缺陷的,它不涵盖我们这里使用的历史国家。例如,对政治学来说,清朝是一个国家,民国是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国家,但对我们来说,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这个"中国"超越了政治学"国家"这个概念的语义描述能力,但它是一个无可置疑的真实存在,而且在时间上一直延伸到数千年前。
历史,应该是一种人们追求真相的努力,而不是依照某种观念去编造虚假记忆。例如秦王朝是人类历黑暗的时期之一,是真正的人间地狱、罪孽,但有些人编造"历史",非要说它"统一了中国"(那是胡扯),有多少丰功伟业。中国史应该是建立在历史真相基础上的民族记忆,它应当包含构成人类历史的那些基本要素。
其要素一,是人们对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这种创造活动产生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欲望、力量和智慧,把我们从过去引导向现在、从现在引导向将来。
要素二,人类以群族的形式生存,人类群族和民族的由来和演变,这种发展变化是人类世界的一种支配性力量。
要素三,人类与其他生物和地球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关系和影响,造成了人类世界的巨大变迁。
人类知识的发展变化,会对人们观察和探究历史的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但对历史本身而言,这些基本要素是任何条件下都不应忽略的。在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如知识和智慧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变化、社会制度的创造和改变、经济活动、人口、以及国家这种社会组织的制造和改变,都会成为历史探求的基本内容。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可能都是很多复杂原因的结果,对这些原因的追索会把我们引导向一个广阔的背境。例如我在追索民族大迁徙活动时,不得不深入探索中国的雨水变化原因、沙漠的历史,雨水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我看来,是读解人类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前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是不屑于研究这些东西的,在他们看来,有一个傢伙没事去折腾天上的云是从哪里来的,肯定神经有问题!
我岂止是花时间去折腾天上的云从哪里来的,我还折腾水里的蓝绿藻和微生物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折腾语词的变化、柴火的温度、河流的名称等等大量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干的鸡毛蒜皮,感到没有这些知识我们根本无法读解人类的历史,当然也无法读解中国的历史。我不得不把这些发现和思考都写入《中国的起源》。现代人类的知识和知识背景正在发生深刻的巨变,这种变化将引导今后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人类的转变。中国的媒体、科学界、人文和社会科学远远没有跟上这场变化的节奏。
研究历史的前提是对真相的追索
历史的前提是真相,研究历史的前提是人们对了解真相的需求。对真相的需求和敬畏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尊重和敬畏真相的民族是有良知和希望的民族,尊重和敬畏真相的国家是会被世界赞仰的国家。除此之外,我没有什么别的历史观,"历史观"这个概念多数时候是不懂历史的人咋唬来骗人的。胡适是个有名的学者,所以就有无事生非的人假借他的名,编造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说法,意淫呢!中国人要从沉溺在臆造历史和谎言中的状态转向敬畏真相的状态,这个民族就会在世界上重新崛起。
我说我这本书里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以前所不知道的中国史,这也无可避免地遭受质疑,质疑我论据的性。但这个问题从来都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争议发生点,人们审视论据性的方式也是一个问题。对古文献的正确读解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很多人不具备充分的背景知识,就会对文献产生不同的理解。我不是说我讲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刚好相反,我认为我讲的东西是需要被证伪的,但我希望你在进行证伪的时候,对我所讲的东西有一个正确、充分的了解。在中国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我认为是很滑稽的,例如,""是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数以百万计的血淋淋的事实证据摆在那里,但是,就有那么一撮人,认为这数以百万计的血淋淋的事实都不能算证据,只有他们脑袋里认定的事才算,他们认定""就是好,应该再来几遍。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孤立的,在学术研究中常见,只不过表现方式装扮得更为复杂、马甲穿得更厚更有花样而已。
历史发现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缓慢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举一个小例子,在克木人居住的地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边生长着雄伟的古芒果树。我问克木人,这条河叫什么?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翁姆哦。"这是我用汉字记下的语音。几公里外,同一条河边有傣族人居住,我问傣族人,这条河叫什么?他们说:"澜姆涡。"这个地方后来还来了汉族人,他们要修一条公路穿越这里,他们跑去问傣族人,把这条河用汉语译音,记载成了"南木窝河。"这样,对这条小河我有了三个名字记录。当时并没有多想。过了两个月,我突然想起,傣语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语言之一,傣语里"南"是指"水""河流"的意思,傣语里这条河流的名称,看上去是与克木语名称相对应的,克木语里的"翁"应该是"水""河流"的意思,于是我开始琢磨这个语词。克木语是我见过的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保存了一些我认为是6000至7000年前的语音,我在书里说过,欧洲语言里的一些古语词是从这个时期的中国语言流传过去的。我发现这个"翁"来自远古语言,是古彝语语辞,它后来保留到古雅语语词中,被中原文字记写为"江"字,今天"长江"的"江"字就由此而来,到春秋时期的雅语中,它还保持被读作极近似于"翁"、"工"、"洪"这样的语音,屈原用古语写《离骚》,用的就是这个语音。"姆哦"这个名称就更古老了,可能在克木人来到这里居住之前,这条河就已经叫"姆哦"了,再这么琢磨下去话就太长了!我只是举这么一个小例子来说明,《中国的起源》一书里以前人们不知道的那些历史,就是这么从一些细微的地方,一小点一小点地挖掘出来的。
这样一本书难免会有很多错,毕竟跨度达两百万年,涉及太多人们以前不知道、现在也并不很清楚的问题。这只是一部探索的书,因为我个人比较傻,冒冒失失地来试走一步聪明人都不愿意走的路。很多问题我还没有深入下去,书写得也比较仓促,我期待人们会发现和纠正书里的错误。
序言 及时章最初的起源:人种文明部族 人种起源 及时种 基于基因理论 第二种 基于古人类学实地考证 夏娃前时期 夏娃后时期 人种起源共源发生说 文明起源和部族起源 第二章 迁徙创造民族和国家 狩猎与采集族群及其文明形成:及时次迁徙 第四纪冰川冰期的寒冷给人类带来了两个重大变化 迁徙、语言、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狩猎与采集文明 农业文明崛起 农业文明的代价 创造民族和国家:第二次迁徙 一、贾湖遗址 二、裴李岗遗址 三、小黄山遗址 四、兴隆洼遗址与查海遗址 五、大地湾遗址 六、高庙遗址 七、城头山遗址 第三章 文明与制度 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本性 语言与文字 一、古彝语时代 二、雅语时代 三、汉语时代 社会城市制度 一、河姆渡遗址 二、牛河梁遗址群与红山文化 三、大汶口遗址 四、良渚遗址群 禅让制度 中国历法和时间制度的演进 尧、舜的年龄和年代 典册制度 姓名制度和服装制度 第四章 古国古族古地一:民族大迁徙 生态环境骤变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地理坐标的寻找古南海何在? 和人民族的迁徙 和人南迁部成为云南和东南亚的哈尼族 东迁部成为日本和族 黑齿的源流及迁移 景颇族与景人南迁 三苗和欢兜南迁 三星堆解 第五章 古国古族古地二 瑶族和瑶人南迁 巴人与巴国 巴的语义 一、巫人时期 二、东土巴国时期 三、川江巴国时期 四、后巴国时期 寯人 水族 四位君长与杜宇帝国 开明人及开明国 第六章 古国古族古地三 古民族迁徙通道 最初的滇国 傣族 大夜郎联邦 僰人、笮人与普米族 古白子国和白族 古朱提国 古堂琅国 小滇国 昆明人 田句町国 革家人 小滇国西部边疆 哀牢国 的古民族联邦国 北方的古民族 匈奴 吐火罗 丁零与维吾尔等民族的起源 肃慎 室韦 第七章 中原民族和王朝的形成和发展 炎、黄、五帝时期 黄帝 五帝时期 少吴 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中国农业文明的四个时期 夏商周三代 中原民族形成 夏(约西元前2070—1600) 商(约西元前1600—1046) 西周(约西元前1046—前770) 第八章 汉族形成和中国的形成 春秋战国 中原民族与南方古民族的融合 吴国 越国 楚国 文字 语言 思想与学说 管仲(约西元前725—前645) 老子(约西元前6世纪后期、5世纪初)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 墨子(约西元前480—前405) 扁鹊(约西元前407—前310) 公孙龙子(约西元前320—前250之间) 对长江以南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 秦朝 仓吾人和秦国 秦朝:中国历史的耻辱 西汉 汉民族形成和中国统一 西汉(西元前202—西元9) 汉民族形成 文化框架重建 国土疆域的基本定型 南疆 北疆 西南古民族区域与藏族起源 结束语 中国的名号
农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错误"吗?
如果说,大自然支持狩猎与采集群族良好生活的地域需求量是每人一平方公里以上的话,那么,大自然能够养活的农业人口每平方公里可达数百人!农业文明的这种能力后来制造出了地球上的巨量人口,使养活人类成了地球越来越难以承受的负担。
狩猎与采集文明时代是在生态崩溃的悲剧中结束的。
对狩猎与采集时代的人类来说,大型和中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生态链中最关键的要素,它们的大量减少、濒危和灭绝就意味着人类必要面对生态环境的崩溃。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大肆猎杀,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人类的一个分支、二十多万年来一直在欧洲生活的强悍聪明的狩猎者尼安德特人,因为只善于狩猎和肉食,不善于利用植物食品,成为生态恶化的及时个牺牲品,在距今2万多年前灭绝了。他们残存族群的遗迹出现在欧洲的南方,距今约2.2万年。这里"灭绝"这一概念是指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种群彻底消失了。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特尹尔德·范·安德尔等人编著的《欧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一书,总结了持续七年对6.5年至2万年前这一时期的气候、环境、考古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把尼安德特人的灭亡归因于赖以生存的、温顺的成群野牛和庞大麋鹿等草食动物的减少、贫瘠土地上的动物资源严重稀缺,归因于环境适应方面失败。生存法则经过二百多万年的时光流逝,又颠转了过来,现在,轮到素食者生存、肉食者衰亡了。事实上,继4.1万年前大型动物在澳大利亚被灭绝之后,大型动物和很容易捕捉的龟类距今1.5万年前在地中海地区已经被人类灭绝了,到距今约1.2万年前,冰川时代的各种大型动物在最富有最适于它们生存的中国被人类猎食灭绝了,距今约1.1万年前,大型动物在北美洲被人类灭绝了。
人类的生活猛然变得饥贫而艰辛。
农业是人类为逃避饥馑和灭亡而进行的努力。
农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使失去肉食变得衰败、数量渐少的人类族群重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机会。如果说,大自然支持狩猎与采集群族良好生活的地域需求量是每人一平方公里以上的话,那么,大自然能够养活的农业人口每平方公里可达数百人!农业文明的这种能力后来制造出了地球上的巨量人口,使养活人类成了地球越来越难以承受的负担。粮食取代肉食,人们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的摄入量减少了,热能、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升了。农业因为让人们以家族甚至家庭的形式在一个我们现在称为"家园"的地方长时间地安居,这种生活方式无疑对人口繁殖有利。但是,生存和繁殖是有代价的,因为这些代价,洛杉矶加州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贾德·戴蒙(Jared Diamond)曾直接将农业文明称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错误"。我对此深有同感,但问题是,人类有选择吗?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人们付出的代价:
首先,农业带来了人类体质的明显衰退。由于食品结构变化,蛋白质、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D、软骨素等等)、钙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再加上奔跑猎击这样复杂多变的剧烈身体活动的大幅减少,简单、单调的身体活动是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人类的骨骼、肌肉、关节等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出现了明显衰退,也就是上一节里谈到的人类体质的第二次退化。关节炎等疾病很可能是这种体质退化的结果。人们因辛勤劳作而瘦骨嶙峋,并开始变得矮小,有人计算从距今约1.2万年前到20世纪现代文明兴起前,人类的平均身高缩短了近6英寸(约15厘米)。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农业活动越发达的地区,人就变得越瘦小,中国人、日本人、东南亚人就因此变成了比非洲人和欧洲人矮小的人。20世纪70年代,中国男人的平均身高不到1.64米。女人更矮。农业文化为人类文明构建的某些内在结构,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支持人类的矮小化发展倾向,这从各种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来:今天所有的统计数据都在继续表明,矮个子的人比高个子的人更健康、更长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甚至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声称女性身高若超过157.5厘米,就可能缺少一种能够使人长寿的基因变异。
其二,疾病大量增加。食品的变化带来各种营养不良,牙齿更容易坏掉,关节和腰更容易损伤,缺乏维生素类而导致视力、皮肤、肠胃、血液等多方面的疾病。因为饲养各种动物,人类传染上大量细菌与病毒性疾病,科学家通常认为鸭子是人类流感的来源,事实上,人类从鸡鸭鹅那里获得了上千种感冒和流感,还获得了病毒性麻疹,从家畜和人粪便接触中获得了蛔虫和多种寄生虫,从牛和猪身上获得螩虫(从牛身上后来还获得了至今无药可治的疯牛病),从牛、马、羊等动物那里传染上了炭疽病,从栽种水稻的水田环境的钉螺那里染上血吸虫病,在与人共同生活最久的狗身上有三百多种与人共通的疾病,很多时候我们已无法划清是人传染给了狗还是狗传染给了人,至今在四川西部及以西的羌、藏等民族地区,由狗等动物传播的包虫病仍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危害。因为需要囤积粮食,赖上人类的鼠类成功演变成了家鼠(老鼠),老鼠传染给人汉他病毒(Hantavirus)等多种疾病,其中大名鼎鼎的鼠疫即黑死病可谓杀人无数,到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在香港才发现黑死病的病原体是耶尔森氏杆菌,1898年另一位法国学者西蒙德才终于确定这种病是由跳蚤从老鼠身上传播给了人类。从1346年起的三百年里,黑死病杀死了欧洲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人口,疫情流行期间,巴黎每天有八百人死去,维也纳每天有六百人死去,中国未能幸免,仅1353至1354那一年里就杀死了几百万人。最恐怖的埃博拉(Ebola)病毒和马尔堡(Marburg)病毒都是人畜共通病毒。所有这些都只是农业文明带来的众多瘟疫和疾病中的几个举例,勿用置疑的是,农业很快就把人类变成了世界上疾病和痛苦最多的生物。
其三,沉重单调的劳动与付出极多而收入微薄的生活。狩猎与采集社会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到四小时,相比之下农业就是人类的苦役时代。农业把人类生存建立在了繁重、单调的工作基础之上,毕生锁定于一小块固定的土地,挖地、耕田、播种、插秧、施肥、除草、收割、储藏、养猪、喂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幼到老,人们不得不付出极为辛苦的劳作,来换取渺微的生存,不付出血汗就没有收获,付出血汗如果碰上天灾人祸亦可能会没有收获。狩猎时代生活中充满的那些刺激、悬念、惊喜、狂欢、自由和无忧无虑已随风而去、永成往事。20世纪70年代我曾在重庆山里当农民,每天太阳出来就上坡干活,太阳落山才收工回家,还要去担水煮水、劈柴烧饭,切猪草煮猪食,我每月工作三十天,那年收成好,年终决算下来,一个壮劳力除去维持生活的粮食外,全年工作者还能有十二元钱(当时合四美元多一点)的现金收入,令山的另一边的农民羡慕和嫉妒。在我们那里农民的小孩从4岁开始就必须工作,男女皆不例外。想一想,这就是我们一万年前的祖先创造和传承给我们的生活!在这一万年里,绝大多数的人就这样度过了他们辛苦的一生。
其四,生态资源消耗。狩猎与采集时代的人类以消耗动物资源为代价建立自己的生活和文明,农业时代的人们则转向以消耗植物、土壤和水资源为代价,来建造生活和文明。当然,进一步地损耗动物资源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以补充蛋白质和脂肪,调剂生存质量。汉语称之为"野味"。大肆砍伐森林是人们开垦农地、建造房屋和城市、获取能源的主要资源来源,在人们意识到需要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之前,中国的绝大多数森林资源已经被耗尽,野生动物也基本耗尽,飞鸟除麻雀外都成了稀有或濒危景观,大地植被变得单调,土壤贫瘠化,良好的水资源已经严重不足。农业形成的人类群体长期定居是地球上水体被污染、土壤结构被人类活动改变的开始。石斧对森林的危害是惊人的,英国学者安德鲁·古迪记载过一个人类学实验,"在丹麦,一把真正的新石器时代燧石斧装上梣木长柄,三个人用它能在四小时内砍掉一片面积约六百平方米的桦树林。值得注意的是,用一把斧头就砍下了一百多株树,而它已有四千年从未磨过。"
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摧毁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了中国的历史,但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对之视而不见,在所有标称为"中国史"的书籍文献中我们都看不到对有关史实的讲述,他们人为地限定和排斥大量历史真相,使所谓"历史"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变成了符合他们头脑中某些观念的社会进步史,变成了因社会制度的畸变而产生的政治权力占有者群体的演出活动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摧毁在整个中国的历史演变中随处可见,例如,20世纪60至70年代,人们在新疆石河子大规模开垦农业,截断玛纳斯河建水库,导致玛纳斯河下游断流、面积五百五十平方公里的玛纳斯湖迅速消亡,短短几十年中制造出一千五百平方公里的沙漠。又如,曾经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因为人们长期的农业开垦活动,不断地从疏勒河等它原本众多的河水源头截流,导致它在1972年彻底干枯,变为浩瀚沙漠。现在已有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罗布泊的干枯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再如,古代著名的红柳河(萨拉乌苏河)流域,为北方古民族的栖居地,西元407年赫连勃勃在此建立夏国,他选址于此时,曾无比惊叹地盛赞红柳河北(今陕西北部横山县以西)一个个清澈湖泊与一道道河溪相连的广阔地带,说:"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这片地区开始被人们大肆开垦,它随后坚持了大约三百多年的富饶和美丽,然后就开始迅速地生态崩溃,到唐代长庆二年(西元822年),诗人李益到此,记它是:"飞沙为堆,高及城堞。"再过了数十年,唐末许棠《夏州道中》诗记:"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已经被人们变成了巨大沙漠。这就是今天人们称为毛乌素沙漠的沙漠来历,它是今天包围陕北、山西、河北和北京的四片大沙漠之一。①(①参见王宏昌:《中国西部气候——生态演替:历史与展望》,[C].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其五,社会质量下降。我用"社会质量"这样一个概念,来总体上描述一个社会财富和资源占有的公平程度、人权和社会公权的合理公正程度、支配社会的观念和道德的良好程度等等表现一个社会好与坏的基本状况与尺度。农业文化创生了不平等的人类社会,农作物需要长期的培育,农田需要多年的耕耘,果树需要多年才结果,这一切都要求人类群族放弃狩猎与采集时期那种不断迁徙的生活,与一片土地结为长期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把动物原始的领地意识发展为一种有占有权的领土观念:这片土地是属于我们或者属于我的,上帝和"所有人"被剥夺了土地资源的所有权。人类物欲基础的占有欲和占有权因此发展成形。每一片土地所具有的资源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是有限的,紧缺资源无法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资源占有的历史性不公平必然转化出各种人类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正义必然被畸变的权力倾倒。占有一块肥沃土地的人变得富足,占有一块贫瘠土地的人变得贫困,贫困开始被社会持续不断地、系统化地生产出来。控制水源的农民的权力迅速从供给水扩张至其他社会生活和权力领域,没有水源的农民只能忍让和听其摆布。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部落与部落、群族与群族之间,后来曼延扩伸至群族和部落内部的家族成员之间,一个道德日渐堕落的不平等的社会因此产生。到后来,一个成功的农民有能力购买别人的劳力,变得更加成功,拥有更多的资源、财富和权力,人权和社会公德渐渐沦丧,政治被私欲玷污,成为不再清白公正的游戏。农业文明开启了人类堕落和分崩离析的历程。也许我们早就习惯于阅读和相信那种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进步的历史,相信人类是不断地由愚昧演绎向聪明、人类社会就是不断由低级演化向高级,但事实上,那绝不是的真相。人类在真相面前是有罪的。
贫困生产出人们对公权力的依赖和需求,这些公权力积累形成组织化的国家权力,这是国家在历史中被制造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希望通过增加公权力来实现某些资源分配公平的愿望,最终导致了巨大国家权力的出现及其向专制转化。简单地说,贫困既是社会的被生产者,也是生产者,不断增加的贫困生产出不断强化的国家权力,生产出国家。
就世界和人类的现状与未来而言,上述五类代价中最难以挽救的,是农业对地球原始生态系统的摧毁。农业是地表生态资源的蚕食者,农民通过焚毁或砍伐森林来获取土地资源,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一片片微小的局部活动从12,000年前持续到了今天,造就了中国地表生态的惊人巨变:原始森林消失,变化出贫瘠土地和沙漠,沿着时间轴线,这一变幻从距今6,000多年前延续到今天,从北方到南方不断地演进。今天中国的原始森林已从北方的蒙古山岭南退到了西南端边境一个纵深不到几十公里的破碎化的线状地带,即使这片残存的原始森林,里面的古木大树也已被砍伐尽绝,依赖原始森林生存的动物和珍稀植物已大多被人们灭绝。今天,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蚕食和摧毁还在继续。
农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的灾难与悲剧,尽管如此,它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
质量有保障,很满意。
比较专业。
超级好的一本书!可读性很强!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很多观点!推荐给大家!
very good.......................................
挺好看的。
推荐!
这套书真的很不错,其实一直只想买,但是国内出版社不好买,所以决定全部拿下。结果一看,装帧这么不错,还挺意外的
很好的宝贝!
希望加强包装
中国到底如何来的。
好书,纸质优良,内容好印刷也很好,不错不错。
这个商品不错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赞!
朋友推荐来买的,与一般的历史不同,值得一看
非常好的一套书,纸张印刷都很好,而且价钱便宜,非常值得收藏
还没来得及读,不好乱评。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纸张很好!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书很好!!
这本书是目前学术界多学科,多视角阐示中国起源的最新一本。
观念新颖,称得上是垫脚石。正确与否不论,起码离了解从哪里来这一问题进了一步,相信我们的民族史会改写。向作者致敬。
这是历史专家在田野考古,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写的一本书,绝不是那种可以轻松阅读的书籍。书中从人类起源开始讲述中国及中国人的---从起源到发展到分支再到繁盛---故事,称为故事,可能并不恰当,我却觉得很好很恰当。书中有的观点很是新颖或者可以称为惊世骇俗,比如日本人起源于中国的”和族”。尽管我不认可作者的某些观点,但是这部《中国的起源》还是不错的一本了解中国从孕育诞生到开枝散叶历史过程的读物。好书。
还不错,至少把一些需要纠正的史学观念和时代下的中国史问题尖锐的提出来了
人类总喜欢追根溯源,但又消毁历史,想追寻自生的起源,也只是个愿望而已,一个理想。
本书是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普及性读物。作者长时间研究远古史,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书《尚书》解读甚深,在大量研读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自成一家之言,以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言说,构成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内容。非常有见识的一本书,每一个智慧的人民都应该看看,能够帮助你的智慧升华,写书其实是一种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