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旨在介绍一种分析及解决法律问题的系统性方法,即归入法和关系分析法,这些方法是德国法律职业者在法律学习初始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种可独立于法律条文之外的分析框架和思路。书中全部采用中国法律和中国案例,以法官亲历式的教学方式,将法律适用方法融入个案裁判过程中,希望能帮助中国的法律适用者建立起一套高效、的解决法律案件的思路。
素以完备和严谨著称的德国法律适用方法,首次引进中国公开出版
以法官亲历式的教学方式,将法律适用方法融入个案的裁判过程中
助力法官、律师、法科学生掌握高效和的解决法律问题的思路
国家法官学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国家法官学院是较高人民法院下属的全国法院法官培训机构,具备国际化视野,重视学习与借鉴他国有益经验,自1998年至今,国家法官学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举办了多期法律适用方法培训班,受训法官纷纷表示此案例分析方法逻辑严密、推理缜密,对中国法官分析案情、运用法律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因此,国家法官学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决定将教材公开出版,以帮助更多的中国法律工作者。
及时部分 法律适用方法导论
导论
结构
一、理论背景
I.法律、法规与规章的目的
Ⅱ.人们遵守或违反法律规则的理由
Ⅲ.法律之外可以作为社会组织原则的选择
Ⅳ.采用一定方法适用法律的理由
二、归入法
I.归入法简单介绍
Ⅱ.解决民事案件
Ⅲ.整体结构
三、关系分析法
I.关系分析法简单介绍
Ⅱ.民事案件中的关系分析法
第二部分 劳动合同法简介
结构
及时部分:法律框架
I.核心规则
Ⅱ.补充规则
第二部分:劳动合同法
I.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
……
第三部分 归入法案例分析方法(S)
第四部分 关系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R)
第二部分 劳动合同法简介
结 构
及时部分:法律框架
Ⅰ核心规则
Ⅱ补充规则
1法律
2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3行政性规定
第二部分:劳动合同法
Ⅰ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
1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关系
3事实的劳动关系
Ⅱ劳动合同的订立
1形式要件
2劳动合同的分类
3劳动报酬
4工作时间
5试用期
6培训费用
7对用人单位权益的特别保护
8劳动合同的无效
Ⅲ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1主要的合同义务
2劳动合同的变更
3内部规则("规章制度"
Ⅳ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
3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
4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之后的义务
5经济补偿的责任
Ⅴ特别规定
1集体合同
2劳务派遣
3非全日制用工
Ⅵ附: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诉讼请求
1劳动者请求复职的权利
2用人单位请求补偿的权利
第三部分:劳动争议的解决
Ⅰ什么是劳动纠纷?
Ⅱ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开始
Ⅲ劳动争议的调解
Ⅳ劳动争议的仲裁
1申请仲裁程序
2开庭和裁决
3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
Ⅴ法院程序
1有权管辖法院
2程序规则
3上诉阶段
4证据和举证责任
及时部分:法律框架
Ⅰ核心规则
中国的劳动法律体系是由诸多不同层次的法律和规则组成的。2008年之前,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核心是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随着我国劳务市场的日益繁荣,该核心法律有了3个重要的补充,即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几部法律构成了目前中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基石。新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涵盖了之前《劳动法》中的大多数问题,但是《劳动法》既没有被废除也没有被替代,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在适用这两部法律时,应遵循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因此,当两部法律的规定出现冲突而又缺乏应适用哪部法律的指引规则时,《劳动合同法》优先适用。但是,对于《劳动合同法》和其他特别法中没有规定的问题,《劳动法》仍然适用。《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基本问题,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又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进一步澄清了《劳动合同法》中的某些问题。《劳动合同法》中主要规定了劳动争议的非司法解决方式及其程序问题,另外,较高人民法院的三个《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也进一步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审判问题。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2001年4月16日起生效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2006年10月1日起生效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2010年9月14日起生效
目前,较高人民法院正在准备出台第四个司法解释,其中将会解决《劳动合同法》中仍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另外,民事法律中的一般规则也可以作为劳动法律的补充,由于劳动法是民事法律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因此劳动法律中没有规定的问题,可以适用民法中的一般规定。比如《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可以作为补充;另外《劳动合同法》主要规定的是劳动争议的非司法解决方式,因此涉及到劳动争议的特殊程序有必要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的规则。
Ⅱ补充规则
中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以上述核心规则为中心,还有许多规定劳动关系的不同问题的其他法律作为补充。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之外,还有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之后代替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人事部)有权制定的规则和规章、地方有权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中国劳动法律核心规则的补充(例如:关于《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规定见该法第96条)。下面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补充规则。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正),2001年10月27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正),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4月28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修正),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起施行
工伤保险条例》(修订),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3部门规章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低工资规定》,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好
谢谢,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一如既往的好
给快递点赞,纸质也不错
好好好
好
不错
正版好书,性价比很高,很满意,会认真学习的。
不错
不错
一种套路。实质也是三段论
名师推荐,都是精品
服务质量好,态度热情,值得推荐!
工具书,挺好的,好评啊。
写得非常好,很耐看,很满意!
蛮好
淳于老师推荐不错
全套看完了,和传统视角不同很有启发
当当送货很快,书包装也很好。
内容不错,值得购买
书很好,很喜欢,还会继续买。
不错啊很好
很详细,不错。
内容涵盖范围很广,思想深刻,文笔也不错,建议大家读一下!
内容涵盖面很广,表达方式也不错,是一位内心深处都很强大的人写的,很棒!建议大家买了看看!
很不错的一本书,培养法律人的思维!
翻了一下,挺喜欢的!纯理论肯定看不下去,这套书绝对适合我!!
通过案例分析,对劳动合同法的适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案例分析很精彩。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